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欢喜记事-第8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大少爷有求于苏锦,楚舜他们下马了,他还骑在马背上。
“下来吧,”楚舜道。
郑大少爷这才下马,跟在谢景宸和楚舜身后进内院。
进园子,就看到苏锦在喂小郡主喝水。
杏儿见到谢景宸,忙道,“姑娘,姑爷回来了。”
苏锦瞥头,就看到谢景宸,以及稍微落后一步的郑大少爷。
楚舜唤了声大嫂,苏锦看向郑大少爷,“这位是……。”
“他是咱们的邻居,”楚舜回道。
说完,随手指了下花园方向。
苏锦挑眉,“郑老爷不是……?”
楚舜惊讶,“大嫂消息真灵通,他爹摔伤了,找你医治找到了军营。”
苏锦,“……。”
还好。
话说了一半留了一半,她还以为郑老爷已经……
杏儿望着郑大少爷道,“上午还闻到隔壁传来烧纸钱的味道呢。”
郑大少爷忙解释道,“家父受伤,没法到祖宗坟前祭拜,便在府里挑了个最靠近的位置烧了些纸钱,扰了世子妃清净了。”
人家在府里烧纸钱那是人家的自由,谈不上妨碍,就是味道难闻了点而已。
谢景宸和楚舜都把人带到跟前来了,苏锦就算不给郑家面子,也得给他们两。
“吃过午饭后,我再去给郑老爷看胳搏,”苏锦道。
郑大少爷惶恐,“不敢劳烦世子妃移驾,我待会儿把我爹抬来。”
苏锦,“……。”
“你就别折腾你爹了,”楚舜道。
大嫂肯定还想出去转一圈。
这不是把大嫂的小心思扼杀在摇篮里吗?
郑大少爷作揖道谢,然后告辞。
丫鬟送他出府。
楚舜给自己倒茶,说起郑老爷的摔伤以及刚刚谢景宸踹了县令的事。
杏儿听的愤愤难平,“城门也不是县令修的,开下城门就要一千两,这是县令还是土匪啊?!”
“皇上怎么让这样的人当官?”
楚舜觉得可能不用怂恿,杏儿这丫鬟就会主动给皇上写家书了。
苏锦道,“边关民心不稳,最是要清廉的官任职,体察民情,让这些南梁百姓从心底归属我大齐,皇上怎么随随便便就派了个人来?”
虽然没少被皇上使唤,但谢景宸还是帮皇上说了几句话,“县令官太小,一般由吏部递折子举荐,皇上觉得合适就准了。”
收过路费三千两,还打着孝敬谢景宸和苏锦的幌子,一看就擅长欺上瞒下,这样的蛀虫,踹一脚太轻了。
谢景宸虽然是镇北王世子,是当朝驸马,但他还真没有权利免一个县令的官职。
这样的事,还得苏锦来办。
虽然苏锦也没有这权利,但她先斩后奏,皇上不会说她什么,可能还会奖赏一番。
当然了,他要管也行,但肯定少不了挨一顿骂。
谢景宸,“……。”
他能做的是让人去把那被匾额砸晕的抓来,让苏锦处置。
吃午饭的时候,暗卫就把县令和师爷抓了来。
脚一踹。
两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那砸地声听得刺耳,觉得膝盖疼。
县令连连认错。
苏锦让人把县令拖下去,她先问师爷。
朝廷并未科举,这县令肯定是从别处调来的。
边关清苦,是苦差,一般多是在别处犯了错的人才调来。
问县令未必说实话,师爷为了活命只能老实交代了。
果不其然。
这县令来边关之前是知府,在任地收受贿赂被弹劾,查证属实,被贬了官,打发来了边关。
“才被贬官,不知收敛,还敢变本加厉?”苏锦厉色道。
师爷不敢抬头看苏锦,头低着道,“做了三年知府,大人承受不了被贬的痛苦,打算从这些南梁人手里多捞一点,回京打点,好做回知府老爷。”
谁想到这才刚伸手捞,就捞了两个烫手山芋。
县令悔之晚矣。
到现在县令都不知道他在任上捞的钱大半都用来打点了,为什么还被贬了。
他怎么能猜到弹劾他的奏折是从军营送出去,是杏儿写的呢?
从知府贬为县令,要是改过自新就算了,结果又落到了苏锦手里。
尤其是师爷那句南梁人把苏锦惹恼了。
就是因为边关有这样的父母官,才会不安稳,生出乱子来。
苏锦摆手道,“摘了他的乌纱帽,在府衙吊两天,然后押送回京。”
大嫂霸气!
