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览锩婵赡芑岜涑捎懈1ǖ墓恚颐且话憬渤勤颉⑼恋亍⑸缴裾庖焕嗟模蓟崾艿狡渌谏淖鹁础⒓漓耄故窃诠淼馈2_恚心重的人,这是地狱业因,嫉妒、瞋恚都是堕地狱。愚痴是对於善恶、是非、利害没有能力辨别,畜生道。无贪、无瞋、无痴那个标准,《十善业道经》上讲得很清楚。
  近代印光大师非常慈悲,他怕一般人读佛经有困难,所以他不用佛经的标准,他用《太上感应篇》、用《安士全书》;《安士全书》前半部是《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两篇东西都是道教的,印祖用道教的来帮助初学佛的人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是戒学的基础,帮助我们断恶修善,用这个来做标准,这真是慈悲到了极处!他老人家提倡《安士全书》,一生不遗余力大力的提倡。《安士全书》教我们深信因果。善恶因果的标准,则取《太上感应篇》跟《文昌帝君阴骘文》,教我们断恶修善,决定不堕三恶道,让我们生生世世能保持人天身。然后再往上提升,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你能够修十善,能够依照《了凡四训》跟《感应篇》、《阴骘文》修行,那就是持戒。持戒念佛,决定得生。印祖这个方法不知道救了多少人,我们要知道。
  下面又举例子说,「修诸地度,精进为根」。诸地就是十一地,初地、二地到等觉十一地。度就是波罗蜜,修六度、修十度。那个根是什么?精进。诸地我们从广义来说,初信位它也是一个地位,升到二信,二信升到三信,三信升到四信,逐渐往上提升,提升到等觉。什么是根?精进。你不能精进,懈怠、懒散你怎么能升级?所以,诸地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菩萨阶位,五十一个阶位,这是说他的地位。这些阶位用什么修?用波罗蜜修。我们在《华严》上看得太清楚,初信位的菩萨修布施波罗蜜,初住菩萨也是修布施波罗蜜,初行、初回向、初地统统修的是布施波罗蜜;二信、二住、二行、二回向、二地统统修持戒波罗蜜。
  但是诸位要记住,十波罗蜜是统统都要修。统统都要修,一个是主修。譬如初信位菩萨以布施为主,其他九个波罗蜜是辅助,全部都是帮助布施的,缺少一个,布施波罗蜜就不圆满,《华严》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所以大家在这里决定不能产生误会,我这初信位的菩萨只修布施,可以不要持戒,可以不要忍辱,其他的都不要,那你就搞错了,你的布施不能成就。一定是具足其余九个波罗蜜,你这一个波罗蜜才算是成就。每一个阶位,大的阶位统统修的是一样的,好像课程是相同,境界不相同。这是他所修学的课程,「度」是讲的课程,不精进怎么能提升?这几句话很要紧,「摄受正法,信慧为根」,一切诸佛如来的正法,根是信、是慧。信不是迷信,迷信不是根,信里面要有高度的智慧、真实的智慧,这是根,你才能够摄受正法,你不会迷惑。
  下面一句是「摄养众生,慈悲为根」。摄养,前面摄受是对教、是自利,这一句摄养是利生。第一个是摄受,用现代话来说,亲和力,亲爱和睦,对一切众生真诚的亲爱和睦,养育众生。养,里面有物质、有精神。我昨天跟图文巴市长见面,谈到我们多年向往想办一个弥陀村或者是安养村,澳洲称为退休村,帮助一些贫苦的老人度过他的晚年,希望晚年能过得很幸福。现在我们学院每个星期六的晚上,举办温馨晚宴,我跟大家说过,晚宴不希奇,最重要的是要让这些老人们到我们这边来感受到温馨。这个温馨在此地就是摄养,我们用亲和把这些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要这样看他、这样对待他,孝顺他、尊敬他,让他感受到真正的温馨。
  现在这个世间许许多多国家对於老人福利事业都做得很不错,我们参观很多。但是真正如佛所说的,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父母、未来诸佛,哪一个都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办一个这样的退休村?希望我们把佛陀的教诲从这个地方落实,否则的话佛这个课程我们没地方学习。我们有这么一个社区,佛陀的教诲就能落实。我们能够为天下的儿女尽一分孝心,「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从这个地方落实,这是修学的大根大本。大师在此地说「慈悲为根」,那你没有慈悲心,你做不到。大慈悲心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对待一切人一定是平等的,真诚清净平等,我们来奉事供养。市长听了我们这个说法他很欢喜,看样子很有意思。我当场建议他,我们可以起个名字为「多元文化和平村」,做一个榜样、做一个好模范,请市长担任我们的村长。他也约我们改天到市政府,我们详细来谈这个问题。这是摄养众生,你的慈悲心怎么修法?在这里修。
