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最好不宅斗 作者:杨斯年(晋江12-11-16正文vip完结,穿越、宫廷)-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近冬月,黑油车也是四面漏风,母亲竟然一夜未穿冬衣?唐云暖叹了口气,不经意就见到了娘亲的兰花马面裙上沾了些泥水,一双脚站得也不是很稳当。走了那一夜,定是鞋袜皆湿了。
  太太周夫人眉眼端庄,年轻时本就是美人坯子,即便儿孙满堂仍旧维持着大家主母的风度。
  今日也是悉心打扮了的,外罩一件石青色丝绒银鼠皮袄。头上梳的是端正的朝阳五凤发髻,故意只插了一支烧青的斜凤簪,越发显得额前跟褙子同色抹额上的翡翠的色泽好。
  跟太太低调却质感华贵的装扮相比,许蕙娘穿着就越发显得寒酸,冷风抽来,背影还有些瑟瑟。想是注意到唐云暖的注视,许蕙娘回头朝女儿微微摇头,眼角的憔悴很是明显,显然是夜不能安睡。
  唐云暖只道祖母是要给下人重新立威,却没想到手段竟使得这样厉害,眼见母亲这样受气,便觉心中长了刺一般疼。
  此刻乔家的仆人早就跪了一地,唐云暖瞥了一眼,吃穿倒也算齐整。数十人中唯有一位妇人端正站着。太太周氏一下车,那女人便迎了上去。
  唐云暖一眼就看出那是自己的姑母无疑,也怨不得太太这样疼这位姑母,的确跟祖母是一个形容,一样端正的发髻,一盘缠丝赤金坠红珊瑚流苏的五翅风簪别在上面,很有些气派,人虽有三十出头,却保养得甚为年轻,只是眉目里的威严丝毫不让周夫人。
  “母亲,让您受苦了。”唐有琴半是想给府上下人一些警醒,半是对亲母及娘家连日来的担心一次性爆发,也不顾天冷地凉,含着泪实心实意地跪倒在周夫人膝下。身后一众下人便伏地磕头,连当家主母都要亲迎跪拜他们自然也得殷勤伺候,
  周氏一见女儿眼泪就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唐有琴扑在太太怀里,太太的手抚在女儿背上,这场景连两人身后的丫鬟妈妈们都跟着掉眼泪。唐云暖一面拭泪,一面疑心怎么那人还不上前来劝。
  唐云暖的心思刚一动,就听身后有人疾步上前,夸张地搀着太太:“哎呀太太怎么哭了,这母女相见是好事啊。这石头地多寒凉,姑奶奶仔细膝盖疼。”
  唐云暖不用想也知道这是祖父的妾室柳姨娘,柳姨娘本是祖父没娶亲前的通房丫鬟,祖父年少风流时据说也是有几个通房的,只是不知道太太用了什么办法让那些通房十几年来全无生育,后来也就都打发了,唯有这个柳姨娘因为老爷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唐云暖的二叔而留了下来,数十年来对太太就像个丫鬟一般赶着讨好,此情此景她不出来搀扶姑母,那就算唐云暖走了眼了。
  太太本来也没想让唐有琴多跪,唐有琴就顺着柳姨娘这句话起了身,只是眼圈红红。唐云暖心里就感叹,柳姨娘是惯会做人的,怨不得太太手段多多,她连儿子也能生出来还在唐家坐稳了位置,心计可见一斑了。
  尽管柳姨娘伶俐,唐有琴却并不领柳姨娘的情,论理姨娘不过是奴才,见面也要柳姨娘先来行礼。柳姨娘亲身来扶就算行过了礼,唐有琴起身就不再看她,只是扫了娘家人一眼,问:
  “母亲,怎不见风和啊?”
  娘家早来信说父亲跟三个兄弟都在京中善后,今日来的唯有女眷。只是唐有琴扫了一圈竟不见唐家嫡孙。老太太看了许蕙娘一眼,蕙娘就先给唐有琴施个半礼。
  唐有琴比唐家长子唐有棋大四岁,成年后也教导过弟弟读书,按理受得弟媳妇的这一个半礼,可唐有琴还是扶住蕙娘同施了半礼,以显示女眷和睦:“弟媳有礼。”
  许蕙娘深知这个姑奶奶一向懂礼,微笑道:“劳大姐惦记,风和还在京中的六艺书院读书。因咱们家搬离京中,大爷就留在京中打点了一下让风和先留在书院寄宿。”
  六艺书院乃是本朝最享有盛名的书院,能入院读书,等同于有了半只脚踏进了殿试,唐家长房里出了聪颖的苗子,自然不能让其被家道中落所连累,荒废了学业。
  唐有琴一向看重这个侄子,只因自己的儿子有些木讷不善读书,偏偏这个唐家嫡孙唐风和年纪不大,很是聪颖,才不过十岁就考过了县试,而后四月又过了府试,殿试又考取了成绩最好的禀生。这就算是有了功名,不仅免除差徭即便见知县也可不跪,还可每月得些粮食。多少人考到四五十岁也得不来一个秀才的功名,偏偏他十岁就在府试中独占鳌头。
  唐有琴是行事大方之人,既然儿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侄子出息也是给她脸上添了光,更显得娘家显赫,因此就格外关注唐风和,中禀生的那一日还特地将唐风和接来家中小住了数日。
