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孩子成长的保证:怎样培养习惯 作者格林-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师的冷眼,甚至是讥讽嘲笑等。其实,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少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有缺陷,更多地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的认识还有不足。如果他们受的冷眼多了,讥讽嘲笑多了,慢慢就会积累成自卑,反而表现得更像是学习能力不足。但是只要得到公正的对待,只要唤醒他们的勇气,他们依然可以获得突破,取得好的成绩:

  一个小女孩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和您单独说件事。〃

  等到只有老师和小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她撩起连衣裙的袖子她的胳膊上有好几处伤!

  老师惊讶地问:〃怎么回事?〃

  小女孩说:〃妈妈打的。我数学测验不及格,妈妈让我告诉您,说让您寒碜寒碜我。〃

  老师心头一热,很诚恳地说:〃我不想寒碜你。我很同情你。你的基础差,但我知道你努力了。〃

  尔后,老师和女孩的妈妈进行联系,告诉她打孩子寒碜孩子都是刺伤孩子心灵的做法,要耐心帮助孩子,要善于鼓励孩子。她妈妈很感动,以后不再打她。

  此后,小女孩有问题也主动去问老师,结果期末考试考了八十多分。

  对于那些被认为〃不可救药〃的人来说,知耻而后勇是战胜厌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有些人从小淘气,喜欢捣乱,惹麻烦。刚开始,大家不过说他淘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惹的乱子越来越大,人们就开始〃嫌恶〃他,甚至唯恐避之不及了。这样的人真的已经无可救药了吗?真的就不能唤醒心灵的智慧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这些人来说,与其去讨论他是否还有可挽救,不如去讨论他对自己的责任知道多少更有价值。越是捣乱的孩子,其实越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认同。一旦他们能够觉醒,发现自己的责任所在,开始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的人一样可以成功,而且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弗里茨·普雷格尔因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而荣获1923年的诺贝尔奖。不过他在莱巴赫的大名却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少年时代淘气无人不知。

  普雷格尔幼年丧父,母亲对他一直疼爱有加,但是他却非常任性,经常淘气惹祸,不断有人上门来〃告状〃。邻居们的抱怨,让母亲常常偷偷地落泪,为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而感到难过。终于有一天,她下定决心要严格教育普雷格尔。

  那天,普雷格尔像往常一样披星戴月地从外面回家,衣服上五颜六色,脸上、手上都脏兮兮的。一进门,他就躺在沙发上,让母亲给他倒水,当时母亲正在厨房里忙家务。母亲从厨房里出来,看到儿子的样子,尖叫起来:〃天哪!你又干什么去了,弄得这么脏,我才刚刚给你洗完早晨换下来的衣服。天气越来越冷了,水也越来越凉了……〃 
 

第46节:自我反省 
 
  〃哪个母亲冬天不洗衣服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普雷格尔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母亲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脱下儿子的脏衣服,又回厨房里做家务去了。可怜的母亲又偷偷地落泪了,儿子却躺在沙发上睡了。

  忽然门铃响了,是隔壁的伍德太太。她拉出躲躲闪闪的儿子,对普雷格尔的母亲生气地说:〃来,汤姆,让婶婶看看普雷格尔都对你做了些什么。〃

  〃你们来干什么?噢!汤姆带你母亲来告状吧?你母亲在这儿我也不怕,下次你再说,我还揍你!〃被吵醒的普雷格尔理直气壮地说。

  〃天哪!这就是你的孩子吗?〃伍德太太气得叫起来。

  母亲连忙向道歉,可是普雷格尔还在警告汤姆以后小心点。

  〃这就是没有父亲管教的孩子吧!〃伍德太太冷冷地说。

  母亲再也忍不住了,扬手打了儿子一巴掌。普雷格尔咬着嘴唇,眼里含着泪光说:〃是他先骂我是个野孩子,我才打他的。〃伍德太太不好意思地拉着孩子走了。

  屋里静悄悄的,只有普雷格尔的抽泣声。〃孩子,你父亲离开了我们,他临终时要我好好教育你。为了让你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乐,幸福,妈妈拼命地干活,手上也长满了老茧,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而你总也不懂事,让妈妈这么操心,太让我伤心了……〃母亲说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普雷格尔看着母亲的手,羞愧地低下了头。〃你是个男孩子,要明白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但自己不该轻易流泪,更不应该让母亲伤心难过。〃母亲接着说。普雷格尔握紧母亲的手,用坚定的语气说:〃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不淘气,做一个优秀的男子汉。总有一天,我会让您因为有我这个儿子而感到骄傲的。〃

  普雷格尔最后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母亲再次为他落下的是骄傲和幸福的眼泪。

  3.自我反省

  你是否因为某门课的老师经常批评你,就开始讨厌上这个老师的课?继而甚至根本不愿意看这门课的任何材料,包括课本、习题,不愿意做这门课的作业?

