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2004年第5期-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看到,那些日子,正值沙特政府屡屡受到恐怖袭击警告而人心惶惶的时候,出入之间,时遇全副武装的沙特军警在路口严格地盘查过往行人,架设着机枪的装甲车就停靠在路边。许多要道口上,甚至有沙袋垒起的堡垒式掩体;他们在国内从未经过这样的场面,所以每每从枪口下经过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同沙特阿拉伯王国所有的城市一样,库巴建筑物中最漂亮的要数穆斯林礼拜寺。作为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家,沙特有着许多神秘的宗教戒律。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就写着:“除真主外,别无神,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ZPEB沙特项目部的住地,是距海滨公园不远的一幢阿拉伯风格的别墅式建筑。院里有一高一矮两株椰枣树。虽然已经过了收获季节,未经摘取的椰枣,还一串串挂在树上,时有鸟雀飞来,落在阔大的叶片上啄食,地面上也就落满跌落下来的枣子。枣子是成熟的黄色,肉质十分饱满。捡一枚掰开尝尝,甘甜中有淡淡的涩味。据说,椰枣收获后,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可去除涩味。而院中的两株椰枣树,主人未应时收获,也就做了鸟雀的食品。每到穆斯林信徒做祷告的时间,办事处小院就沉浸在高音喇叭播放出的诵经声中,项目部的中国工作人员,也自觉不自觉地享受着“安拉”的一番祝福…… 
  项目部人员刚刚来到库巴的第一天,就深切地感受到了库巴穆斯林公民们对“真主”的虔诚。 
  刚到的那天夜里,因为时差的原因,项目部的人员本来就睡得不好,辗转半天,中刚刚合眼,就在一种低沉而有力的喊声中陡地醒转过来。那声音如在枕边——就像是他们居住的这所房屋发出来的,低沉且极具穿透力。耳朵里灌满了这种声音,自然无法入睡,看看时间,当地时间凌晨四点一刻左右。本以为喊声过后可以入睡了,殊料大约半小时过后,吼声又一次轰然响起,振聋发聩,只好放弃了再睡的念头…… 
  一阵楼梯的响动声,几位工作人员纷纷苦着脸下来,躺在会客室的椅子上,或看书,或看电视——显然,所有人都无法再睡。 
  第一个异国的夜晚就这样过去。 
  据说,他们开头听到的第一次声音,并不是正式祷告,而是喊信士们起床沐浴更衣,第二次才是正式祷告时间;这样算来,每一次祈祷,喇叭就要响两遍;每天从黎明到晚间,每次高音喇叭的响起,其实并无多少间隔时间。 
  相互熟悉之后,工作人员就同别墅的主人(那个养尊处优的阿拉伯汉子,喜欢中国的乒乓球,虽然球艺极臭,却时常来办事处拉人对决)谈起频繁祈祷的问题,那汉子一脸茫然地反问:“不祈祷,那还去做什么呢?” 
  后来看到当地的报纸,项目部的人们才见到了当日的每天五次的祷告时间表。就像国内报刊每天发布的电视节目预告一样,穆斯林信士们的祷告时间,也要公示在每天的报纸上,甚至具体到每时每分。据说,这时间每天都小有变动,想来也是应该有所依据的吧? 
  这天外出时,有人特别留意了一下驻地周围的环境,但见库巴城大街上,每间隔百余米就会有一处礼拜寺,并且建设得十分漂亮。后来证实,库巴的情况并非特殊,在沙特阿拉伯王国,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城市或是空旷罕见人烟的荒漠之中,最漂亮的建筑当属礼拜寺——在单调的荒漠公路上行车,但有加油站的地方,都有虽然规模不大、但建筑却十分讲究的礼拜寺;如果夜间行车,远远就会望见礼拜寺尖顶上绚丽的灯饰,闪闪烁烁,就如荒漠中的一座座灯塔…… 
  在开始的那些日子里,项目部的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等待着那种轰鸣声依次响过。那时不能不这样想到:经书上的话是当真的,一个穆斯林信徒,纵使躲在哪里,也逃不开真主的声音…… 
  那几天正好空闲,就有人好奇地追循着那种响亮的声音,寻找发声的地方;终于发现,办事处的周围,就有三座礼拜寺,呈半圆形排列。无论从哪个方位,都摆脱不开高音喇叭的轰鸣。在每座礼拜寺的圆柱形尖塔的顶部,分上下两层,朝向四面八方,就安装了八只高音喇叭!这样,只要祷告时间一到,库巴城就沉浸在一种滚动金石一样沉重的音律里,就像整座城市都在震响…… 
  据说,这是穆斯林经书上的规定:要让每一个穆斯林,无论身在那里,都能听到“真主”的声音。 
  项目部财务处的刘宗利先生说,未到沙特的时候,还生过一个念头:如果时间允许,应该去被穆斯林世界尊为圣地的麦加或者麦地那观看一番——有时转机沙特的红海岸边的吉达港,那里距麦加已经一步之遥! 
