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致酒辞-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式微道:“属下现在便去给世子飞鸽传书,等世子的答复罢。”
  酒如点头,然后看向抱着小白的肖沛,道:“你也出去。”
  肖沛怒:“凭什么啊?”
  酒如无视抗议的小白,道:“这里就你一个是男人,不方便。出去出去。”
  肖沛看了一眼瑾娘,再看了一眼酒如,瘪着嘴拎着小白出去了。
  瑾娘扬了扬柳眉,凑过来道:“你们不会真的还没圆房吧?”
  酒如趴下来:“你和四叔成亲才这么点儿时间都有喜了,我和他怎么可能还清清白白。”
  “那怎么……?”
  酒如将脸埋进胳膊里,闷闷地道:“他说,我还太小了,想先让我多玩几年。”
  瑾娘怔了怔,叹道:“他对你可真是用足了心。”
  酒如点点头:“晏溪对我一直都很好。”说着抬起头来瞄了一眼那封奏折,嘴角又耷拉下来,“许梿既然会呈上这样一封奏疏,必然已经是忍了很久了,怕就怕这只是第一封,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官员上疏要求晏溪纳妃。”
  “赵国王室一向后宫不够充盈,因此历代赵王都子嗣凋零,这已是传统,但像你家那位只要一个的,当真是前所未见。”瑾娘叹道,“底下的臣子也是担心日后无人继承王位,动摇了赵室根基。”
  酒如点点头:“我待会儿将这奏疏给父王看看,看他怎么处理。若是父王能在晏溪回来之前将此事暂时压下,便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瑾娘颔首:“回头我让你四叔给你出出主意,顺便打听打听朝中有多少人有这种想法,给你个底儿。”
  酒如笑道:“那多谢了。”
  “对了,你最近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酒如看了一眼桌上的奏折,道:“我就是想去也去不了啊。”
  “赶明儿你求求王上给你放个假,我带你出去透透气儿,成日里闷在宫中批折子,都成男人了。”
  酒如道:“不是变成男人,是变成肥猪了。”
  瑾娘笑着捏了捏她的脸,打趣道:“你这样的刚好,要是再胖一些也不打紧,太瘦了生孩子不方便。”
  酒如:“……”
  瑾娘笑了笑:“好了好了,你真没什么地方想去的?”
  “唔,封州城内好玩的地方基本上我都去过了,要有吃有玩的地方才好。”酒如想了想,道,“要不……青楼?”
  “……”瑾娘嘴角抽搐,“要是把你带进那种地方,还没等你家那口子回来,我就已经被那冰块脸的侍卫长乱刀砍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俺是勤奋加更的好作者!求评论!请让我看到你们的存在感!

  ☆、边关战事再起波澜

  
  逛青楼的要求被瑾娘严辞拒绝了,酒如看得出来虽然瑾娘嘴上说得非常肯定,但实际上心里也还是蠢蠢欲动的,于是暂时压下这个念头,准备找一个好时机再引诱她一块儿去。
  眼下,她要担心的事情,还是那一封奏疏。
  她当日下午便将许梿的上疏给赵王看了,赵王看过之后说,他在晏溪对自己提出要娶酒如为妻之时便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对酒如真的是宠得没边了,晏溪真的是一心一意地爱着这位女子,才会跪在他面前许下终生不二娶的誓言。而他既然答应了,便不会再允许其他人插手他们赵室的家事。
  “你先将这折子压下,若是明日早朝许梿提起,我便告诉他世子还在考虑。”赵王道,“不过你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许梿上疏,接下来必然会有不少人提起这件事。”
  赵王让酒如去询问晏溪的意思,说若是晏溪能够尽快回来表态,也许事情会更好解决。
  “然而,若是你能够早些诞下王嗣,此事自然也迎刃而解。”赵王如是说。
  酒如无奈:“父王啊,这事情可不是我一个人能办得到的。”
  赵王也只是随口一说,打趣道:“看来是王儿还不够努力啊。”
  酒如:“……”您一把年纪了还跟我开这样的玩笑真的合适么!
