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类大明星-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同样是都市、玄幻、科幻、仙侠之类的占据主流。
韩硕寻思着自己要写小说,肯定不能写些烂大街的都市、玄幻之类的,要写就写最冷门的分类,这样小说火起来的时候,他才有更大的荣誉感。
他看灵异悬疑分类就挺冷门的,于是就点开了这个分类。
可他把这个分类的书大致看了一下,居然没见到盗墓之类的小说?
这么个分类居然没有盗墓小说?他的心跳忽然加速了几分,继续慢慢找,看看是不是自己遗漏了,可最后他都把这个分类的整个书库都翻遍了,一本都没有!
这个发现让韩硕又惊又喜,这是让逼着要我发布《鬼吹灯》啊!原因无他,因为这本书在他那个世界实在是太火了,一经出版,便迅速成为了图书销售排行榜的榜首。
而且还被改编成电影、网络游戏、漫画等,影响力可见一斑。
其实说起盗墓小说,《盗墓笔记》也挺不错的,情节环环紧扣,跌倒起伏,看后让人欲罢不能。而且《盗墓笔记》系列创造了出版界的一个神话,与《鬼吹灯》共同开启了中国通俗小说界的“盗墓时代”。
但是,毕竟《鬼吹灯》是盗墓小说额开山之作,韩硕还不想剥夺它的地位。
在这个平行空间,当今最大的小说网是七点中文网,韩硕点进去注册了一个作者账号,然后取了一个东方不败的笔名,接着新建作品《鬼吹灯》。
简介:这诸般事迹须从我祖父留下来的一本残书《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讲起,这本残书,下半本不知何故,被人硬生生的扯了去,只留下这上卷风水秘术篇,书中所述,多半都是解读墓葬的风水格局之类的独门秘术……
整个上午的时间,他都在码字中度过了。
12点了。该吃饭了。
韩硕停下活动一下手指,而后点开了看了眼《鬼吹灯》的书评区。
“这尼玛写的什么狗屁玩意?纸人还会活,你丫的骗谁呢?”
“楼上这么说就不地道了,你还是滚回去看你的写实类都市小说吧,这是灵异悬疑,有些鬼怪很正常。但是,作者你丫的,写的灵异不灵异,悬疑不悬疑的,完全不知所云啊!”
“就是,还盗墓?这么缺德的事情你还大张旗鼓地写出来?不嫌丢人吗?”
“小说写的太烂了,就像糖葫芦一样,把道听途说的一个个段子不分好歹、不讲章法都串在一起,跟看了一堆鬼故事集锦差不多,尚属于低层次的堆砌。”
“送你四个字:赶紧太监吧!”
“……”
看着这些充满恶意的评论,韩硕气的鞋带都开了,恨恨地说道:“肚子饿了,小爷才懒得与你们这些家伙争辩。”
说实话,他不担心这本书会埋没在书海里,只是目前的它还缺少一个机会,只要给了它一个机会,它就会发光发热!
第17章【杂志社投稿!】
吃过午饭,韩硕再度回到电脑前,他看着鬼吹灯书评区一片谩骂声,虽然嘴上说着不担心不担心之类的,但这些负面的评论还是让他失去了继续码字的动力。
“算了,找本书去看看,消遣一下。”韩硕在房间里翻东找西,终于找到了一本书,不过是本史书,里面的内容是记载明朝的。
这个平行空间的历史和原来那个时空的没有多大区别,该有的历史人物都有,该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也一件没少。
不过,韩硕看着满篇的文言文,感觉头都大了,他本来是放松心情才来找书看的,这一看之下,心里却更纠结了。
倒不是韩硕讨厌历史,而是相关的历史读物读起来太乏味,太生硬,根本就不接地气,他一平头老板姓根本就提不起半点儿兴趣。
不过一说起历史读物不接地气,韩硕想起了另外一个极端,《明朝那些事》。
《明朝那些事儿》可是一部纯粹草根的作品,该书摒弃了传统史书的高大上风格,转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来讲述各种有趣的历史故事,让老百姓们都能捧着这本历史读物读的不亦乐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历史读物的颠覆。
而《明朝那些事儿》最初以网络连载的方式在天雅论坛连载,点击率达到2000万,是当年最火的一个帖子。
之后一经出版,销量更是过一千万册,多次获得“新狼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铛铛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迅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
该书位列当年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而且系列作品已被译为多种外语发行到世界各地。
由此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有么多的高。
但是,依这个平行空间那些脱离了群众的权威人士的看法,这种书压根儿就是烂书,是对历史的不尊重。韩硕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这些人会这么批判这本书。
不过呢,韩硕可不会因为这一小部分权威人士的反对,就害怕了,就放弃发布这本书了。
因为几乎人人都能读的历史读物在这里可是仅此一部啊,所以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无论如何,他也要发布这部小说。
当然,他这次要换个方式发布这本书,比如投给杂志社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据他了解,易林杂志是共和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时也是销量最高,稿费最高的之一。
“那就给易林杂志社投稿吧。”韩硕坐在电脑前,回忆着前世看过的《明朝那些事》的内容,双手在键盘上不停地敲打着:
朱元章篇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章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社会关系:无;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主要经历:1328年-1344年放牛,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
码了两章之后,他就直接通过邮箱给易林杂志社投稿了。
************
************
在易林杂志社内。
此时,主编可是急坏了,情感专栏、两性专栏等各个专栏的稿子都已经定下了,唯独历史专栏的稿子迟迟没见踪影。原因是历史专栏的那位约稿作者突然联系不到了。
可问题是,历史类是个很冷的专栏,投稿历史类的稿子基本就没有,现在那位约稿作者一没了踪影,基本就没稿子可用了!