  随后才知道,虽然一步之遥,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麦加之所以被尊为穆斯林圣地,教规十分严格,非正统穆斯林难得进入,寻常人就更不用说。再说,在沙特这种国度里,满街都是宗教警察,你的一举一动,说不定哪里就触犯了教义教规,处罚是很严厉的。现任ZPEB中东项目部经理的陈和金先生,在库巴任沙特项目部领导时,有一次在海滩公园散步,只是把相机晃了晃还未拍照,就被宗教警察盘问了两个小时…… 
  项目经理石书义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自然更有去圣地麦加朝觐的情结;一经向当地的阿拉伯朋友咨询,心里凉了半截:国外的穆斯林信众,如果去圣地麦加朝觐,还有许多严格的条件要求…… 
  沙特教义规定,女子外出必须黑纱蒙面,对外籍女人,说来还小有照顾——外出时可不蒙脸,但必须黑袍加身。沙特石油项目的ZPEB施工人员,工作数年,甚至难得见到一次女人的面孔。 
  阿拉伯世界认为,“导致斗胆犯罪的原因,就是对真主的忽视”。大概是宗教的作用吧?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社会治安十分好,街上见不到那种歪歪斜斜、勾肩搭背、动不动就吵架斗殴的另类,外出时包裹放在车上,即使不锁车门,也用不着担心物品丢失。宗教的管束力量是强大的,对违反教规教义的人,轻则断手断脚,重则杀头。 
  项目部的刘先生来沙特工作后,就亲眼见到过库巴政府在广场上处置一位不知犯了何种罪过的犯人。那天,他外出办事正从街上路过,被阻在路口处,就意外地见到了那次砍头示众的场面…… 
  刘先生眼睁睁看到,穿白袍的替真主施行惩戒的操刀手站在黑巾蒙面的犯人身后,一俟宗教执行人祈祷过后,便手起刀落,那罪犯的人头便骨碌碌跌落在地上,脖腔里血喷射出好远…… 
  站在几十米外目睹了这一情景的刘宗利先生,心里的感受十分复杂,多日之后仍食水不香——在国内,在电影电视上倒是见过不少被砍头的角色,在这里见到的人头落地,却是动真格的! 
  他叙述当时情景,说:穿白袍的刽子手是一左一右两个,想来大概是,如果第一个临场手软一刀砍不下,第二位就会补砍一刀……不过,他见到的那次,那刀却十分快捷,挥起落下,削瓜切菜一般,第二个也就失去了补刀的机会…… 
  据说,那刀的形状,与沙特国旗上的一模一样。 
  对ZPEB 的石油将士来说, 最直接的一次宗教警示就是,那天,项目部的几位后续工作人员,第一次来到沙特,在海关接受入关检查时,受到警察的阻拦,因语言沟通不甚流畅,折腾了半天才搞明白——因为不谙当地习俗,他们在行李包里随身携带的几本生活书刊中,有一本《女友》杂志,封面女郎的胳膊腿儿露在外面的多了些,结果引起边检人员的注意。弄明白事情缘由,他们遵照边检人员的指令,将那女郎身体裸露的部分,用笔墨仔细涂抹成黑色才被放行…… 
  中国ZPEB的石油工程设备如期抵达沙特,在这个神秘的穆斯林国度引起不小的反响。濒临波斯湾的海滨城市达曼,是沙特的石油重地,许多西方石油公司的基地就设立于此。早几年时候,达曼的街道上,不时可见到西方大国石油工程人员进进出出;海滨大道和公园里,也到处是趾高气扬的西方商人和游者的身影。现在西方人明显减少。在中国ZPEB队伍到来之际,神秘的石油王国沙特正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年的10月12日,在沙特邻国也门的亚丁湾,发生了美国军舰“科尔”号被恐怖势力炸弹袭击的事件。此前,1995年,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美国开设的一处军事训练设施发生汽车爆炸,死者中有5人为沙特国民警卫队的美国顾问。1996年,美军设在宰赫兰的兵营又发生爆炸,19名美国人丧生……当时的沙特,恐怖气氛十分紧张(离随后发生的震惊世界的9·11恐怖大袭击仅仅数月之隔),国民警卫队人员荷枪实弹地部署在城市街道的要道口,大街上和游览区往日昂首而过的美国人逐渐减少。一次,ZPEB的一位工作人员去超市购物,刚刚提了东西出来,超市就发生爆炸,浓烟从门口溢出…… 
  这是他们来到神秘的石油王国后第一次嗅到恐怖袭击的硝烟味道! 
  或许与上面发生的事件不无关联,中国的石油工程人员和设备出现在沙特石油重地,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首先,许多西方石油跨国工程公司,以复杂的心情看待“中国人来了”的信息。 
  应该说,中国ZPEB的这支石油队伍之所以进入沙特,与正在沙特施工的美国普尔钻井公司还有某种关联——这年的上半年,普尔公司的一支石油钻井队,在施工中发生安全故障,被沙特国家石油局勒令退出沙特市场——对美国普尔公司来说,一支钻井队被永久地逐出沙特石油市场,绝非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次,中国ZPEB的石油钻井队伍,显然是踩着美国人的脚后跟进来的,美国公司的人想来不会采取欢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