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落日风雷-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心想:“良贾深藏若虚。他如此谦逊,可见是真正的有道之士。我身边这几位只会大言欺人,胸中却无多少真才实学,均不及这位仙长。”无形中对天赐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说道:“请教仙长,何者为道?”
  天赐道:“道乃大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万物运作之理也。其体无形无相,其用一阴一阳。太极未分之时,道包阴阳,太极即分之后,阴阳生道,一而二,二而一也。”
  皇帝道:“道可求乎?”天赐道:“可求也,若不可求,我辈修道何为?”
  皇帝道:“如何求之?”天赐道:“禀以自然,顺乎天命即可。”
  皇帝大喜,心想:“那几位与我讲经论道,不是说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什么‘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故弄玄虚,空洞无物。何如这位仙长之言,深入浅出,开我茅塞。”又问道:“修道有何益处?”
  天赐道:“小则惠及自身,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大则惠及天下,普济世人。
  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于天地齐而同得长久。“皇帝对什么“普济世人”不感兴趣,却十分留意“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之说。问道:“几位法师曾献朕仙家秘药,授朕吐纳之学。朕服食修练多日,初时尚有些奇效,久之反觉身体不适,更不如前,不知是何道理?”
  天赐愤然作色,说道:“此乃不法之徒,为一己荣华,不择手段,妄进邪术邪药,蒙蔽圣聪,毒害龙体。陛下万万不可服食此药,收一日之利而遗百日之害。
  应速斩献药之人,以儆效尤。”
  众妖道大惊失色,再也顾不得身份礼数,一起跳起来破口大骂:“胡说八道!”
  “妖道该死!”“他奶奶的,老子……。”这个胆大包天,竟敢在皇帝面前自称老子的妖道法号玄清,原本是个不学无术的地痞无赖。闻知皇帝的嗜好,一时心血来潮,购买了几本道书苦读数日,换上一身道装,充做道士。机缘巧合,竟让他混到皇帝身边。此时性急之下,口不择言,终于露出马脚。
  这几名妖道之中,只有白云观主尚有几分真才实学。他心中暗骂诸同道沉不住气,上不得台面。向皇帝道:“陛下日理万机,操劳国事,以致疲病交加,龙体失和。臣等闻知,忧心忡忡,肝肠寸断。故不避斧钺,冒死进献仙丹奇术,皆出于忠君之心,苍天可鉴!这位道友未见仙丹之方,不知吐纳之法,即断言臣等欺君,其心叵测,陛下万万不可轻信。”
  无奈皇帝听众妖道言辞放肆,已生厌憎之心。又见天赐微笑不语,不与众妖道争论,对天赐的好感便增至十分。他冷冷扫视众妖道,说道:“孰是孰非,朕已了然。尔等勿复多言,速速退下,不奉诏令,不得再入。”
  众妖道大失所望,不敢争辩,鱼贯退出。一出宫门,众妖道就开始相互攻讦,埋怨他人的错处,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自此众妖道失宠,终此生未能再见皇帝一面。寿亲王见密谋已成,心中暗自欢喜。也告辞退出,回府与段云鹏程万里等人置酒庆贺。
  众人去后,皇帝命内侍宫娥退出,宽敞的仁德堂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空荡而又静寂。
  皇帝多次欲言又止,走下龙榻,往来逡巡。忽然停在天赐面前,说道:“仙长言修道能强身健体,不知可有速成之法?”
  天赐暗想:“求教强身之法为何这般吞吞吐吐,难道涉及什么难言的隐疾不成?是了,他耽于美色,纵欲过度,面对后宫三千粉黛,自觉力难胜任,故而求助于仙道之学。”心中虽然不齿,却又不能不略作敷衍。说道:“道家言性言命,性者,神也,命者,形也。命乃为体,性乃为用,性命双修,可期大成。下乘之术,服气炼丹,修命不修性,本末倒置,流于异端。上乘之术,先性后命,遣欲澄心,识心见性,炼精化气,乃为正途。故修道无速成之法,当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未可以一日之力而期百日之功。”
  皇帝深感失望,又问道:“长生之道可求乎?”天赐道:“生死常事,确乎在天,但禀以自然,则生死之道无可无不可。道家言长生,乃道之长存,而非身之不死也。其身虽死,其道存焉,传之百世而不绝,如此而已矣。”
  皇帝十分迷惑,问道:“古有羽化登仙,白日飞升之说,皆欺人之谈乎?”
  天赐心想:“当然是欺人之谈。实话实说只怕你要大失所望,我且骗你一骗。”
  说道:“贫道不敢妄论前辈仙人。钟离权言曰: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为鬼。知之修练,超凡入圣,脱质而为仙也。然仙道无凭,可遇而不可求。人生匆匆,不过百年,以百年修为之浅,而求万世长生之厚,无异于缘木求鱼,未可得之也。”
  皇帝道:“仙长所修者,非长生之道乎?”天赐道:“贫道所修者,乃积今世之功,而求来世之缘也。今世不可得而期之来世,一世之修为浅,积百世之功则可矣。陛下贵为天子,一举一动关乎天下兴亡,为恶则百姓皆苦之,为德则百姓皆惠之,励精图治,施惠于民,则一世之修可胜贫道百世。此陛下前世福泽,不可不慎之。”
  皇帝悚然动容。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朕闻道家有房中之术,仙长知之乎?”