  提起唐风和,太太也是一脸欣慰,感叹那孩子不仅学问好,长得也得人意。所谓才子,若是带着一张丑皮囊吟诗作画,恐怕也只是煞风景。尤其本朝皇上,不仅看重才学也要为官的有些风姿才好。所以本朝连续三个钦点的状元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在朝为官者大多都是风流倜傥之辈。
  许蕙娘能以一个管事之女嫁入唐家,这一身姿容当年也是名动一时。唐风和虽然才十岁,却颇似其母般面容精致。
  太太遂拉过来许蕙娘:“我这个大儿媳啊,很会教儿子。”



☆、斗春

  许蕙娘难得得到婆母的夸奖,刚要屈膝行礼,唐有琴就一手扶住了许蕙娘,又朝太太道:
  “母亲一路颠簸,女儿早备下热茶汤饭,还请母亲及弟媳到屋内坐,这里毕竟风凉。”周夫人就应了,却唤身边的菊金带人将带来的家什物件打点一下。
  大宅的黑漆门早开着,唐家女眷们连带丫鬟婆子浩浩荡荡进了院子,绕过影壁,进穿花廊,再过穿堂,绕过两间小厅,就看到厅后的正房大院了。院子里三间上房,两间厢房。抬梁构架,以砖筑围护墙,屋顶作小悬山式,没有多少繁琐的镂刻所以越发显得大气讲究,实踏板门和直棂窗都是太太在京中宅邸惯用装修,却能看出是刚换上的崭新东西。
  面门正堂墙设四扇楠木刻丝屏风,上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屏风前一架红木嵌螺繥大理石案上摆一鼎累丝镶红石的熏炉,两侧配同式样的扶手椅,上铺大红色撒金锦缎的靠垫。地上两溜八张楠木交椅,张张挂着宝蓝色五幅团花靠垫。
  正房大堂布置的很气派,唐云暖却觉得眼熟,只是不知在哪见过,怎么看都依稀有着从前唐宅的影子。唯有在心底暗自感叹,虽说是亲生女儿,但谁的宠爱也都不是白来的,这姑母真能讨人欢心。
  果然太太笑逐颜开:“明堂敞亮,这宅子风水装饰都是极好的。替我跟你相公说,劳他费心了。”
  乔一本因避着女眷,一下马就早不知去了哪儿了,这宅院里的布置自然也不会是他一个大男人操心的事儿。可周夫人这样一句夸赞,即便他听不到,唐有琴也肯定会添些香甜的作料晚饭时给相公下饭。
  周夫人进了明堂坐定,唐有琴带着儿子子默又给太太行了大礼,女眷们方互相行礼。
  大弟媳已经见过,唐有琴就将目光放在跟在许蕙娘身后的唐云暖身上。弟弟有棋有一子一女凑齐了一个好字,只是自己很少归宁,上一次见到唐云暖还是四年前她出痘发病,唯恐过了病气所以没上前细看。
  “这是云暖吧,几年不见,已经是这般大了。”
  唐云暖一路低着头,听到姑母叫自己的名字,便上前一步行了个端正的大礼:“云暖见过姑母,姑母万福。”
  唐云暖站在人群里,面容算不得拔萃,头上不过插一支小珠钗倒不怎么惹眼,一迈步出来就露出了闪缎的百幅裙,朵朵杏花随着步伐一展一合,堂内又明亮,日光射在那杏花上更显得娇艳夺目,想不吸引目光都难。闪缎乃是蚕丝提花织品,素缎就已经值钱了,这样染了粉嫩颜色又绣了上好苏绣,还做成了百幅裙,恐怕就算是京中郡主也没几件。唐云暖的父亲唐有棋还未出仕,只是候补在家等官做,这条裙子该是她最好的一件衣裳了。
  懂得藏在披风里并不张扬,跟她身后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二弟媳相比,唐云暖算是懂事的了。
  唐有琴从前只知道大弟媳小家出身,一味谨小慎微不讨婆母喜欢,却不想养了一个聪颖过人的儿子之外又有一个这样懂礼的女儿。
  大凡官家的女眷见面,势必是要在吃穿上有一番较量的。像周夫人这样可以打扮得隆重,这是在示威。像许蕙娘这样貌美的懂得穿得寒酸单薄,这是因投亲而示弱,而女儿却在低调中自有一番华丽,这就是在给母亲争气,最是考人的。母女俩的行事,都比那个穿得像去吃喜酒的二奶奶要妥帖。
  唐有琴再细看唐云暖,不及许蕙娘明眸皓齿的夺目,姿容里却自有一番杏花疏影般恬淡。肌肤瓷白,眼神清冽,眉毛是淡淡的远山黛,唇上点的是水嫩的樱桃红。唐云暖微低着的头,眼神却有些伶俐,那伶俐不是古灵精怪,而是一种看透世事的从容,仿佛瞳孔里有闲云漫出,颇有一丝闲散的美意。
  唐有琴当下扶住了唐云暖:“上次见你,你还在病中,今日见你如此康健,姑母很是欣慰。”
  说罢摘下手上一串珍珠镶金花的手串套在唐云暖手上。“姑娘家虽然有礼,还是应当穿得鲜亮华贵些,且不必在意这是在姑母家,不须拘礼,只管挑自己喜欢的穿戴。”
  唐云暖听明白了姑母对自己刻意避忌的赞许,弯下膝盖刚要谢过姑母,就听见身后有人说话:“哎呦呦,嫂子快看,这珍珠颗颗都有黄豆大小呢。”
  这声音尖滑,嗓子高亢,唐云暖根本不必回头就知道肯定是她那个商户女的二婶了。果然一个姜黄色的身影闪了过来,头上明晃晃的凤翅就晃得人眼睛疼。
  唐家这位二奶奶人长得并不丑,相反眉眼里很是有些风情,腰肢纤细得宛如水仙,唯独是声音不好听,不知是惯常说话尖酸刻薄所致,还是因为声音不好听而使得每句话都让人侧目。此刻她一手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