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版帝王业-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当真想过会有那一天,却不知道,原来他心之所向,是那九重天阙。
“这是他的话?”
王妃的语声极轻,袅如天外游丝。
“他是这样说的。”
盈娘神色恍惚,一时间忘却惶恐,往昔仅有的好时光又都涌上心头,原来一刻也不曾忘。
屏风海棠影下的诺言,随风而去。
她却牢牢记得他说过,一生最思念之地,是徽州。
如今他不在了,徽州仍在。

王妃缄默听着,再没有说过一字半句,直至盈娘的声音因哽咽而窒住。
一方素绢将盈娘脸庞托起,为她拭去泪水。
是王妃的手,手指间很凉,宫袖凤镯下的手腕皓如凝霜。
盈娘目光颤然抬起,第一回真真切切地看到豫章王妃的模样。
绿鬂修眉,容光清绝,眉梢眼角竟不觉得陌生,似在哪里曾见。
当日相府门前的豫章王妃,与眼前却不像是同一人,那凤瞳之中霜雪融去,不见凛冽,只觉潋滟温柔。
这目光令盈娘忘了惶恐,恍惚这半生悲苦,不许言说,都有这双眼睛在看着,都有着一人懂得。
“徐姑姑。”
王妃垂下重锦广袖,目光似又隐回云层。
宫妇自门外悄无声息地进来。
“送她去徽州,寻个清净处安置。”
“是。”
盈娘心底酸热齐涌,俯身以额触地,“叩谢王妃再生之恩。”
王妃拂袖转身,语声难掩疲惫,“去吧,往后好好过活。”
宫妇近前,将跪地不起的盈娘扶起,盈娘再次重重叩头,“奴婢今生永记王妃恩典。”
“是皇后。”宫妇在她身边低声道。
盈娘一震,原来狱中数月,外间江山已变色,豫章王已登基,王妃已是皇后。
“无须谢我,你原不该陷进这恩怨中来。”
皇后王儇没有回头,语声低到极处,也凉到极处。

随着徐姑姑往门外走去,盈娘脚步沉沉,每一步都觉得地面空陷,踏出去便再也回不了头。
这书房,这广筑,这门,一步迈出,此生是再也见不到了。
盈娘强抑心底翻涌,却抗不过一股无形之力的牵引,到底回头看了屏风一眼,
再也挪步不得。
她双膝一软,直直跪下。
“奴婢斗胆,恳求皇后……”匍匐地上,盈娘泪如雨下,“求皇后开恩,准奴婢临去之前,再弹一支曲子。”
皇后没有回应。
只徐姑姑蹙眉问:“弹什么曲子?”
盈娘哽咽道:“《汉广》”
皇后回身,目光深幽,“汉广之矣?”
“是”盈娘低了头,泪光盈睫,“这曲子是他令乐师谱了曲,命奴婢学弹,奴婢粗苯,未曾练得上手,他已去了……求皇后恩准,让奴婢临走之前,弹这一曲《汉广》”
良久静默,皇后问;“你可知这诗寓意?”
盈娘的头垂得更低了,“奴婢识字不多,不通文墨,只听他说起,此处取名广筑,是取汉广之广的意思。”
“广筑……”皇后低喃,低垂的袍袖纹丝不动。
“奴婢只求弹这一回。”盈娘仰起脸来,满是泪水。
皇后垂眸看她良久,颔勒颔首,“琴在案上。”
盈娘忘了谢恩,晃晃悠悠地起身,到那书案前,拿衣袖将琴上灰尘小心拂去。
琴是名琴,弦是故弦,却不再有昔日光彩,连它也知人去台空,听琴的人已经不在。
那个醉里听琴,掷杯舞剑的人,为何不再回来,不来听这一曲《汉广》?
泪水,坠在弦上。
僵硬的手指抚上冰冷的琴弦,弦动,如割在心,颤颤溢出一声悲咽。
弦音起得那样低,转低,复转低,低至不可闻。


男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袅袅余音,终有断绝。
一曲终了,满室凄清。

——————————————————
①“之子于归,言秣其驹。”:也有解为“姑娘就要出嫁了,我要快快喂饱她的马,”或解为“姑娘若肯嫁给我,我将喂马去迎她。”作者倾向于后一种解读。
②《汉广》大意为:


