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工业大亨-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沈丹青今天来,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给大家打气、加油。一味的增压是不行的,“钢过易折”这句话,老祖宗早就讲透了。
  其实技工在国营企业待遇也非常高,在未达到工业4。0以前,高级技工的作用,还无法代替。所有的高精尖设备,都需要高级钳工来装配。不是普通人想象的,简简单单地组装到一起就行了。这里面的技术相当高,而且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全部是一代代传承和经验摸索出来的。幸好长胜精工的待遇相当高,招收了一大批技术高超的技工,又自己培养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倒不缺,没有受到什么制约。
  沈丹青他是事情太多,顾不到这么细的地方,今天刚好到提到了他们,他就顺便实施了这项政策。为的是更好的稳固他们的忠诚度,防止别的公司挖墙角。
  要研发的这样设备,对长胜精工来说没什么难度。机械精度他们可以保证万无一失。控制程序,对卢汝成领导的技术团队也是手到擒来。他们设计过比这些设备高得多的控制程序,比如:纳米级别的数控机床控制程序。比如:单晶硅生长炉控制程序。等等……。
  对于长胜精工的研发团队来说,最难的是他们没有参照物。不过老板已经描述了一个大概,他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一个大概的伦敦,不再是盲人摸象了。因此他们对能完成这次任何,充满了信心。
  沈丹青和刘秘书回到总部后,他就投入了日常的工作中。他没想到这次研发刚刚开了个头就又要等待了。他想到后面还有几个更大的难题要解决,心里就一阵阵刺痛。芯片研发设备,还真不是普通的公司能涉猎的。后世,整个世界也就两三家公司,都是由几个国际大财团支持的。但他又不得不研发,哪怕是砸锅卖铁。他知道,长胜投资集团将来会是一家完完全全的民族企业。这一点从他生下来就被打上了标记,他是黄皮肤改不了颜色的。因此他打一开始就没想依靠国外,他打算走一条完全自主的道路。他需要做的是,团结更多的人在自己的身边,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这也是为什么他愿意给员工更多的薪资福利的原因。
  中国唯一的优点就是人力资源,他要好好地围绕这个主题来运筹帷幄。只要他能拥有一千万员工,他相信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公司是自己的对手,在各个行业他都能击败对手。除非全世界所有的大公司都联合起来对付他。因此他也必须尽量低调,避免到处树敌。
  但只要是敌人,他就一定会将他彻底的打死,以免留下后患。荣耀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没有几个人记得。
  想到这些,沈丹青的内心就豪情万丈、斗志昂扬。似乎前路再也没有什么困难能难住他。
  未完待续……
  ………………………………


第八十九章 :范学东
  长胜精工,领导这次研发的是郭东,他等老板和吴总走后,就继续主持会议。
  他是具体执行人,当然要将事情安排得更细了。
  “咚咚”他也学着老板的样子,敲了敲话筒。看到同事们停止了说话,将注意力放到自已身上后,就开始说:“这次研发的设备很复杂,不是老板说得那么简单。我刚才仔细思考了一下,决定做出以下安排。首先,”说到这里,他指着前排的一个大概25、6岁的年轻人说:“赵东海,你带两个人去非全属研究所拿几根单晶硅棒回来,还要请最少一位研究员过来,他们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要请教他们。”
  紧接着他又点了两位年轻人说“王青松和张小璐,你们俩人分别去电子研究所和总部的软讯公司请他们派人来。他们也是这次研发的主力军。”
  说完这些话,他就站起来说:“现在就散会吧!不过大家要注意,下午还要开会。”“散会”他又学着老板的样子,边说就边往会场外走了。
  郭东回到办公室后,只等了二个多小时,邀请的其它研究所和软讯公司的人就来了。
  大家都知道老板很重视,软讯公司是卢汝成亲自带着全部人马来了。电子研究所也是张东方和吴满第二人亲自带了几个人来了,非金属研究所只来了一个人,这些设备与他们的关系不大,能派一个人来,已是不易。
  非金属研究所的来人叫范学东,因为他是客人,郭东先与他握手,嘴里说着客气话:“欢迎欢迎!”
