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魏便自言自语地说:“是地区的车!像是到我们县上来的。” 
  柳卫东、李刚义两人,不约而同地抬眼望了望前边迎面开来的北京牌吉普车。同样没说一句话,只是不时地用眼睛的余光往前看看,表示自己“看到了”那车。但还是谁也不肯多说一句话,那意思也可能是:“车子马上到跟前,就都知道了,瞬间的猜测已属多余。” 
  车子相向而行,会车速度虽减慢,但感觉还是飞快地冲过来。眨眼之间已经到了跟前。司机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在车头接近的瞬间,同在一侧的司机,几乎同时都认出了本地同行的朋友。眼尖嘴快的魏光,首先叫出了对方的姓氏: 
  “李师傅!” 
  “小魏!” 
  车子同时,嘎然而止。 
  这时坐在司机旁边的两位,虽然隔着司机,也都看清了对方: 
  地区车内坐在司机旁的不是别人,而是本县县委书记周凌风。 
  周书记大叫一声:“柳书记!”柳卫东也几乎同时喊道:“周书记!” 
  车门同时打开——车上坐着的人,几乎同步跳下车来。久别的同事,偶然相逢格外亲切。相互紧握着对方的双手,抖个不停。 
  周书记的车上还有,为谢大军治疗及陪护回来的李莲蓉大夫、妇联主任巴宗、团委干部郑英她们,都下来相见。 
  周书记看到柳卫东车上下来的另一位是李刚义副主任,特别亲热地互相拥抱在一起。李刚义高兴地说道:“真是巧遇!巧极了!!” 
  接着又哈哈笑道:“我还以为你周书记是‘赵巧儿送灯台,一去不回来’了呢!” 
  周书记也兴奋地说:“我是为别人安排下调的,不是为自己。人都调完了,也调不到我头上,不回来到哪去!” 
  周书记转身重新拉住柳卫东的手问: 
  “柳书记!你们俩一起到地区去干什么?有事吧……” 
  柳卫东见问,心想瞒也瞒不住了,不如直说。便索性撕破脸先发制人地,用手一指李刚义—— 
  “你问他!” 
  李刚义心里还在高兴,听柳卫东这样一说,便收验一些笑容,和蔼地对周书记说: 
  “您不在县上,我对柳卫东副书记主持工作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县委会上发生争执,我准备向地区反映并报告情况,柳卫东同志是专门‘奉陪’我来的——就这样!” 
  周书记一听便笑道:“噢,我明白了——一位是告状,一位是‘奉陪’——现在我回来了——你们还去吗?” 
  柳卫东装作很委屈的样子,故意默不作声地扭转半个脸。意思是“告状”的又不是我——你还是去问他…… 
  李刚义见状笑道:“真是不好意思!您既然回来了,还有甚么话说不清呢!去地区自然就不必了,我也不想给县上出丑!” 
  “哪里!哪里!我们是共产党,是志同道合的阶级兄弟。内部意见有分歧,到上级面前去摆一摆,或者上级到下边来听一听,经过交流统一思想看法,这本来是正常的,谁都不要在意才是!——好啦,快上车吧,我带来瓶好酒,今天咱们到家好好喝两杯,一醉方休啊!哈哈哈……” 
  所有的几位都乐了,包括柳卫东脸上也露出了勉强的笑容…… 
  周凌风书记突然回来了,县上全体干部一片欢腾。人们像久别得逢的亲人一样涌进周凌风的房间问寒问暖,敬烟献茶…… 
  除了柳卫东、李刚义等人各回自己的房间外,县上自上而下,男女老少,几乎是挨辈依秩来看望。哪怕只是简单地握握手,问候两句话就走,也都争先恐后排不上号。 
  见面礼少说闹腾了半个小时。藏干们争着拉住周书记要求到家去坐坐叙叙话。最后还是藏干副主任西饶硬拉着周凌风到自家喝茶去了。 
  电影队长曲加本来已经拉着周书记去他家喝茶的,偏偏西饶拉住周书记的手不放,硬从曲加门前拉走了。 
  听曲加说,他仍抓住周书记不肯放松,甚至随着周书记一起到西饶家。他看着西饶热情地给周书记恭恭敬敬地奉上一碗酥油茶后,便激动地哑着嗓子说:“周书记,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曲加以一种同情的语调轻声地说:“西饶一句话没说完,眼泪已经在眼圈上转了,这种场面我不便再呆下去,才悄悄离开了。” 
  据说,当天下午周书记在西饶房间里,少说也呆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人们都能理解,说这是自然的。西饶是周凌风书记亲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是民改后在本地提拔的本民族第一批领导干部之一。西饶的每一步成长和进步、周书记都曾付出过不少的心血。西饶对周书记是敬若父母,周书记对西饶可谓爱兵如子,都是毫不夸张的。 
  人们说西饶的最大特点是人老实,不说假话。最大的优点是热爱党,服从领导,苦干实干。有一点不足之处,便是尊重服从领导有时有些过分甚至对领导和党的概念分不开,容易把党的领导干部和党混为一谈,这就容易犯“跟人不跟线”的错误……为此,周凌风书记,曾不止一次地教育他。教他“跟线不跟人”,可他说:“这种关系实在是不好分开!”周凌风只好简单地告诉他说: 
  “在工作中,与你再好的人,他说错话,做错事,你都不要跟着他——包括对于我在内。” 
  有人说,“西饶这次在周书记面前,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并把他下山期间县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向周书记作了详细的汇报。”说这话的人,起誓发愿说:“我是真的,因为是听西饶爱人亲口说的。” 
  听话的人,都笑了,说:“怕他不这样,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对了!无论甚么事,只要不瞒周书记,处理起来,保证没问题!” 
