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观战笔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人自己却把“美国帝国”这个字眼挂到了嘴边。美国国内有不少人纷纷发表文章,宣告“美国帝国的来临”。外交政策专家库尔斯的文章。5。 048 说,近两年来国际关系学者开始使用一个新的术语来界定美国在全球的作用,这个新术语就是“帝国”。他在文章中分析认为,“美国帝国”在四个方面处于全球巅峰地位:一,美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二,美国是全球第一的高科技军事强国,是世界军事革命的领头羊;三,美国是世界经济中最大和最先进的经济体,是推进全球化的火车头;四,美国是全球“软力量”的典范,是世界流行文化的传播者。俄罗斯学者评论道,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界已被霸权思想所主宰。在美国,“帝国思维”过去是一个负面词汇,如今已变成了一个正面词汇,美国“新保守派”(鹰派)梦寐以求想要建立“在美国帝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英国学者也发表评论说,美国是罗马帝国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当年的罗马帝国其实只居于世界一隅,今天的美国其势力已遍及全球。美国“拥有无限的权力”,它的权力大到“超过了为美国自己和为全人类谋取福利的需要”。 
  美国追求一超独霸,必然钟情“单边主义”。曾遭到过老布什否定的“单边主义”,正在被小布什变成美国的基本国策。“单边主义”的理论设计师沃尔福威茨说,美国为了在世界上推行某项主张、达到某个目的,有时也不排除参加一些单项国际联盟,但是“当集体行动无法实施时美国应该独立行动”。说穿了,就是对联合国需要时可以利用它一下,利用不上时干脆将它撇开。这样,美国可以摆脱许多掣肘,想打谁就打谁,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更省心、更利索。沃尔福威茨直言不讳地说:“美国的政治领袖地位应当高于联合国。 
  ” 
  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已在“单边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了。科索沃战争时美国就已绕开联合国,但那一次它手里还举着一面“北约”的小旗向南联盟开战。伊拉克战争,美国不仅撇开了联合国,也撇开了北约,只拉来英国和西班牙两个小兄弟当下手。世界舆论无不认为,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一个恶劣的先例”,此例一开,以后联合国再想对美国一意孤行的军事行动搞点制约就难了。 
  7月中旬,赖斯跑到伦敦的一个国际讨论会上去发表了一通讲话,鼓吹“单极”,反对“多极”。亨廷顿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化的”。基辛格说得更具体化,他认为,“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 
  但赖斯却说,“多极世界”是世界发生分裂的恶魔,它在20世纪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美苏50年冷战,因此今天在这个世界上再提“多极世界”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她狠狠地敲打法、德两国说,别指望能以“老欧洲”自居争得什么“极”,今天这个世界不应该再分为众多的“极”,在全球政治中只有一个“极”,美国才是“自由、和平与正义之极”,美国有权对那些“令人民痛苦的国家”动武。美国已经预备了一长串菜单,上面开列了许多国家的名字,等着吧,世界不得安宁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美国鹰派与战争(3)   
  3、“绝对优势”与“绝对安全” 
  鹰派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主张:美国必须谋求并保持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以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把确保美国本土“绝对安全”放在第一位。说来奇怪,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是美国,世界上最缺乏安全感的也是美国。按一般人的想象,美国最强大的对手苏联已经垮台,它应该比过去睡得安稳一些了。可是不,美国似乎更加睡不安稳了。鹰派放眼世界,举目一望,他们发现到处都是针对美国的“威胁”,恐怖主义的威胁、弹道导弹的威胁、核武器的威胁、生化武器的威胁,等等。他们的结论是只有保持美国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才能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 
