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会这样?完了,这下完了!这位几年前被囚禁在伦敦威斯敏斯特的一座监狱里的锡克最后一个国王,作为人质,乃是锡克教的精神象征,有十多名狱警二十四小时守卫着,怎么会突然被殴打致死?而且,看样子,消息还传出去了,这只要传到印度,让旁遮普邦的那些锡克教徒知道,肯定是一场大暴乱。
原本只是德里叛乱,若是西北的旁遮普也加入叛乱的行列,整个印度,对于英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想到这里,他咬咬牙,道:“女王陛下,若是整个消息已经传开,我们只能祈求上帝能保佑大不列颠,说不得,只能做好放弃印度北部地区的准备了。”
……
印度德里城内,四处浓烟,一片混乱。
萨米特。库玛尔望着远处升起的浓烟,心头闪过一丝犹豫,但继而又坚定起来。
几个月前,他从遥远的中华帝国首都圣京赶到德里,这里是他的家乡,只不过,他的家人早已经都接到了广州,在广州城外新建的西关世界城生活美满无忧。因此,他对中华帝国死心塌地,甚至,在他的观念中,他是一名自豪的中华帝国人,而不是英国殖民者、名义上的莫卧尔王朝统治下的一名贱民。他和其他9名被吸收到特务司里做情报员的同胞一起,被派来印度各地,煽动英国军队当中的印度籍士兵暴乱,没想到,真成功了。
其实都不用他们煽动,这些印度籍士兵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当初他和这些士兵一样,也来自倾家荡产的农民和小手工匠,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到军队中卖命挣钱,养活家庭。但在这英国人的军队中,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英国人就是主子,是贵族,高级军官都由他们充任,而自己这些印度人一辈子都只能当小兵。并且,这些英国军官还任意苛扣军饷,不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下令印度士兵剃掉胡须,除掉种姓印记,肆意践踏印度籍士兵的尊严。因此,当他的同伙到密拉特宣扬子弹是猪油和牛油混合包裹的流言后,很轻易地便点燃了这些印度士兵的怒火。
事态朝他们预料的那样发展。前往密拉特的同伴,成功地接近那些造反的士兵当中并成为首领,他率领他们撤出密拉特,直接来到德里。而自己也成功地说服守卫德里的一个营,将密拉特叛军迎入德里城。
由于萨米特。库玛尔在特务司中是少校军衔,职位最高,因此,此次来印任务,他是队长,除了十名情报司人员,连另外3名归顺帝国的印度军官也归他指挥。
而萨米特。库玛尔虽然有些不忍心,但想想在西关世界城里生活幸福的父母兄弟和妻儿,他咬起牙齿,下令密拉特叛军在德里城内四处点火,同时,亲自带领着密拉特的千余叛军在城内搜索英国本土居民,下令屠杀,当然,总有不少英国人逃往的德里城东的英国军营之中。萨米特。库玛尔下令将德里城内的基督教堂烧毁,凡基督教徒一律杀死。顿时,德里城成为了人间地狱。
“大人,德里城内的那帮蠢蛋士兵们都说要拥护那个傀儡老头,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为起义军的头领,怎么办?”一个声音猛地从萨米特。库玛尔的身后响起,他回头一看,是他的一个战友,杰定。马里克,一个上尉军官,跟他一样,当初也是在虎门战役中被讨虏军俘虏,直接投降的印度籍军官之一,如今为中华帝国的陛下效力。
“我们来的时候,司长范大人亲自召见我,特意交代了很多事情,这其中便有莫卧儿皇帝的事情。如今这些穆斯林教徒势力最大,因此推举这莫卧儿皇帝位首领,但说到底,这里最多的人口还是信奉印度教,尤其是与英国人关系密切的锡克教徒和其他一些土邦领主,都是痛恨这莫卧儿王朝,因此要想起义成功,便不能留着这莫卧儿皇帝,否则这些锡克教徒和土邦领主都会支持英国人来对付起义军。”萨米特。库玛尔说的很直白。
“库玛尔大人,您的意思是直接找机会干掉那个老头儿?”
740章 起义爆发(中)()
“不错!以英国人的名义,将他杀掉,再宣扬出去。让那些土邦领主们产生兔死狐悲的念头,再纠集德里的所有义军,撤出德里,前往旁遮普邦。想尽办法将旁遮普邦的锡克族人拖入叛乱,只要占领旁遮普邦首府拉合尔和圣城阿姆利则,英国人就完蛋了!”萨米特。库玛尔定好了自己的目标。
其实,这个目标不是他制定的,也不是直接指示他的上级——特务司司长范汝增制定的,而是冯云山。当初冯云山让范汝增他们特务司煽动印度叛乱,便制定了策略,那就是不要像历史上那样,只固守德里,让英国人从容调动兵力,集中攻克德里。而是直接将叛军全部拉到距离德里比较近,却最为重要的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将这个印度人口众多的农业大邦拉入叛乱之中。
若是英国人知道冯云山的这个战略,必定会大惊失色!
