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天无痕-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鹤婆婆在之前的战事里受创颇重,也无法参加涟水府的军政之事,既然天地之大,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便到天机学宫潜修去了。
  吴景林等人今天过来,话里的意思也已经很明显了,吴氏等族就是希望陈海能率宿卫军龙骧大营进天水郡,以震慑河西对天水郡的野心,但只要陈海这边同意,吴氏就在燕京运作各个方面,让这件事成为现实。
  陈海将众人召集过来,并没有直接说出他的想法,而是让诸将先各抒己见。
  “华阳宗虽然也是燕州一流宗门,但自从上代掌教坐化之后,一百余年来都没有天榜人物崛起,吴氏诸族在华阳宗及天水郡,也没有哪一家能在天水郡占据绝对的优势,势力比较分散,但又因为通过种种联姻,与河西联系较密切,说起来,吴氏等族应该并不会介意投附河西。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天水郡紧挨着秦潼山,吴氏等族一旦投附河西,西北域就会彻底崛起一个完全不受燕京控制的超级大物。燕京再虚弱,太子系、英王玄及燕然宫再内斗得厉害,也不会坐看这种局面的形成,必然会联合秦川等郡出兵镇压之。到时候无论是河西彻底跟燕京决裂,在天水郡组织防御,亦或河西将触手从天水郡缩回去,吴氏等族都绝讨不到好。”
  孙干长期以来都是在陈烈身边最主要的谋臣,陈烈将他留给陈海任用,陈海这次有机会组建部曲、开设牙帐,也是直接委任孙干担任龙骧大营都尉总管府诸吏之首的长史,与担任主薄的周景元,共同襄助军务,也是依赖于孙干对燕州特别是西北域宗族事务的熟悉,能帮着拿主意。
  陈海点点头,吴氏等族与河西的关系,其实从上一次的学宫闱选、吴曜、吴景林、吴蕴乔等人与太微宗弟子交好,就能窥得一斑,示意孙干说下去。
  “以吴氏等族的立场,最好是希望能一直保持中立,但要是河西急于强迫他们近期就要做出选择立场,这个选择也最好不是他们来做——这应该吴氏等族派人到燕京请援的根本态度吧……”
  “也就是说龙骧大营进驻天水郡,真要与河西勾结,胁裹天水郡投附河西,他们也不会感到有丝毫的压力吧?”黄双迟疑的问道。
  “这甚至是他们最乐意看到的局面,毕竟这样,他们能对燕京有说辞,毕竟是京营军出了问题,胁裹他们投河西,而河西那边完全不会因为这次‘请援’责怨吴氏等族……”孙干说道。
  “真是一群吃肉不吐骨头的老狐狸!”周钧听孙干揭开吴氏等族隐藏背后的心思,也只能无奈的笑骂一句,说道,“不过说起来,朝堂之上也都是整天算计别人的家伙,不可能让吴氏等族如愿吧……”
  “难说,”孙干说道,“对于英王一系来说,天水郡迟早要被河西吞并掉,迟吞不如早吞。尽早在秦潼山以西引发危机,让燕然宫意识到西园军才是燕京最坚定的依赖,这或许是英王一系人马此时所乐意见到的事情。而倘若是宿卫军龙骧大营肋裹天水郡投附河西,英王一系人马恐怕更笑咧嘴了。”
  诸人点点头,龙骧大营目前在别人眼里还谈不上有多少分量,但不妨成为英王、屠缺、容衍等人手里丢出去打击燕然宫及宿卫军的棋子。
  龙骧大营能在天水郡抵挡住河西军,那自然是好,要是龙骧大营胁裹天水郡投河西,包括文勃源、赵忠乃至益天帝本人,都将再无借口阻止西园军全面接管京西以及秦潼山脉一线的防御。
  何况陈海率龙骧大营在涟水招抚流民,英王赢述也怕他们在这里扎下的根基太深,估计就已经想着要借口,将他们调离吧。
  送龙骧大营去天水郡,对英王赢述、屠缺、容衍等人来说,实是一石二鸟之计,而文勃源、赵忠等燕然宫势力,其实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在益天帝下旨,将西园军在潼北府的最后一万精锐驻兵调到蓟阳郡之后,京西及秦潼山一线的防御,就是宿卫军的职责。
  宿卫军此时设有三座大营,凤雏大营乃是文勃源、赵忠一手建立的嫡系战力,是燕然宫所最为信赖的战力,轻易是绝不会调离燕京的,除此之外,就只有在陈海所率领的龙骧大营及俞宗虎所率领的虎啸大营之间选择。
  俞宗虎未必愿意去趟这浑水,而陈海这边主动上书请战,文勃源、赵忠即便有所担忧,实际上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此时摆在众人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去天水郡,去天水郡之后,又要做怎样的选择?
