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乡村首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鹤小学五个年级就五个班,但是有七八个老师,95级的五年级有接近五十号人,班主任段春元负责带语文和思想品德,数学老师王月秋负责带数学和自然,体育课和音乐课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农村里基本上没什么活动,无非就是唱唱歌打打乒乓球。

“张晨,你上黑板把这道题做一做。”

神魂正在云游天外,张晨突然感觉脑门一痛,随即就看到数学老师王月秋一脸不高兴地看着自己,刚刚赫然就是他手里的粉笔头砸了自己。

目光落到黑板上看了看那道题,颇有些难度,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会做的估计不多,知识虽然简单,中间的弯弯绕绕多了些,张晨也没客气,他知道如果自己做不好,保守估计今天恐怕也少不了要被掐耳朵。

三两笔勾勒出一个简单的路线图,总路程,个体速度,单个距离等等标上,随即便在一边的空白黑板上列出了详细的解题步骤,王月秋扫了一眼,心里也有些小小的诧异。

毕竟张晨的成绩一直都不怎么拔尖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个题目做出来还如此详细,极不简单,即使提前见过这道题目,能做得如此清楚那也要一定的能力。

“王老师,我做好了!”

“嗯,下去吧,以后上课不要走神!”

一节数学课就这么无聊地过去了,张晨一如既往地下课后倒头便睡,体育课上男孩子都在打弹珠和兵乓球,女孩子一律跳绳,他却一个人围着那土不拉几的操场跑圈,如果细心数一下竟能跑近半个小时。

双休前的期中考试张晨无一不是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完交卷,然后跑回家,跟在他后面的就是张海林,这小子试卷做得飞快,成绩本就不差,自从那次张晨把他从火里救出来后,似乎就成了他的跟班。

“晨子,今天下午去哪?”

“捉鱼。”

“捉鱼?你家开塘了?”

“嗯!”

原来张晨家那块水塘里的鱼养了快一年时间,老头子本来想捞一网试试网,但是张晨死活不同意他捞自家第一块水塘里的,反而要在其余的水塘里下网。

其余的都是些没下过鱼苗的,即使有陈鱼那也不会太多,但是张晨知道这里面的存货可多了去了,现在合同签了,他也就不用等到来年,今年就可以把那些水塘里捞个干净。

这次起网张晨并不想老头子惊动太多人,而是打算让张文明夫妇和自己老头子单干,用小网拉,拉一批卖一批,先打点名气出来。

经历过后世的促销手段,张晨自然不会让自己老子挑着担满世界里去卖鱼。

第八章一网拉出的新生活

第二更了,小白需要推荐需要收藏!

与没有章法相比,老张家的鱼塘显然要干净利落很多,四周都是沙石路,一条宽近六米的水坝从村口的黄土路通向白湖湾中心,四周都有固土的白杨和柳树。

河泥堆起来的路基四周,用胶丝网隔开拉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网格箱,这些网格箱就是准备用来装养不同种类的成鱼。

尽管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往年从陈鱼,但是鉴于迟早都需要用上,张文林也就随着儿子的想法拉起来了,只是等到后来他才知道这东西起到了大作用。

雨后的十一月一连几天的晴天,大坝上的泥土都被晒得干巴巴的,风都能扬起灰尘,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员在讲可能还要干上小半个月,张文林也就动了拉几网的心思,哪怕不在放过鱼苗的那几口水塘里也行,再不济也能拉几条野生鱼自家吃。

水里有好几条那种不过三四米的小船,宽不到一米,可以来回从坝上开挖的船槽拉到不同的水塘里,张文林还有张文明夫妇将两条小船拉到西边的一片水塘里,随后就开始下网。

似乎在经历过火灾之后,张晨这个半大的十岁孩子突然就有了很大的话语权,不说别人,就是张文明夫妇那肯定是听他的,谁让人家救了自家一家性命呢。

“爸爸,文明叔,网拉得太浅了,再深点,能挖起泥巴最好。”

没养过鱼的人其实不知道,大鱼都沉在水底,尤其是在这种大水湖里,差不多在这时候都悠哉地游在淤泥面上,稍稍一冷就钻泥巴。

张文林一开始懒得搭理那小子,谁家的网拉鱼要挖起泥巴,那不是拉鱼,那是在拉泥巴拉仇恨,不过一网下去,等拉上来的时候,果然没什么料子,就几条两三斤重的鲢鱼,几只河虾,蚌壳和河螺倒是不少,这还是运气好,网撒的大。

“算了,这里面估计也没什么东西!”

