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的沟通术-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别人的好感,收获颇丰。所以,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幽自己一默。
  适度调侃,活跃气氛
  真正的高手总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时而巧妙地化解不怎么愉快的场面,更使那些原本不妙的事变得别有情趣。各个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都熟练掌握这一技巧:
  1958年11月,毛泽东到湖北视察。11月14日,专列途经孝感火车站。主席要求专列作短暂停留,他要找当地干部群众座谈农业问题。下午,孝感地委、孝感县委的部分领导登上了专列。孝感市妇女代表晏桃香是参加座谈的人员之一,她当时正患感冒,外加心情格外激动,见到主席时话还没来得及说,就控制不住打了一个大喷嚏。“啊嚏——”一声,唾沫星子喷到了毛泽东脸上……顿时,大家被这“突发事件”惊得目瞪口呆,晏桃香更是,尴尬万分,愣在那里等待主席“雷霆震怒”。然而,毛泽东没有发火,只是若无其事轻轻说了句:“雷声大,雨点小。”说完用手帕轻轻擦拭了被唾沫打湿的脸部,一笑了之。大家听到毛泽东的幽默话语,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尴尬的气氛在笑声中消失。
  美国总统里根总统访问加拿大,在一座城市发表演说。在演说过程中,有一群举行反美示威的人不时打断他的演说,明显地显示出反美情绪。里根是作为客人到加拿大访问的,作为加拿大的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对这种无理的举动感到非常尴尬。面对这种困境,里根反而面带笑容地对他说:“这种情况在美国在经常发生的,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可能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第44节:第四章 诙谐幽默,牢牢吸引对方(6)
  听到这话,尴尬的特鲁多禁不住笑了。
  07年,中断多年的中日军事高层交流重新启动,拘束总是难免的,也不可能指望一日“破冰”。不过,曹刚川的幽默化解了不少尴尬。
  拜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曹刚川向安倍一一介绍中方随团将领,介绍完其他人,曹刚川“不忘”介绍自己,“我是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把安倍和在场人士都逗笑了。双方会谈于是在轻松气氛中开场。
  在参观京都名胜金阁寺时,看得津津有味的曹刚川经过一个喻义鲤鱼跃龙门的小瀑布。向前又走了一段,看见有真正鲤鱼的水塘,曹刚川故意说,“这些鲤鱼肯定是从那边游过来的。”陪同的僧人听了翻译后哈哈大笑。
  当然,日方也很会活跃气氛。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与曹刚川会面时对他说:“日本新内阁被人称为‘日中友好内阁’,因为很多阁僚都很了解中国。”一席话,巧妙拉近了宾主的距离。
  省市级的优秀干部也毫不逊色:大连市长薄熙来就以出色的政治领导能力和口才著称。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记者说大连真绿啊!薄熙来说:“咱干不了大活儿,就种点草。”记者说大连真美啊!薄熙来说:“是驴粪蛋外面光么。”记者说大连盖了新楼,薄熙来说:“那是奶娘抱孩子——都是人家的,或者是外国,或是外省市的投资。”
  记者说大连仅这两三年就从一个其貌不扬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花园城市,市长可真行。薄熙来说:“这是黄鼠狼掀门帘——露一小手。”
  记者说市长真辛苦,薄熙来说:“还可以,我们大连人吃得好。”记者说市长身高1米86 真帅气。薄熙来说:“不动脑子的人就容易长大个儿。好了,欢迎大家再来,我们的海风可以无偿送给你们。”满座大笑。
  上述故事想必已经让你体会到了这些领导者的魅力。调侃无疑是一种情趣。善调侃的人一定豁达且幽默,雅致且可爱。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复杂的情景如果都能用较强的应变能力,发挥即兴口才调侃一下,闪烁敏锐的思维和智慧,则会增添不少趣味。
  常在小区活动室玩牌的老王好久没来了。这次一来,牌友老孙就问:“老王啊,怎么这几天都没看见你啊?”
  老王一脸的严肃,说:“别提了,我被‘双规’了!”
  老孙吓一跳,问:“啊?怎么回事儿?贪污了?”
