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血-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刀碰撞在一起,出激烈的火花,都隆只觉得手一阵麻,项循也差不多也是如此感觉,两人的目光狠狠的撞在一起,都为敌人接住自己一刀感到意外,只是双方很快交叉而过,失去了继续交手的机会。
“卟、卟、卟。”三名明军从马上掉了下来,一名清兵握着一只断手,大声惨叫起来,刚才双方短暂的交锋,明军付出三人死亡的代价,仅换得了清兵一人重伤。
项循拨转马头,打量了自己唯一的部下,大声叫道:“还能战么?”
“大人,唯死而已。”
“好,再冲!”
都隆扭头望着项循,眼中闪过一丝遗憾的神色,这名明军足可以和自己一战,好久没有遇上对手了,可惜自己不能在这里耽搁时间,他点了点五人,其中包括那名断手的清军:“你,你……留下来消灭这两名明狗,其余人随我追击!”
“是,大人!”听到吩咐的五名清军拨转马头,眼睛冷然的打量着项循两人,那名断手的清军停止了惨叫,匆匆为自己包扎起来。
都隆放心的拍马向前追去,虽然那名明军武艺不错,可是五个人对付两人,应当绰绰有余了。
淮安城门,十余名守门的士兵正缩在一旁躲避着寒风,城门内外冷冷清清,也没有什么人影,大家都躲在家中,准备欢欢喜喜过个新年,刘泽清覆没后,原先定的那些杂税都被朝廷取消,加上前些时日朝廷大举向前方调运物资,不少人充当民夫,又赚了一些闲钱,今年总算有一点余钱过年。
急促的马蹄声在前方响起,一名守城士兵懒洋洋的抬头看去,顿时惊讶的张开嘴,前方出现了十余名骑士,最前面的一人穿着明军军服,正伏在马上生死不知,后面的十余人却是穿着皮衣,戴着瓜皮帽,虽然将光秃秃的脑门遮住了,脑后飞起来的一根尾巴却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鞑……鞑子。”那名守城士兵结结巴巴的道。
“什么打子,我说三娃子,想要打儿子,你也要有啊。”老兵的回话让其余人哄然大笑。
“不是打子,是鞑……鞑子。”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兵站了起来,只是向前看了一眼就惊呼起来:“不好,有鞑子,快关城门。”
不行了,每天三章太累,以老茅的龟,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昨晚码着码着眼睛就剌痛,只好关机休息中,以后每天保底两更,视情况再加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十四章督师史可法
老兵的惊呼把其余人都吓了一大跳,连忙都站起来向前看去,见到后面追来的鞑子兵,所有人仿佛身后有人拿鞭抽一样,一下子跳起来,向城门内跑去,也不管前头被追杀的明军是否来得及赶回,用尽力气推向城门,城门在吱吱呀呀中开始缓缓闭合。wWW!
“咴律律!”战马在城门还有一大半时冲了进来,人立而起,将马上的骑士重重摔下,那名骑士哼了一声,背上明晃晃的插着一支长箭。各人只是看了一眼,来不及去管那名摔在地上的同伴,所有人都用尽力气推着大门。
都隆“吁”了一声止住战马,在离城门数十步远的地方停下,虽然城门还没有完全关闭,只是他还没有头脑热到仅凭自己十人就夺城门,其实在前头那名明军进入淮安守将军视线时,他的任务就失败了,只是他不甘心,就差一点就将最后一名明军击杀了,才一直追到近前。
“撤!”十名清军调转马头,不一会就走得干干净净。
“呼。”关上城门的明军拍了拍胸口,喘息了数下才想起摔在通道中内逃回来的明军,一名老兵伸手一摸,摇了摇头,这名好不容易逃回来的同伴已经停止了呼吸。
“咦,这不是项霸王的手下吗。”一名守门士兵将死去的同伴认了出来,脸上浮现出一片惋惜之情,项霸王没有回来,多半已经死在鞑子手里了。
“哈哈……”项循大笑起来,只是马上皱了一下眉,刚才的笑声迁动了伤处,他用手捂住腑下,那里正有细细的血丝渗出。
在项循周围分布着九具尸体,其中四具是他的部下,另外五具是清军。包括那名已经断了一掌的清军,最靠近项循身边的两具清军尸体睁大着眼睛,一幅死不瞑目的表情。
回想起刚才的战事,项循也不由道了一声好险,剩下地五名清军虽然有一人断了手,己方只有两人,拼着受伤,项循博杀了两名清军,另外那名断手的清军却和自己的部下同归于尽。腋下的疼痛使项循连兵刀都差点举不起来,再打下去,项循万万不是剩下的两名清军对手,灵机一动之下,项循装死从马上摔了下来。