楚舜佩服极了。
虽然都知道苏锦这么做是先斩后奏了,朝廷并不允许这么做,但苏锦做的都是好事,皇上也宠爱她,便没人阻拦。
再者,这根本就是谢景宸怂恿的啊。
他不把人带到苏锦跟前,苏锦也不会跑去衙门管这破事。
不过既然管了,就不能只管一半,天知道朝廷又派个什么样的人来,苏锦道,“听你们刚刚说的郑老爷,我倒觉得他来做这个县令合适。”
一来郑老爷有当官的经历,只是为人太正,不合适混官场。
可苏锦就欣赏这样百折不屈的性子。
有她这个镇北王世子妃做靠山,不怕他因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捅篓子。
二来郑老爷以前是南梁人,现在是大齐人。
这个镇子上有太多和他一样的人。
而郑老爷颇有威望,由他出任县令,做这里的父母官,这些百姓也不会内心惶惶不安,没有归属感。
苏锦的安排,谢景宸嘴角微勾。
楚舜看苏锦的眼神都带着古怪。
苏锦见了道,“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可惜大嫂你是女人,你要是男人就好了,”楚舜惋惜道。
“……。”
谢景宸脸黑成锅底。
他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话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胳膊()
谢景宸眸底火苗滋滋的燃烧着。
那怒火灼烧到了楚舜。
楚舜看了谢景宸一眼。
后知后觉的他嘴角抽了下。
忘了大哥还坐在这里呢。
大嫂要是男儿身,就不会在街上抢大哥了……
他的可惜断了大哥的活路啊。
秦菡儿暗瞪了他一眼,给他夹菜,“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楚舜一大口菜塞嘴里,边嚼边说话。
只是没人能听清他说什么。
杏儿站在一旁,庆幸自家姑娘没有生成男儿身,不然岂不是皇子了?
要是一般的皇子就算了,偏偏是皇上最喜欢的皇子。
那肯定是要被立为太子,将来做皇上的。
那她岂不得成为皇上身边的小公公了?
打死她也不愿意啊。
除了下雨天,走动不便外,其他时候他们多在一起吃饭。
人多热闹,吃饭也香。
不过王妃不在,王妃是长辈,和他们小辈一起吃饭,这不是让小辈吃不痛快吗?
而且现在小郡主学会走路了,虽然还在吃奶,但已经长了好几颗牙了,王妃开始喂她吃饭了。
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等喂完小郡主,饭菜差不多都凉了。
小郡主不爱吃饭,喂进去就吐出来,小半碗饭喂完,可能吃进去的还没有两勺子。
一顿饭喂完,王妃也差不多精疲力尽了。
本来这样的事丫鬟和奶娘都能做,但王妃要亲力亲为,谁也拦不住。
吃完了饭,苏锦换了套素朴点的衣裳,然后便去了隔壁郑家。
郑大少爷等候在门外,见苏锦和谢景宸过来,忙迎了上来,他要给苏锦和谢景宸行礼,被谢景宸阻拦了,“不用多礼。”
郑大少爷前面带路,领着苏锦去给郑老爷治胳膊。
郑家的院子是五进,比苏锦他们住的院子要大,又住了十几年,花木葱郁,假山流水,应有尽有。
一般发生战乱,百姓多回往安全的地方迁,但有一部分人故土难离,会留在这里。
向郑家这样家大业大还留下的还真不多见。
楚舜好奇,便多问了一句,“郑家怎么没有搬走?”
郑大少爷回道,“这场战乱是南梁挑起来的,我们都觉得南梁会攻下大齐几座城池,逼的大齐求和。”
“谁想到大齐势如破竹,南梁节节败退,我们郑家根基都在这里,除了这座大宅,还有田产铺子,这一打仗,根本就卖不出去……。”
平常能卖五千两的铺子,两千两都没人接手。
郑大少爷算了一下,所有家产卖光,可能在别处都买不了现在郑家住的这样一座大宅。
郑老夫人年纪大了,故土难离,再加上她也不赞同搬走,郑老夫人年轻的时候吃过战乱的苦,举家搬迁,兵荒马乱,她因年纪小,被爹娘搂在怀里,没有被人群冲散,可她年长三岁的兄长被冲散了,这辈子就再没见过了。
骨肉分离之痛,郑老夫人这辈子都不想在尝试了,当年逃难离开,在别的地方混的也没有多好,思念家乡,后又回来了。
当年也有没有搬走的人,宁肯死也要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不也活下去了,甚至活的更好。
大家都逃难,带不走的土地铺子都贱卖,反倒把家产扩充了几倍不止。
这不,从决定不走的那一刻起,郑老夫人就让人买铺子买地了。
短短两个月,郑家的田产铺子扩大了一倍不止。
苏锦进屋的时候,郑老夫人的叹息声传来,“有机会,还是把祖坟迁来吧。”
郑老爷不同意,“我不过才走了一遭,就摔成这样了,难道要祖宗们跟我一样遭罪吗?”
郑夫人则道,“这要翻山越岭的迁坟也难,可要不迁,祭拜又是个大问题。”
郑家子孙孝敬,不是在家祠里祭拜就成了,还会去坟前祭拜。
以前不是难事,可如今隔了一道城墙,碰到个昏官,张口就是一千两,郑家就算有点家底也架不住啊。
现在又得罪了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