  老书记周凌风回到县上,不过两天时间,县上该拜访的人,他很快都拜访过了。无论甚么时候,他总是先藏干,后汉干,老干部、年青干部、妇女干部逐个去拜访。无论甚么话,他都认真地听。给予应有的尊重。因此,人人都觉得他是自己的朋友。 
  在第二天晚上,据说周书记是在他的老战友、老朋友黎部长的房里过的。周书记向来是拜访过县上应该拜访的多数人后,末尾才来拜会这位县上人都知道的、公开的朋友。人说这已是他们之间不成文的规矩。 
  黎部长、周书记两位朋友一到一起总要喝一点酒。洒菜很简单,两个鱼、肉罐头,一小碟花生米、加上一点榨茶丝之类,酒当然是好一点的。 
  谈心总是先从喝酒开始。“酒逢知已”以后便无拘无束了。 
  本来在县上,这是位置最高的两位。他们的谈心应该是没人能随便知道的。但是不知为什么,总是或多或少地还要透露出一些。人们说,或许是通讯员斟茶倒水,偶而听到些,传了出来,也未可知。究竟如何传出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奇的人,都喜欢听一点什么信息,从中猜测点动向什么的。 
  传说周书记这次对黎部长非常的“满意”。因为周书记原来想到去地区“告状”的一定是黎部长,而这次却偏偏不是他,而是李刚义副主任。这使周书记是既高兴黎部长的沉着冷静,同时又欣赏李副方任的率直和勇气。而黎部长却非常赞赏周书记的远见,说:“没让我主持县委工作,是非常正确的。否则‘告状’时可能不是去地区,而是告到自治区或北京也难说。” 
  还有一个说法是,黎部长问周书记:“到底有没有准备下调的事?”周书记反问说:“难道你黎部长还想下调升官不成?”黎部长哈哈大笑说:“我就猜到是有人在胡乱说……” 
  周书记说:“或许人们在地区听到了一些话,才传说的。地区领导确曾征求过我的意见。是去?还是留?如想调下去升官,或安排个好位置,地区是不会阻拦的。我说,升官什么的我不想。如果地区还需要,我就在这干一辈子。如果不需要,我服从组织,随时下调退休都可以!”地区领导笑着说:“那你就留在高原好好干,一切顺其自然吧!” 
  黎部长高兴地说:“好!”他们两个人击掌为誓,一口气干下了杯中的酒。 
  据说后来两位领导喝完酒,还认真研究分析了县上当前的工作…… 
  周书记回到县上的第三天,召开了科以上干部会。 
  周书记高兴地告诉大家: 
  他这次回来是向地区述职的。专门汇报前一段安排下调干部的有关情况。听取领导指示后,特意回来看望大家的。 
  然后,还要回到工作组做些扫尾工作,如果时间允许,顺便回家休个假。 
  “应该的!三年都未回一趟家,老大嫂早就等急了!”妇联主任巴宗忙插话说。 
  周书记平时跟这些年青人说说笑笑习惯了,今天也照样给面子。他委婉地说:“没关系!我们是老夫老妻了,不像你们年青人,下乡分开个巴月,都急得跳蹦子!”说得干部们都笑了,会议的气氛立刻变得话跃起来。个个都笑逐颜开地等待周书记讲下去。 
  周书记立即言归正传,他首先向大家说:“谢大军经地区 
  医院的努力抢救,终于渡过了危险期,现正在全面治疗和恢复。谢大军在反回窜战斗中机知勇敢,机动灵活,既消灭了敌人,又保存了自己,充分体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地区领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无私无畏的典范!”领导们还热情地到医院去慰问他……谢大军表现得很谦虚,说“荣誉是在县委领导下取得的,自己只是做了一点该做的事情!” 
  地区领导还说,狮泉县茶嘎区书记丹巴同志,把被击斃和击伤的俘虏及时送到地区,是非常灵活的做法。有关部门及时审讯俘虜获取了重要的信息。 
  经审问和有关人员指证,被俘者承认他就是制造沙埌事的匪首之一,名叫土登旺四的。 
  在人民政府政策的强大威严压力下,土登旺四在铁证面前,终于供出他在西线组织叛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