其实此举实在冒险,若是那两名清军稍有怀疑。只要在马上弯弓搭箭,项循就是连还手的机会也没有,幸好这两名清军因为同伴的死冲昏了头脑。从马上跳下来要对项循枭,才被项循暴起而杀,两名清军醒悟到上当时已经迟了。眼睁睁的看着一柄大刀从两人脖子间划过。
后面又有马蹄声传来,项循暗道不好,不是清军又有斥候到来,就是清军的主力到了,前方十名清军前往追杀自己地部下,也不知有没有人逃回,项循摇了摇头,眼下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自己该做了都做了。保命要紧。他一时顾不得割了五名清军脑袋领赏,只得忍着疼痛。跨上马背,从侧面逃去。
数十骑从淮安城南门打马出去不久。整个北门轰隆隆地马蹄声响起。数千清军已经赶到淮安城下。看着淮安城紧闭地大门和城头上已经严阵以待地明军。谭泰扬了扬手。正在轰隆隆前进地清军停了下来。由动至静转换自然。清军驻立在马上静止不动。就象是雕像一样。黑压压一大片。只有马匹不时打着地呼噜和清军嘴里呼出地白汽证明那是活人。
城头地明军看得连呼吸都不敢出。眼中射出一片骇然之色。清军骑射无双。并不是完全自夸。动静之前转换如此自然。至少没有哪部明军可以做到。众人又暗自庆幸。好在城中先一步得到情报。否则给这部清军突然兵临城下。谁也不知道淮安会不会短时间失守。
能否突袭成功本来就是五五之数。见失去机会。谭泰也没有着急。先安排一部人开始建造营帐。另一部分人却分成数部。对淮安城周围进行扫荡。由于清军来地突然。所有百姓都毫无准备。他们来不及搬迁。只有任由清军搜刮。好在清军不象以前那样一心劫掠。终究摆出了一幅争天下地架势。只要不反抗。多半性命无忧。只是粮食、猪羊、鸡鸭……嘿嘿。对不起。征用了。
至于敢反抗。或者藏着粮食不给。那就不要怪大爷不客气了。与大清对抗那是自寻死路。
清军数千人就敢分兵。城头上看得非常清楚。虽然大明官兵都显得非常气愤。只是要出城与鞑子野战。谁也没有这个胆子。这部分人必定只是清军前锋。若是在城外交战损失惨重。那城池还怎么守。
果然。接下来地几天。越来越多地清军开了过来。黑压压有数万之多。虽然清军还没有开始攻城。淮安城中地明军却都胆战心惊起来。整个淮安兵马才五千人。如何能抵敌鞑子数万精锐。这个年。淮安都在惶急中渡过。城头官兵都时不时地望向南方。盼着朝廷地援军赶快到来。
扬州,督帅府,史可法正在家中休息,明天就是大年三十,眼看着崇祯十七年就要过去了,过了明天就进入弘光元年,看着窗外雪花飘过,史可法默默的道:“但愿到了明年,大明能够少些磨难。”
今年无疑是大明立国以来最为劫难的一年,先是京城被流贼攻破,君父死难,接着又是满清入关,将京城占据,当满清击败流寇的消息传来时,史可法和许多人一样非常兴奋,在与京中东林党人联络后,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借虏平寇之策,只是没想到原先以为平庸的皇帝突然飙,不但完全推翻了大臣和各个军镇都同意了地借虏平寇之策,而且对江北四镇二杀一囚,只有一个黄得功获得了皇帝地信任。
对于江北四镇的跋扈,史可法是深有体会,他以兵部尚书之尊出镇扬州,本意是对江北四镇督军,只是明末武将已势大难制,四镇又有拥立之功,谁也不把史河法放在眼里,他微服私服时,正碰上刘泽清大兴土木,还被抓去充当了三天劳力,直到碰到刘泽清本人才得以脱身。
只是他决没有想到皇帝会以如此激烈地手段应对,消息传到扬州,史可法吓得半响无语,嘴中喃喃自语:“莫非大明已无救焉?”
事实证明,史可法完全是杞人忧天,二刘被诛,他们的余部虽然叛乱,却很快被朝廷平定,高杰放了出来,他地部下也乖乖听众了朝廷的调令,在左良玉被灭后,朝廷的威信重新确立,即使黄得功封为靖国公,也没有象以前一样敢视朝廷的旨意不顾。
刘泽清、刘良佐被诛,高杰被调离,黄得功高升,江北四镇一下子变得不复存在,史可法督师完全成了空架子,本来以史可法的地位应该重新调入朝廷,只是马士英唯恐史可法回来后与他争权,拼命阻止,王福也不知该如何安排这位虽然满腔忠烈,在政治上实际极为幼稚的史阁部,也无心调他回来,史可法依然只得留在扬州。
没有江北四镇的制肘,史可法反而能够放开手脚,不复原先的窘境,在他的努力下,这几个月算是收拢数万兵马,迅填补了江北四镇留下来的空白,为此,史可法几乎是殚精竭虑,不得一天休息,今天是因为马上要过年,各个衙门也都封印放假,史可法总算才有了休息的时间。
“威儿,明天就要过年了,你不必在督师府,也回家吧。”史可法抬起头,对一直陪在身边的史德威道。
史可法没有儿子,三年前,才收史德威为义子,从此史德威一直跟在史可法身边,两人情同亲生父子。
“义父,天色尚早,就让孩儿再陪陪你吧,也好有一个人说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