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奔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如此做到的,天下间大概也只有卿家了!请你带着一万骑兵,立刻启程赶往河南城,将南贼踏于马蹄之下吧!”

  “了解!”

  “这儿就交给虎兄来防守,不用担心!”

  虽然容姿秀丽,但一旦起了杀气,中山王的表情可说是相当凄绝。

  “韦予州如果追出阵的话,那就一战将之解决!不过,我想应该不会才是,让我用这一支玉笛来牵制他吧!”

  送出了杨大眼和潘宝珠至帐外后,中山王叫从卒把爱用的玉笛取来,脱下头盔之后,坐下自言自语道:

  “心中的起伏将反映在笛声之中,如果能够听出这点的话,那才是真正的敌人!”

  中山王开始吹奏起玉笛,而笛声一直传人韦睿和陈庆之的耳中。

  除潘宝珠之外,杨大眼还带了诸如李崇、刘神符、公孙祉、宇文福、元瑶等部将。在月下疾驰的黑色骑兵队,就像是在地面扫过的黑龙之群,而月光下黑甲的光泽,就如同黑龙之鳞一般。

  一万骑兵,就在黑夜之中,一言不发、一丝不乱地在原野中前进着。

  Ⅲ

  当初夏的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之时,占据河南城的梁军三万已经得到了魏军来袭的情报,而在城外布下了阵形。总帅王茂自己担任第三阵,第二阵为申天化、第一阵则为王花。心想对长驱而来的魏军应有迎击的余裕才是,然而如雷云般涌至的这支全黑军队,却超出常识地强,梁军的第一阵立刻就粉碎了!

  梁之辅国将军——王花一面叱喝着散逃的己方,一面从马上抡枪突刺向杨大眼。但只是一回合而已,王花的枪就飞至空中,而头部则跟着头盔一起粉碎在血雾之中。

  挥舞着淌血的战斧,杨大眼奔驰着黑马,他的速度和气势就像一阵漆黑的暴风,一闪又一闪,红色的光闪动着,那都是奔腾的人血。许多的梁兵悲鸣着逃跑,甚至还有因麻痹而无法动弹的,而这些人最后就成了战斧下的血烟。

  很快地,杨大眼进人了梁军的第二阵。

  梁的龙骧将军——申天化虽然脸色苍白,但还是觉悟地拔剑斩下了战袍左袖的一部分:

  “把这交给我在建康的儿子吧!”

  说完将袖子交给从卒之后,他接过了槊(骑兵用的长枪),并在阵前命令全军突击。在“杀!”的高叫声中,他疾驱向杨大眼的黑影。而与之相应的,杨大眼也跃起他的黑马,两者展开了正面的冲突。

  又是一样地,在一回合的冲突中,申天化的头就连着头盔一同拖着一条长长的鲜血尾巴飞去。无首的骑手依然坐于鞍上,溶于两军的血烟和砂尘之中。

  当收到梁的第二阵亦溃灭的恶报时,第三阵的王茂默然地引马前进。

  王茂从萧衍即位以前就是其幕僚,也是梁之建国功臣,字休远,这年五十一岁,官拜中卫将军兼江州刺史。虽非不世出之才,但沉着宽厚的为人深受主君、兵士,以至于民众的信赖。

  “杨大眼来了!”

  即使收到这样的战报,王茂也不觉恐怖,就算是恐怖,他也不能表现在脸上。在梁建国的时候,他也是一样地立于阵头勇战。像在“加湖会战”中,他就曾击破齐军获得首级万余,而在“朱雀门之战”中也获得了勇名。虽然这是建康城南门的攻城战,但从壕沟到桥上却发生了苛烈的白兵战斗。王茂就挥着大剑跃入敌中,斩杀了二十余人,一直来到门前。而在城门之上抱着美女观看着白兵战的宝卷则觉得恐怖,而将门扉紧紧地关了起来……。

  王茂策马立于阵头,将矛往鞍上一横,望着前方的平野。初夏的朝风强劲地吹,运来了怒号和悲鸣、刀枪的交击、马蹄的踢踏和血的气息,就像涌起的云一般扩大。逃亡的梁军和追击的魏军,已经完全无法辨别。王茂的眼前倒着三、四支梁的军旗。

  接着的瞬间,逃亡的梁军突然往左右分开,一个人马完全黑漆漆的巨影跃到了王茂之前。光是看到这个黑影,梁兵的一半就不禁后退;而剩下的一半则呆站着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就像是在老虎前的兔子一样。而依然能够保持正常的,大概也只有王茂一个人而已。

  杨大眼的战斧形成了一道光的瀑布落在王茂的头上。

  在受到攻击的瞬间,王茂的矛立刻尖声地碎裂!而接着的第二击,王茂就只能紧抓着马颈低身避过。在如同可将空气切裂的战斧威胁下,王茂的马害怕了,只是一个劲地后退;而杨大眼的马则步步进逼,让主人发动了第三击。历战的王茂唯有丢弃残矛,将腰间的剑拔出。不过,他并不与杨大眼的战斧硬碰硬,他只是横转刃面,顺着攻击的方向流去,但就是如此,也不免震得右腕发麻。

  两者的马互相错过,鞍和鞍互撞的声音传出,杨大眼的眼光望向王茂。这是《魏书》中所记载的“车轮眼”,既大又圆,而且还是双眼皮。车轮眼的主人哄笑道:

  “你不吝惜生命吗?南贼!”

