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盏春光[豪门]-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刚说完。
  钟意晟登时怒上心头,“姐,他这是什么意思,别搭理他!我们自家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来指手画脚,我们早就和老本家……”
  眼见着更难听的话就要不假思索说出口,便刚刚好,被一旁的父亲出声打断。
  “意晟,别说了,”父亲话音淡淡,“他背后压力也很重,老姑姑钟灵那边,还有一群叔伯兄弟,也一样躲在他背后指手画脚,这怪不了他。”
  “阿爸,你……”
  父亲摆了摆手。
  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每每微笑时,总掩不住衰残痕迹。
  “所以,我提前和你们说了,回去以后,也会在遗嘱上特别注明,谁要是刁难你们呢,把文件摆出来就是了——这是我决定了的事,他们应该不敢再多嘴。”
  毕竟,他们应该都很清楚。
  无论对于钟邵奇,还是钟绍齐而言,“钟”这个姓氏的意义,自他脱离本家自立门户之后,便只在于“钟同学”,又或是“钟生”了。
  如果不是和钟太太葬在一起,这个坚守了一辈子的姓氏,也没有什么意思。
  姐弟俩对视一眼。
  末了,终于是点点头,“……知道了。”
  父亲就像一个早早安排好身后事的先知者,一路上,不管是自己,又或是公司,儿女,甚至连远方表戚,都让他留了个妥善出路。
  却没想到,这一次的上海之行,会是他们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的旅程。
  回去后不久,这有如回光返照一般的精气神,便霎时之间如同过眼云烟,一点也不剩了。
  那时是十月底。
  钟意晟和家姐一起安排着给父亲过完82岁生日,当天晚上,父亲就因为心肺功能衰竭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好不容易医生竭尽全力抢救过来,父亲又一直留在ICU观察了大半个月,这才送回普通VIP病房。
  明眼人都很清楚,这次的起死回生,已经是最后通牒。
  股市动荡,四面八方的近亲远戚明里问候暗中试探,都在不约而同预告着父亲的死期。
  钟氏姐弟却还咬牙苦撑着。
  他们已经早早送走了最最慈爱的母亲,即使自私,又多希望能够把父亲留在身边,多一秒,一分钟,一天——再短也好,何尝不是做子女的最深的慰藉。
  父亲也知道他们的心愿,因此,不像妻子的“顽强抵抗”,他仍顺从地配合治疗,努力延长着生命。
  又这样熬过一个月。
  就在钟意晟以为一切都还有转机的当口,当圣诞节的脚步又一次临近,一家上下甚至都开始筹备在病房给父亲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圣诞节party时,父亲却在平静的午睡过后,又一次被医生正式宣告病危。
  圣诞节的歌声响彻在大街小巷。
  街道上都装点着绚丽的红,扮成圣诞老爷爷的小商小贩随处可见,如果母亲还在,一定会很喜欢这样热闹的气氛,可对于钟家姐弟而言,这大概是人生中最无法接受的一个圣诞节。
  伴随着病床边的低声哭泣。
  一直到临死前,父亲还拉着他和家姐的手,轻声说:“你们把能做的都做了,阿爸都知道,阿爸很幸福,一生都……很幸福。”
  钟意晟哭得喘不过气来。
  钟意忱死死拉住父亲的手,一直在喃喃:“我做的不够好,阿爸,妈走的时候让我好好照顾你,我做得不够好……”
  父亲摇了摇头。
  “……怎么会呢。”
  连呼吸都微不可闻,却还是固执而温柔的说,“忱忱,阿晟,你们一直都是……是最好的,孩子,我以……成为你们的父亲,为荣啊。”
  是故,哪怕在体征监测最终趋于完全平直的长线时。
  钟意晟在泪眼中轻轻抬头,想最后记住父亲的脸时——或许父亲也知道吧,所以,他看到的,依旧是一张微笑着的,慈祥的脸。
  父亲平静而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紧握的右手,分明地感受到那头失力,他只能更用力、更用力地攥紧父亲尚有余温的手,贴近颊边。
  未曾合拢的窗,吹进丝丝冷风。
  街道传唱的歌声,也顺着这风飘进病房。
  “……WewishyouamerryChristmas,wewishyouamerryChristmas。”
  “Andahappynewyear。”
  父亲啊,他是笑着离开的。
  仿佛还像是很多年前,钟意晟记得,母亲给自己讲睡前故事时,说过——在某个,她的青春里,一个嘈杂声都静了的凄清夜里,有个少年,为她轻声哼起故意放慢节奏的圣诞歌,一字一顿,吐字清晰温柔。
  虽然是母亲告诉了他们这个故事的开始,
  但父亲,却用生命的最终逝去,宣告了这个故事的结局——
  这对于他们来说,钟意晟想,一定,一定是个圆满的结局。
  =
  2073年12月25日晚20时37分。
  香港SZ集团荣誉董事长,享誉全球的著名企业家、慈善家、乃至政治家,钟邵奇先生,于养和医院安详辞世。
  简单的讣告,由SZ集团首席钟意忱小姐亲笔手书,当晚刊出。
