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工业大亨-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完文艺汇演之后,沈丹青夫妇当晚就连夜乘飞机赶回了长沙。主要是王芳不放心家里的两个小家伙,她执意要连夜赶回长沙,沈丹青就只有舍命陪老婆了。
  回到长沙之后,沈丹青就继续他前面未竞的巡视活动。这一次他去的单位是机械技术研究院,由于事前唐秘书已经通知了郭东,因此当沈丹青乘车抵达的时候,郭东恭敬地迎接了他。
  “老板,欢迎光临我们机械技术研究院。”郭东帮沈丹青打开车门,并且欢迎道。
  “郭院长,你们现在忙些什么啊!”沈丹青从车上下来,第一句话就笑着问他道。
  “这一年多以来,我们都在忙着研发和制造那些重型机械设备和工程机械设备。”郭东如实地回答道。
  “怎么,很难吗?”沈丹青追问道。重型机械领域,他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他认为很难,所以问道。
  “重型机械原理简单,设计起来很容易,难就难在材料上,它还真非常难以制出来。特别是我们原来没有制造它们的重型设备,材料都必须运到广州造船厂去加工,一来一回,非常费时间。”郭东感叹地回答道。
  重型机械设备被称为大国重器,研发和制造当然很难。想想把钢棒像面团一样揉的十万吨水压机,你揉钢棒的工具,自身的强度总要强过钢棒吧!这对基础材料科技薄弱的国家和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还有要能承受十万吨之力的液压管道,液压阀门,都不是简简单单地能做到的。幸亏中国本身已经有一万吨的水压机,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十万吨的水压机高达三十多米,相当于一幢十层楼的高度,沈丹青看到它的雄伟身姿,就不禁深深的迷醉了。有了这个东西,其它重型设备就更容易研制了。而有了这些有十万吨之力的大家伙,今后研制五十万吨的巨型轮船,能载千人的州际客机就成为可能。
  在重型机械厂里,沈丹青在郭东的陪同下参观了已经研制出来的十万吨水压机。有了十万吨水压机,研制十万吨油模锻压机和十万吨的挤压机的研发时间就会缩短许多,因为不需要再将材料运到广州船厂去加工了。
  说起来很容易,其实这一切都是公司旗下的各个材料研究所的功劳。没有合格的材料,连研制这些设备的资格都没有。
  参观完重型机械厂,沈丹青随后又参观了制造工程机械设备和重型汽车的怪兽重工。重型汽车没什么好说的,车型比较少,重点就是一个重。但是工程机械设备涵盖的领域就很广了,可以说有多得数不胜数的机械设备需要郭东他们研发,按照一句网络热词来形容,就是他们掉到坑里了,还是几年内别想爬上来那种巨坑。
  他们现在还只研发出有限的几种长胜建工极其需要的工程机械。比如:挖掘机、吊车、混泥土输送车、塔吊、提升机等等。还有一些小型的工程机械,比如振动棒,混泥土切割机和一些钢筋加工设备等等。
  “很好,郭院长,这种吊车,你们虽然是仿造别人的,但你们做得更精制,这就够了,也很有意义。”沈丹青在参观一辆吊重25吨的中型吊车时,对身边的郭东如是说道。中型吊车是常用设备,所以第一时间被研发出来了。
  随后沈丹青又参观了一些其它的工程机械设备就告辞离开了。科学研究没有一蹴而就的可能,只能靠时间慢慢的发酵。也就是机械技术研究院现在有上万的机械工程师了,他们也是多种设备同时研发,才有这般快。其实一种设备的研发时间往往就是一年以上,没有这么多人手,哪有这么多设备被研发出来?
