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餐饮巨头-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延续了十几年前,68暴动时,内地要共产全港的话题。
对比中英之间扳手腕,实打实的来一场战争来说,内地接管香江以后,可能会实施共产的话题,可谓是在全港掀起了巨大的波涛。
这次共产谣言带来的惶恐,已经超过了战争所带来的恐惧,无论是富商阶层、还是平民阶层的香江人,都不甘心自己奋斗一辈子的钱财被共产。就算是穷的买不起房,住廉价公屋的人,他们也不太乐意被内地共产,有句话说的好,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要知道此时内地在香江人眼中的形象,无非是个又穷又吃不饱饭的穷亲戚,浑然不知这位穷亲戚已经悄然发展起来了。
在香江处于惶恐阶段的时候,4月7日,在内地待了半个月的贺维,终于跟内地方面谈妥,坐飞机回到香江的时候,对外公开宣布谈判内容。
“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英国将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江的所有主权和管辖权。将于今年9月份,草签香江前途的“联合声明”。”
与此同时,香江驻内地新华社新闻办的工作人员,把此时香江恐与共产的谣言给传到了京都邓老的耳朵里。
对于这种弥漫在香江对内地不利的谣言,邓老写了一封信给新华社的现任王社长,让香江的大公报、新华社等左派报纸将信件内容报道出去。
这封信只有短短的六个字,“马照跑、舞照跳!”
这简短的一句话,表明了邓老对香江实行一国两制、保持香港生活方式50年不变的承诺。
也不知是不是邓老的承诺的缘故,香江的股市和楼市渐渐的回暖了不少,市场也逐渐处于恢复的状态。
李国豪等人自是将筹集的50亿港币再次投入了香江的地产行业。
以怡和集团为首的英资财团,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将回笼的资金继续投资在了香江。
一时间,香江的经济仿佛是回到了1973年股灾以后,初次回暖的状态。
1984年5月,全月的香江房屋交易量自1982年9月份后,首次突破了3000交易量。
6月,香江中西区的房价同比去年涨幅了百分之28。7,同样面积的房屋,去年每尺210元左右,今年涨到了270元左右。
7月,全港地价在经历了地产崩溃以后,首次出现了大面积的上涨,各大地产公司的股票,也首次从停滞不前,微微的上涨了几个点。
同年8月,在地产逐渐回暖的过程中,李国豪和郑大亨、霍大亨等人投资的“腾飞”地产公司,携带50亿的现金,重磅出击,在大面积的对香江地产各个项目的大笔投资以后,彻底的带动了香江股市、楼市的回转。
同时,第二轮的“百亿救市”计划,再次被李国豪公开提及。
报纸、电视台无止境的吹嘘着李国豪“百亿救市”对香江经济好转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在大众收看这些赞扬李国豪内容时,所有人都误以为此次股市、楼市的回暖,是得利于李国豪不惜余力的出资救市而产生的好转,对李国豪个人的好感度达到了百分之两百。
浑然不知,李国豪提及的所谓“百亿救市”,换个名字就是“抄底计划”,
同年9月10日,恰逢国庆35周年,内地方面考虑到此次跟英国草签“香江回归”联合声明,以及最近半年来香江民众对香江未来前途所担忧。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提议,由香江新华社分社通过港英政府邀请香江高级官员、两局议员,以及商界名流翘楚,组成香港政商两界观礼团赴京参加国庆大阅兵。
在组团的过程中,考虑到英国人之前一直拿香江民主来回应香江回归的问题,内地方面也是扩大了邀请的范围,尽量使观礼团包括了香江社会各方面的代表,这样能够让更多的普罗大众相信内地对香江所提出的“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的言论”。
可能是经过这次中英谈判,以内地顺利收回香江而落幕,此次内地提出的邀请观礼团,不限于香江,也将澳门给囊括在内,为日后收回澳门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经过长达十几天的反复选择,港英政府和内地方面终于对观礼团人选给作出了最终的决定。
最终组成的港澳各行各界知名人士观礼团,共计200多人,分12个分团,第一团工商、金融、航运界人士共40人;第二团公务员、工人、农民、渔民、小贩共21人;第三团教育界人士共21人;第四团医务界人士共71人;第五团科技界人士共11人;第六团法律界人士共14人;第七团文艺、出版、电影界人士共20人;第八团体育界人士共10人;第九团新闻界人士共12人;第十团妇女界人士共15人,第十一团宗教界人士共7人;第十二团学生界6人。
