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天无痕-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阎渊坐在案前,盯着手中的文书眉头紧锁。
  文书的内容和以往大同小异,无非是青苗生长不好,若要提升产量,请求多拔一些铁料来铸造农具,斥候又在赤眉湖周边发现了几百妖蛮精骑在游弋,请求派部剿灭,才能镇压住周边蛮族的蠢蠢欲动,等等等等。
  当初阎渊看黑燕军大势已去,再在雁门郡僵持下去,逃脱不了败亡的惨淡结局,他愿意为道禅院、为赤眉教战到最后,但并不代表手下的十余万精锐也要为道禅院殉葬,更何况还有三十多万的无辜家属。
  在黄双、乐毅等人被招降后,看到虎贲军北进攻下松都山,他无力抵挡,就只能从雁门郡仓皇北撤。
  出了雁门关后,黑燕军一路长途跋涉,终于在这里找到这么一处栖息地,看大湖弯弯似眉,黑燕军的前身又是赤眉教,阎渊便将此湖命名为赤眉湖,此前有一家三四万人规模的蛮族在这里栖息繁衍。
  当时的黑燕军,已经被漫长的行军磨去了所有的耐心,不做试探就悍然围攻了这个部落。所幸草原上的大部分部族是没有防守一说,要么战,要么逃,要么投降,根本没有其他的选项。
  蛮族虽然凶顽,但黑燕军十数万残部,都是精锐老卒,战力毕竟不凡,围三厥一,几番血战,最终将这一蛮族,从赤眉湖衅驱逐出去。
  几十万人族还没有办法在茫茫草原上欣然扎根,第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赤眉湖畔虽然便于渔猎,但没有茂密的森林跟石岭,可供开采木料和石料,黑燕军北上所携带的物资,也就能将寨子周边版筑土墙。
  这在四面环敌的草原深处,想要站稳脚就太难了。
  缺少大量的农具,开垦荒地又极其困难,只能靠渔猎补充食物,但寒冬才是黑燕军的真正敌人。
  妖蛮在万余年的进化中,早就适应了极北之境的严寒,体魄也要比普通人族强悍得多,能轻易熬过寒冬,但燕州的普通民众则不行,仓皇北撤,又没有足够多的御寒衣物。
  进入瀚海草原的第一个冬天,这四十多万人,在路途上及进入赤眉湖,冰死、饿死的老弱妇孺就有七八万人,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而在他们在赤眉湖立足之后,四面八方的蛮族侵袭,更是烦不胜烦。好在北面的克烈部、拓跋部面对这一支突然北进的人族精锐,也感到相当突然,去年冬天没有贸然集结大规模军的战兵进攻,这令阎渊他们稍稍缓了一口气。
  只是卧榻之畔,不容他人酣睡,一场甚至数场大的血战迟早会爆发,到时候,十数万残兵败将,又能在此坚守多久?
  端起案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阎渊忧心的摇了摇头,也顾不上嫌弃茶汤的苦涩,听到帐外传来匆匆脚步声,就见一名扈卫卒埋头进账,施了一礼说道:“报阎帅,龙骧校尉陈海前来求见!”
  “陈海?”阎渊愣在那里,谁来见他都不会让他这一刻有如此的震惊。


第433章 说客
  得知黄双、乐毅率部随陈海投靠燕廷之后,阎渊起初是震惊而愤怒的,但事已至此,他当时只能率残部从甘泉山,仓皇往雁门郡南的松都山撤退,想在松都山重新组织防线,守住雁门郡这一黑燕军最后的立根之地。
  虎贲军北进攻打松都山时,陈海以龙骧都尉兼知涟水府,曾写信给阎渊,希望退守雁门郡的黑燕军首领,选择投降。
  陈海的那封信,被阎渊撕成粉碎,没有只言片语的回应,而到松都山防线,被太子赢丹所率的虎贲军攻破,黑燕军有些将领,选择投降占据凉雍诸郡的苗氏,也有些将领率部东进,投降渔阳郡的宗阀,唯有阎渊与赢氏及诸阀势不两立,毅然率他这一脉黑燕军北上,踏入不可知的蛮荒。
  黄双、乐毅当初率甘泉山北麓兵马,毅然越过涟水,进入西园军及诸路勤王军的腹地,突袭西园军在果子岭的大营,为当时驻守甘泉山的黑燕军主力北撤赢得关键的时间,在完全这一壮举之后,黄双、乐毅率部随陈海投降,保证四万多将卒的性命,阎渊事后细想来,也并不能指责黄双、乐毅贪生怕死。
  而北进后,看到那么多的部属家小冰死、饿死,阎渊又想,或许黄双和乐毅的选择或许是最明智的。
  只是他不知道,陈海为何此时会寻到赤眉湖来见他?
  陈海不应该投靠阉党,在阉党的支持,在天水郡北部用兵,连获大捷,此时不应该在天水郡北部经营他的根基吗?
  难道过来说降?
