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朱自清散文全集 1078-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辞——老人常受人尊重。但“你老”用得少 些。
  最后还有省去对称的办法,却并不如文法书里所说,只限于祈使语气,也不限于上辈对 下辈的问语或答语,或熟人间偶然的问答语:如“去吗”,“不去”之类。有人曾遇见一位 颇有名望的省议会议长,随意谈天儿。那议长的说话老是这样的:去过北京吗?
  在哪儿住?
  觉得北京怎么样?
  几时回来的?
  始终没有用一个对称,也没有用一个呼位的他称,仿佛说到一个不知是谁的人。那听话 的觉得自己没有了,只看见俨然的议长。可是偶然要敷衍一两句话,而忘了对面人的姓,单 称“先生”又觉不值得的时候,这么办却也可以救眼前之急。
  生人相见也不多称“我”。但是单称“我”只不过傲慢,仿佛有点儿瞧不起人,却没有 那过分亲昵的味儿,与称你我的时候不一样。所以自称比对称麻烦少些。若是不随便称 “你”,“我”字尽可麻麻糊糊通用;不过要留心声调与姿态,别显出拍胸脯指鼻尖的神 儿。若是还要谨慎些,在北京可以说“咱”,说“俺”,在南方可以说“我们”:“咱”和 “俺”原来也都是闭口音,与“我们”同是众数。自称用众数,表示听话的也在内,“我” 说话,像是你和我或你我他联合宣言;这么着,我的责任就有人分担,谁也不能说我自以为 是了。也有说“自己”的,如“只怪自己不好”,“自己没主意,怨谁!”但同样的句子用 来指你我也成。至于说“我自己”,那却是加重的语气,与这个不同。又有说“某人”, “某某人”的;如张三说,“他们老疑心这是某人做的,其实我一点也不知道。”
  这个“某人”就是张三,但得随手用“我”字点明。若说“张某人岂是那样的人!”却 容易明白。又有说“人”,“别人”,“人家”,“别人家”的;如,“这可叫人怎么 办?”“也不管人家死活。”指你我也成。这些都是用他称(单数与众数)替代自称,将自 己说成别人;但都不是明确的替代,要靠上下文,加上声调姿态,才能显出作用,不像替代 对称那样。而其中如“自己”,“某人”,能替代“我”的时候也不多,可见自称在我的关 系多,在人的关系少,老老实实用“我”字也无妨;所以历来并不十分费心思去找替代的名 词。
  演说称“兄弟”,“鄙人”,“个人”或自己名字,会议称“本席”,也是他称替代自 称,却一听就明白。因为这几个名词,除“兄弟”代“我”,平常谈话里还偶然用得着之 外,别的差不多都已成了向公众说话专用的自称。“兄弟”,“鄙人”全是谦词,“兄弟” 亲昵些:“个人”就是“自己”;称名字不带姓,好像对尊长说话。——称名字的还有仆役 与幼儿。仆役称名字兼带姓,如“张顺不敢”。幼儿自称乳名,却因为自我观念还未十分发 达,听见人家称自己乳名,也就如法炮制,可教大人听着乐,为的是“像煞有介事”。—— “本席”指“本席的人”,原来也该是谦称;但以此自称的人往往有一种施施然的声调姿 态,所以反觉得傲慢了。这大约是“本”字作怪,从“本总司令”到“本县长”,虽也是以 他称替代自称,可都是告诫下属的口气,意在显出自己的身份,让他们知所敬畏。这种自称 用的机会却不多。对同辈也偶然有要自称职衔的时候,可不用“本”字而用“敝”字。但 “司令”可“敝”,“县长”可“敝”,“人”却“敝”不得:“敝人”是凉薄之人,自己 骂得未免太苦了些。同辈间也可用“本”字,是在开玩笑的当儿,如“本科员”,“本书 记”,“本教员”,取其气昂昂的,有俯视一切的样子。
  他称比“我”更显得傲慢的还有;如“老子”,“咱老子”,“大爷我”,“我某几 爷”,“我某哪哪”。老子本非同辈相称之词,虽然加上众数的“咱”,似乎只是壮声威, 并不为的分责任。“大爷”,“某几爷”也都是尊称,加在“我”上,是增加“我”的气焰 的。对同辈自称姓名,表示自己完全是个无关系的陌生人;本不如此,偏取了如此态度,将 听话的远远地推开去,再加上“我”,更是神气。这些“我”字都是重读的。但除了“我某 哪哪”,那几个别的称呼大概是丘八流氓用得多。他称也有比“我”显得亲昵的。如对儿女 自称“爸爸”,“妈”,说“爸爸疼你”,“妈在这儿,别害怕”。对他们称“我”的太多 了,对他们称“爸爸”,“妈”的却只有两个人,他们最亲昵的两个人。所以他们听起来, “爸爸”,“妈”比“我”鲜明得多。幼儿更是这样;他们既然还不甚懂得什么是“我”, 用“爸爸”,“妈”就更要鲜明些。