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纸上人-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编辑挺高兴,跟雪兰说《醉拳》的反响很好,还说这次改变风格改得好。

前阵子曝出来刘五姐就是雪后山岚后,《文学报》那边颇有些微词,然后让许编辑跟雪兰说,如果以后有新作品,务必先考虑《文学报》,他们一定比那边给的报酬高,绝对不会让雪兰吃亏的。

其实,《小说周刊》那边连载《冰冻千年》的时候,只有千字两块钱的稿酬,后来知道她是雪后山岚本人,一下子给她提高到千字十块,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在《文学报》的报酬,毕竟她是《文学报》的招牌,报社怕她跑了,所以报酬不断上涨,至今都千字二十块钱了。

雪兰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但《文学报》跟《小说周刊》完全是两种风格啊,订阅的群体都不一样好不好,《冰冻千年》发表在满是武侠爱情、浪漫散文诗歌的报纸上,好像有点走错片场的感觉。

雪兰也把这件事跟报社说了,报社大手一挥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加版面嘛,加一个跟《小说周刊》一样风格的版面不就得了,您尽管写。

后来经许编辑打听才知道,都是《冰冻千年》的电影惹得祸,虽然版权在雪兰手里,但是两家杂志社争,闹得不太愉快。

《射雕英雄》太长了,至今都只是改编成戏剧来唱,或者是说书艺人来演说,有人来买版权,但没人来拍电影。《冰冻千年》却不一样,沪市这边已经有三家电影制片公司在争了。

其实这个年代,华夏的电影事业发展迅猛,甚至比美国更早的出现了留声电影,而且电影作品繁多。虽然演员的演技不自然,但故事都不错,还有不少反应穷苦大众生活的深刻影片呢。

其实过去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电影、戏剧等方面的人,造诣都很深的。你看他是个唱戏的,仿佛很下贱一样,但人家唱歌、练功、拉琴、作曲无一不精。拍电影的人,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都好像很深沉的样子,很少有后世那种特别浮躁的感觉。

《冰冻千年》最后由雪兰拍板了花落谁家,因为那家公司的导演直接把改编剧本给雪兰寄过来了,然后雪兰看到了一大本修修改改的稿子,还看到了一本被画了无数标记的原著书,就凭这个,别人就比不了。作品被别人如此认真的对待,雪兰很感动,于是决定直接把改编权给这位。

而且这位导演先生很明确的告诉了雪兰他的改编打算,他希望那位革命者可以是真正的革命者,并且想让小黄莺最后得到拯救。

首先,电影艺术不同于小说,华夏人看戏,而且都喜欢圆满大结局,一场从头到尾的悲剧不会吸引太多观众。《冰冻千年》的立意很好,旨在让大众知道边缘人的可怜,电影可以带来很好的宣传效果。

但是电影和小说的受众相去甚远,小说的受众不是精英人群,也普遍受过良好教育,他们不需要别人帮他们解读这部小说的立意,他们自己就能理解作者的心思。而看电影的人群却比较复杂,老百姓一般把看电影当成看戏一样的消遣事,人们看过后不会去深思什么,说不定还会嫌弃故事的晦涩和悲情。

所以电影艺术必须要迎合大部分受众的心态,而不是完全照搬原著,虽然会引起许多读过原著的人的不满,但至少迎合了大部分人。

导演先生改编的很仔细,细节上基本忠实了原著,语言风格也更加犀利和突出中心。而他最打动雪兰的还是信里的一句话,他说:“人总是需要希望的不是吗?只有希望才能让人们持之以恒,为之奋斗努力。”

导演先生的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击打在了雪兰心头,她开始反思最近的故事情节。

她写故事的最终目的是想唤醒民智,但唤醒民智又是为了什么呢?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希望’二字吗?

有一句名言说,‘不要凝视深渊,因为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苦难,有时候我们的痛苦沉重到难以承受,而这时候更需要阳光,而不是盯着深渊感叹悲惨。要告诉人们勇敢起来,积极进取,而不是跟大家说,如论如何努力,都只能落得悲惨的结局,这样的故事太沉重,会让原本就经历着苦难的人更加绝望。

其实华夏当前,并不缺少为唤醒民智而奔走呐喊的作者,这样的优秀作者有很多,他们舍生忘死,在华夏危亡之际用笔尖作为利刃,作为刀锋,与敌人奋战,这笔尖代表了华夏文化人的风骨。

雪兰跟他们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一个通俗小说作家,哪怕《冰冻千年》也依然属于通俗长篇小说的范畴。通俗长篇小说的优点在于更易于接近普通民众,而不是太高端的作品,只能在部分受过教育的群体中得到追捧。华夏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老百姓,不能指望把书本中文绉绉的道理灌输给他们,他们听不懂,而且这些大道理对辛苦生存的百姓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