“爸爸,你听我的没错,把网再压深点。”

“文林哥,要不就听晨子的再拉一网,也不费什么事,顶多就当吃饱了力气没处撒。”

石秀红在一边也点了点头。

“那老子就按你说的拉一回,拉不起鱼看我不抽死你。”

张文林说完又把小船撑回水塘中央重新下网,这次在网上加了近三分之一的鹅卵石压脚,渔网一下子变得很沉,还没扔就一连串地往水里滑了下去,两条小船分开撒网,石秀红在中间压网脚。

等到差不多覆盖了整个水塘近百米宽的时候,就把船划上了岸,原本是五六个汉子干的活,如今两个人拉网着实是吃饱了力气没处儿撒,石秀红乘着小船在水中央打杆子,防止网翻起来。

两人拉了将近一个小时网这才拉出一半,一般人可干不了这活,此时张晨也有些紧张起来,这一网要是还没有鱼,那可就亏死了,这大片水塘说不定就因为自己这小翅膀一扇连鱼都没有了。

但是显然他想错了,就在两人气力将尽的时候,突然那渔网网住的水域里猛地蹿起一道道波浪线,虽然没有跳出来,但是吃这口饭的人都知道,这绝对是十斤重以上的大鱼。

这种划水,不是大鱼绝对拍不起来的,果然,还没拉起手中的网索,嘭地一声,水里就像是炸开了花,鱼在水中的气力极大,有时候人都控制不住。

看着网里翻滚起来的水花和鱼白,张晨笑开了,自己毕竟还是猜对了,张家也赌对了。

原本快要散架的两人见到水中的情形,顿时干劲又起来了,感受到手中的网索被鱼冲得一阵阵抖动,心里那叫一个兴奋,拉网的速度都不由得快了几分。

“哇,这么多鱼,这么大!”

“文林哥,晨子说得对,这鱼还真沉在下面了!”

“嗯!”

张文林并不说话,只是嗯了一声,心里却乐开了花,他知道自己那个突变的儿子真猜对了,这片白湖湾里果然藏着不少存货,按照这一网的情况看,恐怕这么大一片湖能有不少。

三万六包三年他娘的值了。

“快快快,别紧了,别让鱼跑了!”

“秀红,快把网拉起来!”

水中,石秀红撑着小船跟网走,听到男人喊赶忙用手中的绳子把网拉起来系在船帮上,由于下面有鹅卵石,那网倒没有浮起来而是紧贴着岸边的淤泥。

一鼓作气把网拉到岸边平坦之处,在水里围成一个大圈,几个人把网扎好就进水捉鱼,一边收网一边把大鱼都抓上岸,张晨和海林也没闲着,挽起裤腿就下了水。

“好家伙,这条鱼怕不是有二十斤了吧!”

把一条肚子浑圆的黄鲤拉上岸,看着这鱼庞大的体积,张晨都不由得暗自吐了口口水,后世湖水被污,哪里见得到这么大的家伙。

由于是网拉得鱼,倒是没有死的,所以简单过了称之后就被倒进了事先准备好的网格子里养着,一连拉了三天网两个水塘子,张文林粗略算了一下,各种鱼加起来怕不是有五千余斤,还有没拉干净的,估计也有个几百斤。

接近二十个水塘子,十万斤那是往少里说,加上自家养的,这一片水里至少能起十五万斤成鱼来,还不包括虾蟹,以前年年大水,这白湖湾倒是要便宜了张家。

休息了几天后,张文明夫妇也在鱼塘附近搭了个棚子,夫妻俩商量了也不回去干活,家里养的猪也卖掉了,鸡鸭都捉到这里来养,新房子里什么家什都没有,还不如在这里养鱼。

主要是张文林也不亏待他们,除了给的那五千块钱,还答应年底至少一人发一千块钱的奖金,其实按照张晨的说法,发两千都少了。

按照96年一斤猪肉几块钱,起一栋四间两层外加装修也不过一万出头的物价水平,五千块钱并不算是一个小数字,相比较于20年后的物价,就是翻二十倍等于10万那也是往少了算。

趁着天晴,又拉了几网,果然每一网都有鱼,如果不是当初拉的那些个网格子,现在鱼都没处儿放养,后来还扩大了几次,一直到11月底的时候,两个水塘子里足足养了好几万斤的各种鱼。

12月初的时候,坝头乡以及邻近的几个乡里都出现了一种宣传单,上面无非就是写明了张湾老张家开塘卖鱼的信息,各种鱼的价格明码儿标上概不还价,比市场上都要低一些,而且是按批量算,买得越多优惠越多,唯一的要求就是提前预定,当场付钱拉货。

成批次的预定鲜鱼还是个新鲜事儿,一开始传单发出去好几千张也没个动静,等到了十二月中的时候,十里八乡有人家里的红白喜事慢慢开始来张湾预定,名声渐渐传了出去。

等到阳历96年1月份的时候,由于接近年底,买鱼的人越发地多了,每天排队买鱼的人多得不得了。

张湾张家买鱼的好处就是只要你预定好了数量、种类,按照约定的日期来拉就一定有货,不用等,一天就安排固定的几波人从来不多也从来不少,而且周六周日还有休息。

到了年底附近河面封冻的时候,张文林此时跟小半年前已经不一样了,那种自信恢复了说话儿嗓门大中气足,媳妇儿爱平已经被送去了娘家待产,村里人都不知道,但是日子一长也不是个办法,只能使劲往后拖,等生产了就好说了。

那二十几快水塘里的鱼已经拉了一半,数量出乎意料地多,似乎早前低估了,一直到1月中旬的时候,已经足足卖出了近8万多斤各种成鱼,刨除传单、请人的工资,还剩下近30余万的现款存在合作社里。

最重要的是,不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