  佛教导我们的,我们得想方法落实。绝对不是说看别人怎么作法我们跟著做,那毫无意义,那有什么意思?我们这不是做慈善事业,我们做的是佛法的落实,佛陀教导我们的,我们如何落实去做到。所以不是把它当作慈善事业做,是把它当作家庭来做,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父子兄弟,这里面是亲情,真实的慈悲。新加坡许哲居士有这个愿望,她跟我谈过多次。纵然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做不成功,这个理念要传下去,我们要多讲,希望后继有人。末后大师总结,「种种差别,皆善知故」,他这里就给我们举出例子,各有各的根,我们要懂得从根本修。根本的根本是三善根,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善法都从三善根生的,三善根多么重要!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无贪、无瞋、无痴。
  我常常在讲席当中劝勉同修,实实在在讲劝我自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我从这里做功夫,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要有控制的念头、占有的念头,有什么不好?给诸位说,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没有办法断除恶业,换句话说,断恶修善你做不到。为什么?叫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根,那个根的样子就是控制、就是占有。我们要解脱,从哪里解脱起?先从这个地方解脱、解开。解开之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处事待人接物?自在、随缘;换句话说,什么都好,你们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样样都随缘。这里头有个原则,你要是恶缘,你搞贪瞋痴慢,我不随你;你只要是正法、不是邪恶,统统随缘。如果你做邪恶,我们决定不能够随顺。我们会劝导,劝导你不听,我们会离开。佛教比丘不共住,我不跟你共住,我离开你。离开你也是在启发你,也是在帮助你,希望你在这个境界里头能够觉悟、能够回头,回头是岸!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五六卷)  2002/3/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56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意加第七句:
  【与知一切众生语言海转法轮词辩智。】
  这一句我们很明显的能够看到十海里面转法轮海。前面说到观机,也就是知道一切众生的需求,这个需求是讲现前的,我们通常也讲到现前极迫切的需求,眼前我想要的,这个就是最契机了。你知道众生眼前的迫切需求,你还要观察他能够理解多少,如果你不知道他的根性、他的程度,还是没有办法帮助他。我们看历代祖师大德讲经说法,这个水平不断的往下降,降到印光法师,印光法师许多同修都知道,西方世界代表第一智慧的大势至菩萨应化而来,他在一生当中为我们所示现的因果教育,我们想想很有道理。现代人跟他讲高深的佛法,他不能接受,没有利益,说也是白说,所以众生的程度不断往下降,我们要恒顺众生,才能成就随喜功德。这个经为什么人讲的?为现代人讲的,要帮助现前大众。
  《华严经》讲的人少,像《金刚经》、《般若心经》、《楞严经》,这是我们过去常读的,历代的注解都非常丰富。《金刚经》的注解五百多家,《楞严经》注解也有一百多家,那些注经的人、讲经的人,面对著当机都是当代,所以我们从他注解里面能看到他那个对象是什么样的根性。每一个朝代这个注解我们比较看,愈是近代愈浅显,愈容易明了。这是说明什么?愈靠近代,这个根性程度下降,到今天可以说是降到谷底,连一般国文的程度都有问题。民国初年,民国十几二十年的时候,小学生写的作文,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不要说是他写不出来,他看都看不懂。我们就能够想到在这一个世纪里头,国文的水准大幅度的下降,这个对於读经、研教产生很大的障碍。从古人注疏,我们就晓得古人讲经真正是经典里头的要义点到为止。我们在《华严经疏钞》,李长者的《合论》就更不必说了,看的人、听的人他就能明白。
  所以清凉大师讲《华严》一年讲一遍,八十卷经从头到尾讲一遍,一年。他老人家高寿,花一生《华严经》讲五十遍,至少讲这一部经讲五十年,真的叫华严菩萨,他怎么不入法界?跟他学的人,一个个也了不起。我们今天要用那种方式来讲,那叫白讲了,为什么?没人听得懂。佛家大家常讲,挂在口皮上,「功德」,什么叫功德?成绩是功德,你下一番功夫,成绩拿出来,成绩是果,果是德。如果我们讲的大家听不懂,那有什么功德?什么功德也没有。讲了真听懂了,生起信心了,改变了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改变了我们处世待人的心态,这是德,我们在这个经教里头确实学到了东西。说个最浅显的话,我们学会做人,我们懂得跟一切人事物怎么相处,跟自然环境怎么相处,跟天地鬼神怎么相处,都搞清楚、搞明白,这叫大德,大功德,大功大德。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点到为止那种讲学的方法,随著时代过去了,往后没有这个根性的人,不能不明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