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二三纪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个人都交了十块钱,用作餐费和车费,平时来镇里的车费是两三块,车费应该贵不到三块钱。还有像唐余和圆圆这种不需要学校准备的车的学生,又是两个人一辆车,平均下来每个人的车费不足一块五。用作餐费的钱就应给有八块五毛钱。现在的十块钱是唐余家一天的伙食费,甚至有些时候还用不着十块,所以八块五毛钱是可以在外面吃到挺丰盛的一餐了。
除了唐余,个个满心期待。
咋一看,有白切鸡,炸鱼块还有炒青菜。
吃了才知道,鸡肉是没熟的,鸡骨头是带血的,鱼不知是放了几天的,用油炸都没能盖住那使劲冒出来的腐掉的味道,青菜勉强能吃,就是少油少盐。少油还可以理解,少盐嘛,是可忍孰不可忍。最近盐有涨价吗?村里有盐田,盐才两三毛一斤。村里捡破烂的破烂平都没这么抠门!
大家都在吐槽伙食的惨不忍睹,对试题一字不敢提,这是默契。只要某个人有讨论的苗头,大家都会一起阻止。
离下午开考还有一段时间,一些同学午饭没吃饱,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附近找吃的了,圆圆也跟着去了。
唐余虽然热爱美食,但大部分时候她是不挑食的,没条件的话吃白米饭也是能接受的。
她没有去,和剩下的人还是留在食堂里休息。
食堂里到处都是人,各个学校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好热闹。
找吃的人回来了,圆圆给唐余带了一个面包,唐余没有食欲,给了其他人。
没过多久,铃声响了,人们纷纷离开饭堂,提前进场。
在老师殷盼的目光下,唐余他们进了教室。
唐余特意放慢了速度,加上检查了两遍还是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了。她很想提前离开,可是看到前面的人在拼命刷刷地写,会不会影响到人家啊?
上午两门考试没有提前走已经很难受了,因为不知道去哪里。老师会在外面等人出来一起吃饭,就算出来也很有可能是和老师一起等人,还不如在里面坐着。
唐余坐在座位里数手心里的茧,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五六七
也许是唐余表现得太诡异了,引来其中一位监考老师的频频注视。
防贼,绝对是防贼,那眼神就明摆着警告唐余不要作弊嘛。
唐余迅速地收好笔,证件,交卷走人了。
留下一脸错愕的老师。
在外面接应的是唐余不熟悉的一位老师,唐余打了一声招呼就走了。
在学校外面逛了一圈,时间差不多了才回来。
考试已经结束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集合了。
经常考前三名的几个同学在和老师对答案,估分,很多同学围着听答案。有人高兴,有人懊恼。
据说学校成败在此一战,这几个学生是近十年来最有希望为校争光的。
唐余还没到被重视的程度,只有周老师过来问她:“题目难吗?”
“没问题。”唐余笑着回应。
“听你这样讲我就放心了。”周老师松了一口气。
周老师没有要跟唐余对答案,唐余也没有问。
唐圆圆是六二班的,正跟她班里的同学讨论得起劲,唐余走过去的时候,圆圆拉着她问:“第三道填空题,你是填5还是7?”
“没记错的话有道填空题是填了5。”唐余答。
听完有几个人神情落寞,唐圆圆不忘补刀:“肯定是5啦,阿余不会做错的。嘻嘻,还好我做对啦!”
这人,心是有多大啊?看不到人家愤怒的小眼神吗?
唐余拉了一下圆圆,她才收敛了下,“之前我错的她们也对了嘛,让人家高兴一下嘛。”
跟同学考完试对答案这种事,别人错了你对了高兴也不能表现太过。要尽量云淡风轻,就是要给人一种对了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感觉。
还笑,还笑。唐余很想对其他几个人说,“我跟她不是一伙的,千万不要迁怒。”
第七章 领地的归属()
考完试没有来时的严阵以待,学生是可以自由回家的。
圆圆爸来接的时候,圆圆还处在与人对答案的激动中,还是唐余发现了骑着摩托车的他。
都是绿蕉村的,家不会离得太远,要离开也没有离别的愁绪,打个招呼就走了。其实有些人就算离得不远,也可能永远都碰不到面,前世的唐余初中去了外面读书之后一些同学就再没见过了。
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有一间大台北。圆圆爸心情挺好,停下来给唐余她们买烧仙草。说是她们这段时间辛苦,要犒劳一下。
圆圆跟柜台的小哥说:“一杯不要珍珠、西米,一杯不要红豆。”
她们总是对对方的口味了如指掌,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
处女座的唐余大学时常被舍友批对吃的太挑剔。粥要吃粘稠的,烫菜不能太软,炒菜炒肉要少油少盐,手抓饼要多放番茄酱,凉拌菜要在中辣与特辣之间,烧仙草永远不加珍珠和西米
圆圆不是处女座的,但跟唐余一样在吃的方面都会有自己的要求。既然要为之买单,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喜欢的来呢?
