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佚名的绝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要厌恶您袒露胸怀呢?
    姜尚说,鱼钓有三等,线细饵明,小鱼食它;中线香饵,中鱼食它;粗绳丰饵,
大鱼食它。鱼食钓饵,牵动钓丝;人食俸禄,服务君王。所以,以饵取鱼,鱼可杀;
以禄取人,人可效死。齐家可以得国,治国可以平天下。
    文王说,请再深入讲讲得天下的道理。
    姜尚说,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和天下人同利的人,就得天
下;据天下之利于一己的人,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享的人,是仁
人。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兔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称为“德”。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称为“义”。义之所在,天下归之。
    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趋利,能为天下人生利的,称为“道”。道之所在,
天下归之。
    文王听了,拜谢受教,载姜尚,同车归岐原,立为师。
    宣王说,讲得好,想不到先生通今还博古。我不敢和文王、武王相比,但有心
振兴文王、武王的事业。得遇先生,是我的大幸。
    吉甫说,我不过是奉王命,说前朝故事,更不敢比姜尚。其他的话,便压在舌
头下,不再往深说。
    又过了两天,宣王召吉甫进宫,两人闲坐,好像拉家常。
    宣王望吉甫,你姓吉?
    也可以说姓吉。
    那么,你是南燕人?
    周初,武王大封诸侯,立六十一国,武王兄弟之国,十有五人,而姬姓王室子
弟之国四十人。
    当时,封了两个同名的“燕”国。一个燕国在北,姬姓,开国君主是召公,武
王兄弟之国。都城为蓟(ji,在今北京城西南隅),拥有环蓟南北大片土地(约相
当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广大地区)。
    一个燕国在南,受封的是黄帝后裔,姞姓,都城大致在朝歌牧野附近(今河南
延津县东北,或汲县西)。为区别北方姬姓燕国,人们便把方位靠南,国家较小的
姞姓燕国,称为“南燕”。
    吉甫问,您怎么猜我是南燕人,就因为我姓吉?
    宣王笑笑,正是,南燕是始姓之国,姞姓,以后好像也有不少人改成了“吉”,
你这个“吉”,也许就是这么来的?
    吉甫说,陛下可知道,周初还有另外一个姞姓之国?
    另外还有一个姞姓之国?
    鄂国也是一个古老的方国,姞姓,黄帝后裔。商朝封为侯国,建都野王(今河
南省泌阳县)。纣王时,鄂侯还与西伯(即周文王姬昌。周代商前,只是西方一个
强盛的方国,被商王封为西伯)同被任命为商朝的三公(司徒、司马、司空,朝廷
品位最高的三个大臣)。鄂侯有个女儿很美丽,因为不愿入官侍候纣王,而被杀害,
鄂侯也因此被醢(hai海,把人剁成肉酱,古代一种酷刑)。
    周初,鄂侯还在原封地,重受周封。这时,楚国日渐强大,从都城丹阳(今河
南西南淅川县下寺,丹江之北),向外扩张。鄂国离丹阳不远,受到楚国威胁,便
远徒长江中游(今湖北鄂城市)。
    几百年后,楚国更加强大,从丹阳、荆山一带顺汉水东下,奄有江汉,又把鄂
国当作占领的主要目标。楚君熊渠率军打到鄂国,鄂侯奋起抵抗,终于不敌,军败
国亡。
    楚占鄂地,如虎添翼。鄂地扼长江中游,溯长江西上可达荆宜、巴蜀;顺江汉
而北,能挺进中原;沿大江东下,可通吴越。这一带土地肥沃,宜于垦殖,更有铜
绿山(今湖北大冶县铜绿山)丰富的铜矿资源,可供开采冶炼。既可富国,也可强
兵。
    听父辈说,我的祖先是鄂侯后裔,鄂亡于楚,我们的一支迂于楚西北的房陵。
我名吉甫,吉演变于始,那么,这始当是鄂国的姞。
    宣王点头,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历史渊源。
    吉甫说,鄂地产铜,鄂国的兵器是有名的。迁房陵以后,我们的祖先带去了冶
铜和铸造锐利兵器的传统技艺。
    宣王笑笑,所以,你的铜箭镟特别锐利,能射进石虎?不过,也还有你超凡的
膂力;以前,也曾有随我入山狩猎的人,蓦见石虎,以为真虎,引弓劲发,却往往
只能在石虎上留下一个箭射的白头。其中固有箭链不够坚利的原因;也有使用坚利
铜箭链,膂力不逮,不足以透石虎的。
    吉甫暗想,这么说,石虎是有意安排,以试我弓法膂力的。而且,在我之前,
为了选拔人才,已多次用过这种方法。
    吉甫并不点破,却说,臣蓦见石虎,以为真虎,怕虎伤王,一时情急,愿以死
相拼。生死关头,人是可以暴发超出平常十倍膂力的。
    宣王说,可见你对朕忠心耿耿,你的忠心一定也超出常人十倍。
    吉甫谦逊地说,不敢自夸。
    你有这样的文才武略,又是黄帝后裔,僻居房陵,实在可惜。朕即位不久,想
重振文王武王开创的大业,正是用人的时候。你就留在镐京,做我的辅臣如何?
    提到黄帝后裔,那只是一种历史说法。我现在的正式身分是楚人。王说,吉源
于姞,是黄帝后裔的姓。我还有一个楚姓“兮”,名“甲”。我在房陵,人们呼我
的全称是“兮甲吉甫” 。 在家我是长子,甲是长,怕也是长的意思,人们又叫我
“兮伯吉甫”。
    周视楚为“蛮”,南方的野蛮人。一个南蛮之人,到镐京做周王的辅臣,合适
吗?朝野会怎么议论?
    宣王沉吟片刻,你很直率,但并不妨事。要想振兴文王武王开创的大业,就得
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况且,千年变迁,楚地也不全是土著蛮人了。
    炎帝从中原过长江,几千年来,炎帝子孙已经遍布江南,和当地土著蛮人杂处
融合。而炎帝、黄帝同源姜水,本是同姓兄弟嘛。
    宣王这样通达,吉甫也就乐意留下。

