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相李斯-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斯并不惊慌,心想,只要挺过一两天就好了。自己贵为丞相,朝中自会有人出来仗义直言。赵高一手遮不了天。  
  到了第三日,李斯才发现事情严重了。听狱卒说,那夜大搜捕,被抓的远不止他一人。老相国冯去疾、大将军冯劫都被拘了进来。二人不够坚强,在狱中没能挺住,已双双畏罪自杀了。  
  李斯暗暗叫苦,知道朝中再也无人能为自己说话了。  
  第四天,李斯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了,便大喊道:“速拿笔墨来!”狱吏以为重犯终于要坦白交代了,立功讨赏有了希望,不禁喜出望外,立即捧来一套笔墨帛简,并为李斯卸了枷锁,还替他揉了揉胳膊。  
  李斯想了想,决定向二世直接陈情。二世智商或许不够,但情商尚有。他一时分不清黑白,辨不出忠好,但念自己有功于秦,或能怜而赦之。  
  一提起笔,他悲愤难抑,冤屈之情,如泉涌水泄,倾倒出来: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  
  臣尽薄材,谨奉法令,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  
  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路,南定百越,以见  
  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  
  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刻画,平斗斛,一度量,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  
  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  
  主得众之心,万民拥戴,死而不忘,罪七矣!此皆臣之罪也,罪足以当死久  
  矣!愿陛下察之!    
  写毕,李斯早已涕泪纵横,先自哭倒了几回。当年,多少次上书言事,论的都是天下兴亡之计,安邦定国之策。不想,最后写的,却是一份申诉材料!  
  他双膝跪下,向南天一拜,然后将写好的奏书郑重地捧给狱吏,吩咐说,即刻送呈皇帝,不得有误。那狱吏听说是呈绘皇帝的重要文件,自然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双手接了,又恭恭敬敬地双手捧着,一路碎步急跑。  
  奏书送出后,李斯心焦地等着皇帝的赦令。  
  捱到黄昏,来了赵高。  
  “好文章呀!可惜,陛下是读不到了。”赵高尖声细气地说,将那狱中奏书在李斯面前晃了晃,就着火把点燃,拿在手里慢慢烧掉,然后嘲讽地说:“囚犯安能上书?!”  
  李斯气得发抖,只因戴着枷锁,又抖不起来。  
  赵高眯眼微笑着,欣赏了一会儿李斯发蓬面垢、衣秽衫破的样子,继续说:  
  “丞相大人,现在是认罪之时,不是表功之日。”  
  李斯质问道:“我何罪之有?!”  
  赵高说:“通盗谋篡呀!天下之人,上至朝廷百官,下至阎巷百姓,没有不知道的了。大人何必要继续抵赖呢?”  
  李斯气得说不出话来:“这,这是诬陷!”  
  “这罪,你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赵高谈淡地说,“贵府的孙舍人已经招供,你父子二人,一个在外通盗,一个居内谋篡,人证物证俱在,已是铁案。”  
  李斯怒骂道:“赵高,你陷害忠良,不仁不义!”赵高笑了起来:“你若是忠良,我自会讲些仁义。可你我之间,只能行些小人之事。你是君子,读书识字,学历高,可未必就是忠良;我是小人,赶车出身,只会用鞭子驯马,自然不懂什么仁义。”说毕,喝道:“上刑!”  
  几个狱役上来,将李斯除了枷锁,剥了衣衫,按倒在地。一个壮汉,开始用鞭子抽打。一鞭下去,一道血印,李斯叫唤一声。抽了十几鞭后,身上十几道血印,李斯也叫唤了十几声。赵高听得不耐烦,叫换上带刺的荆条。那荆条抽下去,立即皮开肉绽,血鲜肌艳,不过七八下,李斯便熬不住了,高声告饶。  
  “丞相大人原来并不经打。”赵高不无轻蔑地说,“看在你我多年的情份上,给你一个赎罪的机会。明天,朝廷会派人复审核案,只要老实认罪,便可少受些皮肉之苦。”  
  李斯卧在血泊里,喘重气微,不敢说不。  
  次日早晨,来了一位秃顶的老者,自称御史,到狱中办案。李斯正躺在一张破席上,遍体鳞伤,浑身疼痛,一点动弹不得。听说朝廷派人来了,挣扎起身。见来人虽面生,但慈眉善目,像个好人,便如遇见救命恩人一般,紧扯住喊冤。不想,那老者的慈眉善目突然横竖起来,出手就是一个巴掌,劲道之大,不似老人,显然是练过武功的,打得李斯头晕目旋,仆倒在地。几个狱卒也扑上来,一阵劈头盖脸地暴打,李斯满身的旧疤立即又添上了许多新伤。  
  李斯知道中了赵高的诡计。那老者是赵高手下,假扮御史,专门来考验他的。  
  过了几日,又来了一位长髯的年轻人,斯斯文文,自称渴者,来替皇上纠正冤假错案。李斯虽有几分警惕,只是不死心,仍是大声喊冤。结果,那斯文的年轻人也骤然凶残起来,揪发揿头,扭臂拧手,又叫来几个狱卒,对他一阵毒打,打完,还不许趴下,只许跪在地上反省。  
  如此反复了几次,李斯不敢再喊冤了。凡有人来问,一律认罪。说通盗也好,说谋篡也好,一概承认,还交代出许多细节,前后虽不连贯,却免受不少拷打。  
  终于有一天,二世真的派了一个御史来审李斯。李斯不知,仍像以往一样,胡乱坦白,彻底交代,认罪态度甚好,结果被一一记录在案。审讯完毕,御史深受震动,斗争觉悟显然大大提高,一边收拾起几大捆案简,一边感叹说:“如果没有赵待中,陛下真是要被丞相卖了!”  
