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欢喜记事-第7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承琅回了军营后,就直接去了南梁太子的营帐。
他怒气冲冲的去。
护卫阻拦,被董承琅一把推开。
营帐内,南梁太子在看兵书,见董承琅进来,脸色不虞。
董承琅走上前,手撑着桌案道,“你为什么要派人盯着我?!”
南梁太子眉头一皱。
“你知道我派了人跟踪你?”他道。
“不是知道人是你派去的,你以为他还能活着回来吗?”董承琅冷漠道。
董承琅这一招先发制人,显得和赵诩见面这件事坦荡,不惧南梁太子怀疑。
南梁太子看着他,“本太子若不派人盯着你,还真不知道你和赵相之子的关系这么好。”
“我和他的关系一向就不错,”董承琅道。
董承琅这一承认,南梁太子反倒觉得自己先前是多心了。
如果董承琅知道赵诩谋逆,不会在发现暗卫跟踪的情况下还去见他。
正想着呢,董承琅望着他,“赵兄说朝廷派人追杀他,他犯什么事了?”
“他没告诉你?”南梁太子问道。
“他让我来问你,”董承琅没好气道。
南梁太子眼底闪过一抹寒芒。
他派人挟持北漠荆山公主,结果被赵诩半道把人劫走了,这么阴险狡诈又丢脸的事能往外说吗?
南梁太子翻了一页兵书,“本太子乏了,退下吧。”
董承琅盯了南梁太子会儿,护卫过来请董承琅出去。
董承琅愤而转身。
不过心底却是松了口气,他回去的时候,谢景宸正在倒茶。
他端起茶盏灌了两口。
他望着谢景宸道,“你怎么不问问我太子有没有打消猜疑?”
谢景宸看着他道,“看样子就知道了。”
这句话回答的巧妙。
听在董承琅耳中是对他演技的肯定。
可谢景宸要说的肯定不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
正如董承琅说的,南梁太子生性多疑。
一颗怀疑的种子种下了,哪那么容易打消?
就算暂时压下了,也会时不时的冒出头来,甚至可能越是折腾,怀疑越大。
。乐文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反抗()
董承琅喝了盏茶后,谢景宸让他把南梁太子派人跟踪他的事告知施大将军知道,好让施大将军有个心理准备。
施大将军听说了这事后,都不知道该不该揍董承琅一顿。
太子来军营,他不好生待着,却要跑镇子上去,这不明摆着不把太子当回事吗?
可若不是去镇子上,不会帮赵诩除掉刺客,也不知道原来太子对他们已经防备到这种程度了。
施大将军和谢景宸的看法一致。
南梁太子一旦怀疑,绝没有那么容易再信任他们。
如今护国公被杀,太子又在边关,正是转移施家人的好时机。
在施家人和长宁侯府众人转移到安全地方之前,决不能掉以轻心打草惊蛇。
至此,谢景宸才相信施大将军是真的向着赵诩了。
南梁太子志在吞并大齐,第二天,就召集军中将士商议军情,夺回城池,活捉东乡侯给护国公报仇。
这么高的目标,南梁将士压力很大。
施大将军该提意见提意见,让他带兵他就带兵,一切以南梁太子为主。
说尽职,很尽职。
说敷衍,也够敷衍。
南梁太子身边将士对施大将军的态度意见不一。
而施大将军提的意见,南梁太子觉得有可取之处,但谈不上惊艳。
南梁太子到边关半个月,小打小闹了几回,赢少输多。
他召集护国公旧部,对着雪姨娘偷回来的边关布防图,制定了作战方案。
施大将军对边关布防图心存怀疑。
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拿到手了?
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施大将军是心疼手下的将士,实在不愿意他们无辜牺牲,才说这么驳南梁太子面子的话。
果不其然,施大将军一声轻易二字惹怒了南梁太子。
为了这张边关布防图,雪媚娘在大齐潜伏了多久,又和镇北王府三老爷周旋了许久才拿到手的。
施大将军只看到了结果,却没想过拿到边关布防图的艰辛!
难道他堂堂南梁太子身边就没几个可靠之人吗?!
南梁太子一意孤行,施大将军能说什么呢,连护国公他都反抗不了,何况是南梁太子,除了听命行事,他别无选择。
两天后,南梁将士们吃饱喝足后便攻打大齐。
对着一张让他们故意偷到手的图纸制定出来的作战方案,怎么可能会胜?
