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工业大亨-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飞机的动力不是靠那些复杂的压气风扇、涡轮等部件,那些部件转得再快也不能为飞机提供一丁点动力。举个简单的例子,电动机在高速转动的时候,电动机自身并不能行走或飞行,它的外壳纹丝不动。飞机的喷气发动机也是一样,那些涡轮叶片哪怕转得再快,飞机这个外壳同样是纹丝不动。
  大家肯定会说,飞机靠的是空气向后产生的推力,这个说法也不太对。打个比方,假如没有燃烧,仅靠压气机将空气向后喷出,那样飞机同样会纹丝不动。因为你向后喷了多少空气,那么前面肯定会进一样多的空气,那么推力和阻力就会相等。
  讲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了,那就是空气膨胀作工。对,只有这个才是飞机真正的动力源。前面进来多少空气,经加热膨胀后,前后空气的体积就不对等了,这中间就产生了一个力。比如打爆米花的时候,开缸时候产生的那个巨大的爆炸力。
  如果我们把发动机简化成进气、燃烧膨胀、排气这三个过程,我们就可以得出那些复杂的压气机构,没起一丁点作用,它们不能给飞机增加一丝毫的动力,相反还会消耗不小的能量。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飞机有那些东西呢?这就是飞机自启动的问题,没有它们,空气不会自动进来,飞机无法启动。所以沈丹青才想出那个轮毂电机助跑起动的方法,只要飞机动了,空气就能流进发动机了,这样发动机才能正常工作。
  仅这些还不够,沈丹青还要将发动机的外涵道再改进一下,设计出跟枪管里面一样的螺旋纹。这样外涵道的冷空气就产生旋转,到尾喷口的时候,它就产生了一个夹带力,助力膨胀空气的排出,也即是说,相应的增加了一部分向后的推力。
  基本原理就是这样,当然发动机里面不会这么简单,还需要利用超燃冲压原理以及震爆波原理,使发动机的热膨胀做工产生最大的推力。但是取消风扇、主轴、压气机等机构则是肯定的了。
  沈丹青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从来不迷信前人的经验,敢于大胆的怀疑与否定。像六代机,如果不进行大胆的创新,是不可能研发出来的。
  第二天还是开会,这次是舰艇研发团队的会议。开始的流程还是一样,沈丹青等刘处长讲了一个把小时的会议保密条例,带头象征性的鼓了一下掌就开始发言:“各位,你们将要研制的船用发动机比较简单,只要在我们现有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就可以了。而且改造的内容不多,基本上可以照抄。
  因此,我今天就不讲船用发动机,单讲我们需要怎样的军舰。在我的想像中,我认为现在的军舰都是以前的延续,有点落伍了,哪怕是美国最先进的宙斯盾巡洋舰。不是说它不够先进,而是不够创新。
  那么怎么才算是创新呢?我想像中的先进军舰,叫做隐身潜航舰,它不是潜艇与军舰的结合体,因为它不必注重潜艇的一些性能,它还是军舰,一种能够有效躲避敌人雷达与卫星侦察的新型军舰。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海平面其实也是有曲率的,如果我们的军舰与海平面齐平,甚至是低于海平面,那么敌方的舰艇肯定不能侦察到我们的军舰。
  至于潜航舰本身怎么侦察到敌方,那就得借助卫星和飞机了。也可以使用自身携带的微型无人飞机,使用定向无线传输技术,敌人是发现不了那么小的无人飞机的,除非是到了面前。至于防敌方的飞机,则是依靠舰艇自身的防雷达电磁波隐身性能。
  现代海战,主要是依靠导弹,各式各样的导弹,导弹可以采用垂直发射,那么军舰在水面或在水下都不受影响。这和二战以前的炮战有很大区别。
  怎样有效地隐藏和保密,这就是你们今后要着重研究的课题。先敌发现又先发制人,这将是海战百辨不破的真理。
  潜航舰和现在的军舰外形还是有所区别的,它是贴着水面航行,有时为了躲避卫星,它还必须潜入水下。
  以水面巡航为主,因为它主要的职责还是巡逻海疆。它要能高速巡航,最高航速为40到50节左右,航速必须高于民用船只和航母。
  必须有一定面积的水面甲板,第一是作为海军出操训练用,第二是放飞和收回无人飞机所用。
  它必须有很强大的反舰反潜性能,携弹必须有一百枚以上。看造价,如果造价过高,可能要研制两款大小不同的潜航舰。一款排水量超过万吨的主力舰艇,要求有不低于美国宙斯盾巡洋舰的能力,能反导防空,有一定的区域拒止能力,能单独对付敌方航母战斗群。
  还有一款三千多吨的护卫潜航舰,主要职责是巡逻海疆,反潜防空,有能力单独对付敌方巡洋舰等主力舰艇。