而像《燃秦》和《射雕英雄》,它们在民间落地生根,哪怕不识字的老百姓也能通过说书艺人知道这些故事,道理自然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他们。这是雪兰的优势,不能因为报纸上其他文人墨客的评论,就改变自己的初衷,去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褒奖之词。她应该找到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写什么,写出来又有什么目的。

突然之间,豁然开朗。她的故事是写给普通百姓的,不是写来让精英群体评论的,如果继续追逐这些浮华,那么她就迷失了自我。

雪兰忽然想起了《醉拳》的评价。

许编辑说,新故事的反响很好,每天都有说书先生说连载,茶馆里火爆客满。

雪兰那时候还在想,原来稍微改成了幽默通俗的风格,就这么受欢迎啊。

其实她错了,《醉拳》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通俗幽默,而是因为这部故事回归了平凡,更贴近了百姓生活。

雪兰想,这部《醉拳》一定要写得很精彩才行,而且要写更多幽默爽利的段子,要传播好的积极向上的能量,而不是过多的集中于负面情绪,所以她打算加重李云生和张翠婉奋斗的剧情。

后世风靡看韩剧,虽然有些婆婆妈妈,像裹脚布一样,但是很多人爱看。因为不少优秀的剧目中,女主角都有相似的特点,她们外表温和柔顺,但内心坚韧向上。剧作家们推崇这种品质,遇到苦难是难以避免的,但在遇到苦难时如何反抗,如何不屈不挠,才是人们尊重和喜欢她们的关键。

但是这个年代的文人通常不会推崇这种理想化的小说,好像格调太低了,他们跟西方人学习,高度重视悲剧。比如华夏人很喜欢的《茶花女》,说起来《三个□□手》和《基督山伯爵》更好看更爽快吧,但反而多数人都觉得《茶花女》更深刻,属于更高大上且立意深刻的作品。

当然了,悲剧的确更深刻,更能揭示黑暗和不公,发人深省。但雪兰是写通俗小说的,她写故事就是为了启发普通老百姓,所以也没有必要变得高大上,还是越通俗越好。

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坚强’二字,这就足够了,至于评价什么的,都是外物。只要能写出她想写的东西,就算被评价为妄想或者文笔烂也没关系,因为但求无愧于心嘛。

于是,《醉拳》里面的张翠婉登场了,她是以一个不漂亮、没文化、没见识的萎缩内宅妇女登场的,还不久就被休了,回了娘家后又被欺负,又被嘲笑,还整天哭天抹泪。一出场几乎没有读者有反应,大家都想象不到这就是女主角,结果男主角上来就对人家又亲嘴又摸胸(人工施救),还直接说:“我到现在还没有老婆呢,你嫁给了我,我养活你啊。”然后张翠婉就跟他回家拜了天地……

所以一下子就炸锅了。

这是自从上次雪后山岚被黑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信件轰炸。

大家都不明白了,过去总写天仙当女主的山岚先生是生病了吗?写这样一个女主角?

还有不死心的人在报纸上出评说:“这位张翠婉应该不是女主角,因为跟山岚先生一向欣赏的女性角色不一样,无论《燃秦》还是《射雕英雄》,他的故事里总是美女如云,哪怕一个小角色也是天香国色、美丽动人,更何况是女主角。我不信写了平遥公主、黄蓉和湘水这些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的山岚先生会安排这样一位平凡的女子当主角,大约只是个过客吧,真正的女主角应该马上就出现了。”

似乎引起了极大的反弹了,好多人都说失望,还有人预测,这个张翠婉没过多久就会死掉……

连大妮都跟雪兰说:“二小姐,这个张翠婉不但嫁过人,还那么笨,配不上李云生的,你以后会给他换个妻子吗?”

雪兰囧囧的,话说你一个年轻姑娘,怎么跟那些意淫故事里美女的老头子一个口气?李云生是个要饭的好不好?就算他长得帅,武功高,怎么就高高在上了?一个个的都嫌弃张翠婉?

雪兰无视了那些评论,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她知道读者们一定会爱上张翠婉的,会忘记她平凡的外貌,失落的过去,然后爱上这个坚强向上,有着华夏女子优秀品质的女子。

无论男人和女人,外在的美丽不是美丽,内在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格外如此。

倒是有个奇怪的团体站出来支持张翠婉,把那个预测她很快会死掉的作者大骂了一顿,而且文风还比较豪放。因为这个时期的作家都比较注重风度,写文章互骂的时候,哪怕全文都在骂人,但通篇找不到一个骂人的脏字,但这位就不一样了。

总之,这位作者大骂某些文人无耻,人品跟雪后山岚先生相差十万八千里,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山岚先生人品清贵,思想深邃,怜悯女性,才不会写这种剧情呢,张翠婉一定就是女主角,她这么可怜,山岚先生会让她幸福的。山岚先生也一定是看不起那些为了年轻女学生抛弃发妻的混账东西,才写这个故事的。

后来雪兰才知道,这是一个传说中的“太太团”组织……

无论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