不出意料的——
南梁一败涂地。
一交手就知道边关布防图是假的,南梁太子撑着桌子,气的面目狰狞。
就在南梁太子气的要杀人的时候,赵大少爷起兵的消息传到了军营。
赵大少爷以东临王府遗孤元诩的身份起兵了。
消息传到军营,所有人都震惊了。
虽然董承琅和施大将军他们早就知道了,但也得装不知道。
其他不知情的人就更震惊了。
当年东临王府是被诛九族的。
无一活口留下。
之前有东临王府衡阳郡主还活着,如今是大齐镇北王妃的流言,但没人知道流言是真是假。
现在又冒出来一个东临王府遗孤。
军中有不少老将,甚至有不少跟着东临王打过仗。
他们都知道东临王府被诛九族之前,东临王世子和赵相的妹妹有婚约,即将迎娶赵相之妹,也就是当今的凌王妃为妻,赵大少爷是东临王府血脉,那他的生母岂不是凌王妃了?
大家都觉得这事太过匪夷所思,但如果赵大少爷不是东临王府血脉,他绝不可能号召东临王府旧部效忠他,跟着他起兵推翻朝廷。
南梁太子野心勃勃,想吞并大齐和北漠,他低估了大齐,没想到一个大齐就够南梁焦头烂额了,如今赵诩又起兵推翻朝廷,护国公又被杀了,这对南梁来说,无疑是雪上添霜。
大齐有崇国公和齐王内乱,半道劫持朝廷运到边关的粮草,如今赵诩也故技重施,劫了朝廷送往边关的粮草和饷银。
粮草不济,再加上大齐兵强马壮,南梁节节败退,军心涣散。
再又一次吃败仗后,南梁将士劝南梁太子歇战了。
攘外必先安内,朝廷没法同时应付大齐的进攻和内乱。
南梁太子觉得南梁丢不起这人。
这场战乱是南梁先挑起的,丢了几座城池后,却要向大齐求和,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南梁太子不愿意做这么丢脸的事,但也没再和大齐开战,高挂免战牌。
这一天,是南梁高挂免战牌的第七天。
大齐军营,一派祥和。
只是南安郡王他们一脸不爽,早知道打不了几天仗,他还不如和苏崇一起押送谢景川回京呢。
打仗又不打仗,求和又不求和,就这么挂着免战牌,到底几个意思啊?
边关风沙这么大,他们不想在风沙中蹉跎人生啊。
站在城墙上,南安郡王他们百无聊赖。
南梁,皇宫。
御书房内,南梁皇帝把奏折重重的扔在地上。
那张脸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自打南梁皇帝登基后,苛政杂税,南梁怨声载道,如今赵诩打着推翻暴政的旗号起兵,一呼百应。
南梁皇帝后悔当初没有杀了赵相,准他辞官回乡。
正气的脑壳疼,南梁皇后匆匆赶来。
南梁皇后心情不好,请了几位贵夫人进宫陪她解闷,闲聊之时,发现不大对劲。
施大将军府老夫人病重的事,南梁皇后知道,施家已经闭门谢客几天了,一聊天才发现,不止施大将军府闭门谢客,还有施大将军麾下几位将军也不见客了。
一两个又是不见客很正常,一连这么多人都不见客,这明显是有问题。
南梁皇帝觉察不对劲,施大将军府有他派去的卧底,施大将军府不对劲,却没有及时禀告他知道。
南梁皇帝派人去查。
施大将军府已经人去楼空了。
长宁侯府倒是大门敞开,可是长宁侯夫人不见了,长宁侯前些天请命护送粮草去边关。
南梁皇帝再昏庸,也知道施大将军一党也起了反心了。
他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密信去边关告知南梁太子。
嗯。
这封密信在半道上被赵诩劫了下来。
不过这封密信最后还是送到了边关,不过不是给南梁太子,而是施大将军。
赵诩和赵相看过密信后,换了个信封,以家书的名义快马加鞭送到了边关,交到施大将军手中。
施大将军看过信后,知道现在是他不得不离开军营的时候了,当即召集几个心腹部下,当天晚上,南梁太子还在辗转反侧时,施大将军带着兵马离开了军营。
军营里所有的战马都被带走了。
南梁太子想追都追不上。
施大将军带着四万大军去和赵诩汇合。
这一天,天擦黑了,施大将军才敢到赵家。
这个赵家已经不是当初荆山公主待的赵家了,是赵相一家暂时落脚之地。
赵相和施大将军同朝为官多年,一个文臣一个武将,虽然没有起过什么大冲突,但文臣武将的矛盾也不少。
赵诩给施大将军作揖,“有施大将军和诸位将军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施大少爷说起东临王府,言语间尽是敬佩。
赵相请他进屋说话。
从进门到坐下的功夫,赵相和施大将军就把董承琅和赵大姑娘的亲事定下了。
谢景宸,“……。”
董承琅,“……!!!”
谢景宸扶额。
虽然正中他下怀,但不得不说一句这亲事定的也太快了点儿。
要不是知道施大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