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子与百信生活-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是说,而且是热情洋溢地赞美:“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里的“江海”,我想主要偏在“海”上。这里还有“百谷王”的“王”字。这大海不就是老子的最高的“上善若水”的境界和意象吗?
    江、河它们都能处于下方,不仅是能处于下方,而且是善于处在下方的下方。这怎么讲?你看,比如长江、黄河,它们处于下方,所以吸纳百川。但是他们只是百川灌河啊,而大海又处于长江、黄河之下,处在所有的河流之下,所以长江趋归大海,黄河趋归大海,所以才会万川归海呀!一个是“百川灌河”,一个是“万川归海”;一个是处下,一个是处于下方之下方;一个是“善”,一个不言而喻,就是“上善”了。“上善”之大海最善于广泛地吸纳,不拒绝地吸纳,不选择地吸纳,不间断地吸纳,一句话这就是善于处下,善于吸纳!一个最关键的字是“善”,最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上善”!老子的思想庄子领会得最深了,老子关于海只

说了一句“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庄子敏感的心灵完全与老子心心相印,他就发挥了老子的理念,写出了一则美妙的散文,在《庄子?秋水》“百川灌河”的一段中,有着很深很美的哲理。为了方便,我简略地用白话讲一下:秋天来了,涨水了,许许多多河流的水都流到黄河里来了,于是黄河之水浩浩荡荡。黄河之神河伯欣然自喜,以为自己太美了,天下的美都在自己这儿了。等到黄河之水流到大海时,发现自己的水根本不能和无穷尽的大海来比,于是“望洋兴叹”,既感叹又惭愧。这时北海的海神若,说出一番话:井中之蛙不可以和它谈论海,因为它受到它所居住的空间局限;只生存在夏天的虫子不可以和它谈论冰,因为它受到它所生存的时间局限;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和它谈论道,因为它受到它所接受的教育的局限。海神若又说:我大海从来不自夸自耀,因为大海在天地之间,那就像小石头、小树木在大山那样。就算是所有的大海加在一起,在天下也不过是几个小小的蚂蚁穴那样。再说就是一个国家在天下,也不过就像一粒米和一个大仓库相比吧。
    这番话也真叫发人深省啊!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老子心目中的大海是何等地美妙!这就是老子心中的理想之意象,因为它象征着道。一个人站在大海的面前,自己会觉得它是那么地大,那么地有力量、那么地辽阔瑰丽、磅礴大气。这时候就是没有人来考问你,你自己反过来也会觉得站在大海面前的自己是那么地渺小、狭窄、浅陋。这时候你会明白,你不用和它争了,你是争不过它的,你是战胜不了它的!—大家想啊,大海主动和你争了吗?没有啊!但是它让对手不战而败,自己是不战而胜!这就是“道”、“道”的魅力、“道”的力量!如果人际交往中有这样的道,像大海那样,这不就是高境界吗?
    大海它处下,而且处在最下,这是道的象征之一!
    大海无为,但是无不为,这是道的象征之二!
    大海又“为而不争”,(第81章)这是道的象征之三!
    大海是“不争而善胜”,(第73章)这是道的象征之四!
    大海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78章)这是道的象征之五!
    大海“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这是道的象征之六!
    大海深不可测,玄妙奥秘,这是道的象征之七!
    这里海阔天高,这里聚合着能量、力量、度量,这里“上善若水”!让我们现代人在人生之路途中时常想想大海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