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天无痕-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戮真意便是传说中的极品真意,但那是上古时期才出现过的玩艺,学宫古册里记载参悟杀戮真意,真意雏形入识海化血云一片,掌握完整的杀戮真意,又分一到三重境界,可凝聚诸魔神秘相,魔煞神威难以想象……
  然而陈海将胸臆间翻腾的这缕气息化入识海,却并没有化为杀戮真意所特定的杀戮血云形态,便化为一团形态变幻莫测的玄光,在识海之上翻滚不休。
  这团玄光扭动不休,作为真意雏形,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的形态,但隐然能看出一枚巨大的法印,要镇压下来——虽说玄光法印远未成形,但碎裂真意所化的剑气却嗡嗡震鸣,在识海里围绕风雷篆印转动的速度骤然间缓慢下来,似乎同时要臣服在玄光法印之下。
  玄光法印所代表的道之真意,竟然堪比上品级的存在?
  而因为这枚玄光法印的存在,陈海神识延伸出去,对杀戮意志所凝聚的杀伐兵气感应更为清晰,仿佛似能拿肉眼看到有一片白蒙蒙的薄云笼罩在黑山寨战场的上空,天地元息就是这层白蒙蒙的薄云牵动下变得混沌错乱,差不多有二三十里方圆的样子。
  二三十里纵深,已经超出绝大多数明窍境强者神识所能延伸的范围,也难怪明窍境强者的神识在混乱的战场之上,再难以驾驭天地元息。
  这一刻,陈海明白识海之上这团似法印变幻的玄光,到底是对应什么真意了?
  在学宫的秘典里,对这一种道之真意及杀伐兵气的描述极少,虽然只言片语,却也不是没有。
  有的地方称兵阵真意,有的秘典里称伐兵真意,也有称之为玄骧真意,具体叫什么都只是一个名称,但所代表的意义却又是明确的,就是陈海不想到自己有朝一天,会达到了从兵术入道的境界。
  或许称伐兵真意更合适一些。
  除了武道及玄法修行外,燕州还有很多由琴棋书画甚至种种草树就突然顿悟入道的先例,当然也不缺修兵法、兵术入道的先贤,只是这几千年来极少有这样的兵法大家问世。
  陈海没想到这一幕会落到他的身上。
  据学宫不多的记载,参悟伐兵真意,在识海凝聚伐兵法印,并不能与天地元息产生感应,也没有操纵风云、撕山裂海的大神通,在上古神魔时代,视为天地法则之下的小道,但仅仅是通过对杀伐兵气更清晰的感应认知,陈海自此之后,他对兵势之变化也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境界,身在混战阵中也能清晰知道战场每一处角落的细微变化。
  更何况,参悟伐兵真意,就可以将杀伐兵气纳入体内,化为至纯至正的一缕精纯元息,或助修炼,或补充真元法力的不足。
  陈海此前观战局的发展,如何调兵遣将还要默默计算一番,还要耐着性子观望双方的兵形与抵挡意志与阵形的强弱对比。
  这时候那一层薄云般的杀伐兵气变化,就是战局中双方将卒意志的最直观反应,两三千贼寇已经是没有什么反抗余地了,陈海将两队预备兵马,直接从左右两处寨墙缺口,调入寨中参加战局,将贼寇所剩不多的最后一点抵抗意志,直接压垮掉。
  樊大春、邓童儿都亲自参与战局,各缠住一名明窍境大寇。
  而此前有一名明窍境马贼首领韩庆元,与韩文当同出一族,都是在平卢大绿洲与叶氏王族争权夺势失败后衰落的郭氏子弟,他在三天前选择率部出寨投降。
  在进行最后的入寨巷战时,陈海将韩庆元这些临阵投降的马贼将卒编为一部,最先杀入寨中。这时候为了在精绝军争得一席地位,韩庆元率降卒拼杀最是勇猛,对寨子里那些不愿降或者说还没来得及投降的马贼,下手也不留情,以此表明他要与其他马贼彻底斩断关系。
  郭泓判负责监掌后未动的长矛方阵,韩文当也抽调百余精锐好手往寨子里这边走来,准备拦截想突围而走的马贼强者。
  姑获山马贼有六名明窍境强者,樊大春、邓童儿、韩庆元、宁蝉儿拦不住所有人,但明窍境不能借用天地元息,实力即便比辟灵境武修要强,但也有限,陈海这时候也是尽可能抽调小股精锐,围在黑山寨的外围,以拦截有可能会突围而走的马贼头目。
  而这时候,陈海也是将铁鳞巨鹰召到他身边。
  这路马贼原先也有几头灵禽随行,都不如铁鳞巨鹰勇猛,在此前的追逐战里,就有两头灵禽被铁鳞巨鹰在空中撕碎,现在还有一头黑羽鹫在寨中,但陈海不会让马贼头目有乘黑羽鹫逃走的机会……


第261章 韩氏
  铁鳞灵鹰展开铁铸般的鳞翼,足有十三四米长,陈海脚踏上去,就像稳稳的站在一座小山上。
  铁鳞灵鹰振翅而飞,眨眼间就飞到三四千丈,这是铁鳞灵鹰正常的滞空高度,这个高度也恰好脱离杀伐兵气的影响范围,但在这个高度,刮骨如刀的凛冽罡风,令陈海都需要摧动真元,凝聚金刚符篆甲将周身护住,才能心无旁鹜的张弓射箭或者施展其他术法神通。
