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原来的乙十七旅,则成为芸南军区第一旅,番号为中华讨虏军第601旅。由于芸南为太平圣国占领的第六个省,另外的四个旅,分别为中华讨虏军第602旅至605旅。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冯云山让新任命的芸南省特使桑春荣等,将杜武秀等人安顿好。
这时,甲六师师部传令连的两名传令兵骑快马赶来禀报,说是甲六师的五个团在师长罗琼树的率领下,已经攻克了楚雄府城。
因为罗琼树提前派人将楚雄城北包围的关系,芸南提督文祥没等讨虏军攻城,便从城南夺门而出,经顺宁府逃往腾越厅,准备与腾越镇清军会合,商量出路。
原来,腾越镇总兵常存和芸南提督文祥一样,都是满洲正红旗人,芸南提督文祥见自己率领的兵少,又缺少马匹,难以逃回四汌,于是,便反其道而行之,领三千清军往南逃走。
果然,罗琼树也没料到,清军竟然会不逃离芸南,反而往滇西南边疆逃走。不管怎么样,楚雄府城占领了下来。于是,派人向圣王禀报,同时又派侦查兵跟踪清军,一路侦查敌情。
芸南提督文祥领着三千清军,沿途抢掠马帮的马匹,到了永昌府城也不停留,只是将城中的粮食火药等物资全部运走,赶往腾越厅治所腾冲城。清军汇集一处,又掳掠了些沿途的青壮乡勇,兵力又达到七千人。
冯云山闻报,顿时有了个主意!原本正愁出兵缅甸如何找借口,这下有了!
“传令,任命甲二师师长李开芳为主将,率领甲二师、乙十二师两部,追击清妖头文祥,无需歼灭,将其赶往南边的缅甸境内即可。”冯云山看向地图,指着缅甸的国都曼德勒,笑道:“若是逼迫清军进入缅甸国都曼德勒附近,则更好不过。让李开芳到时可以缅甸帮助清军为借口,进攻缅甸,逼其投降圣国,成为圣国的番邦。”
冯云山想到的第一个是抢先占领缅甸的石油产区仁安羌,将此处的占据后,一切都好说。这才是冯云山出兵缅甸的最重要的目的。至于其他的,等自己兵力强大之后再说。
很快,收到命令的讨虏军将士便行动起来。李开芳率领甲二师、乙十二师共21000人,带上熟悉缅甸的几名向导和通事,取道楚雄府,赶往腾越。
途中经过楚雄府时,罗琼树将自己甲六师手中的洋枪一大半交付给甲二师和乙十二师,让甲二师做到洋枪配备八千杆,乙十二师也配备了洋枪二千杆。
这是冯云山交代的,因为他隐约记得英国人的第二次进攻缅甸便是出动了一万名英军,将缅甸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要不是英国人还不想一口吞下缅甸,国内主动要求撤兵,这一万人的军队就足以灭掉整个缅甸。
因此,为了慎重起见,他也配备了一万杆洋枪,再加上一万名冷兵器和鸟铳等装备的将士,应该能击败缅甸军队了,也不怕英军了。
而且,关键是他并不想灭掉缅甸或是全部占领缅甸,只是将之打怕,再扶持缅甸当地势力对抗英国人,这样轻松很多,也最为有利。
处理完这些事情,冯云山没有再在昆明逗留。他还要去廣西的阳万土州那处疑似油田的地方去看看。
回去的路上虽然顺江坐船,会快上不少,但那个油田找不找得到,还是个问题。
就算找到了,冯云山又怎么可能不打出点石油来就离开?这些都要花时间的。
冯云山担心的是,等到他回到广州,程岭南已经将小孩生下来了,这个时代生小孩,可是在鬼门关前走上一遭啊。因此,他想抓紧时间往回赶。
范如增倒是趁着在昆明的十来天时间,将带来的十几名特务司的特务悄悄留在了昆明,芸南情报站是早在一个月前冯云山还没来昆明的时候便已经建立了,但人手不够,这次加强了人手,并且,芸南大部分地区已经是圣国占领区,发展特务自然便更容易了。
加上冯云山舍得血本,从昆明城中缴获的白银中,拨付十万两银子,专门用于芸南站的情报投入,发展和培养特务,并且向缅甸、印度、越南、南掌、暹罗等地发展渗透情报人员。
工务部副部长曾玉珩也将带来的十余名工务部主事和执事留下一大半在昆明。
一部分人,让他们去东川府和临安府等产铜区,察看铜矿情况,准备接管和开采铜矿,重新恢复因战乱而停止的采铜。另一部分人,则按照圣王的命令,组织昆明城中投降的一万民壮等,在石林兴建水泥厂,并从昆明开始,修筑路面,开始将茶马古道改为水泥路面。
第471章 奉议土州的镇长()
经过六七天的马车一路颠簸,冯云山终于离开芸南的广南府,进入廣西的百色厅境内。
一进入廣西,便有一条奔腾的山溪,顺着峡谷,往东流去,通往百色厅的官道,便顺着山溪峡谷,往前延伸。
说是官道,其实已经杂草丛生,估计走的人少,一路上杂草丛生,而且好多地方被洪水冲塌,冯云山时不时要下马车步行。幸好,这个峡谷也就几十里,过了之后,便慢慢不再荒芜人烟,官道也开始慢慢便宽阔起来。
“这条官道,也改修修了!”冯云山走出轿子,对着随行的工务部副部长曾玉珩说道,转头又问陪同他来的向导………罗琼树身边的一名叫张无名的师部参谋:“张参谋,距离那处喷发毒气的地方还有多远?”