这时的烧仙草只要一块五毛钱,还送积分卡,集满十张就可以换一杯珍珠奶茶,十五张可以换烧仙草。唐余她们为了集满积分卡,每次来镇里都会光顾这家店。
“谢谢圆圆爸!”唐余对圆圆爸说。
关于“圆圆爸”这个称呼是唐余独创的。
两人虽然同样姓唐,供着同一个祖宗,但是亲属关系已经很疏了,据唐爸一层一层地往上追溯,他和圆圆爸是同辈人。唐余已经有大叔二叔三叔四叔了,应该叫什么叔呢?叫叔叔也不合适,好像陌生人的称呼。唐余想了好久,终于决定就叫圆圆爸,圆圆妈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唐爸唐妈都在家。
“考完啦?”唐妈问。
“嗯,考完了,考得还行。”
唐妈笑得很开心,褶子都起来了,其实她也不知道考得还行到底是行不行。
唐爸也很开心,“不是青松中学就行!”唐大哥唐志才和唐姐唐芯都是青松中学的。唐爸听人说小女儿成绩还不错,也是希望不考青松中学而已。
“瞧你这话说的,就每一句好话。不要听你爸讲的,先洗手吃饭啰!”也许真是心情好,说唐爸的时候也是带着嗔意的。
晚饭有唐余爱吃的玉米加胡萝卜和蒜炒虾肉。
夏天是适合繁殖的季节,海产比较丰富。
人们把去海里劳作称为赶海,意为赶着潮水劳作。潮水退了,地面,水沟露出来了,可以开工了,潮水涨了,就得收工回家了。
有些人家以捕鱼为生,但人家有自己的船还有捕鱼的专门工具。唐爸偶尔也捕鱼,但他是空手上阵的,运气好的话可以拿来卖,运气不好只够自家吃。唐妈也会去捕虾,技术决定她也是玩票性质。
刚放假的这几天,是适合出海的时候,唐余一天会赶两次海。海水刚从边缘开始退的时候,唐余就在空地上挖螺。一个小时之后,海水退了差不多可以让船载着几十人开动的时候,唐余就会回去放好东西。换上严实的衣服和鞋子,鞋子一定要扎紧绑带,因为可能会在淤泥里行走,跟别人一起搭船出海捡螺。那是不同之前在地里面挖出来的种类,价钱也会更高一些。
今天是周末,圆圆陪唐余一起去挖螺,她是不出海的。
现场挖螺的人有点多。
挖着挖着就走得有些远了,已经过了一条浅沟,在浅沟另一边的空地上挖。前几天挖过的地方是不能再去挖的,不然就只能捡漏了。
突然,有人大喊:“快跑啊!老头来啦!”
历史要重演了。
有人抓起自己的篮子带着工具就跑,还有人不为所动,圆圆和唐余也还在原地。
海上的土地也是有分归属权的。养蚝的蚝田是属于养蚝的人家的,像唐余现在挖螺的沙滩地是不适合养蚝的,不属于任何人,是公有的土地。
但是,隔壁村的一个大伯也就是老头跑来圈了浅沟以上的这块地,用来养沙虫。其实老头不老,只是个中年人,身体结实,比唐爸还年轻。只是大家喜欢这样叫他,还有人叫他老不死。据说他是跟村里的一个比较有势力的人合作,那人名字叫广三,家门口就对着这片地。两人经常从两头过来堵人,各种不堪的污秽的言语从他们口中爆出,对准这群还是小学生的少男少女,还有村里的女人。
村里有一些女人也是经常到这里挖螺,跟唐余挖的不是同一种。那种螺藏的比较深,她们是用工具电的,感应到有螺了,就用锋利的勺子准确地挖。
唐余挖的比较浅,用的工具有点像小型的锄头,是用一根铁管和不用的菜刀去掉把柄焊接而成的。这个也是要把握好深度的。太浅的话只能看到很小的螺或者看不到螺,太深的话会弄烂螺或者把大一点的螺整个连着泥一起翻过来,很容易被泥沙盖住。熟练的人会把握好深度,挖出比较平的面积较大的长方形。
这块地几乎就是绿蕉村门前的,唐余小时候还经常来这里玩泥沙,跟着大孩子来这里跳飞机,然后就是跟着唐妈唐姐来挖螺,再然后经常一个人来挖螺。她不明白为什么在自己村的领地上还要被外村人赶。
女人们曾经试图跟他们讲道理,“我们只是在这里挖螺,并不会挖走你的沙虫,你可以放心。”
他们是怎么回应的?
“我凭什么相信你们,沙虫这么值钱,不比你们那什么螺贵重多了,你会不心动,还是你不会心动?”广三张着血盆大口,指着一个个的鼻子问,就差动手了。
“还有啊,你们挖来挖去的,不会影响我的沙虫还是怎的?”这是广三说的。
“我们原本就在这里挖螺的,你占了地不让我们挖有讲道理吗?”
“这地有标明是谁的吗?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