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天无痕-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彰心里想,鹤翔军真要是愚蠢到让这些重型投石弩从容排布到他们所防守的城池前,不管城墙有多坚固,不管防御法阵有多强悍,恐怕守不住多少时间吧?
  而河西军到时候只是需要征用大量的民勇到战场附近开采又重又沉的石料就行,这要远比动用那些高等级的攻击篆符去冲击、摧垮敌方城垒节约多了,也容易得多,毕竟重型投石弩不是什么法宝,照着操作手册,普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能够操作。
  陈彰始终都不想透,陈海在机关傀儡术上是有着令人惊艳的才华,但一款款新的傀儡战械造出来,不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往后战争的格局,也使得之前站在芸芸众生之上的宗门玄修,变得没那么重要。
  陈海在修炼上有着常人拍马莫及的天赋,只是不被人刺杀或战死,迟早有一天他会踏入道丹境,甚至更高的修为,陈彰真是想不明白,陈海为何要做这些事?
  当然,重型投石弩还是太笨拙了,巨大,每一架都要有好几万斤,移动不便,还需要固定后才能投掷石弹。在距离敌城三四千步的距离,也将是敌军最容易反击、也是必然要反击的目标,到时候河西军如何在敌阵前保护好这些重型投石弩,也是相当头痛的难题。
  当然,陈彰率部只是负责侧翼的斥侯侦察,防备敌军精锐从鹤川岭潜出,偷袭北面腹地的运输线或囤积粮草辎重的城池、防寨。
  次日深夜,陈彰率部潜伏在鹤川岭东北麓的一座密林里,侦察监视对面深山中鹤翔军的动静,就看到文湖埠方向火光冲天,天地间隐隐传来高频而持续不断的震动。
  陈彰知道杜羽率部与前锋军董蒲汇合后,对鹤翔军在鹤川岭北麓最重要的军事重镇文湖埠发动攻势了。
  文湖埠原是一座江河码头,有好几条溪流从鹤川岭流出,汇聚成一条大河,往北流入玉龙郡境内,也因为诸多溪谷的存在,这里是翻越鹤川岭,进入鹤川郡的重要隘口。
  虽然黄氏等族,在鹤川岭经营数百年,鹤川岭可以说是贺兰剑宗的第二山门,此时就有着不计其数的宗门玄修,在鹤川岭诸多奇峰险壑中开辟洞府潜修。
  这些洞府位于绝险之地,易守难攻,但河西军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攻陷文湖埠,控制鹤川岭中部的溪谷,让数十万兵马翻越鹤川岭,居高临下、兵锋直指鹤川郡全境,将黄氏、武翔军及贺兰剑宗统治鹤川郡的根基彻底颠覆掉,然后再组织大量的宗门弟子,在战禽营及天机车营的配合下,将这一座座据险峰奇谷开辟的洞府扫平掉……


第362章 夺山
  贺兰剑宗在贺兰川开宗立派已经数千年之久,历史比太微宗还要悠远,甚至太微宗一度还是贺兰剑宗的附庸,一直到武威神侯董良崛起,太微宗才摆脱贺兰剑宗的阴影。
  虽然贺兰剑宗在近代崛起了两位道胎境天榜人物,但奈何身为剑宗护法长老的西岭剑尊谢觉源与黄氏老祖、贺兰剑宗掌教黄岐玮关系不睦,以致谢觉源长年客居燕京,担任天枢院副使,已经有数十年未归鹤川。
  而更为关键的是谢觉源与黄岐玮两位天榜人物,踏入修行之途都已超过六百年,修为早已经过了最巅峰的阶段,在西北域无法再压制董良的锋芒;贺兰剑宗再也没有西北域第一宗的光辉。
  依靠贺兰剑宗,黄氏一族以鹤翔军统治鹤川郡已经有两百多年,虽然有日薄西山之势,但鹤翔军、黄氏一族及贺兰剑宗的底蕴,却还是不容小窥的。
  七年前,武威神侯董良以追剿投附鹤翔军的叛军为名,率部悍然杀出玉龙山,占据鹤川岭北面的大片土地,但考虑到贺兰剑宗及鹤翔军的底蕴,短时间内并无侵吞鹤川岭的计划。
  然而益天帝七十二年往后,燕州风云陡变,皇族赢氏及京郡宗阀的势力被严重削弱,可以说对边郡强藩已经完全丧失控制力,河西要成立西北域真正的霸主,就要赶在皇族赢氏理顺与京郡宗阀的矛盾、重新振兴之前,时间上可以说并不宽裕。
  河西两年前急于与西羌国联姻,就是为了能够尽快腾出手来,攻伐鹤川郡。
  然而还是聚泉岭的横空崛起,真正加速改变了河西与鹤川的力量对比。
  无论是天机战弩还是天机战车,详细的制造图卷在顶级宗阀之间,早就不算是什么秘密,天机战车还好说,毕竟亭级天机战车,每乘仅需要消耗两万斤不到的淬金铁。
  何况鹤翔军根基不浅,无论是宗阀还是军营里都造有大量的战车,稍加改造,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淬金铁,这两三年间也改造出七八十辆亭级天机战车,但天机战弩想要在军中大规模推广,根本还是淬金箭要有足量的供应。
  即便鹤翔军每年能挤出二三十万斤淬金铁来,但每年也只能够铸造两三万支淬金铁,这哪里够一场大规模战事消耗的?