    
 


  
                                 第二节

    宣王授吉甫“尹”的官职。
    公卿是周王室最高品位的官职,列在百官之首。以下是太师、尹之类的官职。
太师、尹虽然不及公卿品位高,也是掌握国家军政大权的一些重臣。
    接受了“尹”的官职,人们开始把吉甫冠上官名,称他为尹吉甫,尹吉甫感觉
肩上的担子重了。朝廷里太师、尹氏,不止他一人,并不都是贤而有才,为国分忧。
对那些权势显赫,却办事不公,甚至祸害百姓的“赫赫师尹”,他是十分厌恶的。
    尹吉甫吟哦着,内容都是关于“师”和“尹”的。

    节彼南山,
    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
    民具尔瞻。
    忧心如炎,
    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
    何用不监!

    (巍峨终南山,层峦迭石岩。赫赫师和尹,人民都瞻望你。心中忧如焚,不敢
戏谈您。北方边寇国家危难,为何你看不见?)

    尹氏大师,
    维周之氏(di柢,根本)。
    秉国之均,
    四方是维。
    天子是毗,
    傅民不迷。

    (尹氏大师,周朝根本,掌握国家平稳,四方由你维持,你是天子近臣,应该
使民心安定不迷乱。)
    事情并不如尹吉甫愿望美好、北方(犭严)狁不断南侵,已经到达泾水北岸,
逼近镐京。朝廷执掌军政大权的一些师尹却束手无策,不能为国分忧。
    吉甫虽然也有“尹”的官职,但自己是新来乍到的客“尹”,并没有军政实权,
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他忧郁地吟哦:

    驾彼四牡(公马),
    四牡项领(领,同令,美善)。
    我瞻四方,
    蹙蹙靡所骋!

    (驾上四匹公马,回马昂颈美又壮。我瞻望四方志难伸,局促狭小无处奔!)
    (以上《诗经·节南山》)
    这些日子,尹吉甫常常一人踽踽独行,步出镐京北郊,去看烽燧。
    镐京北滨渭水,渭水最大的支流径河在这里汇流。泾河北源固原(今甘肃省固
原县)南的笄(ji鸡,簪子)头山,东南流,会合沿途许多小河,逶迤入渭。从陇
南黄土高原滚滚而下的径河,灌溉了两岸干渴的土地,给渭河注入充沛的水量,也
带来黄土高原混浊的泥沙。
    泾水浊,而渭水清,世人说清浊有别,便常常以烃、渭为喻。径水出固原笄头
山,东南至高陵(今陕西高陵县)入渭;渭水出陇地渭源(今甘肃渭源县)乌鼠山,
至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渭水入黄河处,古为同州所辖)入黄河。然而,泾未入渭
的时候,虽浊而不显,由于两水相会对比,才清浊分明。所以,又说“径以渭浊”,
“泾渭分明”。
    

    站在渭水南岸,就能看看北岸沿径河迤逦西北的座座烽火台了。烽火台,在南
方楚地很少见到,据说在边关要塞,偶尔也有。而在西北陇秦等地,近到镐都京畿,
却遍地都是,形成一慷慨悲壮的大景观。
    西北方的游牧部族,夏商或称熏育,或叫鬼方,周初名俨犹(以后称戎、狄,
汉代称匈奴)。华夏民族早已农耕定居,他们还在游牧,逐水草迁徙。他们生活无
定,早就觊觎华夏族聚居水美土肥的地域,常常南下东来,侵扰掠夺。
    商王武丁,就曾率领中原各个方国,共同讨伐鬼方。
    周人不堪侵扰,离开渭北豳地,迁到渭水中游的歧原。(犭严)狁尾随周人,
也企图进入渭水流域。周康王时,周人和鬼方大战,大败鬼方,俘获鬼方一万三千
多人,酋长三人,还俘获车、马和很多牛羊。
    周穆王还强徙犬戎(也就是俨犹)于大原(今甘肃平凉、镇原一带)。
    穆王以后,(犭严)狁日益强盛,经常向南侵袭,历朝发生多次战争。到了宣
王时,(犭严)狁已经到达泾河北岸,逼近周都丰镐。
    (犭严)狁居无定处,骑马带箭,疾风一样倏忽而来,抢掠子女财物,又疾风
一样倏忽而去。为了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