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大导演-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刻的道理被一个个小故事所包容,精致的码放到你的眼前;同样主角是傻子,却傻的愚蠢,我看了三集实在是很看不下去了,这种人在社会上怎么能存活?编剧压根就不了解现代社会,完全是自己虚构的人物,没有生活,没有实际,如果给年轻人看到效仿,影响多不好啊~”

在这片采访之前没人知道这个王安拍过什么片子,这篇采访之后,愤怒地军迷查了查他的资料,“王安著名纪录片导演,拍摄过多位企业领导的个人传记片,在知名企业中播放,获得极大好评”,于是大家瞬间都释怀了,骂都懒的骂他了,这样一个人竟然骂李疯子的作品,这就跟一个小孩说大人很愚蠢是一个道理,让他去吠。

网友们恶毒的表示“一个天天拍领导马屁的家伙,说许三多没有生活?这当然情有可原,想想这位王大导演的生活重心就是添领导的脚底板,并且大夸‘好香’,他要领会的不是许三多的精神,而是领导精神!”

气得这位王安导演,在家里郁闷了好几天,差点把自己孩子的电脑给砸了。

在《士兵突击》热潮席卷电视屏幕时,在**疫情也在逐渐趋于好转,电视台的记者们都在找着新的热门社会话题,《士兵突击》正好成为了他的目标。

屏幕里,湖北经济台的《楚天调查》节目中,年轻的女记者在一所高中的教室过道报导:

“今年学校与往年一样,在暑期培训班里做了关于孩子们最想填报的学校调查,可让人惊讶的是,今年的高中生最想在高考时报考的志愿,并不是像是往常的清华北大,而是国防科技大学。”

说着记者拦住在在走道里玩耍的一名男高中生问:“这位同学,请问你高考填报志愿要填报什么学校呢?”

“国防科技大学~”那位男高中生兴奋地道。

“为什么不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要选择一所军校呢?”记者问道。

“这个……我也说不准,只是我们班的男同学都填了这个学校,他们都说,是男人就该像许三多一样去部队锻炼,磨练一下自己……”哪位男同学显得底气不足的道。

节目导播把画面切回来直播间,主持人笑着说道:“让我们再听听家长们与老师的意见。”

画面一转,便切到了一个拎着菜篮子中年妇女的采访录像,这名妇女很生气的样子,又无奈又气地用方言道:

“我们的丫最近不晓得为莫斯发神经了,以前他从来都是在学校里不爱参加体育活动的,只老老实实读书,可这几天,他天天玩单杠,玩的摔的满身都是伤,他就是看了那个鬼《士兵突击》学里面的许三多,我跟他说了,当兵冒得出息,读书几好,但是他就是不听,就一门心思想锻炼身体去当兵,我真是搞不懂现在的丫心里在想莫斯~!”

镜头又转到了对一个胖乎乎的中学老师的采访,他有些愤怒地道:

“现在的电视剧应该在播放时注明,电视效果请勿模仿,现在学生都以为军旅片里面的那些训练是真的,各个都去玩单杠,做腹部绕杆,这个动作是十分危险的,摔下来哪个负责啊?”

湖北经济台当然不是给《士兵突击》打广告,,而是报道最近这个月以来,学校里发生着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学校的男孩子们,突然对原本无人问津的单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都想尝试做腹部绕杆这种高难度动作,只要有孩子能做出来,就会立刻成为大家眼中焦点。

还不仅仅如此,记者又采访了另外一所小学:

“由于现在暑期培训,学校没有强制要求孩子穿校服的权利,这也导致爱看现在最热门的那部军旅拍你的男学生们中,突然兴起了一股迷彩服热,很多小学生都开始在炎热的夏天里,穿起迷彩服。

甚至还有无良商贩进了一些仿真玩具气枪在学校门口贩卖,放学后,那些顽皮的学生就穿着迷彩服,拿着玩具气枪在学校操场“进行军事演习”。

镜头一转,就是操场上两组拿着玩具枪的小男生追逐着,边喊着:“老a站住,我们钢七连才是不可战胜的。”然后扣动玩具枪扳机,用自己嘴巴配音发出“突突突~”的声音,玩具枪子弹‘啪啪’打在学生身上嗷嗷之叫。

随着这则报道,武汉市工商局在第二天立刻出动了相关人员,对武汉周边的玩具,突击检查玩具枪,收缴了数百把“三无”玩具气枪,

媒体们自然不会就此罢休,特别是教育专家们,纷纷开始讨伐《士兵突击》,他们决心要纠正这部电视的误导性,有搜狐网上就发布一条网页新闻:“专家称腹部绕杆,极为危险,动作完全不科学,需要禁止孩子们去做这种运动。”

“腹部绕杆,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难做,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模仿,可只要在单杠上做几个这种运动,就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现象,并且手掌很容易磨破,极大的耽误学习。”