  阎渊眉头紧蹙起来,他不觉得能指责黄双、乐毅贪生怕死,但不觉得他会跟黄双、乐毅做同样的选择,他们应该已经熬过最艰难的时刻,也许再打几场防御血战,令四周的蛮族知道他们的厉害,就能在这里立足了。
  来不及让他感慨,陈海二人就已经在扈卫的引领下走进帐来。
  陈海微微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除了一应必备之物,再无其他,简陋到极点,可见黑燕军在此立足的艰难。
  阎渊一身青袍,坐在案前示意了一下,也未起身。陈海丝毫不以为忤,拱手施礼,寒暄了两句,就分宾主坐好,宁婵儿脸蒙面纱,就站在陈海的身后,也不急于表明身份。
  看陈海坐下来,还是阎渊轻咳了一声,直截了当地说道:“陈侯率龙骧大营驻守横山,打破妖蛮,拯救万民于水火,实是天水郡民众之福,但陈侯此行倘若来当说客,有些话还是莫提为好,免得伤了彼此的感情。”
  阎渊年逾百岁,经历道禅院的破灭以及黑燕军的惨败,对燕州宗阀彻底失望透顶,其他将领在最后关头选择投靠边郡强潘,唯有阎渊明知道北上是九死一生,还是毅然率部北上,可见他的内心是何等的决绝。
  面对阎渊直截了当的拒绝,陈海只是一笑道:“阎师兄多虑了,我与宁师姐过来,为何不能是过来找阎师兄叙旧的?”
  阎渊此时也早就知道,当初与宁婵儿一起到甘泉山通报大天师巩清死讯的丑奴师弟,便是陈海所扮,陈海也是趁机,劝说黄双、乐毅随他投降阉党,最终编成龙骧大营——阎渊认定陈海是枭雄之辈,也不会认为他冒充过大天师的弟子,现在就能以师兄弟相称,冷哼一声,没有站在陈海身后的蒙纱女子,竟是然是宁婵儿。
  宁婵儿这才摘下遮脸轻纱,嫣然笑道:“阎师兄,这才多久没见,你却已经认不出我来了,让婵儿情何以堪?”
  阎渊心里冷冷一哼,在黑燕军困守雁门郡最艰难的时刻,黄双、乐毅虽然降了燕廷,但还暗中送些物资战械过来,宁婵儿在甘泉山惨败之后,就跟消失掉似的,从来未曾跟他这边联系,而是作为宁氏嫡女、太孙妃活得逍遥自在,他心里对宁婵儿也有诸多不满,没想到她会跟陈海一起过来当说客。
  “原来是宁师妹,宁师妹向来神出鬼没,大天师修成金刚躯后,更是难得一见,今天怎么要事,劳烦你到我这边来?”阎渊轻轻的扣着桌子问道。
  “阎师兄挥师北上之后,婵儿屡次想北上找师兄叙旧,商讨师尊遗策,但怎奈事情太多缠身,太子赢丹那边又有些怀疑我的身份,未敢有什么动作,这才耽搁了行程,最近好不容易脱开身,这就马不停蹄的找到陈师弟,一起看看师兄近况。”宁婵儿胡扯道,在大天师巩清辞世后,她只修、只求自己的道,对黑燕军及家属北进后的惨状,并没有太深的感触。
  宁婵儿修行千魅幻灭大法,以七情六欲迷乱人心,而己身则要先灭情,在别人看来,这或许已入邪道。
  “现在你们已经看过了,可以离开了。”阎渊还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神色,想直接请陈海、宁婵儿走人,无意去听陈海、宁婵儿游说的话。
  “阎师兄是以为我过来,是要说服阎师兄率黑燕军投降我龙骧大营,才拒人千里之外的?”陈海笑着问道。
  “难道不是?”阎渊问道。
  “我是有心劝黑燕军迁往横山安置,省去将卒及家小流离之苦,但阎师兄率部北进,我也知道阎师兄决绝之心志,此生宁死,也断不可能向燕廷低头的。我既然已知阎师兄的心志,为何还要过来做这些无用功?”陈海问道。
  没想到陈海直接表明他没有说降之意,阎渊微微一怔,这时候再也不便再绷紧脸,深吸了一口气,尽力微笑着说:“陈侯乃道禅院隐脉传法,鹤婆婆就特意过来跟我说明过,鹤婆婆也希望我能率部投陈侯,但人各有志,还希望陈侯能谅解……”
  鹤婆婆有千年的道行,能变化禽身,翱翔万里草原,不过是昼夜之事,陈海也早就猜到鹤婆婆应该早就与阎渊有联系,只是他也没有权力,要求鹤婆婆事事都遵循他的意志,但鹤婆婆无论对阎渊这一支黑燕军,还是黄双、乐毅所率追随他的那一支黑燕军,都是有感情的便是。
  陈海不介意地笑道:“道禅院既然分显脉、隐脉两支传承,就是没有必要事事都一致,也不存在隐脉强压显脉或显脉强压隐脉的说法。”
  即便算时间,克烈和拓跋二部的援军距离尧山已经很近,但铁鲲要是连最初的几场接触战都撑不过去,铁崖部也就没有让他扶持的资格,陈海此时也是耐着性子,跟阎渊打着哑谜。
  阎渊猜测陈海、宁婵儿不会无故前来,但陈海的话又让他崩不起脸,这才想着还没有尽待客之道,说道:“见到陈师弟、宁师妹,为兄都欢喜得忘记奉茶了。”接着高声往外招呼人奉茶,才有和言说道,“塞外艰辛,实在没有什么好招待师弟的,苦茶一杯,还望师弟不要嫌弃。”
  过不多时,就有人将茶水奉上,陈海略以搭嘴,却不觉得苦涩,宁婵儿则是俏脸皱成一团,阎渊也是视而不见,三人就干瘪瘪的坐在那里,没话找话的聊起闲散事,直到暮色四合,外面传来一阵匆匆脚步声,一个斥侯头领身着黑色轻甲,匆忙走进大帐来,似有紧急军情禀报,但发现帐中多了两个无关之人,一时之间,嗫嚅着闭嘴站在那里。
  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