可以说,观礼团的组成包括了香江和澳门,上中下、左中右、老中青各方面的代表,总人数200多人,大大超过了以往赴京的观礼团,也是首次公开的观礼团。
这批观礼团当中,李国豪自然是在内的。
9月29日,两百多人的港澳观礼团顺利抵达京都,参加了国庆大阅兵,焰火晚会,35周年国宴。
在国宴上,邓老与李国豪举杯共饮的画面,被在场的香江记者拍下并传回了香江。
10月,香江经济全面回暖,地价和房价再次稳步增长,同比去年涨幅高达百分之20,楼市的好转已经不可阻挡。
11月,大量的国外资金涌入香江,借助此时香江地价和房价的好转,进行着跟李国豪一样的抄底计划,只是可惜的是,他们来的晚了一点,不过就算如此,按照目前楼市的涨幅趋势来看,依旧很有赚头的。
12月,香江的地产一月房屋成交量突破了有史以来的1。13万交易次数,同比过去数十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额交易量。
796、尾声()
1985年3月17日。
经过长达半年的回暖期,香江的楼市已经回到了三年前的高峰期,并且比之当初还要高了几个点。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涌入香江,楼市高涨已经势不可挡。
在这期间,李国豪为了缓解国豪集团逐渐紧张的资金链,让齐柏恒和倪兴庆等人公开了“腾飞地产”未来十年的香江地产的发展项目。
从1983年12月开始抄底,总计超过有200亿现金的投资,腾飞地产公司除了收购了大量的大厦、楼盘、写字楼、商铺、以及住宅区外,也顺利的拿下了香江目前大部分政府开放的未开发官地,留给外界的地皮已经越来越少。
港府对于土地开发开放权是有管制的,并不是说港府没钱了,就拿未开发的地皮对外拍卖,每年对外公开招标的土地是有限制的,这也致使李国豪的腾飞地产公司手中的几十块官地尤为重要。
当腾飞地产对外公布这些已经到手的地皮时,可谓是在全港地产行业之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
许多地产商闻风而至,试图跟腾飞地产的人寻求合作。
对于跟其他地产商合作的事情,这点是李国豪和霍大亨、何赌王等人都赞同的,毕竟如此多的地皮,想要全部开发成高档住宅楼、大厦、商业区、或者一些商业建筑,需要的资金实在是太过于庞大了。
1982年上半年,置地地产花了整整125亿港币,将港岛大潭道白笔山地段进行大开发,兴建别墅式豪华住宅。
哪里的地皮面积,还不及李国豪手中最小的一块。
所以想要将这些地皮开发出来赚钱,就必须要跟人合作,光靠银行贷款,实在是太难了,没有哪家银行够胆在这个时候一次性贷款给你几百亿。
要知道前两年地产崩溃,房地产商破产清算,银行损失惨重的例子,比比皆是。
为此,李国豪在新世纪大酒店的大型会议厅内,展开了第一轮腾飞地产合作开发项目计划。
受邀的地产公司、风投公司、投机公司纷纷到场,其中就包括三家英资洋行,怡和、太古,和会德丰。
就连跟李国豪一向不和的李家诚也跑来凑热闹,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毕竟今年港府的土地拍卖会必然是竞争激烈,而且拍卖的官地又少,饿狼又多,他未必能拿下一块。
从1983年底,到1984年10月,腾飞地产总共拿到了香江地区,43块官地,其中有13块是从外界收购而来,剩下的都是82…84年地政署拿出来拍卖的。
九龙半岛有11块,香江岛8块,新界最多,有整整24块。
这次第一轮地皮合作开发,腾飞地产只拿出了九龙半岛5块,香江岛2块,新界10块,总计17块官地。
除了有饥饿营销的成份在内外,主要李国豪还是想着自己开发这些官地的,要知道地皮可能值个几百亿,但如果开发出来的话,就是价值上千亿了。
这还只是目前的价值,等到后世,一平方米十几万港币的时候,这些地皮的价值简直难以估计。
17块地皮看似很多,但到场的各大地产、风投公司就有上百家,其中海外资本就占了总人数的一半还多。
所以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就看谁出的价码更高了。
这次的地皮合作计划,李国豪不是想着卖这些官地,而是想着以官地入股,或者让一些风投公司投入资金,合作开发这里的建筑。
新界的地皮价格对比现在的香江岛和九龙半岛来说,并不是特别的高。但在目前香江岛近乎开发完,以及九龙半岛大部分地区无法建造的情况下,新界似乎就是香江地产行业的未来。
到场的大部分中小型地产公司和风投,都是把目光看向了地皮更多,付出较低的新界。
而那些有实力有资本的大型地产、风投公司,例如置地地产,会德丰、
威创资本、南洋投资公司、新加坡李氏资本等,全都是把眼光注视在了香江岛和九龙半岛这7块地皮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