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落架的凤凰-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叙述父子两代英雄,是故事的需要。李克用盖世英雄,建立了不世之功,不骄不纵,效忠唐室,一辈子不愿称帝。生前结有三怨,赍志而没;李存勖一辈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他也正是在圆满完成父亲遗愿的基础上,才建立了后唐。但是,世事如棋,昨日之英雄未必就是今日之豪杰,李存勖还来不及回味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就由一个喜剧中的胜利者变成了悲剧中的失败者,由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变成了众叛亲离的独夫民贼。何转化之快也!李存勖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他长于军事而短于政治,夺取天下之后就与从前判若两人,从此弊端百出,宠信宦官伶人,诛杀功臣勋将,与他那个拒认贫寒生父,刻薄寡恩的皇后刘氏一起疯狂敛财,罔顾民命,搞得民怨四起。如不败亡,天也不饶。   
  因祸得福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氏,名玉娘,生卒年不详。魏州成安(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历来皇后留下名字的并不多,刘氏有幸忝列其间。她原本出身于贫寒的普通百姓之家,幼年很可怜也很不幸,母亲早亡,父亲刘叟(《新五代史》中为“刘叟”,《资治通鉴》中无名),自称山人,靠上山挖药,乡间行医和替人算命过活。当时兵荒马乱,在李克用领兵攻打魏州时,曾一度占领成安。刘皇后当时只有五六岁,为逃避战乱,父亲准备带她远避他乡暂时谋生,等战乱平息后再回来。未等出逃,村庄便遭到李克用属下部队的抢掠,领兵的将校是袁建丰,他见刘氏长得俊俏伶俐,天真可爱,便将她弄走,回去献给了晋王李克用的妃子曹氏做了一名小侍女。 
  这个曹夫人就是李存勖的生身母亲,她性情谦逊,明辨是非,是个善良大度的女人。丈夫李克用性情暴躁,对属下勒束极严,左右稍有过失便严加切责,因此无人敢出来求情,唯独对曹夫人言听计从。曹夫人生下李存勖,因其相貌出众,形象超群,有豪杰之相,李克用欣喜不已,更加宠幸曹夫人。曹夫人并未因此而骄横,对李克用依旧恭敬相待,勤于府内事务,所以深得左右侍者的尊敬。 
  初入宫时,刘氏还时刻想着不幸离散的父亲,悲从中来,哭求着要求回家,左右劝说不过,威胁说再哭就杀了她,刘氏便懦懦的不敢再哭。曹夫人看到刘氏楚楚的样子,很是怜爱,便好言安慰她,给她好吃的,好穿的。日子久了,宫里的人也都混熟了,她也适应了王府的生活,毕竟这里比家里富裕多了,好玩多了,时间是最好的锉刀,使她逐渐将往事抹得不留痕迹了。玉娘到了及笄之年,出落得更是漂亮。曹夫人对玉娘的伶俐与容貌喜在心中,便有意培养她,让人教她歌舞笙簧,玉娘聪明乖巧,很快便能歌善舞,技压群芳了,曹夫人欢喜的不得了,宠爱冠于诸婢。 
  曹夫人有她的想法,就是等到玉娘成年后,将玉娘送给李存勖侍奉左右。那样,玉娘伺候儿子,曹夫人会非常放心。   
  骤得大贵   
  一次,李存勖去给母亲问安,曹夫人便有意让刘玉娘装扮之后,吹笙助兴。尔后,刘氏又为他们母子表演歌舞。李存勖从小就精通音律,听着刘氏悠扬婉转的曲子,惊喜不已,又见刘氏娇媚百态,楚楚动人。便目不转睛地看得有些入神,曹夫人便当场做主将刘氏赐给儿子为妾。李存勖谢过母亲,又选择了良辰吉日举行了婚礼。玉娘吉星高照,得到了李存勖的喜爱,真是麻雀变凤凰,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竟能,晋身嫔妃之列,高兴得多次从梦中笑醒。早先,李存勖在夹城攻打梁朝军队,得到了梁将符道昭的漂亮妻子侯氏,受到庄宗的专宠。庄宗带兵四处征战,常常带着侯氏。宫里人就叫她“夹寨夫人”,后世的压寨夫人就是由此衍化而来的。女人天生嫉妒,红颜犹妒。刘玉娘看在眼里,使出浑身解数,暗中较劲,媚惑李存勖。在此之前,李存勖已经有了两位正式夫人,就是韩氏和伊氏。韩氏为正妃,伊氏为次妃。刘氏起初并没有争夺主次之位的念头,她深知自己出身低微,无法与出身名门的其她两位夫人相比,有李存勖的宠爱已经很知足了。后来,刘氏生了儿子李继岌,心情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李存勖认为他长得很像自己,就特别喜欢他,这样,刘氏就愈加受到李存勖的专宠。不久,刘氏就被封为魏国夫人。从打下魏博城以后,在黄河边战斗的十余年间,李存勖总只带着刘氏,随军同往。刘氏也善于迎合庄宗的旨意,趁机殷勤侍奉,使李存勖对她痴恋不舍,而韩氏和伊氏便被冷落了。 
