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钱了就烧包,又没有自己的势力,不被人家玩‘仙人跳’才有鬼!
“你的伙计(合作伙伴)?”
“那倒不是,街上的一个混混,毛伢帮我摆平了。”
那技术就没有泄漏出去,李家明随手将两条银耳扔桌上,正色道:“讲讲,成本能降几多,产量和干鲜比又会是几多?”
“菌棒成本下降45%左右,鲜耳产量高出40%左右,鲜干比下降到10:1!”
妈的,难怪前世的银耳滥大街!
突然间,李家明有种想杀人的冲动,‘菌棒成本下降45%,产量高出40%,鲜干比下降到10:1!’,就意味着每斤银耳干的成本下降到不足二十元,而批发价是60元!
忠诚是因为背叛的代价不够,有信誉是因为违约的利益不足。300%以上的利润,足够李家明铤而走险,何况又不需要真的杀人灭口。山上的薯窖多的是,随便在村上喊两个伢子,将这家伙扔进去饿三天,什么都问出来了。
以自己今时今日的势力、地位,在同古只要不把人搞死,谁敢动老子一根毛?以自己的名声,谁他/妈的又会信一个没事去嫖货的人的话?
“五叔,睡觉觉”。
当肉嘟嘟的八斤推开门,爬到床上酣然大睡,心生恶念的李家明这才醒过神来。
。。。
第444章怀璧其罪?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大山里的生活开始好过了。发了家的李家明母舅建起了小洋楼,还给整个三楼留给最让他脸上有光的外甥住,从书房、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哪怕这只外甥狗崽一年也不会来住几日。
山里人还是节俭惯了的,这么热的天气,楼上楼下都装了空调,但也只有三楼的空调开着,就是怕热着李家明这只最让他们骄傲的外甥狗。小名八斤的小家伙,在县城过惯了舒服日子,五叔这有空调就来五叔这睡,倒也让心生恶念的李家明清醒过来。
哎,钱是赚不完的,底线一丧失就会变成唯利之徒,最终害人害己。清醒过来的李家明暗叹一声,拉过毯子搭在八斤的小肚皮上,小声道:“曾春,晓得什么叫怀壁其罪吗?”
得知了如此暴利的财路,还跟自己讲人生道理,在浏洋被人坑害的曾春,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自己真是碰了鬼,这样的老板、老大不跟,还跑去创业?结果怎么样?
“家明,我信得过你!”
或许吧,更多的是这小子手下没人,外面没势力,怕‘怀璧其罪’;更怕耽误不起时间,怕象袋装香菇样,刚搞起个规模,就滥了大街。
“走,我们去外边谈,莫吵到我侄子。”
两人出了卧室,到了隔壁给小妹准备的客房里,李家明从曾春身上掏出包烟,曾春连忙帮他点火。没开空调的房间热啊,就点烟这一会,身上就开始冒细汗。
“家明,你对人也太好了。”
不错,有了几分老板的气度,这么紧要的关头,还能拿好话拿一拿别人。
正开空调的李家明哑然失笑,打趣道:“莫讲这些了,要讲这些东西,两个你都不是我对手。”
“嘿嘿”。
“我来猜一下啊,你肯定是注意到了刘新他们没注意到的东西,配方跟技术其实是差不多的。”
李家明在曾春心里,无异于神仙加可信赖的老大,刚才的小心计又让人揭穿,更是讪笑两声,陪笑道:“其实很简单,把木屑换成棉籽壳,再加点草酸中和。”
“还有谁知道?”
“就我一个人,试验的时候,连烘干我都不敢让工人去搞。”
这还差不多,事不密则成害,这种银耳的栽培技术,肯定也会迅速扩散,只有抢在扩散之前做成规模,这生意才有搞头。
“质量差别大吗?”
“棉籽壳的银耳,泡的时间比杂木的长两个小时,完全炖化的时间要长一个小时。吃起来,杂木的更粘更糯。”
“嗯”
吃饲料跟不吃饲料的猪,肉都味道不同,银耳也一样。只是这事也麻烦了,棉籽银耳会损害‘山里人家’的品牌价值;但不推广,绝对会让自己还处于襁褓中的品牌夭折,劣币驱良币的道理,在哪都能通用。沉吟半晌,李家明商量道:“曾春,这就是个赚快钱的路子,我还是象以前样,给两个合作方案,由你来选。”
多少有些忐忑的曾春大喜,上次也是给两个方案,而且给自己完全的选择自由。
“你讲,我听你的”。
“这技术最多也就年把时间,就会让人跟风的,而且扩散速度会极快。我们的成本太低了,只要稍聪明点人,都能从我们进的原料里猜出来,这一点你我心里都清楚,否则你也不会这么着急来寻我。
一是我出笔钱,买你的技术、帮你销售,我们各干各的。在同古范围内,我帮你摆平生产以外的事。”
这个方案看似沾便宜,能得到一大笔钱,还不愁销售,但以曾春目前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根本不足以形成规模。
“二是我们合作,这是个短期内才有足够利润的生意,新公司会占用我们公司的大量人力、物力。所以新公司的股权可以4/6开,你4我们6,保证你的绝对话语权,但暂时的收益得2/8开,你2我们8。一直到新公司有能力再建新生产基地,我们再把收益改回来。
另外,销售是利润的大头,你出不了力,所以也只能占两成。”
这方案不苛刻但也绝对不大方,不甘心的曾春央求道:“销售占三成行不?”