事实上,冯云山也是通过对后世历史上的研究,知道这个旁遮普邦对于当时的英属印度地区的重要的。
英国在印度一共设立24万军队,其中只有4万不到的英国本土士兵,其余的,差不多都是印度(含缅甸、巴基斯坦及孟加拉等)本土士兵。而这20万印度士兵当中,有7万士兵是旁遮普地区的锡克人。
历史上的这次印度大起义,之所以失败,自然是真正起义反叛的土邦很少外,其他大部分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主在英国威胁利诱下,纷纷投降叛变,使起义遭受极大的损失。起义军组织分散,行动上各自为政,缺乏得力的领导人和统一的指挥,不能协调一致地打击敌人。但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起义军在军事上采取单纯的防御战略,使英军掌握了主动。而这英军掌握主动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旁遮普的锡克人选择了支持英国,他们的态度对这次起义的结局有压倒性的影响。
旁遮普地区距离北部地区起义的中心德里城才四五百公里,是英国征服邦里面最后一个,即便已经兼并了7年之久,但对于这处整个印度最为重要的产粮之地,人口最多的邦,东印度公司最为重视,将这里定为英军驻扎的重地。整个旁遮普地区,便驻守了4万多人,其中2。5万人的正规军队中,就有1万人是欧洲来的英国本土士兵,几乎占了整个印度的欧洲兵中的四分之一。
就像旁遮普省督约翰。劳伦斯事后所说的,如果一旦这旁遮普没有站在英国这边、甚至失陷,整个印度坚持不到尼泊尔援军和英国从克里米亚半岛以及本土调遣来的援军到达印度,整个印度便已经失陷了。
于是乎,冯云山对于这个一手策划引起的印度暴乱,制订了精心的计划,让特务司去实施,如今,便落在了萨米特。库玛尔的肩上。
在占领德里的第二天,起义兵们各派便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组成的行政院为领导机构,而萨米特。库玛尔便成为十人之一。不过,当天晚上,年事已高的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便被混入皇宫的守卫远距离射杀,凶手是一名英国士兵,利用远程步枪躲在王宫外面偷偷地暗算。顿时,这名英国士兵被“愤怒”的印度教士兵当场打死,而这名英国凶手,口袋里还被搜出几粒淡黄的药丸,不过,迅速被“愤怒”的印度教士兵烧毁。
莫卧儿皇帝被英军杀害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德里地区,而且,消息继续向印度其他各邦散布。正在大家为这个惊人的消息而痛恨英国人的时候,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从伦敦传来:被请去伦敦作客的旁遮普最后一个锡克国王达力普?辛格,竟然是被关押在伦敦监狱之中,还被几名狱警殴打致死了。
这下,不但伊斯兰教教徒对英国人满怀痛恨,连锡克教教徒也大吃一惊!
德里行政院的十名长老,针对这两个消息,迅速召开了会议进行讨论。除了萨米特。库玛尔外,其余的九名长老都是穆斯林,当然,实际上,萨米特。库玛尔装作也是伊斯兰教徒。因此,他们决定迎立巴哈杜尔。沙二世在二年前认定的继承人作为印度领袖,莫卧儿王朝新的皇帝。
不过,这个继承人名叫穆罕默德?巴哈杜尔?沙?果夫,不是巴哈杜尔。沙二世的亲生儿子,名位并不正。当他宣布自己为德里的义军总指挥,下令所有军队驻扎在德里,做好迎接英军进攻的准备。
萨米特。库玛尔直接跳出来大声道:“陛下,真主的子民怎可如此懦弱?更何况您的父亲,巴哈杜尔。沙二世被英国人杀害,您难道不应该赶紧为他报仇吗?应当迅速率领德里的士兵去攻打旁遮普的英国人才对,那里有上万的英国士兵,正应该杀光他们,早日解救被他们欺压的真主子民们!”
顿时,有两位长老也点头附和起来,而其他的七名长老看向莫卧儿王朝新的皇帝,等待他的回话。
“不行!英国人在旁遮普邦驻扎重兵,我们这数万兵力前去,万一被英军顺势占领了这德里城,我莫卧儿王朝岂不是要灭亡了?更何况,坚守总比去攻城容易,如今我是总指挥,我说了算,都在德里坚守,以逸待劳,等待英军来攻!”穆罕默德?巴哈杜尔?沙?果夫斩钉截铁地说道。
“固守德里,只会坐以待毙!如今这形势,只能联合旁边旁遮普邦的锡克人,一起反抗英人。”萨米特。库玛尔愤怒地喊道,然后便离开红堡皇宫。
当天晚上,萨米特。库玛尔便率领所有锡克教众士兵和印度教的士兵以及少量的愿意追随他的伊斯兰教士兵,一共九千人,启程前往旁遮普邦。
一离开德里,萨米特。库玛尔宣扬从伦敦传来的消息,最后一个锡克国王达力普?辛格竟然被关押在伦敦监狱中,并且被狱警打死。顿时,整个军队里的锡克教徒群情激昂。萨米特。库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