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后她结过十次婚-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媒体询问的《锦衣卫》突然提档的原因; 袁颂致则选择闭口不言。
她甚至没有多宣传《锦衣卫》这部电影,反而把话题集中在《挚友》上; 先是极力称赞乔筝的演技,又是看好乔筝能够再入围一次OFF提名。
当然,作为银箫奖主席团成员之一,袁颂致也没忘记检讨银箫奖去年和前年犯下的错误: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华语电影专业奖项; 在近年的发展中,银箫奖面临着思路滞后、评判标准自主性过大的种种问题; 对乔筝选择退出这一点我们深感遗憾; 我希望她能够宽容银箫奖犯下的错误,重新加入我们; 我们也会把改变做给她看。”
袁颂致这席话说得滴水不漏; 大前辈的姿态摆的足足的,配上她真诚恳切的语气; 立刻收获了一大波网友的好感。
“袁影后这些年为华国电影的发展弹尽竭虑,她这种时刻不忘电影行业的精神令人敬佩。”
“华语电影最缺少的就是袁颂致这样的电影人。”
“对比之下; 某人的任性被认为是直率; 随意退出银箫奖不说; 还拼命羞辱银箫奖这个为华国电影服务了几十年的专业奖项,这样的人居然也有粉丝,真是令人作呕。”
记者们不嫌事多,刚采访过袁颂致,又去工作室门口堵乔筝。
“对于袁老师的观点,您有什么要说的吗?您考虑过重回银箫奖的可能吗?”
乔筝耐心听完记者的提问,嘴角微弯:“银箫奖是个伟大的电影奖项,但我并不是一个伟大的演员,我没有资格评判银箫奖的好坏,更没有资格去宽容银箫奖的错误。”
“感谢袁老师对我的厚爱,但感情既然已经破裂,勉强复婚彼此心里反而难受,这又何必呢?”
微博上随即流传起了乔筝不识好歹的言论,袁颂致都“纡尊降贵”向她发出邀请了,她居然一点面子也不给。
乔筝的粉丝们这一次终于冲在了最前线。
“呵,你说了抱歉我们乔姐就要接受,我们乔姐不要面子的啊?”
“某人已经忘记了去年怎么以前辈的身份讽刺我们乔姐的事情了吗?今年乔姐就是她看好的后辈了,变色龙都没您变得快,您老人家是属彩虹的吗?”
“电影行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有这群倚老卖老的‘老艺术家’在。去年乔姐被银箫奖拉了一群人按着头道歉,乔姐大度不说什么,某人不要以为我们粉丝是死的!”
乔筝粉丝越想越生气。
凭什么?袁颂致伤害完乔乔之后再假情假意地抛一句道歉,乔乔就非得接受?
如果不是乔乔靠着实力入围了OFF,乔乔的演员生涯就完蛋了!
这种感觉让人心里憋屈。
乔筝虽然成天一副日天日地谁都敢撕的模样,可粉丝们清楚的很,他们家乔乔就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旦她的事业出现滑坡,不知多少人想把她摁死。
所以这一次,大概是粉丝们以往压抑的情绪过多,袁颂致的支持者们才开了个头,就被乔筝粉丝以强大的战斗力打了回去。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锦衣卫》上映了。
与投资7000万的《挚友》相比,《锦衣卫》光是投资就超过了1亿5000万,虽说提档导致宣传没有十足跟上,但电影宣布上映日期后,各大电视台、视频网站上铺天盖地都是《锦衣卫》的预告和海报。袁颂致和齐冲的搭配也颇为让人期待。
电影上映前,就有不少影评人和网友对《挚友》和《锦衣卫》两部电影进行了彻彻底底的对比。
“《锦衣卫》的预告画面唯美而真实,齐冲和袁颂致两位影帝影后在电影中大飙对手戏,电影中既有刀光剑影的朝堂争斗,又有疑点重重的案情,节奏刺激,剧情精彩,无疑是今年最出色的商业剧本之一。”
在多位影评人看来,《锦衣卫》的票房碾压《挚友》轻轻松松,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观众的眼睛的确是雪亮的。
《锦衣卫》上映第一天,就强势地揽走了43。5%的排片量,《挚友》的排片因此降到25%以下。
不过不管是25%还是35%的排片量,《挚友》的票房数据都很稳定,上映第二周,《挚友》的单日票房依然轻松突破了3000万,停留在3156万。
这也让《挚友》占据了单日票房榜单第二名的位置。
第一名自然是《锦衣卫》。
袁颂致的支持者们原本打算为《锦衣卫》碾压《挚友》大肆庆祝一番,一看到票房数据,一众人纷纷哑了火。
《锦衣卫》,排片量43。5%,单日总票房4369万元。
第二名的位置上,《挚友》却以23。2%的排片数狂揽3156万票房,《挚友》排片仅有《锦衣卫》的一半,票房却只比《锦衣卫》低了1000万出头。
“大盘凉,谁来了也扛不住。”袁颂致的粉丝们这样安慰自己,“周末就好了。”
《锦衣卫》也并未辜负影迷们的期待。
电影上映第二天,《锦衣卫》依然牢牢占据着票房榜第一的位置,单日票房达到了3844万,跌幅并不明显,仅有12%,放在暑期档那种竞争激烈的时候,这样的跌幅数据足以让任何一家制片方喜笑颜开。
然而,再看一眼第二排的《挚友》,《锦衣卫》剧组就笑不出来了。
《挚友》,排片量24。2%,票房3433万。
与《锦衣卫》的差距缩小到了400万。
《锦衣卫》片方百思不得其解,是电影的剧情不够精彩吗?是演员的演技不够出色吗?