高悬如明月的宫灯也照不开屏风上树影深深的寒凉。
琴上双手舍不得离开,眷恋地抚过琴弦,盈娘眼中泪水悄然敛去,满腹悲酸释出,终是无憾。
这曲《汉广》到底弹给他听了。
再无旧事牵绊她的离去。
盈娘推琴起身,朝皇后深深行过礼,一言不发地退向门口。
“将琴带了去吧。”
皇后静立在屏风下,不再回身。
琴是千金难求的名琴,如今算在抄没之物里。
盈娘怔怔地望着皇后的背影。
徐姑姑轻声道:“赐给你了,你便带走。”
盈娘一时恍惚作声不得,上前抱了琴,屈身跪拜谢恩。
皇后抬手,止住她下跪,“罢了”
盈娘抬起目光,竟忘了礼数,怔怔地望着皇后问:“《汉广》是讲什么?”
皇后并无愠容,目光飘向远处,缓缓道:“这诗是说,有个男子恋慕一水之隔,远在彼岸的女子。”
徐姑姑知她不忍说出后话,便让这女子只知一半意思也好。
一水之隔。
盈娘垂眸,唇角有了一丝笑,想他让她住在此处,以曲水环绕,拱桥连接,从此端到彼岸,不过数十步之隔——汉之广,却是这一般心思,这一番情愫。
盈娘抱琴辞去。
退出门外,复又回首,朝皇后隐在屏风后的身影摇摇一鞠。
倒是个知情知义的女子,送她出来的徐姑姑,从旁无声地看着,将她交与候在一旁的宫人,颔了颔首。
目视她转身,袅娜身影一步步融进连廊阴影里。
徐姑姑的目光不觉凝注,见那纤细背影在夜色里悄然挺直,临去时刻,流露不为人知的坚韧。
从来觉得无稽,怎么可能相像,一个龙章凤姿,一个弱质纤纤,无非眉眼间略有形近罢了。
然则此刻,徐姑姑终究长长地叹了口气。
折回房中,一室清冷,似琴音袅绕未散,曲中怅恨犹自绵绵,却见皇后伫立屏风下,望着庭外树影出神。
“夜凉了。”
徐姑姑将一件大氅轻轻搭上皇后如削双肩。
大病初愈,阿妩又见瘦了……私心里,徐姑姑仍唤这乳名,唤了多少年,任她小郡主,至王妃,终至皇后,总还是那个小阿妩。
阿妩却缄默。
“此间久无人住,阳气不足,你身子才好,莫要久留。”徐姑姑直言相劝。
“这宅邸就要拆了”阿妩低声道。
徐姑姑微诧,想一想道:“也好,长久荒废倒也可惜。”
“皇上原想留着,日后赐还宋家孩子……手足袍泽,她他总是念着的。”阿妩环顾四下,神色疏淡,“拆这宅子是我的意思,阖族流徙西蜀,是皇上亲择的地方,山水甚好,鱼米富足,一族老小迁过去,耕织屯垦,平安度日,也算对得起故人旧义。只是俊文兄妹,我要他们而立之后,方可离开蜀地,终生不得回京、”
“为何是而立?”徐姑姑不解。
“到那时,最小的孩子也已有了家室妻小,心中仇怨虽不能平,身边自由牵绊慰藉。”阿妩的侧脸笼在宫灯下,如有玉泽,一点唇色是仅有的暖,“人人有了牵念,总是不同。”
徐姑姑无言以对,心口隐隐地疼——她这般缜密心思,十余年后的事也再计量中,如何不伤身伤神,如何能长寿康健。
“俊文已能记事,山河易改,仇怨难消,我护不了他别的,高宅华堂抵不过一生平安,换不来玉岫泉下心安,只有将他远放江湖,自安天命……于私心里,我辈恩怨我辈销,只愿百年之后,留给澈儿一个干干净净的江山。”
她目中映了月色清辉,纵是徐姑姑也觉不可直视。
“京城是他们父母殒身之地,灵柩也随族人西迁,人去宅空,何必再留,留下的无非都是憾事。”阿妩缓步到栏杆前,仰首看那庭树,“我还记得,初来时这树只及栏高,玉岫甚爱,想移栽去她院中,怀恩却不肯。他在外头修渠引水,筑成别院,轻易不许人进。那时玉岫同我说起,笑他性子孤僻。那一年怀恩生辰,皇上携我同来赴宴,宴后君臣二人曾在此间对饮……彼此尚未有君臣之分。”
静了片刻,阿妩低低道:“怀恩至死不臣,在他眼里,再不必分什么君臣了。”
“那逆臣贼子,险些害了皇后与二位殿下,如何当得起陛下宽赦。”徐姑姑隐忍不得,道出心中愤恨,当日是她护着襁褓中一双幼儿逃亡,种种惊魂犹在眼前。
“他原是大好男儿……权位误他,我亦误他。”
阿妩微微阖目,苍白手指抚了积落尘灰的栏杆。
徐姑姑敛声动容,细想来,好个广筑,好个《汉广》,那贼子也是痴人。
庭外树影动摇,天地间私有叹息声。
阿妩拂袖,终是怆然,“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怀恩,你原知不可为。”

汉之广,水之长,终不得渡。
眼中人,心上伤,永在彼方。


番外四 静好    

天祈三年,储君代天北狩,四月还京。


京郊南麓,紫川渡口,原是出京南下必经之道,有过百余年繁喧时光,自七年前凿开南麓,有有了官道衔通南北,经这紫川桥去往江南的人便少了。沿河两岸原有客栈酒肆如林,如今早已萧条,只余寥寥几间老店还在。
望乡酒家的掌柜钟叟自幼在这渡口村头长大,老来不舍离家,依旧守着老酒铺,偶有几个往来客人,但凡进来坐下,要一碗酒,少不得听他叙说一番紫川渡口得名的由来。
人老了便爱忆旧,同样的话,说过百十遍也不知厌倦。
最难得的是,有人肯听你将同一桩事,翻来覆去说个百十遍。
十几年了,钟叟已经习惯在每年暮春时节,等候一个客人。
等他走进铺子,在推窗望见桥头的上位坐下,叫一碗酒,自斟自饮。
钟叟会眯缝着老眼,拄杖过来,问他知不知这紫川渡从前不叫紫川渡。
客人总会微笑道:“老丈与我说说。”
钟叟便手抚长须,坐下来讲。
这里原叫长宁渡。
那一年王郎离京去往江南,紫锦玉带,策马风流。
前来相送王郎的京中女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