  陈海仅仅是将玄胎铁弓拿在手里,并没有急于射杀逃敌,而是专注的注视着下方的战场,同时也确保贼寇没有谁能乘御灵禽遁逃。
  目前能冲出重围,逃往黑山外围的贼寇,都不是什么重要的角色,那些重要的辟灵境中后期乃至明窍境的大寇,都由邓童儿、樊大春、韩庆元亲自率人盯住、缠住,就等着他们的真元法力及随身携带的符篆耗尽后,或生擒或击毙。
  而韩庆元等临阵投降的马贼头目,为了交好这张投名状,拼杀更是额外的卖命。
  主要也是这段时间受马贼压迫的诸多中小部族,都放开了胆子,以致陈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召集到近两万兵马,将黑山寨团团围住。
  而姑获山马贼逃入黑山寨时,虽然有近五千众,但撤入黑山寨就已经是精疲力遏,而在过去十数日时间里,有上千人破墙投降,有上千人死伤于投石弩的持续轰击之下,剩下不到三千人,加上马贼头目的家眷,士气已经是彻底崩溃,大半人都失去抵抗意志,很快就被人数、士气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精绝切割包围。
  这时候即便有少量马贼头目仗着精湛的修为与个人战力,冲出黑山寨想要突围,但外围迎接着他们的,则是一万五六千兵马所布下的天罗地网,最终也仅极有限的马贼头目能够侥幸逃脱……
  战事渐近尾声,黑山寨内尸横遍野,最后大约有一千二三百马贼被杀丧胆后,交出兵甲投降。这主要也是韩庆元这些临阵投降的马贼,急于表现,想要交一张完美的投名状,对所谓的同僚下手都极其无情、残忍,甚至对被困黑山寨内的上千马贼家眷也无情斩杀了二三百人才收手,不然还能收获更多的战俘。
  五名明窍境马贼首领、四十余辟灵境马贼头目,最终有五分之三的人,看无路可逃,选择投降;剩下来的,大多数都是没有来得及投降,就被乱刃斩杀。
  在这样的激烈战事里,修为在辟灵境以上的武修、玄修,杀伤力还是相当可观。精绝军精锐将卒围逼上来,出手都不会留有丁点的余地。
  要么精绝军精锐主力杀入寨城就放弃抵抗,要不然在激烈交战过程里,哪个马贼头目说要投降,对精绝军将卒而言,还是直接围杀掉更稳妥些。
  陈海希望能有人将这边的消息,传回到夜渠山或松阳湖过去,或传到西羌国内传播开来,看到有三五十人突围逃走,也没有让樊大春安排精疲力竭的骑兵去追击。
  看到黑山寨城内的战事彻底平息下来,陈海才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就剩一片残墟的黑山寨。
  “韩庆元不识国使真面目,以往多有冒犯之处,还请国使降罪!”韩庆元等一干在围寨到十五天左右时投降的马贼首领、头目,都跪在破损不堪的石街前,迎接陈海入寨。
  韩庆元与韩文当同出韩氏一族,原本也是平卢大绿洲的宗阀,大燕西征兵马东撤后,韩氏当年的地位比邓氏还要高,也就比此时的西羌国王族叶氏稍弱。
  在收复平卢大绿洲、重建西羌国时,韩氏一度威胁到叶氏王族的统治,但因为当时的韩氏族主,也是平卢大绿洲四大道丹境强者之一的韩升愈伤重病逝,韩氏后继无人,不能保住在西羌国的地位,还受到叶氏王族的猜忌。
  在之后二三年间,韩氏就获重罪,宗族拆散,千余嫡支族人被判流徒之刑,被放逐到比黑山寨还要往北深入两千余里的大漠深处。
  放逐之地的生存条件太恶劣了,荒山之中就一口涌泉,还时不时的断流,根本就无法养活上千族人。最后千余韩氏族人在韩庆元等人的率领下,就索性当了马贼,劫掠商道及附近的部族——韩文当虽然也是韩氏族人,但早早就离开宗族,独自闯荡大漠,最后在夜渠山入伙,当了三当家。
  韩文当的这段过往,在大漠深处罕有人知,这也是成功说服韩庆元出寨投降的关键。
  除了韩庆元、韩文当外,韩氏还有一位明窍境强者韩謇,率三百余精锐子弟,此时正参与黑山武尊孔鹏所统领的黑山军。
  韩庆元在决定投降的当日,就写了一封秘信,由几名嫡系族人带着,赶往松阳湖去找韩謇,劝他及时率三百精锐子弟脱离黑山军,投靠精绝军。
  由于韩氏作为马贼,也是以宗族子弟为核心,所以家眷数量不小。当时随韩庆元迁到姑获山的家眷就有四百人。
  韩庆元率部扒开一段城墙冲出来投降,家眷里却只有不到百余年纪幼小的子弟,借口协防城墙的名义,随韩庆元一起成功逃出,但剩下有近三百人留在寨子里,惨遭迫害。
  此时韩氏家眷仅有不到百人从黑山寨的简陋牢房里解救出来,其他人都在激烈的混战及贼寇的残酷报复下殒命。
  茫茫大漠深处,很多股马贼都是在权力斗争里惨遭挫败的中小宗阀,邓氏、韩氏以及黑山武尊孔鹏都是这样的例子——他们相比较普通马贼,战力更强,内部的凝聚力也更强。
  陈海走过去,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