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乡村首富-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来百城一中报到,张晨就发现了很多人都是从白鹤那边过来的,虽然现在白鹤那边的学籍在百城这边还能跟以往一样通用,但是已经有家长开始在考虑将来是不是要转学回白鹤。

以前的坝头乡中现在已经拆分成了白鹤一中和白鹤实验初中,随即在筹建的中学还有好几所。

随着白鹤建设速度的加快,一些基础的配套设施也开始出现分化,大量私人资金的进入让白鹤建设的动力也越来越足。

老早的时候。跟着老张家一起发迹的那一批人现在在白鹤地区都算是小有产业了。

跟国内的其他地方不同,原来的白鹤村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都是本地人出资,后来涌入白鹤地区的资金,大都集中在几块新开发的商业用地上。

而国家在设立白鹤经济特区后,作为专项资金划拨下来的款子都用来筹建白鹤地区的基础民用项目。

像是电力燃气设施,自来水设施,以及特区的市政建设工程,最大的项目就是白鹤火车站和机场的筹建。

如今的白鹤,仅仅是参与建设特区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三十余万。加上本地人口和已经从外面涌入寻找机会的就业人口,已经接近六十万人口的大关。

这对于一个刚刚兴起建设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虽然不再担任白鹤地区的公职,但是作为白湖湾商业集团的总裁。张文林一直在筹备白湖湾的投资。

跟以往不同,现在的白鹤已经走上了发展的正轨,上有国家的宣传和扶持。下有新城市的吸引力,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仅仅是每天涌入的数量都是一个很令人震惊的数字。

虽然老张家通过白湖湾集团掌握了白鹤地区大量的商业用地,但是随着白湖湾集团的快速扩张。为了兑现资金,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地皮相继被张晨授意拍卖了出去。

现在老张家手中还仅剩下的,就只有已经新建起白湖湾商业广场的那几处商圈用地了。

当然,还剩下白湖湖畔,那块令无数第一次看到的人都心醉神迷的明珠。

月半弯!

这里是以前老张湾人祖祖辈辈都居住的地方,也是老张家发迹的祖地。

张晨从来就没有想过会把这块地交给别人来开发,即使是现在,老张湾人也会时常回来看一眼曾经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只不过如今的月半弯,早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孤零零地只有几十户土房子的张湾了。

以白湖湾集团的实力,其实很难独自开发出这样一个城中之城。

张文林很明白。

虽然儿子张晨的想法很好,不过真的要建起一座城,老张家目前的实力还是有些不够,原本他是打算引入外面的资金共同开发的,但是后来张晨给了他一个启发。

当初白鹤村草创的时候,第一批承包鱼塘和大棚蔬菜的村民,有很多现在已经成了一方的小富之家,再加上后来白鹤村扩张的时候,不断有人加入进来,这些人其实就是最早的白鹤村村民。

对张湾这块地,也就是现在的月半弯,其实他们的感情要比外面进来的那些人深得多。

在白鹤经济特区发展的过程中,将来的白鹤到底能够变成什么样子,张文林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一点是能够确定的,将来的白鹤肯定看不出当年白鹤村创业的影子。

所以极有可能,在将来,恐怕只有月半弯这一代还能看到一些老张湾,老白鹤的模样。

张文林心里也就萌生了一个想法。

他打算把这些人都联合起来,共建月半弯,建一座城中城,一座既符合儿子张晨设想的网络化城市特征,又保留张湾自然风物特征的商城。

事实上,月半弯的建造进度一点也不慢。

得益于外围的白鹤植物园区以及白湖湾和白湖良好的水文条件,现在的月半弯说是一片现代化园林也不为过。

坐落在白湖的怀抱中,整个月半弯被三纵五横八条主干道分成了数个区域,最外围是环湖的高速公路,面朝白湖,左侧的道路一直沿着白湖出张湾,连接到原来的刘杨村,也就是现在的刘杨社区。

而右侧的公路,则直接经过老张家屋子后面的杏树林,跨过新修通的白湖湾大坝,联通了当初的李湾。

这两条公路就像是一条丝带,环绕这月半弯朝两侧飘飞出去,中间的主干道连接着白鹤大道进入月半弯。

这一条主干道设计得极为庞大,宽达五十余米的主干道将来会建成整个白鹤地区最大的商业步行街,从进入月半弯的白鹤大道开始一直延伸到白湖湾湖畔的观景台。

机动车辆全部被分流出去,这一带将会仿照后来闻名于世的南京路步行街,现在街道的雏形已经渐渐出来了,两侧合抱粗细的梧桐树已经开始开枝散叶。

一栋栋中西合璧的大楼虽然被安全设施隔离起来,处于建设之中,但是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意识到,在这里,将来极有可能会诞生一个奇迹。