网页上贴出来几张孩子因为手掌磨出水泡的图片,看着让人很揪心。

就连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马上就针对此事做了一期特别节目,并不是光针对《士兵突击》而是对所有那些学电视电影,孩子出意外事故的事件,做了一个归拢。

“影视作品要保证其艺术性的前提下,是否应该对那些没有分辨力的孩子做一些该有的保护措施呢,

就因为这件事情,虽然还没有相关立法,但是广电总局马上下达一个批示,要求所有电视台在播放危险动作的剧集时,都要在片头加上“剧中各种动作均由专业人士完全,请勿模仿。”

这件事情虽然对于《士兵突击》是个负面新闻,但是这跟李小乐与中影的剧组没有丝毫关系,因为他们负责的只是拍摄部分,而提醒危险的是播放方,也就是电视台本身的事情。

而且因为这件事情,《士兵突击》的名气反而更大了。

经济学中有一个有趣的理论叫做“饮水机效应”:办公室上班的人们常常喜欢围绕着饮水机,就头天晚上万众瞩目的电视节目或者重大事件展开热烈讨论。经济学家认为,一个电视节目或者事件,它一旦占领了饮水机,就说明它占领了公众的注意力。

现在无语疑问,在这里夏天,《士兵突击》悄悄地占领了“饮水机”,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

第263章第263场德艺并双馨

清晨在第二制片办公室里正在收拾东西的王保强,也接到了他父亲打来的电话:“听说你在首都拍戏了,还当主角了?”

“这件事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们了吗?”王保强奇怪道。

“我们怎么敢相信。”王父气鼓鼓地道。

“我们这边电视上在放你呢,你这傻小子,怎么就不拍的精神点,学学电视里其他的那些人呢。”王父抱怨道,语气却很兴奋:“你还真的当主演了啊,以后好好好,记得过年回来看我们,你妈都想死你了,提起你就哭……”

“恩,过年一定回来。”王保强说完兴高采烈地挂上了电话,心头一阵轻松,看着在那边躺在靠椅上,闭目养神的李小乐,王保强看了看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这才轻步走到李小乐面前,悄悄地鞠了三个恭恭敬敬地躬,呜咽地轻声道:“大哥谢谢你了……”

其实王保强一直很想回家。

在他作替身,从高高的梯子摔下时,他想回家。

找不到龙套的工作,躺在出租屋里也不成寐的时候,他想回家。

在工商做明星梦被工友们嘲笑的时候,他想回家。

暗恋一个女孩却被拒绝的时候,他想回家。

可他没有脸回家……可现在,他可以回家了~带着荣耀,带着骄傲,不再是作为被嘲笑的失败者,而是以一个真正的演员身份回家了!!带着许三多的身份回家。

李小乐紧闭着眼睛,嘴角却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中央电视台大楼,位于楚浙商务中心区,是这个区域最漂亮的建筑,也是央视制作大部分棚内节目的所在内,李小乐与王保强,汶章,镊远,胡戈几个人来到这里,是因为受到了央视的邀请,准备录制参加《艺术人生》的节目。

李小乐非常不喜欢参加娱乐节目,但是有深度的谈话类节目例外,《艺术人生》是他以前最喜欢谈话节目之一,这让他也有些激动,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能参加这种只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能到的场合。

以剧组形式能来到这个节目的,在他的记忆中只有5个,《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三部经典电视,以及香港的《无间道》,还有未来陈凯哥的《梅兰芳》剧组。

《士兵突击》热播,作为导演他有义务参加宣传活动,而且这个活动是韩三品亲自帮他联系的。

韩三品想做的事情很简单,他要像张卫平对张一谋一样,把李小乐这个三个字做成一个品牌,成为中影公司的台面。

王保强,镊远,汶章都是第一来央视大楼,看着这如镜面的大理石墙壁边一幅幅巨型的宣传画报,上面《大宅门》海报,中国最好的演员陈保国与斯琴高瓦像是神明一般立在半空,注视着进入这里的每一个人。

普通人可能看着觉得没什么感觉,但是镊远,汶章这些受传统影视教育的高材生,心里却激动万分。

这里不是地方电视台,也不是争取收视率的卫视,而是中国掌握主流舆论导向,最顶尖的影视人才能进入的媒体场所。

更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的是,刚才在央视大楼的大门外他们车进来的时候,竟然有几百名没有拿到《艺术人生》入场卷的影迷,拥挤堵住他们的车,疯狂敲打着车玻璃。

“汶章~汶章~!”“镊远镊远~看这里~我在这里”粉丝们疯狂的尖叫着把他们吓坏了。

胡戈与汶章两人对视一眼,很得瑟地轻轻地撞了撞拳头:“哥们,这是要红的节奏啊。”“不是已经红到发紫了吗?”

“轻浮是演员最大的敌人,好好背稿子。”镊远一派带头大哥的样子玩着深沉,性格各异的三人,眼里都掩饰不住笑意。

拿到节目稿之后,李小乐在走道上看着今天《艺术人生》的流程,虽然他不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