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落架的凤凰-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荡不羁、目无法度的流氓恶棍,欲谋为不轨。常将一些体魄强健的公卿子弟,绑架到自己府里,捆住手脚,再把车轮套在脖子上,严刑拷打。求饶者处死,而那些至死不肯求饶者,刘居士便称其为壮士,亲自松绑、酒肉款待并盟誓结为死党。不久,刘居士就有同党300多人。啸聚一起,杀人越货。一时间人心惶惶,民怨鼎沸。文帝闻报大怒,下令将刘居士逮捕斩首,其党羽也都杀的杀、抓的抓,是公卿子弟者一律除名。刘居士一伙朋党很快被诛灭了。文帝担心除恶不尽,留有后患,就下诏命皇太子杨勇继续追查刘居士余党,并且让杨素将诏书送给杨勇。而杨勇却认为,刘居士的党羽已抓捕净尽,根本不当一回事。并且忿忿地大骂杨素,杨素见他这副神气,心中怨恨但又不敢发作。就跑到文帝面前,添油加醋参了太子一本。使文帝非常气恼,不由得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并对杨勇有了不好的看法,也动摇了对太子的信任。 
  而此时,太子杨勇还不知道危险的到来,犹自大修东宫,而杨坚是一个励精图治、反对奢侈的君主。再加上独孤皇后又是一位标准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崇尚者,深恶淫行。杨勇这时却宠爱偏房云昭仪,冷落正房太子妃元妃,引起了严治后宫的独孤皇后的不满。而杨广却深知权谋,为了赢得父皇和母后的信任,他以仁孝的形象出现,迎合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装出清心寡欲、克勤克俭、心怀大志、奋发向上的样子,还有意作出疏远萧妃不恋男女之情、专心政务的姿态;而聪明识大体的萧妃也一本正经地加以配合,假戏真唱,不时到独孤皇后那里哭诉杨广只顾政务冷落了自己。他们夫妻的一唱一和终于打动了独孤皇后的心,与人一谈起晋王的大忠大孝,大仁大义,就喜形于色,赞不绝口。而当说到太子的恣意妄为,有恃无恐时,皇后便悲愤至极,掩面而泣。最令人想不到的是,独孤皇后为了劝说皇上早日痛下罢黜太子的决心,竟然私下里送给宠臣杨素一包金银珠玉,让他在文帝面前说项。杨广又用小恩小惠收买大臣与宫廷内侍,宣扬自己,中伤太子杨勇。常言道:墙倒众人推。而事实是,墙上刚刚出现裂缝,便有人来推了。各种各样贬低、诋毁太子的传言纷至沓来,朝中一致的舆论都认为:杨勇懦弱无能、心怀不轨;而杨广清正贤明、循规蹈矩。渐渐地,杨坚与独孤皇后感情的天平就向杨广这方面倾斜,并最终做出了废掉杨勇的太子之位而以杨广代之的决定。杨广终于达到了目的。   
  谋取大位   
  杨广谋废了太子,下一步就是抢夺皇帝宝座。或许是隋朝命祚将尽,就在杨广被立为太子一年后,独孤皇后带着对文帝的不放心和对大隋朝的忧虑,因病永远离开了人世。隋文帝摆脱了妻子的严厉约束,忽然间觉得轻松了许多,也把前期的励精图治抛诸脑后,开始沉溺于酒色之中,开始充分享受皇权带来的无限好的晚霞时光,朝政疏于管理,借口是要历练太子,堵了大臣们的谏争之口,朝廷大事悉委于太子杨广。事实上,杨广从仁寿二年(602年)起,就开始掌有皇帝实权,行使大隋天子的权力了。 
  隋文帝暮年深入胭脂堆里,再加上精神猛一下放松,在香风淫雨的日夕吹打下,铁打的身体也会销蚀,因此,很快就精力耗尽,缠绵病榻了。杨广虽有机谋,对兄不悌,但此时对父皇还是孝顺的。每日早朝之前,必入宫请安。只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又有淫逸之心,昨夜又与萧妃颠倒,正思余味。恰与文帝的宠妃、风华绝代的宣华夫人,在殿前开满鲜花的甬道相遇,宣华夫人肤如凝脂,桃花如靥,行走在鲜花之中,就仿佛是三月的花神临世,婀娜多姿,香风氤氲,温热的气息沁入肺腑。景映于双眼,心动于瞬间,杨广不禁为之情思涌动。 
  心动不如行动,他尾随了宣华夫人几步,欲行调戏,看到宫中侍从来回穿梭,忽然清醒了。自己的皇位还没有到手,朝中老臣都是父皇的亲信;而宣华夫人是父皇的妃子,是自己的庶母,事关名分,宫中又耳目众多,岂可轻举妄动?杨广想到了自己的唐突和危险的后果,吞回了流下的涎水。 
  但男女既然情动,要想遏制也难。杨广因为垂涎宣华夫人的美丽,那几天,心里想的,纸上写的,都是对宣华夫人的思念,甚至到了茶饭不思,欲火焚心的地步。经过几天的策划,他以父皇病重,要尽孝心为由,住进了仁寿宫旁的太宝殿。实际上是他要寻找机会,私会宣华夫人。宣华夫人还懵然无知。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果然,给贼惦记的机会终于来了。公元604年7月的一天,宣华夫人独自入厕,杨广蹑手蹑脚地跟在身后,在一个拐角处,见四下无人,杨广花心大动,上前一把抱住心仪已久的女神。宣华夫人大惊,皇宫虽然淫乱,但她甚重礼教,保持着自己金枝玉叶的那份冰清玉洁,那份矜持与傲然。见杨广不顾名分,随意胡来,她大骂他畜生,一边奋力挣脱,虽然钗横裙乱,但她保住了自己的清白。 
  文帝虽然奄奄一息,但意识清醒,见宣华夫人神色惊慌地跑回来,似有满脸委屈,且头发散乱、钗横裙飞,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便追问宣华夫人,宣华夫人莹莹泪落,只一句:“太子无礼!”止不住梨花带雨,伴着摇曳风声。 
  陈亡那年,宣华夫人才14岁,随皇族被解到长安,她做了文帝的皇妃,姐姐乐昌公主做了杨素的侍妾。12年过去了,由于得到文帝的宠爱,宣华夫人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一个成熟的美艳至极的女人了;从一位尊贵的公主变成皇上须臾不可离开的爱妃。似乎世事的变迁,对她个人的经历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从皇宫到皇宫,反而造就了她雍容高雅的气度和宽广豁达的胸襟,心直口快,善解人意,而又妙语连珠,很得文帝宠幸,视为至宝。宣华夫人对文帝有知遇之感,文帝病重,宣华夫人焦虑在心,日夜伺候,令文帝十分感动。 
  因此,文帝不听则已,一听,不禁火冒三丈,怒骂道:“畜生何足托大事,独孤误我!”又让身边的近臣柳述、元严,严辞切旨,一连数声地说道:“速召我儿来见!”随后进一步补充说:“是杨勇,不是杨广!” 