  你是否因为某门课的成绩一直都不理想,而觉得自己可能天生不是学这门课的料?

  你是否在周围多数人眼里都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如果是的话,你是否因此更不愿意学习,而是想方设法地想些花样玩,甚至学着抽烟喝酒,故意扮〃酷〃给别人看?

  你是否觉得某个老师特别讨厌,因而上他的课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溜号〃?

  你是否总喜欢在某个不太喜欢的老师的课上玩些花样,故意搅得他上不好课?

  二、马虎

  1.定义和内涵

  马虎,就是做事情粗心大意,常常丢三落四,并因此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得一塌糊涂,能做正确的题目做错了。〃马虎〃这个词的由来,就是一个笑话:

  传说在宋朝,京城开封有一个画家,此人画画很不认真,粗心得很。有一天,他画老虎,刚画完一个虎头,就听一个人说,请给我画一匹马,于是他就在虎头下画了个马身子。那人说:〃你画的是马还是老虎?〃这位画家说:〃管他呢,马马虎虎吧。〃〃马虎〃这个词就这么出现了。那位请他画马的人生气地说:〃这么凑合哪行,我不要了。〃于是生气地转身走了。

  可画家却不在意,还把这张画挂在自己家的墙上了。他的大儿子问:〃您画的是什么?〃他漫不经心地回答:〃是老虎。〃二儿子问他:〃您画的是什么?〃他却随口说:〃是马。〃儿子们没见过真老虎、真马,于是信以为真,并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有一天,大儿子到城外打猎,遇见一匹好马,误以为是老虎,上去一箭就把它射死了,画家只好给马的主人赔偿损失。他的二儿子在野外碰上了老虎,可却以为是马,迎过去要骑它,结果被老虎咬死了。画家痛心极了,痛恨自己办事不认真,太马虎,生气地把那幅虎头马身子的画给烧了。为了让后人吸取教训,他沉痛地写了一首打油诗:〃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仿图射死了马,二儿仿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故事看似荒唐,但是其内在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在一些关键时候,马虎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有个孩子从小养成马虎的坏习惯,长大了当建筑师,在计算工地用料时,把砖的数量后面多写了一个〃0〃,结果工地的砖多运去9倍,盖完楼又用汽车往回运。仅这一项就损失国家财产上万元。

  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马虎的坏习惯,首先要找到孩子的原因。一般来说,马虎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态度问题。态度不认真,对学习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因而理解知识时囫囵吞枣,作作业时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凑合着做完得了。

  第二,性格问题。急脾气,干什么事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

  第三,熟练程度上的问题。因为对所做的功课不熟练,顾此失彼,出现错误。研究表明,对习题特别生疏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特别小心仔细。对习题非常熟练也不易马虎,熟到不假思索就能写对,也不马虎,很少有把自己的名字写错的,就是因为太熟了,马虎不了。只有半生不熟才容易出现马虎的现象,看着这题一点都不难,可实际上自己又掌握得不是特别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错。

  第四,习惯问题。马虎已成习惯,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脚,马马虎虎。

  第五,考试焦虑问题。有些人因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过分紧张,平时做题没问题,一考试就错,这是考试焦虑造成的。

  针对不同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自己是态度不认真,应主要解决态度问题,充分认识马虎的危害,改变不认真的态度;如果是性格急躁,要训练性格,改变急躁的性格;如果是对知识不熟练,应多加练习,使自己能熟练地掌握知识;如果是对考试焦虑,应减轻心理负担,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心理负担轻了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如果是习惯不好,应校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培养严肃认真的好习惯。 
 

第47节:认识马虎的危害性 
 
  2.克服要点

  认识马虎的危害性。有些人对马虎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马虎没关系,虽然错了,可不是我不会。有的家长对孩子马虎也不重视,认为只要孩子聪明就行,马虎点没关系。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认识到马虎的危害。

  学会自检。检查方法有正向检查法、反向检查法和重做法。正向检查法是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地检查,看原题是否看准了,有无错误理解;题目中已知条件是否都用上了,运用的概念、公式是否准确,格式是否标准等等。反向检查法是从答案往回用相反的计算验算。如,加法用减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方程用代入法验算等等。重做法,是把题迅速重做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就对比一下,分析错误在哪一步,是什么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