  天赐心中冷笑:“正事你不感兴趣,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这个。看样子不给你点甜头是不行了。”
  说道:“古人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夫妇之道,人伦大礼,阴阳赖以调,子孙赖以传。今人斥房中术为异端,何其谬也!陛下身为人君,当先齐宫室,而后方可言治国平天下。
  修持房中术,良有益也。贫道不才,愿献薄技以助陛下。“皇帝大喜,兴奋地说道:“仙长真朕之良师也。朕加封你为奉天至圣保国大真人,并授太师之衔,君臣之礼皆可免之。”
  天赐心想:“你真是欢喜的糊涂了,加封什么真人也就罢了,太师之衔岂是可以随便送人的。”说道:“太师位尊三公,贫道布衣之身,实不敢居之。真人之号尚可,只是至圣二字有些不妥,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道:“那就去掉至圣二字,奉天保国大真人则可也。太师之衔暂缓授之。
  仙长可将房中术传授于朕。”天赐道:“仙家秘术,未可轻传。陛下宜节欲百日,以示诚心。贫道有仙丹一颗,陛下请先服用,益气清神,强筋健骨,数日之内即有效验。”皇帝接过丹丸,只觉一股奇香扑鼻,中人欲醉。他欣喜非常,说道:
  “仙家至宝,果然不同凡响。朕即从仙长之言,百日之后再向仙长求教。常人求道须百世之功,朕只费百日,并不算长。”
  天赐心想:“你这病就是由纵欲而起,节欲百日,自会好转,哪里要修练什么秘术。这枚丹丸乃华神医精心炼制,我花费了不少唇舌才向小蔷小薇求到一颗,却转赠于你。可见做皇帝有做皇帝的好处。”
  当日皇帝与天赐畅谈直至深夜,乐而忘倦。第二天又命内侍接天赐入宫,继续昨日的话题。一连十余日,日日不缺。天赐知时机未至,绝口不提朝政,只与皇帝讲论道术,旁敲侧击。他在沧海书阁逗留半载,道家经籍多有涉猎,博闻强记,口若悬河,令皇帝深为叹服。
  日久天长,天赐每日巳时入宫,申时出宫,已成惯例,不须内侍传报通禀。
  这日天赐象往常一样进宫,到了隆道阁,却不见皇帝。有一名十二三岁的小太监正在等他,战战兢兢跪地叩了个头,说道:“奴才见过老神仙。”只见他眉目清秀,伶俐可爱。天赐亲手扶起,说道:“以后见到贫道不必行此大礼。你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道:“我叫刘信,大家都叫我小信子。余公公命我在此等候老神仙。”
  天赐问道:“余公公?是司礼监大太监余广吗?”小太监道:“是的,余公公说您老要见万岁爷,可以去养德斋,万岁爷正在哪儿处理国务。余公公要伺候万岁爷,不能亲迎您老,请您老恕罪。”
  这个余广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为人比他的前任王保更加圆滑,深得皇帝宠信却不露骄矜之气,故而颇得称誉。天赐每次出入宫禁多是由余广迎送,时常见面。他对天赐十分巴结,天赐对他却没什么好感,更谈不上交情。
  来到乾清宫,余广正恭候在宫门外。他是个见人就笑的矮胖子,白净的娃娃脸,弯眉细眼,人见人爱。见到天赐,他堆起笑脸,说道:“老神仙,您老好啊!
  万岁爷等得心急,已经问过多次了。您老快请进去吧!”
  天赐道:“圣上正在处理政务吗?”余广凑到天赐耳畔,低声说道:“南边传来些不好的消息,万岁爷心情很坏,动辄发火。您老来了,正好劝劝万岁爷,千万别急坏了身子。”
  天赐点点头。进到养德斋,只见龙案上奏折堆积如山,皇帝埋头案前批阅,双眉紧锁,满面忧色。
  见天赐进来,皇帝神情略略开朗,说道:“仙长请坐。唉!朕多日不理政务,不想竟发生了许多出人意料之事。河南反了,湖广反了,现在江南也反了。万里江山已成半壁,满朝公卿竟无一人能献平贼之策。”天赐道:“是江南武林盟起兵造反了吗?”皇帝道:“不错,反贼起兵不足数日,镇江苏州常州各府相继失陷,南京杭州也危在旦夕。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来,请求朕增派援军。可是各镇官军大多开往河南湖广,一时脱不开身。京师空有大军数十万,远水救不了近火,如之奈何?”
  天赐道:“贫道入京之前曾云游各地,对武林盟之事也有耳闻。贼首司马长风包藏祸心久矣,在江南广植势力,根深蒂固,未可卒定。发京师之军,千里赴敌,终非上计。江南河流纵横,燕赵铁骑困于泽国,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