  杨广知道废立在即,知道大事不妙,急召尚书右仆射杨素商量对策。老奸巨猾的杨素略施小计,骗来了柳述和元严,篡改了他们手中的诏书,并把他们逮捕入狱。然后又派左庶子张衡,到仁寿宫以侍疾为名,毒死了隋文帝。 
  宣华夫人闻听文帝驾崩,当即昏了过去,被左右救醒。她一方面感动于文帝对自己的恩宠,一方面又害怕杨广报复,就想用三尺白绫,了结自己,也好落个节妇的令名,无奈被看管得紧。当天晚上,杨广派人送来一只锦盒,宣华夫人以为是鸩酒,迟迟不敢打开;使者一再催请,她才双手颤抖着打开锦盒,里面盛的,竟是一只五彩丝线编成的“同心结”。宣华夫人明白了杨广的心意,宫人们也纷纷向她道喜,她自己则心乱如麻,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杨广却在宫女宦官的簇拥下,明灯煌煌的来会宣华夫人。宣华夫人愤恨、羞怯交集于心,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宫女们可不管这些,她们唯恐天下无事,就连推带拽把她推拉到太子面前。宣华夫人慑于权势,迫于时势,也只得顺应形势,便无奈地上前施礼,低唤“万岁”。当天夜里,杨广就在宣华夫人宫中,自在销魂了一夜。 
  大业元年(605),杨广登基,下诏册封萧妃为皇后。这时杨广36岁,萧皇后24岁。印证了袁天罡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 
  杨广皇位到手,至高无上,至尊无比,至崇无双,没有谁再可以约束他了,而不受约束的权力是最容易滋生腐败,最容易把以前潜藏在心底深处的欲望释放,并进一步膨胀。不久,炀帝就彻底暴露出他贪欢好色的本来面目来。   
  红颜都妒   
  朋友是旧的好,妻子是新的好。男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特别是帝王,受到的诱惑更无止境,因此,帝王与后妃之间很少有爱情。偌大的后宫,实际上就是为帝王一个人开的妓院。萧皇后已与炀帝做了十多年夫妻,已经是藜藿渐老,鲜菇生毛,已经没有了新鲜的口感。而宣华夫人则不同,如三春嫩笋,新摘杨梅,很能刺激他的胃口。因此,他每日下朝以后,第一要事,就是到宣华宫中,与宣华夫人缠绵悱恻,把盏寻欢。萧皇后虽性格柔顺,知书达理,就这样被冷落一旁,也有些出气不顺,红颜善妒,自古而然。萧皇后便行使皇后的权力,强迁宣华夫人于偏僻的仙都宫,断了她与炀帝的来往。 
  萧皇后想,这样炀帝就能回到自己的身边了,却不料适得其反。自从宣华夫人迁居幽宫,隋炀帝便惘然若失,郁郁寡欢,做事也无精打采,动辄就训斥大臣,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对萧皇后更是不理不睬,视同路人。萧皇后睹此,知道棒打鸳鸯,只能使他们暂时分离一时,而他们的心,是越隔绝越跳动在一处。不如顺势利导,成全他们,一方面显得自己有雅量,另一方面也讨得炀帝的欢心,反正自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命,炀帝总是顾忌来着。 
  于是,她诚恳地对炀帝说:“妾因陛下深陷男女私情,荒疏政事,才遣去宣华夫人的;不想陛下眷恋如此,反视妾为妒,是妾求亲而反疏也。不如传旨,召宣华夫人入宫,朝夕以慰圣怀。” 
  隋炀帝闻听大喜,当即派人前往仙都宫召回宣华夫人。 
  可惜好景不长,天妒红颜。同年11月,宣华夫人的哥哥陈后主悲凉地死去,姐姐乐昌公主又杳无音信。而隋宫里很多人不敢去责备杨广,却将弑君、乱伦的罪名都算在了她的头上,认为宣华夫人是红颜祸水。宣华夫人孤单无告,郁郁寡欢。于公元60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