这个名字怪怪的,竟然取名叫“无名”的参谋,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当初甲六师经过阳万州的那块毒气沼泽地时,他也在场,差点被毒死在那,因此对那块地方记忆犹新,便被罗琼树派来领路。
“禀圣王,这刚进入廣西境内半天时光,应该还有六十里便到百色城。那处毒气喷发之地,在百色城的东南方向一百一二十里处,靠近右江边的一个叫祥周圩的市集不远,离右江江岸大概五六里地的地方。”张无名回答道,想起那处恐怖的喷毒气之地,还心里发寒。
“张参谋,不用怕!那毒气应该不常喷发,而是聚集一段时间,才会喷一次。”冯云山看出了张无名心里有些打鼓,安慰道。
“抓紧赶路!二天之内,赶到目的地!”冯云山下令,又坐回马车上。他有些急步可待地想赶到那个地方,看看究竟是不是油田。
没记错的话,百色东南百余里的右江边上,确实是有一片田东油田,是整个百色油田版块中最大、条件最好的一处油田,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那里。
众人一听圣王如此下令,都快马加鞭。
这次从芸南回来,带回了许多马匹。
罗琼树因为要清剿丽江府等剩余的清兵,便摔了甲六师主力留守芸南。他不放心冯云山的安危,特命甲六师的一个主力步兵团,护卫冯云山回廣西。因为芸南靠近藏区,马匹较多,位了赶路,罗琼树让主力步兵团千余人,人人骑马,俨然变成了一支骑兵。
加上随同冯云山的满清降官等一应人员,都人人骑马,一时间,在右江河谷内,声势浩大,千马奔腾。
沿途经过百色城时,冯云山下令绕城而过。百色城内有讨虏军一个团的兵力驻守,见有大队不知底细的骑兵经过,连忙吹响警报号角,全城戒备。
见这队骑兵不理会百色城,径直往东南方而去,连忙又派了三名骑兵追了出来,远远跟着侦查众人情况。
冯云山听说后轻轻一笑,道:“打出普通讨虏军的旗帜吧。不要让人知道本王在就行。”这个时代,不亮明身份,到时万一引出地方驻军攻打自己就可笑了,他可不想搞出乌龙事件出来。
追踪的骑兵一看前面骑兵队伍打出讨虏军的红底黄五星的盘龙大旗,便知道是自己人。赶来问明是甲六师因军情需要,路过此地,便放心回百色城禀报去了。
地方驻军的警惕性,总体来说,还是让冯云山满意的。不过,一直快要到百色城了,才发现有大群骑兵,这个侦察能力还很是不够。
沿途再经过阳万土州、奉议土州这两个土州,
第二天快要傍晚时分,众人终于赶到张无名说的祥周圩集,此处,已经不是罗琼树说的阳万土州了,而是属于奉议土州境内。
冯云山一看天色已晚,距离目的地只有五六里地,也不急于一时了,便下令在圩集旁边扎营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往目的地。
……
突然闯入的一大群骑兵,让圩集上的百姓很是惊慌。
也就是一年半以前,有上万的军队从这一带经过,自那以后,奉议土州的土司便投降了圣国。为了保持这些地方的稳定,圣国并没有大刀阔斧地改变现状。
这些原本的土司世袭之地,随着满清的几轮改土归流,虽然表面上宣称废除了土司制度,改为流官坐镇,但实际上,在这山高皇帝远的不毛之地,流官只是个虚壳,实际的权利仍然是掌握在本地土司手中。
对于此,满清也只能正睁只眼闭只眼,无可奈何。
不过,半年之后,慢慢地,奉议土州有了些变化。
先是这州城内,来了四百名士兵,声称自己是中华讨虏军的一个营,以后就常驻奉议州。紧接着,从镇安府来了二名读书人,说是治理奉议州的官员,叫什么县长和副县长,让前土司搬出州衙。
土司大怒,仗着自己手下有八百土兵,便想将这两名读书人杀掉,不料,那四百士兵赶来,只两个回合,便将土司手下的土兵击溃,当初击毙二百余人,俘虏四百人,剩余的都逃往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土司被俘虏后,这名县长将其当街审判,公开审理,将土司犯下的罪行一一披露出来,让支持他的一干百姓很是惭愧。紧接着,县长带人又将土司家产全部缴没,将房屋、田地、粮食等分发给州城内的穷苦百姓和土人,很快便得到众人的拥护。
县长和副县长招募本地读书人和乡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