  拉姆斯菲尔德是竭力推行这一政策主张的主将。早在克林顿时代,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国国会担任“美国国家安全空间管理和组织评估委员会”主席,他当时就领导一个专家小组对其他国家可能对美国造成的弹道导弹威胁作出评估,最后形成了一个《拉姆斯菲尔德报告》。报告认为,“美国受到的弹道导弹威胁正在不断增加”,并绘声绘色地说,有些国家已经部署了对准美国的弹道导弹,美国还不知道,美国对于这种威胁的预警时间越来越短了。报告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应该加紧部署“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NMD)”。后来,小布什表扬说:“拉姆斯菲尔德的报告为国家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开了个好头,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必要性。”小布什入主白宫后,部署“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成为他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拉姆斯菲尔德重返五角大楼后,为了进一步谋求美国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除了迅速启动“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又很快指示国防部启动了另一项秘密研制“太空轰炸机”的计划。鹰派认为,“太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区”。研制“太空轰炸机”,就是为了谋取美国在未来太空战中的“绝对优势”。这种“太空轰炸机”一旦研制成功,它能像航天飞机一样用火箭发射升空,在上百公里的高空巡航,可以躲开世界上所有防空武器的攻击。它不仅可以用来直接攻击轨道上的敌国卫星,还能在战争爆发的瞬间,对世界各个角落的地面目标快速投掷精确制导炸弹,使美国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 
  什么叫“绝对优势”?它的另一个说法就是以强凌弱。冷战以后,美国进行的战争都是“老鹰抓小鸡”式的非对称战争,它的对手根本不是它的对手。过去在两相对峙的情况下,美国即使对一个弱小对手开战,也总会有一些“后顾之忧”,现在没有了,放心地打好了。只要美国决意向谁开战,它打胜是没有什么悬念的。所以,它是越打越过瘾,越打越想打。 
  4、“先发制人”与“预防性打击” 
  美国《新闻周刊》主编扎卡里亚写过一篇题为《傲慢帝国》的文章,他说,冷战后的世界是美国纵横天下的单极世界,但布什和他的鹰派谋士们却得出了一个奇怪的结论,似乎美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自由,美国仿佛是一个被围困的国家,四周都有威胁,让人大惑不解。“9·11”事件之后,美国落下了“9·11”恐惧症。在这种“被围”心理驱使下,鹰派认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竭力主张对“潜在的”敌对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打击”,“不让恐怖主义威胁到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国家”。小布什2002年5月访问德国时,首次亮出了鹰派为他炮制的“先发制人”军事战略。他说,虽。8。 051 然“威慑”和“遏制”仍然是美国的重要战略原则,但面临来自恐怖主义和核生化武器袭击等等新的威胁,美国必须贯彻“先发制人”的战略原则。同年6月1日,小布什又在西点军校的讲演中进一步阐述了“先发制人”和“预防性干预”的军事原则。不久,美国又将“先发制人”和“预防性打击”写进了2002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成为其国策。 
  在上述鹰派理论的支配下,美国的新世纪军事战略充满了一意孤行的色彩,对别国采取军事行动的主观随意性陡增。伊拉克战争,美国开战的主要理由是一口咬定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说这是对美国的最大威胁。但战前联合国核查人员到伊拉克反复核查一直没有查到什么证据,战后美国派出大批核查人员进去严查还是查不到证据。对此,美、英两国的反战派抓住不放,由此在美英两国国内分别引发了“情报门”风波。“情报门”事件充分暴露了美国鹰派的霸道作风,只要它想打谁,它就会捕风捉影地随便找些“理由”,即使找不理由它也会制造出某种“理由”,不是理由也是“理由”。在鹰派心目中,伊拉克战争已经打胜了,萨达姆政权已被搞掉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当初的开战“理由”,真的又能怎样,假的又能怎样? 
  5、“震慑”与“斩首” 
  “震慑”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信息化时代的战争已经不再追求“全歼”敌人;相反,它要尽可能把战争的硬摧毁、硬杀伤程度降下来,把战争的着眼点转移到迅速摧垮敌人的战斗意志上,这是一条通往战争胜利的“捷径”。 
  最早提出“震慑”理论的是厄尔曼,最早支持“震慑”理论的是拉姆斯菲尔德。“震慑”理论产生于1996年,它是总结海湾战争经验的产物。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在军事理论上寻求新突破的条件已经成熟。当时,被称为“冷战时期的七名斗士”的厄尔曼和另外六名美军退役将军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对海湾战争的最新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厄尔曼说:“我一直在思考像孙子所说的那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研究小组认真分析海湾战争中的一个个战例,从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分别撰写论文,定期展开讨论。他们最后形成的研究报告题为《震慑:迅速取得支配地位》。贯穿在这份报告中的一个基本作战思想,就是要充分利用美军拥有的速度、精确武器和信息优势,在战争发起阶段就对敌人实施震撼力极强的精确打击,摧毁敌人的核心目标,借此迅速导致敌方人员心理崩溃,放弃抵抗,这样能收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美国鹰派与战争(4)   
  当时,拉姆斯菲尔德出席了这个研究小组的一次情况介绍会,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