  武器除了常规各款导弹之外,还必须研制一款非核微波电磁炮,说它是炮,但它其实不是炮,它发射的是微波束。能造成敌方导弹和飞机的电子设备烧焦或短路,敌方飞行员因温度过高而迅速死亡,从而实现拦截敌方导弹和飞机的方法。
  它的优点很多,第一,它不是点对点的杀伤,而是点对面的杀伤,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有一定的区域拒止能力。第二,它反应速度快,能达到或接近光速,以目前的导弹或飞机,根本无法防备,只要发现,即能摧毁。我们非常需要这款武器,请大家务必研制出来,需要人手和支持就向我打报告,这是你们的第一要务。……”
  这次会议,沈丹青提出了他的两个设想,第一是隐身潜航舰,这是一种新型舰艇,在沈丹青的前世都没有,是他自己的独创想法。实际上他认为现在的舰艇都是延续以前的老思路,那是排对炮战时候的产物,信息传递靠灯光和旗号,发现敌人靠眼睛,那样桅杆越高越占优,能抢先发现敌人。而现在已经是卫星通信了,发现敌人靠雷达和卫星,那么隐身就成为第一要素。相对于水面舰艇,潜航舰的优点不言自明。
  有了潜航舰,连潜艇都没必要配置了,潜艇的任务,潜航舰都能做,但潜航舰的水面拦截,区域巡航,防空反导任务,潜艇却无法胜任。它的航速太慢了,只要露头,容易被敌方摧毁。可以说潜航舰就是一个多面手,是最符合现代战争的一种优秀舰艇。
  他的第二个设想是非核微波束武器,他称之为微波炮。沈氏王国这样的小国,无法获得核技术,这是各大国都明令禁止的。所以只能是非核微波武器,威力要小一些,不过对付飞机和导弹却是轻而易举。这是一种威力很大的武器,如果研制成功,一支小型潜航舰队就有区域拒止的能力,什么防空反导都通通不在话下。甚至有能力打赢一支航母战斗群。
  说到航母战斗群,就不得不说一下沈丹青的另外一个设想,他没有在会上说,是因为他认为没有说的必要。沈氏王国这样的微小国家,是不可能拥有航母的。可真要发生战争,航母又必不可少,因为只要发生战争就必须有飞机参战,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交战双方相距遥远,航母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因为飞机必须加油和加装弹药,只有航母才能胜任这份工作。说通俗一点,航母就是一个前线机场。
  可沈氏王国没有航母怎么办?沈丹青想到了一种组合浮块,就是军队过河时的那种浮块,组合拢来就是一条渡桥,能过大型设备以及重型坦克。当然沈丹青想的不是那种浮块,他想采用的只是它的方便组合方法。
  假如一些民用船只,在设计的时候就在上部留有搭口,战争的时候,只要将准备好的甲板铺上,就能迅速变身为一艘简单的航母,能起降飞机,假如再将这些简单航母组合成一起,就能组成一块巨大的前线机场,那些什么蒸汽弹射、电磁弹射就没有必要了,因为机场够大够长,和野战机场没有分别,飞机能够凭自己就助跑起飞。想想那些四、五、十万吨的大家伙吧!只要两至四艘就是一个巨大的前线机场。起降飞机的能力是航母远远也比不上的。单独对付一两个航母战斗群那是小意思。
  ……未完待续
  ………………………………


第440章 :导弹项目组
  养航母非常花钱,只有那些超级大国才能承受那种浪费。可那些四五十万吨的大型运输船或油轮,却不仅不要花钱,反而还能赚钱,两者对比大家就知道谁优谁劣了。一艘十万吨的超大型航母和一艘五十万吨的运输船体形相差好几倍到十倍,因为航母有厚重的装甲,而民用船则是尽量轻薄,尽量增加载货量。只要两艘运输船组合到一起,就能组成一个巨大的野战机场,组合的中间供飞机起降,船体部分可停放几百架飞机,打一场关键战役都足够了。
  关键的问题是要设计得当,即船仓里的弹药物资要能通过升降梯迅速输送到甲板上,是的,必须设计升降梯,甲板必须设计一块或几块活动甲板,与升级梯组合之后,就能发挥巨大的输送力。
  既然这样,民用船只的动力也必须作出改进。最高航速必须超过二十五节,使前线机场具备一定的转移、躲避能力,同时也能迅速而及时的赶赴战场。
  沈丹青的假想敌当然就是美帝,美帝国力强大,一打就是大战恶战。因此那样的临时前线机场,沈丹青想一造就是十个。也就是说,他必须造至少二十艘五十万吨级巨型运输船。
  前路漫漫,艰难困苦必定不少。但沈丹青必须勇敢的面对。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国家。不远的将来,必然对美帝的世界霸权地位造成严重的威胁。两国有不可调和的必然冲突,稍有不慎,就可能爆发战争。
  沈丹青发明的这些武器就是为了对付美帝及其盟友的,比如和沈氏王国近在咫尺的袋鼠国。以及从大西洋或印度洋远渡而来的欧州老牌帝国,沈氏王国就处在第一线,大战恶战肯定不老少,光靠人海战术,不搞点高科技肯定不行。
  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