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明光气冲脑门,脸色铁青,抖衣乱颤,大声叫道:“你蛮不讲理!你还是个领导,我从未见过你这样的。这个炊事班长,我是干不了啦,我也不想干了!”丁明光拉开门,“啪”地一声带上,三脚两步直奔政工组汪彤的房间。 
  武权冲着跑出去的丁明光:“你爱干不干!反正我管不了你,想哪去就哪去!” 
  丁明光当然听的清清楚楚。他别无选择,用力地敲开了政工组长汪彤的门,一步踏了进去。 
  丁明光从汪彤房子出来时,已经是转怒为喜了,汪彤紧跟着他竟直往贸司院子起来。他们走进商业组副组长谢大军的房间。除谢大军外,还有县革委副主任李刚义、政工组干事叶心钺也在座。 
  一见汪彤与丁明光一同进来,都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同声让他们“坐下”。 
  谢大军让过烟以后,半开玩笑地主动说道:“汪组长亲临敝所,当有要事相告,‘臭老九’谢大军愿洗耳聆教!” 
  “谢组长脑子十分灵光,不愧为大学毕业生,本人不胜钦佩!” 
  工农兵出身的李刚义副主任是一个直言快语的人,他想知道正题。便插话道:“你们这些人说话总是咬文嚼字的,有话快直说吗!” 
  汪彤转头先看着丁明光:“老丁还是你自己先说说吧!” 
  丁明光很爽快地说道:“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说。” 
  丁明光面朝谢大军:“不好意思,是我想麻烦您。现在机关食堂办不下去了,我在办公室没事做。我原先是贸司调出去的,我还想回贸司来,干什么事都行。我已请示过政工组,汪组长要我当面征求您的意见……”谢大军似乎早已意识到了,不假思索地说道:“原来是这样……”再看看丁明光与汪彤,想出恰当的措辞后便爽快地答道:“人事调动,是组织部门的事,调出、调入,只要组织部安排,况且又是贸司老同志,我们理应表示热烈欢迎!烦汪组长下个通知给我们,会计上好按手续开工资。” 
  汪彤高兴地笑了:“这个自然!” 
  李刚义有了一种皆大欢喜的感觉,他高兴地说:“好啦!丁师傅,你的困难解决了。你回贸司想干什么呀?”丁明光如释重负地回答:“我服从组织安排,干什么都行。我在贸司时营业员、业务员、炊事员什么都干过。我在部队就是炊事班长。” 
  “你们准备叫丁师傅干什么?” 
  李刚义看着谢大军问道。 
  谢大军毫不为难,立刻回答说:“丁师傅的菜炒的特别好,从到县上第一天开始,截止三天前,我觉得食堂因陋就简,主动克服困难,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现在机关食堂没了,我们在食堂吃饭的人又多,困难也最大。为不影响工作,我们准备把商业食堂再办起来——他们原来就有的。自丁师傅调县食堂这里才关了门。现在丁师傅又回来了,我们再把商业食堂恢复起来,也是顺其自然的事。再说,一切又都是现成的。” 
  李刚义副主任喜出望外:“那好啊,既然你们还办食堂,那我就不用一个人做饭了,我第一个报名到你们商业组食堂就餐……” 
  “感谢李主任的支持,县上其他同志要来吃饭,一概欢迎!人力上再加一、两个帮手就够了。”谢大军胸有成竹地说。 
  丁明光笑得合不上嘴。 
  汪彤左看看,右看看,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半天,他冒出了一句话:“你们都有准备,商量好的啊……” 
  县机关食堂原本是好好的,或者说是基本正常的。虽然缺少一点蔬菜,管理员每月到地区跑两次,弄些罗卜、白菜之类,插花吃上半月二十天,也还算过得去。 
  自从老管理员病退下山,新管理员吴魅上任后,把县食堂仅有的一点蔬菜像老鼠搬家一样,都倒到个别领导和熟人家里去了。老书记走后不到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县食堂被人为地搞垮关门了。 
  民以食为天,突然没了吃饭的地方,机关多数人像“天”塌了一样,困难就大了。 
  藏干吃糌粑、喝酥油茶,虽说还对付着过得去,但一些人已习惯吃馒头和米饭,突然又回到牧民生活上,也有一些不适应和不情愿。特别是一些青年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开火做饭。 
  整个县机关,除了以柳卫东副书记为首的少数人的伙食团兴隆外,多数人则怨声载道,有的人甚至已公开骂大街了。 
  县商业食堂说办就办起来了,并且是别有洞天。 
  由于人人都憋了一股气,都想把食堂办好。你出主意,他想办法,都在“蔬菜”两个字上下功夫。 
  炊事班长丁明光格处卖力气,一心想把食堂办好,叫大家像以往那样生活上安定些。首先亲自出马,到后山坡地区直属库,找主任和事务长联系,协商互助。很快便弄来了不少葱蒜、萝卜、白菜之类鲜菜。 
  丁明光还亲自带上半麻袋酥油坨坨到地区机关食堂等单位换些蔬菜,并商定长期交换一些副食品供应。再到军分区招待所商定定期以羊肉、酥油等交换蔬菜的互助活动。最后到地区贸司要了两口缸,搭车回到了县上。 
  丁明光就像一个能干的管家主妇,他把新鲜的疙瘩白(西北称连花白)辣子,等制成泡菜,把大白菜渍成酸菜。加上花生米、红豆腐之类,餐桌上增添了不少花样,群众反映非常满意。 
  谢大军对丁明光说:“食堂办起来了,而且效果不错。我的感觉是办食堂容易,平稳地坚持下去会难一些。‘难’还是难在管理上,重点还在副食蔬菜上。所以,我提醒你:不准任何人在食堂单独搞特殊,往出拿东西,从一开始就必须堵住这个漏洞!” 