按照张晨初始的打算。

对月半弯的定位更类似于后来沪城的陆家嘴商业中心或者曼哈顿岛的布局。

不过月半弯也有它天生的不足,那就是面积不足,月半弯的面积虽然谈不上小,但是也说不上大,容纳二十万人口工作休闲尚可,但是很难容纳超过数十上百万的人口居住,所以要想在半弯湖畔上建住宅区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如果建商圈的话,周边的刘杨、白鹤以及李湾势必就会成为主要的居住地。

这样一来,作为商区月半弯就有了很大的优势,无论是人文自然环境,还是景观环境,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办公的舒适性那绝对有足够的保障。

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就是整个月半弯都坐落在湖畔,而且还是延伸出去两侧都被湖水包围的湖心位置,湖面上碧波浩渺一览无余,朝阳升起和夕阳落下的那种场景非常震撼人心。

张晨见得多了自然不以为然,但是对于初次来此地的人来讲,这里丝毫不逊色于在一些知名的景区观日出日落。

当然,如果仅仅是自然风景优势,那也不足以让月半弯建成知名的商业中心,白鹤将来走到什么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月半弯能否成功。

张晨并不担心月半弯的前景,未来的白湖湾集团总部已经在月半弯矗立起来了,高达49层的尖塔式建筑就像一柄利剑插入空中,虽然还没完工,但是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将来一旦竣工,上层纯玻璃架构的建筑表面,在朝阳的余晖下,将会闪耀出怎样的光彩。

除了白湖湾商业集团,未来的阿里帝国已经被张晨忽悠到了这里,现在只等阿里的新总部完工,马云就会带领他的团队入驻。

此外,包括工行、农行、建行、交通银行等十余家或公或私营的金融机构也已经签订了入驻合同,白湖湾商业广场以及国内各大顶尖的服装和酒店也将会在这里落户。

张晨有足够的自信,将来的月半弯,绝不会逊色于世界各大知名的经济圈。

第191章少女长成了美人

成为高中生。

这是张晨必须要走完的一个经历。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更是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百城一中,有很多记忆被刻印在脑子里很难磨灭,所以当张晨再次以学生的身份坐在一中的教室里时,心里感慨万千。

当然,这一次,他不会留有遗憾。

这一次坝头101班的铁人帮没有再能幸运地分到一起,张晨以无可争议的第一名仍然被分到了一班,也就是一中所谓的特长班,同样被分到一班的,还有张海林和唐舒。

高一一班的教室是位于一中西侧靠近食堂的那栋土灰色教学楼二楼,教学楼是那种比较老的楼型,两侧都设有楼梯,从楼梯爬上二楼后,中间是一条宽达三米的走廊,走廊两侧才是教室。

教室的走廊并不是露天的,而是处于教学楼内部。

101班正好是楼梯口正对着的那一间。

一中建校的时间比较久远,校内的建筑都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五十年代刚刚建国没几年那会修建的。

房型古朴陈旧,除了不例外的几年刷一次外墙的墙灰之外,有的地方已经脱落得厉害了,当然,那时候造的房子有一个特色,就是够结实。

外推开的木架子窗户在99年看起来还不算是“古朴”,但是相较于前面新建的那两栋教职工办公楼而言,就显得无比刺眼了。

新生2号报名,3号的课表也没有排出来。按照以往的惯例,3号多半是班主任开班会。谈谈人生理想,谈谈光辉历史。也谈谈纪律校规什么的。

不过刺头总不会少,第一堂班会,几乎上每位班主任心里都会有个数。

既然有条件,张晨绝逼是不会去跟一群人挤宿舍住的,什么体验生活那是王八蛋才会说的话,他早就在坝头乡中体验够了生活。

老张家在百城的产业如今也不在少数,除了白湖湾集团旗下的商业广场以外,他老头子前两年在百城还买了套房子放在那里。

现在张晨住着的就是这栋房子,自然也少不了张海林这个混球。

3号一早。

一中。

高一一班这一届的学生并不多。因为是特长班,所以人数控制得还是比较严格的,只有刚好五十人,跟其他班级动不动就是六十七十要少一些。

当然整个一中都没有人敢轻视这个班级,一中三个年级除了一年级之外都有文理两个特长班。

新生特长班完全是按照成绩来算的,一般有两种情况,总分排在全校入学成绩前几十名以内或者总分在前两百名但是不能排在最前列的,只要有某一科成绩尤其突出,就可以被分到特长班。

所以这样一说起来。能进入一班的学生不可谓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用老家的话讲,就是罗筛筛完了还要用布筛子筛一遍才出得来的好货色。

不过也并非都是如此,一年级的特长班比较特殊。因为到了高二才会分科,所以一直到升入二年级之前,班主任都不会确定地说哪一个学生将来一定会继续留在特长班。

在分科之后。学校将会根据平时的综合表现以及一次升级考试来确定你是否能够留在特长班,达不到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