  虽然孙干、周钧等人脸上有所期待,但陈海看黄双、乐毅这时候都默不作声,知道他们为挽救更多黑燕军溃卒的性命,才最终同意忍辱负重与赵忠交易,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这么一直反复无常下去。
  相反的,他们正是比那些只知维护自身利益的宗阀世族有着更多的坚持,当初才视死如归越过小涟水突袭果子岭大仓的。
  “不管朝堂上的大臣们做怎样的决断,天机学宫的根基在秦潼山、在沥泉。我们倘若真有机会去天水郡驻守,还是要认真考虑妖蛮真有可能从秦潼山西北郡大举南侵,因此我们去天水郡,也是重点考虑加强天水郡北部的防御。要有可能,我本人也是希望避免让西北域彻底卷入混乱不堪的战乱之中,有机会也是要遏制河西的野心,而不是纵容他们的野心继续不受限制的膨胀下去……”陈海手撑着长案,缓缓地说道。
  陈海觉得还是有必要事先统一好思想,省得大家各有所念,以致被他人有趁隙而入的机会。
  黄双、乐毅自然是满意陈海能有这样的立场,即便是在抵御妖蛮南侵的战事中战死,他们也能无愧于心,实在是不愿意搅和到宗阀世族之间的争权夺势的浑水之中。
  孙干、周钧等人对河西虽然有更深的认同感,但此时保持独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真要是胁裹天水郡投附河西,天机学宫从秦潼山撤出来容易,但他们在沥泉苦心经营数年,陆续迁到沥泉的十数万附民,想要撤出来,就没有那么容易,到时候必然要有取舍。
  而到时候龙骧大营就要直接与兵锋此时已经达到极盛的西园军,也非易事。
  当然,吴蒙、周景元、齐寒江、韩文当、韩謇等将,对河西、对大燕都没有太深的认可同,更希望能抓住一切机会,赢得更独立的地位,而是投附谁。
  不管怎么说,龙骧大营真能调入天水郡,虽说危机重重,但也意味着有更大的机会。
  次日,陈海就将他的意思,跟吴景林、吴蕴乔说明,他上书朝堂,也是请求率部去抵御妖蛮的南侵,其他的事他作为统兵武将,不会过多的参与。
  吴景林、吴蕴乔从陈海这里,也只需要得到这样的答复,至于后续,谁此时就能完全料定会怎么发展?
  吴景林、吴蕴乔也是趁雨夜离开涟水,很快调龙骧大营进驻天水郡一事,在燕京城就纷纷扬扬的传开来,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
  赞同者自然是气愤边郡强藩这段时间的异动,完全没有将朝堂放在眼里,而天水郡过来就是燕京西边的屏障秦潼山脉,一定要将河西的野心遏制在天水郡之外,此时调派京营军进驻天水郡,与武藏军联手压制河西的野心是十分有必要的。
  然而调派龙骧大营,很多人就反对了,而反对的理由就是陈海是太微宗出身,理应避嫌。
  此时虎贲军在雁门郡收拾残局,归理应该调西园军西进,但这种声音偏偏也最为微弱,在燕京城里根本就没有成为主流的机会,一方面是燕然军不希望给西园军更多的机会,而京郡宗阀也担心西园军主力一旦西进,被宿卫军封堵在秦潼山以西,绝对要比此时据武胜关控制京畿北部及蓟阳郡难受得多。
  也是因此,原本应该是最合理的声音,却被各方面直接压制下去,而抬不了头。
  八月底散骑常侯、少府监丞赵忠,从雁门郡返京,在涟水停了两天。
  面对赵忠的疑虑,陈海只是跟他说道:“我对帝君忠心耿耿,将来自有巡牧边郡的机会,而河西能给我什么?我此时所能有的一切,实是拜赵大人、文大人所赐,太微宗予我甚少,却时时不忘索求……”


第366章 移驻
  八月底,太尉府就正式下传文书,忧虑天水郡边患甚剧、妖蛮日益猖獗,着令陈海率宿卫营龙骧大营移驻天水郡北部的横山,协助地方武备以御边患。
  京营军戍边,通常都能节制地方兵备,但这一次陈海率部移驻横山,没有加授能节制地方兵备的高级将衔,到横山后,还是要接受天水郡牧及郡都尉将军府的节制,实际上是京郡宗阀及燕然军都不希望看到陈海骤得大权,出现他们所预料不到的情况。
  而龙骧大营的行军路线,太尉府那边也严格限制,并无意让陈海率部从京畿借口,翻越秦潼山西进。
  从京畿借道,原本是最快捷的一条通道,但英王赢述、太尉屠缺他们实在担心放龙骧大营进入京畿地区或进入秦潼山,龙骧大营半途停下来不走,他们就要抓瞎了。
  太尉府给龙骧大营三万大军所制定的路线,是从雍郡借道,从秦潼山脉北面的斩马岭翻越过来,进入天水郡北部。
  斩马岭的地形虽然没有秦潼山脉北麓的重重绝岭那么陡峭险峻,但也是四五千米的高峰林立,其间的羊肠谷道极其狭窄险陡,是燕州抵御西北方向妖蛮诸部的一道重要屏障。
  龙骧大营三万骑兵,从斩马岭借道,一是路途艰难,同样是七八千里路,可能要比从燕京借道,多出一倍的时间。
  其次在翻越斩马岭后,在抵达天水郡北部的横山防线之前,有千余里荒原,是妖蛮经常进入活动的区域,特别是妖蛮诸部入秋后在这一地区就会相当活跃。
  龙骧大营进入斩马岭与横山防线之间的荒原,几乎没有可能躲过妖蛮的扰袭,还要祈祷,到时候恰好没有妖蛮主力在附近集结,不然面临的可能就是覆顶之灾。
  京营军移防的路线,由太尉府指定也是规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