  李存勖灭梁称帝后,她逐渐有了做皇后的强烈愿望。但怎样才能取得皇后的位置呢?为此刘玉娘费尽心机。她知道立皇后是朝廷大事,凭自己的出身,要取得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那简直是做梦。没有当朝权臣的支持,绝对不行。于是她私下派遣心腹的伶人与宦官去拉拢宰相豆卢革和掌军权的枢密使郭崇韬。豆卢革本来就头脑灵活,善于见风使舵,早就想找机会巴结李存勖宠幸的刘氏,看到刘氏派人上门求助,真是喜从天降,自然满口应允。愿为刘氏登上皇后宝座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而郭崇韬为人却极为耿直,开始并不愿意支持刘氏做皇后,而且观点很鲜明,立场很坚定。但由于当时郭崇韬憎恨宦官当权,言谈之中又经常对宦官露出不敬之词,因此招致宦官们的不满,必欲加害而后快。常在李存勖的面前说他的坏话,李存勖对他也逐渐产生猜疑,言语之间也有些显露。郭崇韬内心不安,也在谋求良策消灾避祸。他的一位部下善于投机,见刘氏主动派人联系,便对郭崇韬献计说:“现在您功高盖世,虽然有小人陷害,也不能离间您和陛下的关系。但人言可畏,三人成虎。为今之计,应该以退为进,力辞官职,陛下肯定不许,这样便会堵住小人的悠悠之口,不会再说您贪图权势。再者,陛下最宠刘氏,立皇后是早晚的事,大人不如先行向陛下奏请册立刘氏为正宫皇后,做个顺水人情,陛下必然会感激你的,而刘氏也能记得你的恩德,有了刘氏的支持,宦官也就无法再加害你了。你所提出的改革建议也能得以施行。” 
  郭崇韬听了,非常赞同,便照计行事。他三次上奏折坚决要求辞去枢密使的职务,李存勖每次都安慰他,没有同意。郭崇韬又进行第二步,联合豆卢革等大臣密奏李存勖,请立刘氏为皇后。但韩夫人是他的元配,伊夫人的地位也在刘氏之上,觉得此事难办就迟迟没正式公布。现在,有了宰相豆卢革、枢密使郭崇韬上书秘奏,迎合皇帝的旨意,李存勖满心欢喜,他正好也是这个意思,便立刘氏为皇后。同光二年(924年)癸未日,庄宗临朝文明殿,派使者正式册封刘氏为皇后。皇后受封以后,乘着羽毛装饰的皇后专车(翟车),在皇后专用仪仗(卤簿)和乐队的簇拥下到太庙祭祖。韩夫人等都对此极为不满,于是又封韩夫人为淑妃,伊夫人为德妃。 
  李存勖在出奇兵灭掉后梁之后,自以为天下平定,便开始昏庸享乐起来,与先前的英武神勇简直判若两人。特别是封了刘皇后之后,常常玩乐于宫中。刘皇后本来就能歌善舞,李存勖又喜欢与伶人化妆演戏,从此逸豫无度,可谓是志同道合的一对神仙夫妻了。刘皇后志得意满,比先前更加骄横。她又十分狡猾,善于体察李存勖的想法,同时又十分凶悍并且嫉妒心很强,李存勖对她是又爱又怕又无奈。李存勖曾宠爱一个美女,并生下皇子,刘皇后便醋意大发,很担心她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必欲除之而后快。一次,李存勖派人召见属将元行钦(一说李绍荣,也是后梁的降将)入宫赐宴,以示对他的抚慰。李存勖知道他妻子刚死,言谈之中顺口说道:“爱卿请放宽心,朕一定再为你选一个漂亮女子为妻。” 
  刘皇后听了,便马上让人唤来李存勖正宠爱的那个美女,对李存勖说:“陛下既然可怜元行钦,何不将她赐给元行钦为妻呢?”不等李存勖表态,刘皇后便让元行钦向李存勖跪拜谢恩:“快快,还不谢过皇上。”元行钦正在诧异,犹豫着不知如何是好,见皇后一脸严肃,知不是玩笑,便慌忙跪下谢罪:“微臣不敢。”刘皇后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迫不及待地命人将这个美女先行送到了元行钦的府上。李存勖内心大为不快,怏怏不乐了好几天,对刘皇后不理不踩,但也无可奈何。 
  刘氏被册封为皇后之后,不但没有成为李存勖的贤内助,帮他治理国家,反而和李存勖一道聚敛钱财,贪婪而且吝啬。李存勖后来死于乱军之中,和刘皇后的倒行逆施有很大的关系。像这样的一世之雄,最后却死在自己所挚爱的皇后之手,真是英雄末路悲歌多,令人唏嘘起蹉跎。   
  棒打老父   
  刘氏的父亲叫刘叟,长着非常明显的一捋黄胡子。自从与女儿失散后,他一边游走四方行医,一边见人就打听女儿下落,可十几年过去了,希望渐渺。但她寻找女儿之事,已是播于乡间,尽人皆知。 
  因此,当民间传言当今皇上将要册立的皇后与刘叟所要寻找的女儿身世一样时,就有人跑过来告诉刘叟,半开玩笑的戏称他为国丈。刘父初犹不信,几次花钱从旧军人处打探详情。当确信女儿就是宫中贵人后,刘叟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宫中求见。孙光宪《北梦琐言》及《五代史?庄宗本记》都曾记载:皇后刘氏家世寒微,后生皇子李继岌,逐渐恩宠备至。其父来宫中探望,竟遭棒笞,赶出宫门。 
  平心而论,刘氏还是非常想与父亲相认的。然竟何以如此狠心?这一方面说明她爱慕虚荣,贪图富贵,碍于面子,拒不认父。更深层的原因,此时刘氏春风得意,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正与后宫韩氏夫人争夺皇后之位,互相攀比门望高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