  从机械技术研究院出来,沈丹青的心情很好。在几家单位走了一圈,他意识到自己以前有点急噪了,科学研究哪有那么快那么容易的。正是公司的几万工程师们在默默的研究,给公司增添血肉雄厚筋骨,总有一天,长胜投资集团一定会成长为一家令它国必须仰望的超级工业联合体。
  这一年多以来,长沙工业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增加了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工厂,道路也增添了许多条。
  如今,沿江路已经全线贯通,因此沿江路和芙蓉北路的4条连接线也全部开通了。沈丹青就是走青竹湖路直通沿江路,然后从沿江路直接回公司的。一路高速,几分钟就到公司了。
  沿江路往南联接城区的那一段路,和往北通丁字镇的路,都没有修通,目前这些地方都是郊区农村,政府有限的资金还不会投在这些地方。比如三叉矶大桥就更有必要修建,那是河西城区通107国道的最快途径。
  ……未完待续
  ………………………………


第423章 :游泳
  沈丹青的担心终于成了现实,他现身七月一号的庆香港回归国宴,当晚就上了电视。新闻的标题是:“世界首富终现身,原来是翩翩美男子。”电视上的画面就是他微笑着挽着王芳走进人民大会党的近照。
  香港回归,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庆祝活动都是全国民众很关心的新闻热点,刚好又是晚上播映,因此沈丹青夫妇的相貌就被他每一个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
  在关中长安建设厅黄厅长家里,黄自立看到沈丹青夫妻两人,马上就惊呼道:“我操,原来气管炎这么牛逼。”
  “看电视就看电视,你乱叫什么?”黄厅长同志斥责儿子道。
  “不是的,爸爸,刚才电视上报导的世界首富,竟然是我们班上的同学。”黄自立兴奋地给父亲解释道。
  “怎么可能?世界上相貌相同的人可多了,一定是你认错了。”黄厅长以老经验的眼光教育儿子道。
  “爸爸,绝不会错,一个人有可能有相像的,但是他两夫妻我都认识,两个人都相像就不可能吧!”黄自立肯定地回答道。
  刚才的画面,黄厅长也看到了,那个长胜投资集团的沈总确实是带着夫人赴宴的,而且年龄也和儿子差不了几岁,那么儿子所说的,就一定不会错了。于是他就微笑着教育儿子道:“儿子,你要和你同学搞好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你不能再叫他气管炎了,他毕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你看,他被国务院邀请参加国宴了,而你老爸我都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
  “没事的,他不也叫我外号吗?”黄自立不以为然地回答他老爸道。
  “你算老几啊!你最多就是个学生,叫你外号又有什么关系啊!人家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望的人,全世界也只有一个世界首富。他能跟你一样吗?”黄厅长恨铁不成钢地教训儿子道。
  “儿子,你爸爸说的没错,你要尊重你同学,不能再叫他气管炎了,这个外号不雅观。”在一边没说话的黄妈妈也教育儿子道。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在班上,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最好了,我们两人都是研究生篮球队的队员,经常一起打球。他打篮球还是我教他的,不过他身体素质好,没多久就超越了我,是我们球队的顶梁柱。”黄自立双手高举作投降状地回答父母道。
  “他人怎么样?有什么优点?”见到儿子和他关系很好黄厅长就放心了,然后又很八掛地问儿子道。
  “他就是老天爷的私生子,干什么都是第一,连相貌也是第一。他的学习成绩第一,唱歌全校第一,打篮球也是第一。很多女同学追求他,不过他都推辞了,因为,他怕老婆呀!所以就得了一个气管炎的外号。”黄自立有点嫉妒的笑话沈丹青道。
  “你看你看!人家成世界首富也绝非偶然,干什么都能争当第一,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志气,所以他成功了,儿子,你要向他学习啊!”黄厅长又趁势教育儿子道。
  ……
  这一晚,沈丹青的同学家里,都发生着差不多的情况。因为他们的家庭也和黄自立都差不多。
  七月是盛夏,沈丹青下班回家,小家伙就缠住他大腿央求道:“爸爸,我要游泳,我要游泳。”原来她是看到电视上有许多小朋友在儿童游乐场游泳,因此她也想游泳。小孩子就是这样,最容易眼红别人。
  这个可以有,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关键是学习了保命的技艺。说句不好听话,万一有天落水了,自己也能保命。因此沈丹青答应她道:“好好好!爸爸教你游泳。不过,你需要买游泳衣和救生圈。”
  “好哇好哇!那我们现在就去超市买吧!”小家伙看到爸爸答应了,立刻拉着他的手就往外走道。
  “你这孩子,就是毛毛噪噪,我们看看你妈妈怎么说。”沈丹青笑骂女儿道。
  俩父女的对话,被抱着儿子走过来的王芳听见了,她又拿出一家之主的威严斥责沈丹青道:“小孩子胡闹,你也答应,女孩子学什么游泳?象什么话?”
  “没问题的,学会游泳也是一项保命技能,国家都有女子游泳队呢!你太保守了。”沈丹青笑着驳斥她道。
  看到妈妈不准,小家伙不乐意了,她撒娇道:“我不我不!我就要学游泳。”
  看到两父女都反对自己的权威,王芳只好退一步道:“好吧!你们要游泳可以,但是不准到湘江去,只能在家里的游泳池游泳。”
  本来沈丹青刚才还想叫老婆也学游泳,现在看她这个样子,还是不要说了,免得受斥责。于是他就回答道:“老婆说得对,我们就在家里游泳。”
  沈丹青家里的后花园有一个游泳池,这里没有外人进来,适合女孩子游泳,当然啦!小家伙还只是个小孩子,到哪里都没问题,王芳是防备沈丹青这个家伙到外面去乱秀肌肉,招蜂引蝶。
  获得了圣旨,两父女就赶紧去超市买了泳衣,到花园里游泳去了。沈丹青帮女儿穿好游泳圈,然后一个猛子就扎进水里,然后游了一个来回,才对还在泳池边磨叽着怕下水的女儿说道:“宝宝下来啊!你有救生圈不怕的。”
  别看小家伙是个傻大胆,但她对水还是有一种天然的畏惧,只见她哭丧着脸说:“爸爸,我怕我怕!”
  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