  从此,狱中太平,再也没有人来提审了。李斯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如猪似狗。  
  到了七月初的一天,牢里的伙食突然大好起来,晚餐更是鱼肉具备,且有薄酒。李斯明白死期到了,悲愤得一口也吃不下最后一夜,李斯在牢中来回走个不停,呼喊叫骂不止。  
  他先是双手摇着牢栏,牢栏撼不动,便使劲顿足,仰天长叹:  
  “可悲呀!无道之君,何可为计也?!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三人都是忠臣呵!现在他们要杀我李斯了!我因忠而死,死得光荣!只是效忠而仍不能免于死,可见是效忠效错了人!”  
  言罢,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骂乏了,他就地坐下,喝了一口水,歇了一会儿,想想气不过,又站起身来,撕破自己的衣杉,暴怒地用双手敲着墙壁,更无所顾忌地叫骂开来:  
  “二世之无道,过于梁、约、夫差!夷灭昆弟,篡位自立,诛杀忠臣,重用贱宦,天下岂不乱哉!为修阿房宫,赋敛天下,重税厚费,民怨沸腾。我李斯不是没有谏过,昏君不听忠言呵!”  
  狱卒听他骂得过于反动,都骇得不敢出声,也没人敢上前瞩止。一个个赶紧躲得远远的,捂起耳朵,自觉抵制着不良言论的侵蚀。  
  李斯此时也不管不顾了,死到临头,他要说出一些惊天动地的话来:  
  “大秦要亡了!如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了!昏君之心尚未悟,奸臣赵高仍被重用。我不久就会看到,盗至咸阳,麋鹿游于宫苑!”  
  骂到后来,他走不动了,也喊不动了,便缩在一个墙角里,述迷糊糊地睡去,在半睡半醒之中,渐渐陷人了一种神智狂迷的状态。子夜时分,他猛然惊醒,眼前出现了异象:在一片黑暗中,几点暗绿色的荧光在游动,闪闪烁烁,飘飘忽忽,时隐时现,一点点地在向他逼近。  
  是索命的鬼魂?  
  李斯心中惊骇,一时忘了疼痛,忘了悲愤,忘了生死。他定睛凝望了许久,才恍恍惚惚地明白过来,那不过是几只深夜出来觅食的老鼠。  
尾声   
   
  众人在许多年过去后,忆起李斯临刑之日,还忍不住要回昧一下那情景的惨烈。  
  那日,李斯及一家老小,连带三族亲戚、宾客门生,一干数百人被绑赴刑场。正值阴雨连绵,下得天地湿透,一片淋淋漓漓。刑场上,虽有围观者上千,但在雨水浇琳之下,少了一些热闹之情,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按惯例,主犯李斯先走。根据“大秦律”,通盗判五刑,谋篡论腰斩。侍中兼郎中令赵高指示,两罪并罚,依法执行。这一指示让行刑的刽子手着实为难了一阵子。那五刑是剿鼻、割舌、剁肢、笞杀、碎尸。若先行五刑,碎了尸,便无法腰斩了;若先行腰斩,截成两段,那劓鼻、割舌、剁肢、笞杀都失去了意义。研究了一番,刽子手们才想出一个既不抗命又不违法的万全之策,就是将五刑和腰斩结合起来执行,先劓鼻、割舌、剁肢,笞杀之时,同步腰斩,最后,再慢慢碎尸。  
  临刑前,李斯只见到了二儿子。他此时才知,长子李由因荥阳失守,早在他入狱之前,就已被贼寇击杀,根本无法“通盗”。赵高一直瞒着消息,为的是坐实他们父子的谋反,免得将来成为冤假错案。李斯此时心已碎,不觉悲伤,反觉儿子有幸死在贼寇手里,比落到赵高手中要强。  
  李斯执着二儿子的手,无语泪流,良久,叹了一声,说:“真想带着你哥和你,回一趟上蔡老家,再出城东门,牵着黄犬,逐猎狡兔。可惜,现在太晚了!”  
  二子闻言励哭,声悲气绝,引得身后一群待戮之人,都放声嚎啕,不惜气力。  
  李斯不忍多听,转身上了刑台,默默就刑。  
  在下观刑的众人,无声屏息,亦不敢乱挤,都踞脚伸颈,睁大眼向刑台上张望。不一会儿,只听刑台上的一声惨叫,穿空裂云,尖锐揪心,叫得台下的哭声一时都止了。那惨叫一声比一声凄厉,然后,渐渐弱下去,最后一丝丝地消失在雨声中。这时,一滩殷红的鲜血,随着雨水,从刑台上流淌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