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府嫡女:五毒大小姐-第1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坐是只有在谋反的情况下才会被用的,这原本就是最重的重罪,现在竟然对普通百姓施展,为了防止他们逃离,可见逃离状况有多严重了。
  另外皇帝还命令要加强顺州的屯兵防御,随时支援代州,免得萧闲在代州胡作非为,同时还要加强代州的地方官权限,让代州巡抚总领代州的的军政大权,随时准备好抵抗萧闲的侵占行为。
  当然,皇帝在代州的一系列措施都是没有用的,就算是加强了屯兵,也只能说是给萧闲送兵源去了,后来那些兵将们纷纷投奔萧闲去的时候,皇帝知道后气得直接就吐血昏倒了。
  当然这又是后话。。。。

  ☆、第3992章 冰释前嫌【12】

  现在皇帝那个防止百姓出逃的措施还是非常有效的,可各种有本领的匠户们逃走得也很多了,各行各业的匠户们去了代州,一到代州就受到了那里的热烈欢迎,立刻就有人接待负责给安排住处,临时的生活供应,以及他们的工作安排等。。
  这些匠户去了代州以后,立刻就发挥了他们的作用,而且有人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这些人又给亲朋写信,结果就有更多的人往代州去。
  其他的农户们来了代州也丰富了代州的农户阵营,他们有着丰富的耕作技术,到了代州就能参与劳作。
  主要是沈明珠已经让陶之骞安排了人手,给他们给前来投奔的人安排住宿和生活,让他们就算是暂时不劳动也不会饿肚子。
  毕竟农户不像匠户一样有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工的手艺,种地的人还是要看天和节气吃饭的,过了播种收获的季节,那佃户们也没有办法。
  所以沈明珠这个举措就深得民心,一拨人又写信叫自己的亲戚,所以总有人源源不断的往代州来。
  京城的百姓可以被皇帝的命令阻拦住,其他地方的百姓却很难控制,因为跑得多了,地方官员也管不住。
  更何况很多农庄里,不像城市那样有城墙和城门阻拦,百姓们都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所以要离开也就方便得多。
  这样一来,代州一下子就人口暴增,很多荒地都被垦荒出来,全州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转眼就到了秋收的时节,代州全州上下都一片繁忙。
  尤其是沈明珠的那些农庄,虽然她并没有侵占官府的田地,但是通过收购以及开垦荒地,如今属于陶之骞管辖的农场也非常多,占地面积非常广,比起官家的田地来说,他们的土地反而远远超过,几乎是官家田地的几倍之多。
  所以现在沈明珠和萧闲根本就是代州实际意义上的当家人,被地方官悄悄地说是土皇帝。
  而就算是地方官管辖的百姓,都有人悄悄地去投奔他们,远远的百姓来投奔都收留,眼皮子底下的没有道理不帮助,所以沈明珠的命令是只要来投奔的,是要本分过日子的,一律都收留。
  但是那些意图混日子或者是来捞偏门,甚至卧底之类的,那就对不住了,到时候可不要怨刑罚重。
  虽然各地不是大旱就是大涝,而代州今年也算是雨水多的年头,但是有陶之骞秉持沈明珠的农耕原则,涝年蓄水,旱年灌溉,农闲时候就发动百姓修建水渠,所以代州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蓄满了水库。
  多余的水会通过河流排入大海,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日萧闲和沈明珠一起骑马去田间视察一下,听听百姓的心声,看到满眼的丰收景象,也是非常喜悦。
  沈明珠笑道:“王爷,咱们现在是地主老爷了,跟那威武的王爷可相去甚远,你可不要有落差呢。”
  萧闲戏谑道:“地主老爷和地主奶奶,不是恰好么,做王爷有甚意思,还是在这里好。”。。。