主编忙,杂志社的其他人更是围着主编一个人忙得团团转,都乱成一锅粥了。
“还没联系到那个约稿作者吗?”
“能用的联系方式都用了个遍,什么电话、企鹅、邮箱统统都联系不上!”
“联系不上也得联系!你看看都什么时候了,杂志距离发行还有几天?啊?抓紧时间!”
“是是是,我再联系联系。”
“主编,要不随便到网上复制一些充数得了?”
“充nm的数!你知道这么做会给咱们的杂志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吗?”
就在主编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另一边传来了声音:
“主编,有救了,有救了,刚才有人投稿历史专栏了,您需不需要过目一下。”
“好,赶紧发过来。”主编看到邮箱里多出一封邮件,立即点开,接着打开《明朝那些事儿》,可看到开始的那个不伦不类的档案,就皱紧了眉头,历史读物怎么能这么低俗呢?就跟儿戏一样,根本就丧失了历史原本应有的厚重感啊。
他摇摇头,看向刚才提供稿子的那位,急切地问道:“没有其他的了吗?这个稿子质量不过关。”
可问完这句话后,他自己都笑了,投稿历史类的,能有一个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敢奢求再有一个。
无奈,主编也只能让这个自己很不满意的《明朝那些事儿》上历史专栏了,最起码这比从网上拿来凑数的会强上一点儿。
忙完事情后,主编又看着手里的文件,阴沉着一张脸,说实话,经历过刚才的事情后,他都计划着要撤销历史专栏了,因为从读者对各个专栏的满意度来看,情感和两性专栏的满意度都居高不下,唯独历史类的排行倒数第一,一直都没变过。
满意度低就意味着不讨读者的喜欢,甚至于还会对拉低销量。
可历史专栏还偏偏不能够这么轻率地撤销,这关系到相应上面的号召还有影响力等诸多方面。
不过,这一次,他绝对不会再容忍历史专栏拉低销量的事情再度发生了,他宁愿把情感专栏的内容扩大一倍,也要撤销历史专栏!
第18章【被骂了!】
晚上8点。
李大海晚上忙完回来,看着桌子上准备好的精美的晚餐,却没有半点儿食欲。
一想起大清早发生的事情,他就窝了一肚子火!
自己好说歹说也在帅狗音乐勤勤恳恳了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现在因为区区一个韩硕,公司就不和他续约了?这丫的也太欺负人了!
而当他坐在电脑前,用鼠标之后点开《忐忑》的评论区,看到被置顶的那条言论后,李大海更是鼻子都气歪了,什么融合戏曲啊,完全就是他妈唬人的,这么多网友居然听信一个下作之人的鬼话,真是瞎了狗眼!
忍受不住心里的怒气,于是,他在微薄上发布了一条公然质疑《忐忑》融合戏曲的言论:
“我以我的人格担保,这首歌和京剧无关!《忐忑》的作者声称它以京剧锣鼓经作为唱词,融合京剧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对于京剧我也算是有一番了解,我敢肯定,这些话基本上都是扯淡,锣鼓经里要冒出嗯啊、阿姨带刀那准是唱片机子坏了,至于老旦、老生、黑头的音色……真不是他那样的。
该作者利用大家对于戏曲知识的缺乏,大肆宣扬,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