  除了那些无外如是的死亡宣告,时间和身份,哀告与署名之外,她在讣告的最后,写了这样两句话——
  “家父一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家庭。”
  “离开这人世,无需献给他鲜花或哀悼,我想我母亲将献给他,一个等待十四年的拥抱,这已足够。”
  女人的眼泪滴落纸页,晕开墨渍。
  这已足够。


第72章番外五父亲(下)
  直到很久以后;钟意晟总会想起那天——父亲离开后的第二天。
  他还在为丧仪焦头烂额,一封从韶关寄来的厚实信件却恰时投递到家,还点名道姓要自己签收。
  折腾了好一会儿把信收下,等到闲下来想起;方才拆开来看。
  里头倒出来一沓一沓扎好的红纸。
  钟意晟嘴角一抽;拾起去看。一眼便瞧见最顶上那张,笔墨清晰,寥寥数行字,写得是:惊闻邵奇先生过世;特按邵奇生前愿望,将所书红纸奉上……在先生灵前焚尽即可;逝者已矣,愿节哀顺变,阿弥陀佛。
  落款;南华寺惠成大师。
  钟意晟原先生的那些好笑心思一时都散去,竟还愣了愣。
  好半天;才不知想起什么;颤着手指;一张张往下翻。
  “愿意忱与意晟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愿意忱婚姻幸福,手术成功。”
  “愿意晟事业顺遂,守业无难事。”
  ……
  “愿昭昭。”
  这张纸上;墨渍晕开大片,显然是迟疑良久;不能下笔。
  最后,才补上这么一句。
  “愿昭昭免于颠沛惊苦,愿总有一日,能与她重逢。”
  他翻看着每一张红纸的署名和时间,才知道,原来自从母亲去世,每一年,父亲都要飞去南华寺,在母亲生日的前三天,虔诚地向无知其所在的漫天神佛告解。
  求过妻子在天上的安康。
  求过子女的平安。
  求过今生,
  也求过来世。
  没变过的是,在每一年求签的红纸上,他都求过,愿与发妻重逢。
  没有地点,没有时间。
  只要能再和她重逢,在梦里也好,来世也罢,他都能释怀。
  钟意晟紧攥着那张红纸。
  没有人知道,一生纵横商场的钟邵奇先生,在生命的终点,有没有能够得偿所愿。
  只是,当他一生骄傲脊梁,在佛像金身前缓缓跪倒,满头白发在烛火映照中飘摇。
  钟意晟想,父亲至少是抱着满腔的希望离开的,他把他所能做的一切,能为所谓缥缈来生铺的路,都已经做尽了。
  2073年12月28日上午,父亲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
  钟意晟代替姐姐主持大局,忙得焦头烂额。光是唁电名单就列了足足七八页,更别提来自官方的压力和各式各样的被动的流程安排。好不容易一切基本妥当,钟意晟和病中的家姐草草交代了一下准备事宜,便“轻装上阵”,到了现场。
  大抵因为父亲那些个所谓“华人之光”的名号实在过于如雷贯耳。
  上午的追悼会吸引了来自各方的关注,除了一群受邀的亲朋好友以外,媒体记者和爱看热闹而挤在门外的群众也不少。
  熙熙攘攘间,还有不少香港市民自发买来花圈,以表哀思,到后来,连马路两侧、对面花园都摆满,动静太大,香港警方为此,还不得不在港岛的北角地区实施特别交通管制,以配合丧礼的举行。
  “沉痛悼念钟邵奇先生”的横幅在灵堂正中央徐徐铺展。
  上午九点整,追悼会正式开始。
  经官方安排,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秘书长徐华主持,中央驻港联络办副主任陈越宣读发来唁电及致送花圈的机构及人士名单,此后,两位国家部级、副部级领导先后上台致辞,深表哀思。
  生荣死哀,不外如是。
  而这场追悼会的最后,在所有不得不接受的流程结束过后,终于留给了钟家人自己追悼亲人的时间。
  钟意晟穿着家姐准备的黑西装走上台,与徐华先生微微颔首过后,走近话筒。
  ——底下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此刻一眨不眨看向他,实在有点叫人头皮发麻。
  好在,他多少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倒不怵场,加上手中空空,一副完全可以脱稿的自信样,旁人还以为他是有多成竹在胸,底气十足。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钟意晟最后压根就没写稿子,连客套话都不打算讲。
  他只打算在父亲的葬礼上说说真心话,哪管是谁在听。
  于是乎,清了清嗓子,他真正开始了在父亲葬礼上的“发言”。
  这正是后人收录成文,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最经典十篇悼词之一的——《在父亲葬礼上,我说了一些话》。
  全文如下。
  “首先,很感谢大家来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认为我站在这,是打算说一大段长篇大论,来歌颂我父亲在世时所铸就的伟业,又或是感叹他一生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吧?但我很遗憾地通知大家:抱歉,那些话,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