  丁明光巴不得领导有这个要求,下一道命令。他笑着说道:“正合我意。”立即把谢大军的口头规定叫人用红笔写在纸上,名曰: 
  食堂告示 
  接商业组指示:不准任何人,从食堂直接拿蔬菜等一切副食品。本食堂对上、下一律公平对待,不搞任何特殊,请领导和同志们见谅! 
  商业组食堂 
  X月X日 
  中午开饭时,人们都看到了这张有点刺眼的告示。来吃饭的群众不但没人反对,而且有人点头,有人说“理应如此”,有人说“恐怕头头看了会不高兴”。正说着李刚义副主任也拿着碗筷与大家一起来排队打饭。很快他也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告示。 
  人们看着李刚义饶有兴致地从头到尾看完了这张告示,先微笑了一下,然后对身旁的人说:“如果能严格坚持做到这一点,食堂就能办得长久了。” 
  听到李刚义的说法,人们心中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报以亲切的微笑。 
  谢大军对食堂工作人员,既要求严格,平时又非常关心。每逢节假日,总要派人轮流帮厨,并叫会计老薛按月公布帐目。搭火的干部个个心服口服。 
  商业食堂一经兴起,便越办越红火。意外地取代了原县机关食堂的位置。这本来是件生活上的事情,不久却慢慢着上了政治的彩色。群众在下边说话了:“专管食堂的办公室,却办不好食堂,商业组的食堂倒比原县上食堂办的好, 真是怪事!”人们议论纷纷。 
  办公室副主任武权面上灰溜溜的,就连在他们伙食团吃饭的汪彤也觉得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一次饭后汪彤对武权说:“一个办公室和政工组,居然管不好一个食堂,我真不明白谢大军是怎么调动起了丁明光的积极性?” 
  武权不情愿地答道:“谢大军能有什么好办法,他这叫公开挖墙脚!把办公室食堂搞垮了,他们办食堂,取而代之,不就是为了出风头,讨好群众和领导,变着方法邀功吗!” 
  汪彤用眼角看了一眼武权淡淡地说:“话可不能这么说,办公室食堂是先关的门,丁明光是后调回贸司的。你让管理员吴魅调去财政上,是最先出去的。这也叫挖墙脚,那么,你自己首先便挖了自己的墙脚,连我也成了帮凶了……” 
  武权没话了。 
  汪彤换一种口气安慰说:“武主任!谢大军喜欢办食堂,出人头地,就让他办好了!对你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不管食堂也省心!你只叫吴魅继续把伙食搞好,让柳书记吃饱吃好高兴就行了!我们顺便也借个光。否则,连我也得到商业组食堂去吃饭了……” 
  武权转怒为喜,满脸笑道:“哎,汪组长!你可不能走。我们这个伙食团,你是台柱子,你可不能拆我们的台!你头上有‘政工’这个光环,我们随时还要借你的光哩。你要走了,我们伙食团可真要暗淡无光了,你呀,吃饭不交钱都行,但你不能走!” 
  汪彤:“我往那走哇,看你说的,饭钱,我一个不能少,我只是给你鼓鼓气。我在想,他谢大军搞他的商业后勤经济行,我们难道不能好好搞搞我们的拿手戏——政治?上次柳书记‘正面教育’动员后,我最近在群众中转了几次,当前县上食堂一个关门,一个开门,舆论一阵子就会过去。这只是县上机关生活的一上侧面,而另一个方面,机关还有政治生活,政治舞台,谢大军至今还未入党,这上面没有他的立脚点,我们政治上多动脑子,给柳书记多提些建议,多想些办法,让县上的政治生活尽快活跃起来。到那时,县上的局面马上就会变成另一种模样……” 
  武权表示虚心受教:“你都了解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汪彤面带微笑,好像一个握有独家新闻的记者一样底气十足。故意抿起嘴眨巴着眼睛说:“别看就这么个小县,政治的、经济的、机关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什么都有!” 
  武权也来了精神,急忙附和着说: 
  “你最好先整理个提纲,然后我们共同给柳书记汇报汇报。是否可以提出一个口号:‘正面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结合实际,上至领导,下至群众,都有责任向组织上反映问题……” 
  汪彤从容地说:“你的看法同我是一致的。我已同柳书记初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