  “不要大狂妄了,北贼!”

  就在同时,王茂电光般地将剑刺出,意图指向杨大眼的咽喉。杨大眼只是随意地动了一下左腕,举起了护有铁甲的臂腕,一瞬间,剑就整个弯曲,在一声异响之后折断。亏这还是在朱雀门之战中斩了齐兵二十余人的名剑呢!

  王茂失去了武器,只有遗憾地叹了一声,将断剑往杨大眼的脸部投去。杨大眼以左腕挡住了飞来的断剑。而在这个空隙之间,王茂就回转了马首,疾冲入河南城的城门中。

  杨大眼虽想追击,但却为王茂的部下从城壁上所射的箭雨所阻,卒让王茂逃脱。

  即使在作战中失利,但王茂依然保有勇名,毕竟他也和那有名的杨大眼一对一的决战,而且还能够活着回来。也因此,虽然一日之内损失了七千兵士才夺下的河南城立刻又被对方追讨,就算是如此,残余的梁兵们士气依然不低。

  “不论野战的胜负如何,只要死守这座城,援军必定会来的。就算没有,王将军也会做些什么的!”

  他们这么想着,对王茂的信赖一点不减。

  王茂自己倒是有着别的想法。这一次的作战是失败了,即使死守河南城,赶来的援军也会一一为杨大眼粉碎,这样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与其困死在一座城里,还不如从此处退兵!”

  在当日他便下了决断。王茂等到夜间后派出使者:

  “王中卫(中卫将军王茂)将放弃河南城而令全军脱离,祈请诸军予以援护!”

  当使者到达韦睿的眼前时,已是一夜天明后的翌日午后。在读了王茂的密函后,韦睿望向陈庆之:

  “杨大眼不愧是无双的猛将,连王中卫这样的良将都一战而败!”

  “那他现在所要做的是?”

  “要先退兵。此外也别无良策了,不是吗?如要再战的话,只有与水军连动才行!一定要避开远离淮河之外的野战,从这一次的经验看来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杨大眼是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而且还有一个在暗地里的中山王。一面在胸中考量着,韦睿叫来了长史(补佐官)王超和长子韦放,命准备轿子,要全军出动了!

  即使是轿子,也不是王侯们所用的那种豪华的轿子,而是坚固简朴的木制品,亦未附有顶盖。在敷上薄木绵制的方褥之后,韦睿就以原来穿着儒服的样子坐上去。他的手中亦未持剑,只是挥舞着手里的一支竹杖指挥全军。

  在即位建国之后,梁武帝萧衍即叙任韦睿为予州刺史,而这不单是一州的长官而已,实际上就是负责北部方面的军事总司令官。萧衍还赐给韦睿一支象牙制的如意。如意本来是在佛教的仪式中使用的弯曲棒子;后来也使用于指挥军事。韦睿当然是满心感激地拜受了下来,但实际上使用的,还是原来的那支竹杖。

  “老夫觉得这东西最好了!又轻又坚牢,要多少就有多少!”

  说着,韦睿命侍卫抬轿,前后左右共八人的兵士抬起了轿子,让韦睿突出于地上步行的人头部大概上半身的高度。高的位置当然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兵士们的动作,但对敌方来说也是相当地明显,在战斗中很容易成为敌军箭矢的目标。只是韦睿乘轿的这个习惯一直都没有改变。

  “你也要跟老夫一起去吗?”

  韦睿所问的人正是胡龙牙。这个盐贼的头目,就是之前曾打算将陈庆之和祝英台投入淮河中的人。三十多岁,是个充满阳光气息的坚强男子。而自前几天以来,他的境遇实在改变过大,不由愣了一下才回答道:

  “你觉得可以吗?我可是个贼耶……”

  “贼不会永远是贼!而且,即使我老生或是子云,从魏军的看法来说,不也是贼吗?”

  “那种事情你就别在意了吧!”

  花了他人三倍的时间才乘上马的陈庆之继续说着:

  “我这次向圣上请愿组织骑兵队,希望你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老夫期待着呢,子云殿下!”

  吃惊的韦放倒是举手发言道:

  “刚才是说到组织骑兵队是吗……?”

  “是的,我是这么说的!”

  “子云殿下的意思是:对于魏军的铁骑,我方也要以骑兵加以对抗吗?”

  韦放的疑问基于常识,对于北朝精强的骑兵,当南朝欲加以迎击时,都是将之引诱至湿地或水路之中。再加以分断,由水军予以攻击……这是古来的兵法。

  陈庆之并没有立刻回答韦放的疑问,反而问胡龙牙:

  “怎么样?你会骑马吧!”

  “现在还在说这个……”

  胡龙牙以单手遮住他那日晒后的脸庞,到底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才好,他实在是不知道。如果自己能够辅佐身为梁之将军的陈庆之的话,那会不会留名于正史之上呢?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呀!

  在高兴地点了点头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