听了这两个名字,不用捉摸,立刻知道是谁而得着安 慰;特别在他们正专心一件事或者快要睡觉的时候。若加上“你”,说“你爸爸”“你 妈”,没有“我”,只有“你的”,让大些的孩子听了,亲昵的意味更多。对同辈自称“老 哪”,如“老张”,或“兄弟我”,如“交给兄弟我办吧,没错儿”,也是亲昵的口气。 “老哪”本是称人之词。单称姓,表示彼此非常之熟,一提到姓就会想起你,再不用别的; 同姓的虽然无数,而提到这一姓,却偏偏只想起你。“老”字本是敬辞,但平常说笑惯了的 人,忽然敬他一下,只是惊他以取乐罢了;姓上加“老”字,原来怕不过是个玩笑,正和 “你老先生”,“你老人家”有时候用作滑稽的敬语一种。日子久了,不觉得,反变成“熟 得很”的意思。于是自称“老张”,就是“你熟得很的张”,不用说,顶亲昵的。“我”在 “兄弟”之下,指的是做兄弟的“我”,当然比平常的“我”客气些;但既有他称,还用自 称,特别着重那个“我”,多少免不了自负的味儿。这个“我”字也是重读的。用“兄弟 我”的也以江湖气的人为多。自称常可省去;或因叙述的方便,或因答语的方便,或因避免 那傲慢的字。
  “他”字也须因人而施,不能随便用。先得看“他”在不在旁边儿。还得看“他”与说 话的和听话的关系如何——是长辈,同辈,晚辈,还是不相干的,不相识的?北平有个 “怹”字,用以指在旁边的别人与不在旁边的尊长;别人既在旁边听着,用个敬词,自然合 式些。这个字本来也是闭口音,与“您”字同是众数,是“他们”所从出。可是不常听见人 说;常说的还是“某先生”。也有称职衔,行业,身份,行次,姓名号的。“他”和“你” “我”情形不同,在旁边的还可指认,不在旁边的必得有个前词才明白。前词也不外乎这五 样儿。职衔如“部长”,“经理”。行业如店主叫“掌柜的”,手艺人叫“某师傅”,是通 称;做衣服的叫“裁缝”,做饭的叫“厨子”,是特称。身份如妻称夫为“六斤的爸爸”, 洋车夫称坐车人为“坐儿”,主人称女仆为“张妈”,“李嫂”。——“妈”,“嫂”, “师傅”都是尊长之称,却用于既非尊长,又非同辈的人,也许称“张妈”是借用自己孩子 们的口气,称“师傅”是借用他徒弟的口气,只有称“嫂”才是自己的口气,用意都是要亲 昵些。借用别人口气表示亲昵的,如媳妇跟着他孩子称婆婆为“奶奶”,自己矮下一辈儿; 又如跟着熟朋友用同样的称呼称他亲戚,如“舅母”,“外婆”等,自己近走一步儿;只有 “爸爸”,“妈”,假借得极少。对于地位同的既可如此假借,对于地位低的当然更可随便 些;反正谁也明白,这些不过说得好听罢了。——行次如称朋友或儿女用“老大”,“老 二”;称男仆也常用“张二”,“李三”。称号在亲子间,夫妇间,朋友间最多,近亲与师 长也常这么称。称姓名往往是不相干的人。有一回政府不让报上直称当局姓名,说应该称衔 带姓,想来就是恨这个不相干的劲儿。又有指点似地说“这个人”“那个人”的,本是疏远 或轻贱之称。可是有时候不愿,不便,或不好意思说出一个人的身份或姓名,也用“那个 人”;这里头却有很亲昵的,如要好的男人或女人,都可称“那个人”。至于“这东西”, “这家伙”,“那小子”,是更进一步;爱憎同辞,只看怎么说出。又有用泛称的,如“别 怪人”,“别怪人家”,“一个人别太不知足”,“人到底是人”。但既是泛称,指你我也 未尝不可。又有用虚称的,如“他说某人不好,某人不好”:“某人”虽确有其人,却不定 是谁,而两个“某人”所指也非一人。还有“有人”就是“或人”。用这个称呼有四种意 思:一是不知其人,如“听说有人译这本书”。二是知其人而不愿明言,如“有人说怎样怎 样”,这个人许是个大人物,自己不愿举出他的名字,以免矜夸之嫌。这个人许是个不甚知 名的脚色,提起来听话的未必知道,乐得不提省事。又如“有人说你的闲话”,却大大不 同。三是知其人而不屑明言,如“有人在一家报纸上骂我”。四是其人或他的关系人就在一 旁,故意“使子闻之”;如,“有人不乐意,我知道。”“我知道,有人恨我,我不怕。” ——这么着简直是挑战的态度了。又有前词与“他”字连文的,如“你爸爸他辛苦了一辈 子,真是何苦来?”是加重的语气。
  亲近的及不在旁边的人才用“他”字;但这个字可带有指点的神儿,仿佛说到的就在眼 前一样。自然有些古怪,在眼前的尽管用“怹”或别的向远处推;不在的却又向近处拉。其 实推是为说到的人听着痛快;他既在一旁,听话的当然看得亲切,口头上虽向远处推无妨。 拉却是为听话人听着亲切,让他听而如见。因此“他”字虽指你我以外的别人,也有亲昵与 轻贱两种情调,并不含汉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