  ☆、第3993章 冰释前嫌【13】

  他虽然住在了乡下,没有去代州城,可那潇洒俊逸的风姿却是半点都不减的,甚至因为放下了很多心事,整个人更加淡泊旷远,让人觉得看一眼都那么赏心悦目。看完美世界最新章节,去眼快杠杠的。
  百姓们看到他们来,立刻都欢呼起来,“王爷,王妃来了。”
  两人便朝着百姓们颔首致意,更是下了马步行一边和老农们说话,一边关问他们的生活和收成。
  老农们都激动得涕泪横流,“多亏了王爷和王妃,咱们不但吃饱了饭,甚至还能有点存粮,又把家里的猪圈翻新了,养了几头猪,既能攒肥料,还能卖肉呢,真是好得很。”
  这些发展农业的政策都是沈明珠制定出来的,鼓励家家户户养鸡鸭鹅猪牛羊之类的家禽和家畜,鼓励家家户户攒肥料,另外还有农场的养殖场以及肥料池。
  农场是已经充分利用了沼气的农场,牲畜的肥料可以用来沤沼气,而沼气的渣可以喂养猪、鱼等,还能当做肥料以及绿色的农药,充分了利用每一样可以利用的动植物,不至于会浪费太多能源。
  而且农场还有风车,用来灌溉,对于代州这种比较干旱的地方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百姓们农闲就修水渠,用水也是很便宜的,如果不想出钱可以出粮食,甚至也可以以工来顶,所以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可以在干旱之年用上水。
  水渠在田间纵横,然后各家可以修建小的水渠,在自己家地头流过,这样水来的时候就引水灌溉自己的家农田,非常便利。
  有钱人家,可以直接在地头架起水车,没有钱的就可以人力引水灌溉,总之水到了地头,怎么都是方便的。
  除了用水问题得到解决,其他的农具也已经得到了改善,比起大秦现存的一些农具来说,农场的农具更加先进,耕地、耙地、播种、收割,都比外面省几倍的劳动力。
  比如手收割小麦,外面两个人一天能收割二十亩地都累得要死要活的,可在这里,一个人一天收割上百亩非常轻松,都是因为有新式的工具。
  除了修水渠,沈明珠和萧闲还发动百姓们在农闲的时候捡石头修路,凡是捡了石头来的,都集中送到路上设立的点,有人登记在册,可以给他们记下工,到时候就可以在灌溉或者是其他方面顶。
  而且在农场里还有一项不传的绝活,那就是用沼气来生火做饭、烧暖房种大棚菜,就算是冬天也能有新鲜的蔬菜来吃。
  冬天的时候,用沼气改良一下烧了火墙,大院里暖和和的很,据说有牡丹花可以常年开花。
  而有了暖洞子,农场的蔬菜在冬天也丰富得很,不过也是有点小贵的,而且大院消耗不掉的,基本都要卖往各地,这样就可以换取很多银钱,用来做更加需要的事情。
  总之代州的农业是新型的农业模式,代州的百姓也是和乐融融的,大家都非常和气,奔着好日子努力,没有人闲着做混混,。。。

  ☆、第3994章 冰释前嫌【14】

  更没有人闲着整天**,一年到头调理事务处都没有几起民事案件,因为他们觉得浪费时间,基本上私下里就解决了。
  对比起代州的巡抚衙门以及州府衙门,农场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一样,巡抚和知府们听说了,羡慕得恨不得跪着来膜拜。
  在这种钱粮充足的基础上,沈明珠也不避讳,她和萧闲商量,直接就让家家户户的男丁们每一家挑出一个壮男来,在农闲的时候不必参加集体劳动,而是要训练,按照兵士们的标准来训练。
  若是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那他们就要临时征召入伍,负责保护自己的家园。
  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都有一种归属认同感,觉得这里就是自己的家,拼死也不能被敌人夺走的,所以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那他们是不需要动员和逼迫,就会自发参与战斗的。
  另外沈明珠和萧闲也拿出了钱粮,养一批脱产的兵,这些脱产的兵就是精锐部队,不只是以一敌十,一直成熟的队伍出去了,足可以以一敌百。
  这些人都是按照沈明珠编制的特训内容每天来训练的,他们的特训和特训战士不同,因为是阵地战,讲究的就是气势、精神和杀意,还有阵型,所以这些人只需要反复地练习最基本的拼刺技术就可以了。
  不断地刺、刺、向前,越来越快,越来越猛,能够在眨眼间将面前的一个木人双眼、嘴巴、心口、双肩的木球全部挑出来,就算是非常优秀的战士!
  她要求所有的人在不断的训练中,都必须做到至少能够挑出三个球来。
  而如果能达到优秀的,其待遇也是非常丰厚的,不但钱粮多,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尊重。
  特许他们捡了队长都是可以直接行拱手礼的。
  发展了兵将们,沈明珠也非常注重武器的改进,她不需要弓箭手,而一律改为劲弩手,培训起来更加容易专一,而且杀伤力更大。
  比起至少三五年才能培养处一个合格的弓箭手,弓弩手只需要有好的眼神,然后操作熟练,基本上一个月就可以看出来成效,假以时日,战斗力就非常可观。
  而且她要训练骑射的骑兵,劲弩、甚至是火枪,都是培训的内容。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手枪,但是却有火枪的,只不过技术太过粗糙,容易发生炸膛和哑枪,所以不如劲弩和弓箭来得好用。
  但是沈明珠和他们自然不同,她能够将目前的火枪技术加以改进,达到目前能做到的完美!
  在此基础上,她发明出了鸟铳,一种射程可达一百二十米远,能轻易射穿敌人盔甲的威力大的火器。
  因为火药是经过改良的,她还不断地改良了装填火药的步骤,到最后装填火药点引线越来越快,那么发射一枪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是有几千鸟铳手,基本就可以无敌了。
  这东西打马好使得很,对付骑兵尤其好用!
  (已经进入尾声,但是很多事情要交代清楚,掌柜的不想烂尾,所以亲们别急。)。。。

  ☆、第3995章 大势已成【01】

  除了改进了农业、手工业、军队、武器等之外,沈明珠还拿出了大批的银钱来让人在代州的东面建造了船坞。看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