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妻乃上将军-第8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小九这神色,看来是难守了呢!”秦王李慎亦大笑道。
  从旁,安陵王李承冷哼一声,看着李寿淡淡说道,“本王始终认为,你的才能远不及太子哥哥,大周的皇帝之位,应该由太子哥哥来担任。可既然事已至此,本王奉劝你几句也无妨!——若是你心中尚存着要他人来替你解围的念头,你,是守不住这冀京的!”
  “说得好!不愧是我李暨的儿子!”李暨笑着称赞道。
  李寿闻言心中一震,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毕竟他确实是将希望寄托在梁丘舞、谢安、李贤以及梁丘公、吕公、文钦、荀正等人身上,而未曾想过他自己能够在这场战事中发挥什么作用。
  啊,尽管他也纠结于没能在昨日的守城中出一份力,但是他却并仔细思考过他能做些什么,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
  想到这里,李寿终于能静下心思忖起来。
  见此,李暨微微一笑,忽然沉声说道,“小九,朕还记得,你曾经对朕说过,要做出一番比朕更宏伟的事业,随后在朕的墓碑上,刻下最可笑的帝王等字么?那么,就去应付北疆兵看看吧!——倘若死在了这里,那么最可笑的帝王就并非是朕,而是口出狂言的你了!”
  李寿闻言心中一震,望着父亲说不出话来。
  “天……已经亮了!”李暨抬手指了指殿外。李寿这才注意到方才还大暗的天色,早已放亮。
  “听,北疆军攻城的号角声已经响起了……”瞥了一眼李寿。李暨微笑说道,“去吧。该是你履行身为帝王职责的时候了,朕最小的儿子!——我李暨的儿子,绝没有蠢材,更没有懦夫!”
  说罢,李暨一转身从李寿身旁走过,在此之后,前太子李炜、秦王李慎与安陵王李承亦相继从他身边走过。消失在不远处那盏烛台所发出的光亮中。
  “记住,你乃大周天子!”
  耳边回荡着父亲李暨在身影逐渐消失前所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李寿的双眼猛地睁开,他这才发现。自己依旧好端端地盘坐在父亲李暨的灵位前,看样子不曾挪动丝毫。
  “陛……陛下?”在李寿身前,老太监王英弓着腰一脸担忧地望着这位年轻的君王。
  朝着殿下瞧了一眼,李寿注意到了殿外那一干小太监,微微吐了口气。他喃喃说道,“是……梦么?”说罢,他询问老太监王英道,“王公公,朕在此盘坐了多久?”
  “一宿……”王英一脸担忧地说道。
  “明明感觉只有片刻。不想竟已有一宿么?”李寿轻笑一声,站起身来,抖了抖因为坐姿而显得褶皱的天子黄袍,转头望向西北方向的阜成门。
  正如梦中的父亲李暨所言,此刻天色早已大亮,北疆兵攻打冀京城池的号角声也确实已经吹响了。
  “陛下,今日也要亲自去守城么?”老太监一脸担忧地问道。
  “啊!”李寿笑了笑,说道,“朕乃……天子啊!——不过在此之前,朕要先去换一身衣服……穿着龙袍去守城,果然是不像话!”
  “……”老太监张了张嘴,竟说不出一句话来,他只感觉今日的李寿与昨日消极的模样判若两人。
  “哦,对了!”好似是想到了什么,李寿在走到大殿门口时回头望了一眼老太监王英,轻笑说道,“若当真有个万一,还请王公公抱着朕年幼的皇儿投朝歌去……”
  “陛……下?”老太监面色微微一变,他当然清楚李寿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陛下非去不可么?——老奴以为,陛下万金之躯,切不可身临险地啊!”
  “呵!朕非去不可啊,谁叫朕乃……大周天子呢!”
  “……”老太监王英闻言为之动容,不知为何,他略显浑浊的眼睛旁,微微有些湿润。或许,他是从李寿身上瞧见了先帝李暨年轻时的影子吧。
  “吾皇……万岁!”从未向李寿伏地叩首的老太监一脸激动地跪拜下来,目送着李寿消失在大殿之外。
  而与此同时,在冀京的西北方向城墙上,东国公梁丘公、南国公吕公、北池侯文钦以及卫尉寺卿荀正正立于城头之上,一脸凝重地注视着城外的北疆兵。
  或许是心理作用吧,休整了一宿的北疆兵看起来军势比昨日还要强大,尽管攻城战尚未打响,但是那肃然的气氛,却隐隐袭向了城上的守兵。
  “好……好强的气势!”眼瞅着城外声势浩大的北疆兵,吕公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话音刚落,便见梁丘公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啊,比之昨日还要强啊……”说着,这位老人眼中流露出几分复杂神色。
  看梁丘公看来,他曾经的学生、如今的燕王李茂既然摆出这样一副声势浩大的军势,那么无疑是要对冀京展开正式的攻打,与昨日试探性的佯攻那可是截然不同的。
  甚至于,燕王李茂本人或许也会亲自出马。
  想到这里,梁丘公微微叹了口气,因为他不清楚年老的自己是否还能降服城下那位北方的霸主。
  梁丘皓、梁丘舞、李茂……
  曾经教授过武艺的三人,陆陆续续赶超了自己,这种滋味,在梁丘公看来可不怎么好受。
  说什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一旦老去,尽管心中尚有雄心壮志又能如何?时代,永远是属于年轻一辈的!