  老王一笑,说:“哈哈,我儿子、儿媳妇找我谈话喽,宣布我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接送小孙子上幼儿园。”
  众人这才明白,哈哈大笑。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融洽。老王的幽默诙谐更是深入人心。
  用过于严肃的态度生活,难免太沉重;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总是唉声叹气,生活必然一片灰暗。如果换一种心态,调侃一下生活,就会显得诙谐幽默,大度自然,每天都会很阳光、很光明,充满希望和快乐。会调侃的人懂得如何给生活添加佐料,受到不公平待遇也会泰然处之,即使心情郁闷,也能通过开玩笑的方式给别人传达某种信息,实质上这种人热爱生活,大智若愚,充满了人格魅力,现实生活中会得到众多朋友的喜爱,因此成功的机会自然比一般人多。
  但是,和开玩笑一样,调侃要有一个尺度,尤其是那些可能让对方尴尬或误会的话不说为妙。调侃自己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但用在别人身上时就一定要注意分寸了。调侃与玩笑的分寸与尺度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又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同样的玩笑开在这儿可以,开在那儿不行,这个人可以接受,那个人或许不能承受。那么,分寸与尺度在哪儿,很显然,在对方那里。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玩笑如何,对方不能接受那就是不合时宜,所以,入乡随俗、因人而异是诙谐、调侃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调侃的目的在于活跃气氛,千万不要适得其反。
                  第45节:第四章 诙谐幽默,牢牢吸引对方(7)
  先顺后逆,巧妙反驳
  所谓先顺后逆是指先顺承对方的意思,对对方所说的话加以肯定,然后急转直下,说出相反或不同的观念。从兵法上来讲,这种说话的机巧是借敌力为我力,引诱对方走向荒谬的极端。然后,出其不意地突然逆转,集中火力杀回马枪,使对方冷不丁受当头棒喝而晕头转向,失去招架之功。
  先顺后逆不在乎力量的强弱,而在于把握语机,语机把握准了,即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一些人一说话就喜欢口出狂言,你若与他正面交锋,很可能造成两败俱伤。先顺后逆就是先满足对方的表现欲,让他按他自己的逻辑思维尽情地表现,甚至还可以适当地附和他、怂恿他,直至他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随即来个“突逆”,这样,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革”期间,某农场召开批判大会,批判一位小学教师打了自己的妻子。
  台下的群众都知道那位教师的妻子与造反派头头有染,但大家敢怒而不敢言。教师的妻子首先上台,声泪俱下地控诉说:“他不把我当人看待,把我当成他的私有财产。”
  这时,一位下放的知识分子突然跃身上台,顺着那位教师妻子的话指着教师说:“你也是个读书人,是人民教师,怎么能把你的老婆当成私有财产?你的错误是严重的,必须彻底认罪……”
  造反派头头和教师的妻子均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这时,那位下放的知识分子又突然提高嗓门接着说:“我警告你,今后一定要把你的老婆当成公有财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一席话,顿时让台下沉默的人群轰然大笑,而造反派头头和他的姘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某些敢怒不敢言的时刻,这种方法会非常有用。这种幽默技巧常见于口头语言之中,由回答的一方使用。下面我们分类来看:
  1、附加条件法
  即先顺承对方的意思,然后转换一个口气附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往往是事实上不可能的或主观无法做到的。如:
  有一次,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为了赶到一家大剧院演出,急急忙忙跨上一辆马车,他一边催车夫快点,一边向车夫问价。
  “先生,你要付我10法郎。”马车夫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便有意讹诈他。
  “你这是开玩笑吧?”帕格尼尼吃惊地问道。
  “我想不是。今天人们去听你一根琴弦拉琴,你可是每人收10法郎啊!我这个价格不算多。”
  “那好吧,我付你10法郎,不过你得用一个轮子把我送到剧院。”
  例子中的音乐家帕格尼尼,对于车夫的敲诈勒索,没有义愤填膺,断然拒绝,而是先同意付款,然后提出了一个令车夫无法做到的条件:用一个轮子把他送到剧院。这客观上便起到了拒绝勒索的作用。
  某马戏团有一个重要的节目:驯狮表演。一个年轻漂亮的女驯狮员,手拿指挥棒,让狮子做高难度的动作,演到高潮时,女郎口中含一块糖,让狮子用舌头接过去。为了渲染气氛,马戏团的经理问观众:“哪位观众敢上来试一试?”
  台下一片沉默,突然有位男士应声答道:“我敢。”观众一下子把目光聚集到他身上,停了片刻,他接着说:“不过,我要演狮子。”
  马戏团经理是要观众与狮子一同表演,但是由于在“试一试”的前面理所当然地省略了“与狮子”三个字,这便给了那位男士以可乘之机,他先出人意料地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后来一个转折,从而开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玩笑:他要上去与那位女驯狮员接吻。
                  第46节:第四章 诙谐幽默,牢牢吸引对方(8)
  2、补充说明法
  先肯定对方的说法或顺承对方的意思加以回答,然后再补充说明,使之符合逻辑。如:
  有一年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为了愚弄众人,报道了一则马克?吐温去世的消息。人们信以为真,很快,吊唁的人流纷纷涌向马克?吐温的家。
  马克?吐温对于报纸的恶作剧并没有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