  然后他又对其它人说:“你们都是熟人,我就不一一握手了,我们抓紧时间要紧。现在有范先生在这里,我们先拆开一条单晶硅棒瞧瞧,我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好当面请教。”
  “对对对,郭部长说得对,我们抓紧时间开始吧!浪费时间是可耻的。”卢汝成跟他开了个玩笑。他装着滑稽的表情说。
  “哈哈哈哈!”办公室里其它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这次来的人除了范学东其他人都是熟人,以前都是郭东的手下,不过现在已经不归他管了,因此难得的放肆了一回。
  但是长胜精工的技术员,却不敢笑,想笑也只能用力憋着。他们依照郭东的命令,手忙脚乱地拆开了单晶硅棒的外薄膜包装。
  大家都蹲下来看,发现整根硅棒大小不一,有提拉部,颈部、生长部、尾部等。外型也不圆,外表还涂了一层可能是防氧化的油。
  “看样子,只有中间这一段有用啊!”郭东指着中间那段大约20英寸直径的生长部问范学东。
  “是的,就是中间这一段,也有些不合格的,不过可以作为底片。每一根加工成型的棒材都需要通过人工检测,合格的作为基片,不合格的作为底片。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高倍显微镜观测,只有晶相一致的才能作为基片。”
  范学东毕竟是专业人士,他比沈丹青介绍得祥细多了,也专业得多。这全都归功于新成立的技术信息部的功劳,他们从国外搜罗了大量的科学文献和技术资料,因此各研究所的技术员,他们的理论知识是突飞猛进。仅从理论上讲,他们已经不弱于国内各大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他们。谁让沈丹青成立了技术信息部这么一个专业的间谍组织呢!所以说一家企业有钱还是有点用的。
  “这得多浪费啊!,可能只一半有用吧!”郭东发出了感慨。其它人也都点头,认同他的观点。
  “这已经算好的啦!国外还不如我们呢!这还得归功于你们制造的单晶硅生长炉非常精密。不过你们也不要担心,剩下的我们还可以回收。不会太浪费的。”范学东一副少见多怪的神态向他们解释道。
  “那这些油呢?有什么清洗液吗?”郭东又指着外层的油问他。
  “当然有,并且还需要清洗两次,最后一次还需要用无氧超纯水冲洗。冲洗干净后,还要烘干。”范学东又向他们科普了一番。
  “啪啪啪!”郭东蹲着仔细思考了一番就站起来拍了拍手掌说:“好啦!大家也了解的差不多了,我刚才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发现问题还很复杂,远远不是老板所说的几台机器那么简单。”
  说完,他就走到一张画图的办公桌边,拿了一张绘图纸和一支笔,先勾画了一个抽象的草图。他指着图上的两个图案说:“我把整套设备规划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不需要的氩气环境下工作的,另一部分是必须集成到氩气环境下工作的。我先讲前一部分。”
  说完他就又拿笔在纸上画了几个示意草图,他拿笔指着其中一个说:“我们首先要切断,因为是大物体切断所以不需要太精密,我设想就是一台机床就可以了,反正后续还有许多加工处理步骤。不过要注意,在切断的时候要加防氧化油,把棒材的两个横载面涂抹油,目的是防止氧化。”
  说完这些他就又用笔指着另外一个图案说:“切断之后就要把硅棒滚圆,使它符合硅晶圆基片的大小要求,并且保持整根棒材圆整度的一致性,在这个加工步骤中,也要加防氧化油,使整根棒材外表有油保护,防止氧化。”
  说到这里,他又用笔指着另一个图标说道:“到了这一步,就必须在氩气环境内进行下一步了,因此,我们必须把去油、清洗和烘干这三个步骤集成到整个系统里面。防止硅晶棒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
  “等等,郭部长,清洗和烘干这两个步骤,光刻机、离子注入机和CVD机都要用到,而且你还忘了,回火这个步骤,单硅晶棒在切薄片的时候,因温度过高的原因会变形,因此需要回火。”范学东毕竟是专业人士,比他们更了解整个制程工艺。因此出言提醒了郭东。
  “谢谢你的提醒!范先生。”郭东不知如何称呼他的职务,只好叫他先生了。
  “没什么,我们不是一起解决问题嘛!”
  范学东摇着手,客气道。
  “好!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把烘干炉和回火炉集合成一体,只需要加一个温度调节就解决了。”郭东用拿笔的右手重重地捶了一下桌子说出了自已的想法。
  说完他又皱起了眉头,然后像自言自语地说道:“不过这样一来,老板说的一条轨道远远不够,长长短短可能要十多条,像一条复杂的铁路系统了。只不过很短吧了。”
  “我想的也差不多,整套系统绝不简单,我们要把里里外外都考虑清楚了,再开始设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卢汝成是在场地位最高的,还超过了他以前的顶头上司郭东,因此他没有顾虑的发表了自已的意见。
  “嗯!卢总说得不错,那我们休会一个小时,大家都思考思考。”郭东作为主人,作了决定。
  郭东说完,大家都找座位坐下。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思考,在心里描绘出整个系统的雏形,设想怎样才更合理。
  “咚咚”过了一个小时,郭东准时敲响了桌子,将大家从思考中惊醒过来。
  他见大家都注意到了自已就开始说道:“由于人数较多,就不一个个发言了,时间不允许。我说出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