李家明缓缓摇头,坚持道:“不行,最多就是两成,而且仅限于棉籽壳银耳。渠道是我姐夫他们建起来的,为了建立销售渠道,他们吃了多少苦头?多给了你,就要少给他们,这不公平。”
没法子,老大就是这样的人,什么东西都力求公平。这样也好,跟这样的老大干,总比自己跟别人合伙干更安心。
“要的,我听你的。”
谈妥了就马上干,李家明下楼跟阿公、阿婆打了个招呼,开车带着曾春就去县城,安排生产事项。
曾春也真是块干事的料,两人没签任何协议,回到县城就立即打电话给早联系好的棉籽壳商人,又跟着李家明去厂里调整生产计划,好象他还是公司的副总一样。
等从水电站赶来的王贤成,从刘新嘴里知道事情的始末后,连忙来找李家明商量杂木银耳的事。
已经安排好生产的李家明,躺坐在放了竹垫子的实木沙发上,吩咐道:“王叔,棉籽银耳就按60块钱一斤的价格走,包装不能跟我们的一样,而且把牌子、厂家、产地都统统换掉。
杂木的按我讲的搞,要我姐夫去请人升级包装,样子要高档、漂亮,各种重量规格都要有。嗯,上面要注明是栗木银耳、椴木银耳、枫木银耳等等,价钱也要拉开了。栗木的出厂价,以后定120块钱/斤,椴木的105元,以此类推下去。”
什么?
正想说自己方案的王贤成吓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着李家明,怀疑自己听错了。成本三四十块钱/斤的东西,还敢卖一百多块钱一斤的出厂价?
少见多怪,最好的银耳——山作银耳,估计目前的售价最少也是三四百块钱,你有钱还买不到咧,自己定的这价算什么?
“你不懂,晓得什么叫有钱人吗?有钱人买东西,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再说,他们那些人嘴巴早吃刁了,不差那点小钱。
还有,硬杂木的银耳,不要生产太多,按我姐夫跟陈东总需要量的90%供货。银耳的品相要好,宁愿产量低一些,也要保证完全生长成熟。至于棉籽壳银耳,敞开供应,他们要几多,我们就提供几多。要是市面上有了一样的货,那就随行就市调价。”
这种异想天开的事,老成的王贤成心里都直打鼓,但也不反对,万一家明又对了呢?现在最重要的是,李家明决定了改用棉籽壳,杂木银耳继续生产、规模缩小点,他就得马上把工厂扩建的事安排下去。
“等一下”
李家明又将王贤成叫了回来,既然银耳可以用棉籽壳种,那香菇也应该能。这个肯定没错,王贤成小声道:“我已经安排刘新他们马上试验,要等九月份才能知道结果。”
庸人也有庸人的好处,那两小子没曾春那种灵活,但一安排工作马上就会去干,不会多个心眼儿。
等急冲冲而来的王贤成走了,躺坐在沙发上的李家明,看着外面强烈的阳光发呆。抢在其他人之前,获得一项新技术当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公司的利益划分出现了问题,即将引来利益纠纷。
以前答应过陈东他们,独占销售三年会与生产合并。现在这项技术一出来,再坚持独占销售三年合并,刘新、帅勇不敢闹事,但陈东肯定会借机发难。
怎么办?
主动重新划分?
人心不足!
。。。
第445章公司分裂(一)
酷热难当的日子让人躁动,转眼间就到了估分的日子。し
和预料中的一样,李家明对着下发的标准答案,估出了七百零一的超高分,整整比第二名高出六十七分;他三姐李欣华估了六百七十分,比以前稳压她一头的第一名高出近三十分,不但让他们的家人、老师欣喜若狂,他们自己也欢喜异常。
“家明,你讲我应该报哪个学堂?”
这个还真不好建议,今年的数学难度不低,语文作文又不是常见的漫画作文,李家明哪有什么好建议的。
“北大!”
小牛皮鬼满妹张嘴便来,收获二婶给她的后脑勺一巴掌,“乱讲什么?”
“切,三姐,考不起也要敢报!”
“看我不打你!”
懒得理会捣蛋的满妹,两姐弟骑着一辆山地车去学校报志愿,骑过那两排郁金香树时,坐在后面的三姐突然道:“家明,你讲我第一志愿填北大,第二志愿会影响吗?”
人生其实就是赌博,既然三姐想赌一把,李家明就会鼓励。赌都不敢赌,以后还能有什么出息?
“应该不会吧,清华、北大的录取历来是优先的,何况今年还扩招20%。三姐,文科生除了北大之外,读人大和复旦、武大、南大,又能有多大的差别?”
其实会受影响的,而且影响还不小,可李欣华不愧是李家明的三姐,照样决定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