  “呜呜——!呜呜——!呜呜——!”
  “杀!”
  在又一番号角声过后,城下的北疆兵骤然对冀京展开了攻势,然而此时。李寿却还未抵达城上。
  “陛下呢?”
  “北疆兵都开始攻城了,陛下怎么还未到?”
  “难道昨日被北疆兵吓住了?”
  在不远处,几名守城的士卒见李寿迟迟不到。窃窃私语起来。
  “……”似乎注意到了那几名士卒的窃窃私语,北池侯文钦微微皱了皱眉。厉声喝道,“厮杀在即,休得私语!”
  一通喝话,城上的窃窃私语声果然被压了下去,然而守城将士们那不安焦躁的心情,却并未因此受到安抚。
  甚至于有人开始暗暗怀疑,怀疑天子李寿是否是趁着昨日北疆兵撤军时悄悄逃走了。
  明明说要与冀京共存亡。在见识到了北疆兵的实力后,还不是逃之夭夭了?
  尽管不敢直说,可众守城将士的心中却忍不住这样想道。
  “啧!”北池侯文钦皱了皱眉,因为他明显感觉到了士卒们士气上变化。
  而就在这时。城墙上不知何处响起了“咚咚咚”的鼓声。
  怎么回事?将军们还未曾下令擂鼓助阵呀,究竟是何人胆敢不尊将令?
  城上众将士心下纳闷,就连文钦心中亦有些不悦,四下张望着,试图找到了那个不尊将令的家伙。
  终于。顺着鼓声传来的方向,文钦找到了那个不尊自己将令私自擂鼓的家伙,那是一个身穿着墨色铠甲的年轻将领……
  “咦?”
  细细一瞅,文钦面色大变,他哪里会认不出。那位身穿着铠甲的年轻将军,正是他们所效忠的大周皇帝,李寿。
  “陛……下?”文钦喃喃自语出声。
  “什么?是陛下?”
  “陛下亲自上阵替我等擂鼓助威?”
  “陛下没有抛弃我等……”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消片刻,城墙上的守兵都晓得了此事。
  '特地换了一身衣服么?'
  远远注视着李寿,文钦眼眸闪过一丝惊讶与意外。尽管昨日他什么也没说,但是心底,他对于李寿身穿龙袍守城终归还是有些芥蒂的,而如今,见李寿换上了一身将军甲胄,文钦尽管还是没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极为赞赏的。
  “尔等都瞧见了么?!”振臂高呼,文钦厉声喝道,“陛下,亲自为我等擂鼓助威,若如此我等还不能将北疆兵阻挡在此,有何面目再见陛下?!”
  城上众将士闻言呆了呆,片刻过后,城上爆发出一股振奋人心的呐喊。
  “喔喔——!”
  即便远在千丈之外的燕王李茂,亦听地清清楚楚。
  当即,李茂的面色沉了下来,因为他意识到,或许他不能够轻松地拿下冀京城了。
  事实证明,李茂的预感成真了,在天子李寿不惜自身亲自登楼参与守城之后,冀京城内守兵的士气高涨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以至于北疆兵猛攻冀京十余日,竟也攻不上城头。
  气急败坏的李茂终于还是忍不住下达了十日内攻克冀京的死命令,然而即便如此,北疆兵依旧还是无法打开局面。
  其实这倒也怪不得北疆兵,毕竟冀京城内尚有南军“陷阵”与北军“背嵬”这两支四镇兵马,而众所周知,南军陷阵营是最擅长防守的,当一明明南军士卒身穿着重达数十斤的坚实铠甲,手持着上百斤的一人高盾牌直接往城墙上那么一站,那简直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战线。纵然北疆兵使劲全力用刀砍下,南军士卒依旧傲然伫立,丝毫也不曾动摇。
  而北军背嵬虽没有南军那么奢华的铠甲,但终归北军是皇宫内的禁卫军,撇开装备上的差异不谈,一名南军士卒不见得能打得过一名北军士卒,毕竟北军是训练最全面的轻甲步兵。
  李茂恐怕是怎么也没想到冀京这块硬骨头竟然是这么得难啃,以至于这场仗一直打到六月中旬,战况却对北疆军越来越不利。
  毕竟六月天气转暖,冀京城外的护城河冰层解冻,这意味着冀京除了高而坚实的城墙外,又多了一道屏障。
  好在李茂也不是十足的莽夫,在见识过冀京城上士卒的强烈抵挡后,他终于抛下了无谓的自负,下令军中士卒伐木打造大型攻城器械。
  要知道,燕王李茂麾下兵马中渔阳铁骑占了足足四万,而这四万骑兵却无法用以攻城战,顶多就是朝着冀京城方向骑射几波箭矢,挫挫城上周军的士气,可惜的是,冀京方面因为有天子李寿这面活旗帜在,李茂的这一招并不能起到什么效果。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转眼便到了六月十七日,而这时,北疆军中的大型攻城器械也陆续竣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