  正如赵王所说,在酒如将折子压下来的同时,又有几位大臣上书了,但由于始终没有得到回应,甚至有大臣要求世子出面表态,却被赵王强压下去。毕竟晏溪不在朝堂的消息决计不能让这些人知道。
  而远在边关的晏溪对此也做出了答复。
  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矢志不渝。
  晏溪说,他来不及回来处理这件事情,而这件事实际上也没什么好解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和那些老臣死犟,看谁最终犟得过谁,谁就赢了。只要让那些臣子知道,不论他们怎么做,都无法改变他的意愿,那么他们便会自行消停。
  在这件事情上,酒如根本没有半点发言权。毕竟娶妻纳妾的是晏溪,她若是表现出半点不乐意的意思,便给了那些臣子将矛头对准她的理由。因此,她只能借由晏溪的名义在奏章上批红,剩下朝堂之上的事,都必须交给赵王。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边关的战事愈发地如火如荼。战场范围从雁荡山周围各县扩大至以赵国逐州、姜国桥岭、齐国宁邑为支点的巨大战圈,军队分散布置,每一场战役都极为惨烈,三大国和四小国都开始动荡起来。
  而夏日中的一战,却打破了这种三国僵持势均力敌的局面。
  齐军一万两千人与姜军一万五千人正面对抗时,赵国三千精骑从姜军尾翼包抄,一切行动皆未曾被姜军知晓,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役中姜军损失八千人,而赵国精骑仅仅十余人丧命。
  姜军自此士气萎靡不振。
  酒如不愿意看到姜国或是赵国任何一方出现损伤,甚至奢望晏溪也许会对姜国手下留情,但她也知道战场上的生死存亡没有那么简单,便只能每日看着那一张张的战报,任由心中情绪浮浮沉沉。
  僵局被打破,齐军抓住机会趁虚而入,姜军奋起反击,却仍旧是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回了最原始的防守线。
  而就在此时,酒如收到了晏溪离开边境的消息。
  只可惜,他并非返回封州。
  晏溪在信中只说了他暂时离开了边关,让酒如不要担心,却并未交代究竟去向何处,说是回来之后再同她细说。
  酒如也不去猜测晏溪在外面究竟做了些什么,只是心疼他劳碌奔波,实在辛苦。
  晏溪已经将近五个月未曾上朝,朝中大臣多有不满。纵然以往晏溪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出现在朝堂上的,但毕竟此时时局混乱,仅有多病的赵王一人主持大局,还是让不少臣子感到不郁。许多臣子上疏要求世子上朝议事,说是每日都有奏折批下来,世子却不见踪影,未免让诸位大臣焦心。赵王和酒如都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晏溪只是来信说自己一时半刻无法回来,让他们顶住压力,赵王便只好同朝臣们说世子身体不爽,不宜上朝,而酒如照旧学着晏溪的笔迹批阅奏章,就当做晏溪真的只是带病卧床,诓一众朝臣让他们暂且安静下来。
  然而,边关战事再起波澜。
  除了三大国之外,和银、大柔、南疆和北朝受到战争波及之后,终于也坐不住了。
  大柔率先与齐国结盟,骁勇善战的马背上的民族加入齐军,成为盟军中前所未有的一大助力。大柔与齐国结盟后,齐国派使臣前往和银交涉,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使得和银答应结盟之事,并迅速派出了军队支持盟军。
  而南疆与姜国地域相近,两国亦缔结盟约,而那大宇王室衰败后北迁的北朝,则义无反顾和赵国结盟,形成军事合作。
  四小国中军队实力最强的当属大柔,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朝之力在四国之中亦算是佼佼者,几乎能与大柔分庭抗礼。而剩下南疆与和银,其综合国力与前二者相差得并不大,但在军事上却不如前二者强悍。但每一位统治者都知道,打仗之时,兵马未至,粮草先行,若是有足够的金银物资,此战胜负仍是难以定论。
  齐国将大部分的兵力抽出来对准赵国,后者首战失利。
  晏溪不在边关,只有宁晓与吕湛撑持大局,酒如并非对他们二人没有信心,只不过后方仅有她和赵王主持朝堂,自己必须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些事情上,如何调动兵力支援边关,如何利用北朝势力扭转战局,几乎让她焦头烂额。
  这一下,那些老臣们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管世子是否愿意纳妃,都一门心思地扑到了战局上。国之存亡,这才是眼前天大的事。
  ****
  商洛,方家宅院。
  昔日繁荣的商洛,今日早已变成战场,四处是断壁颓垣。
  方懿迈出方家大宅,回头望了一眼那“方府”牌匾,叹了一口气,转身拍了拍小方韵的脑袋,将她抱上马车,自己也跟着上了车,吩咐车夫道:“走罢。”
  马车仅有一前一后两辆,没有奢华的装饰,随车下人也仅仅有六人,却个个是练家子,身手极好。
  这几个月来,方懿已经将方家九成的家产挪离商洛,待一切都处理好了,便带着方韵离开。商洛已经无法再生存下去了。
  坐在马车里的方懿闭了闭眼,方韵正撩起窗帘望着车外的方家大宅,舍不得挪开眼。
  外面的车夫问道:“家主,我们该去哪儿?”
  方懿沉默了片刻,睁开眼,道:“一切听后面那位公子的吩咐。”
  “是。”
  在后面那辆朴实无华的马车旁,仅有两名骑行护卫。
  马车中,一位身穿玄色长衫的男子,斜靠在车中,闭目假寐。虽然面容平庸,但仅仅是那样一个简单的姿势,浑身却散发出一股闲适自如的气度。
  男子手中拿着一根红绳,红绳编织得十分精致,上面串了一枚小巧的银铃铛。
  此人正是易容过后的晏溪,而车外正是他的随身侍卫水崇和水骏。
  手指轻轻地抚摸那枚小巧精致的银铃,晏溪唇边勾着淡淡的笑。
  那一夜,他从酒如的脚踝上取下这银铃,便一直贴身带着,仿佛将此物带在身边便犹如她在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