还是因为《挚友》太强大了?
现实给了《锦衣卫》重重一击。
上映不过第四天,《锦衣卫》的单日票房就被《挚友》给压了下去,明明《锦衣卫》的排片比《挚友》高出15%左右,可票房教做人,《挚友》才是笑到最后的那部电影。
《锦衣卫》上映一周、《挚友》上映两周后,院线方及时调整了排片量,《挚友》的排片逐渐超越了30%,接近40%,而随着排片量的上升,《挚友》在票房排行榜上一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强劲表现,惊呆了一众影迷。
“卧槽!这是什么神仙电影!”
“《挚友》的单日票房居然已经冲破4000万了,我擦!这才多久,票房居然破4亿了!”
而被一众影评人信誓旦旦宣称一定会打败《挚友》的《锦衣卫》呢,票房才刚冲破1亿而已。
《锦衣卫》片方百思不得其解,某天晚上,制片人之一终于按捺不住,装成游客去某乎提问。
点赞量最多的那个答案是——
“袁颂致和齐冲没有票房号召力。”
“观众对电影圈有一种误解,认为影帝影后是无所不能的,他们的表演是电影学院学生的圣经,是永远不会走下神坛的魅力,但事实上,影帝影后难得,票房号召力更难得。”
“袁颂致的成名作是《一生之爱》,在那之后,她的主攻方向是文艺片,商业经验几乎为零,齐冲与她类似,年轻时演绎的角色清一色的忧郁小生,近两年才开始涉足商业电影。”
“两个毫无观众缘、毫无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竟然妄想着依靠演技打动偏爱商业大片的观众,这和脱衣舞女郎去gay吧诱惑基佬有什么区别?”
“《挚友》的展现方式也偏文艺,但乔筝近几年奠定的粉丝基础让她吸引了无数观众走进电影院,她对角色的驾驭堪称完美,姜维维这个角色几乎是为她贴身打造的。而袁颂致与齐冲虽然贵为影帝影后,但显然,他们更多的专注于‘电影产业’的发展,对演电影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那么在意。”
其他答案虽然没有第一个答案那么直接,但中心意思是一样的。
袁颂致与齐冲的演技虽然出色,但他们并不适合出现在一部商业电影中。
成本过亿的《锦衣卫》的票房最终艰难冲破了2亿,虽然没有扑到让制片方当掉底裤,却也让迷信影帝影后的片方狠狠品尝了一次苦果。
不过《蓬莱帝国》的阴影还在眼前,《锦衣卫》片方总归能感觉到一丝安慰。
“我乔的本事是吹牛吹出来的吗?是一部又一部票房积累出来的,不要以为乔乔低调谦逊就觉得她好欺负,票房玩死你哟!”
“打脸啪啪啪23333~”
“也不能怪袁影后啦,人家关注的是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你一部电影的成败和人家有一毛钱关系吗?”
“咱们家乔乔天生是搞技术的,人家是当领导的,术业有专攻23333~”
《锦衣卫》此前吹过多少牛,现在的打脸就有多响亮刺激。
……
看到自家粉丝一遍遍夸赞自己“低调谦逊老实好欺”,脸皮厚如乔筝,此刻心中也不免有一丝羞愧。
她快被粉丝们的彩虹屁吹糊涂了,内心甚至隐约在怀疑——
难道她是这样的人?
没错,她就是这样的人→_→。
总之,上映一个月,《挚友》就创下了同类型影片的票房记录,制片方和发行方都乐开了花,尤其是制片人李樵,他见乔筝一次就得夸一次自己没和乔筝签分成合同的英明决定。
那会儿给钱虽然肉疼,可这会儿票房爆了,真从票房里分出个10%乃至15%给乔筝,那就是肉疼心疼肝疼浑身疼了。
《乔筝再创票房奇迹!》
《乔筝VS袁颂致,狭路相逢乔筝胜!》
前年的《七十二》,去年的《尘埃》,今年的《挚友》,乔筝的每一部电影都在刷新自己的记录,也在刷新着华语女主电影的记录。
多数女演员都有为男演员镶边作配的经历,即使公认的一线女演员也不例外。
可乔筝不一样,她是华语影坛为数不多的能够扛起票房的女演员,更是唯一可以在竞争激烈的档期与一线男星竞争的女演员!
正是因为乔筝的这份影响力,今年银箫奖的提名名单一出,立刻引起了一片嘲弄之声。
“我乔退出之后,《挚友》和《十二点的辛德瑞拉》都没报名,所以今年的银箫奖算什么,菜鸡互啄?”
“袁颂致凭借《锦衣卫》入围最佳女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