  而为这场战事,河西军提前囤备了五六十万支淬金箭。
  在杜羽、董浦等将的率领,河西前锋精锐对文湖埠的攻势,简捷而有效,就是利用战禽营控制战场上方的空域,然后用天机战车、重甲骑以及盾戟甲卒组成的战阵,往鹤翔军在文湖埠所建的诸多防寨层层推进,先争夺城寨外围的空旷场地。
  宗门玄修或武修强者,乘御灵禽进出战场,这是以往战场就常有的势态,但无论是祭御法宝灵剑或持宝弓射杀,通常也只会斗个势均力敌,除了双方力量特别悬殊,不然很难决定整个战场的走势。
  真正改变这一现状的,则是机关战弩的使用。
  鹤翔军在文湖埠防线上,还额外组织了五百多名、修为都是辟灵境以上的剑修弟子,以加强防线上的攻击力度。
  辟灵境及明窍境以上的剑修,能御剑攻杀数里甚至二三十里外的远敌,远超天机战弩的射程,但只要河西军的御禽锐卒乘战禽,能突进到两千步的范围之内,机关战弩所射出的淬金箭雨,攻击之强、之密,则非普通剑修弟子所能抵御。
  更何况河西军前锋战线上,也额外组织了三五百玄修弟子,甚至都不用直接参与攻战搏杀,只需要用防御性术法、篆符,抵挡住对方祭御过来的灵剑法宝,协助御禽锐卒能成功往前快速突进,就能掌握战场上空的绝对优势。
  机关连弩的每一次连射,差不多相当于一枚千刃剑符,河西军为这次战事所储备的淬金箭,相当于一万枚千刃剑符能够让前锋将卒肆无忌惮的任性挥霍。
  黑羽灵鹫这类的战禽突进之速,远非普通弟子御风飞行能及,来回搏杀几次,贺兰宗剑修弟子损伤惨重,就不敢再从防线后杀出,被放弃对战场上空的争夺。
  而这时河西军重甲骑、天机战车、盾戟甲卒组成战阵,层层往前推进,直到紧贴着敌城的外围开挖壕沟、修建护墙、设置防御法阵,在更远的距离建造临时防垒,然后将一架架重型投石弩推到阵前,在三四千步的近距离范围内,用一枚枚重逾千斤,甚至两三千斤的巨石,去摧毁守军的防寨。
  仅仅三天时间,鹤翔军在鹤川岭北麓、文湖埠一线所建造的十数座坚固防寨,就被河西逐一拔除,河西军顺利推进到文湖埠防线最内侧的主城之前。
  文湖埠防线的主城,也是鹤翔军这几年重点经营之地,城池之坚固绝不在池山城之下,还部署有大型的防御法阵,然而除了数次坚定有力的反击,给河西兵马造成不小的伤亡之外,并没有阻止文湖埠防线的彻底崩溃。
  在十数日的攻防战中,河西也有近两百架重型投石弩被摧毁,但陈海在黑山最早投入战场的配重式投石弩,太容易制造了,河西军在池山防线上的辎重营,每天就能造出数架重型投石弩送到前锋战线上。
  当然,鹤翔军也掌握配重式投石弩的制造图卷,也尝试在防线上制造部署大量的投石弩进行对抗,但重型配重式投石弩,制造谈不上什么难度,对制造材料的强度要求却极高。
  主要配件除了用万年古树外,还都要用八级淬金铁铸造,这样才能承受住在三五千步外投掷上千斤甚至数千斤重的石弹——每一架重型抛石弩,仅配件就要耗用数千斤甚至上万斤八级淬金铁。
  此时的河西,每个月都能从鹿城额外获得十到十五万斤的优质淬金铁,鹤翔军拿什么跟河西拼消耗?
  另外,主要还是重型投石弩的操作太简便了,无论是开采、运输石弹,以及在敌阵前操作投石弩抛掷石弹,没有一点修为的凡民就能够完成。
  这使得鹤翔军每一次出城反击,虽然都能推毁数架甚至十数架重型抛石弩、杀死、杀伤数百名甚至上千名操作抛石弩的辎重兵,但或死或俘,自身要折损数百精锐。
  对比如此悬殊的比拼消耗,鹤翔军在文湖埠防线主城坚守了十数日,就完全支撑不下去了。
  十数日,河西折损两万多辎重兵,绝大多数都是随时能补充的民勇;相比较之下,鹤翔军折损的将卒里,有三四千人是鹤翔军之中堪比道衙兵最精锐的战力,可以说是极惨重的伤亡了。
  鹤翔军最终被迫放弃文湖埠防线主城,从溪谷退入鹤川岭深处;又由于鹤翔军掌握不了战场的制空权,从防线撤下来,在河西军战禽营的数次强突下,也是伤亡惨重。
  虽然鹤翔军为防备淬金箭雨的覆盖,也大量制造重型护盾编入军中,但御禽锐卒乘战禽突杀进来,战术灵活多变,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河西占领文湖埠防线后,武威神侯及世子董畴便进驻文湖城,将文湖城当成新的前进基地,集结种种作战物资、调配兵马;而在杜羽、董浦等人的率领,前锋战阵沿着文湖埠南面的宽阔溪谷,继续快速往鹤川岭深处延伸。
  鹤翔军在经受惨重的伤亡之后,放弃文湖埠防线,对士气的伤害是极大的。
  从文湖埠往南,在鹤川岭中部的溪谷深处,鹤翔军沿线虽然还筑有六座坚固的防寨,但没有一座能在河西军前锋战阵的进攻支撑住十天,到五月中旬,河西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