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龙套-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夺旗,夺旗!”听了曹将的话,一众曹军骑兵也同时大吼起来,声震整个蜀军大营。

    这边,曹将骑兵眼看就要夺取张苞军的大旗,在离着山脚还有一段距离的曹军大营中,听说蜀军张苞所部中计,己方骑兵正在奋勇杀敌的曹操也终于漏了头,在许褚、司马懿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山脚下观看战局,而在此之前,早就预备好的曹军五千精锐步卒早已向着蜀军大营冲去。

    “子丹又立新功啊!”曹操看着己方骑兵已经冲进了蜀军大营,不仅大笑道。哪怕是在曹操看来,只要曹军能够冲进蜀军大营,那么这场仗,曹军也就赢定了,至于说蜀军设计的可能,曹操很自然的排除了,这倒不是因为曹操自大,实在看不起张苞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而是因为他对指挥这股骑兵的将领有着足够的信心。

    原来,率领骑兵冲击张苞军大营的曹军将领是曹子丹!

    曹子丹,姓曹名真,自子丹,是曹操族子,因为怜惜其幼年丧父,曹操以亲子待之。而曹真本人可不是演义中的草包,而是一个极有谋略有勇猛无比的大将之才,在原来的历史上,统帅过虎豹骑,都督过雍凉军事,看破过诸葛亮的策略,打败过孙权的大军,成为过托孤重臣,可以说是曹二代中的顶梁之柱。

    此时的曹真虽然没有原来历史上的高位,但是在能力上却没有什么变化,真要论其才能的,徐晃之类的名将也未必能够胜得过他,而在原来的历史上,徐晃这样的牛人也曾经当过他的下属。

    正是因为曹真的能力,所以曹操相信曹真的判断,才对战局如此笃定,认为此战可以一举击败张苞,进而以此为突破口,全歼这三余万蜀军。在曹操看来要是一举歼灭了这三万多蜀军,依着刘备剩下的那点儿凄惨的兵力,别说是守卫汉中了,能不能守住巴蜀还是个问题。

    论起兵力来,刘备永远都只有仰望曹操的份儿,哪怕是如今已经到了刘备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但是把刘备所有的比例集中起来,也比曹军这次的南征军多不了多少,更何况,刘备至少还有半数的人需要守卫荆州、震慑巴蜀、汉中而不能够投入到与曹操的作战中来呢!

    只是,此时喜气洋洋的曹操不会想到,他所极其看重极其信任的族子曹真,此时已经陷入了一生最大的危机之中。

第二十二章 坑弩逆袭() 
一秒记住供精彩。

    查弓弩资料的时候查嗨了,不知不觉就看了大半个下午,所以更新晚了

    ――――――――――――――――――――――――――――――――

    噗通!

    地面毫无征兆的陷了下去,包括曹真在内的六七骑冲在最前面的曹军骑士措手不及从马上摔了出去!

    陷马坑,这是一个喜闻乐见的坑害骑兵的方式。

    陷马坑的历史已不可考,估计从骑兵产生之时这种极其适合“坑”骑兵的陷阱就已经产生了,陷马坑在形式上到没有固定的形式,虽然有大有小,但都是一个个的坑而已。大的陷马坑更像是一个捕捉猎物的陷阱,可以将整匹马都陷下去,这类陷马坑上面一般会用稀土草叶等进行伪装,底部则布置竹签尖木之类的东西,一旦马匹陷下去,不要说是马,就连上面的骑手恐怕也会被穿死;而小的陷马坑则通常只比马蹄大一些而已,有三四十厘米深,通常伪装后密密麻麻的排列在骑兵的必经之路上,一旦战马飞速奔驰的战马不小心陷下去,虽然不会死,但是马匹的脚骨必然会崴断,连带上面的战马上的士兵也会摔个半死,虽然说在杀伤力上这种小型陷马坑要差上一些,但是在缺德程度上无疑更胜一筹!

    由于是在山地的原因,蜀军自然没有能力挖出大型的陷马坑,但是弄出千余个小型的陷马坑却算不得十分浩大的工程。张苞算准了曹军一定会直冲中军大旗,因而派人连夜在曹军的必经之路上挖了千余个陷马坑,如今来看,效果是相当不错。

    曹真等几名骑士被“坑”了之后,由于马匹惯性等原因,骑兵们根本就无法及时控制住自己的战马,尤其是在后面根本不知道前面出了什么事的骑兵,甚至都没有没有控制战马减速的意思,如此一来,曹军骑兵的阵势顿时混乱了起来。

    跑在最前面的骑兵根本反应不过来,只能要么是被已经倒地的战马绊倒,要么是步了曹真等人的后尘,顿时是人马的惨叫声一片;而紧跟在这些人身后的骑兵虽然及时拉住了马的缰绳,降低了马速,但是由于处在更后面的骑兵并不清楚前面的状况,马速未降,因而最终发生了不算严重但也不算轻的追尾事故,惨被追尾的战马由于疼痛的缘故再次加速起来,顿时又出现了不少落入“坑”中的倒霉鬼。

    而令陷入混乱的曹军骑兵雪上加霜的是,一直潜伏在帐篷之中的五百手持大黄弩的强弩手也终于对着曹军骑兵发动了攻击。虽然比起那种原来历史上举蜀汉之力也不过只能够维持几千规模的元戎连弩来,普通的强弩在造价上与维护上比起元戎连弩显然要低上不少,工艺上也更加简单,威力上也要低不少。

    但即使是这样,比起弓箭来,强弩也算不得是十分普及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刚崛起的刘备军而言,军资还是很缺乏的,这种在元戎连弩出现之前号称最强弓弩的大黄弩更是稀缺军械。要不是刘备攻占成都的时候完整的得到了刘璋的军资,连带着张飞的手下也喝了一些汤,心疼儿子的张飞在接收张鲁实力后又大发了一笔,分给张苞所部不少好东西的话,张苞所部根本就不可能凑得出五百大黄弩来。而就是这区区五百的大黄弩兵与张昌所部的五百亲卫,共同构成了张苞麾下最为精锐的力量。

    大黄弩,汉代最著名的强弩,其强度从一石到十石不等,最强的十石弩又被称为黄肩弩、大力黄弩。比起弓来,甚至一般的弩来,大黄弩其威力更大,哪怕是鱼鳞甲之类的金属铠甲,在其有效的射程之内也可以轻易击穿;而它的射程更是吓人,可以达到四百多米,要是在三百米以内被射中要害的话,就算有铁甲,也难逃死亡的命运;威力巨大,射程远这本来就令人生惧了,但是除了这两点之外,大黄弩还偏偏继承弩的传统有点――命中率高!

    有了这三个优点,大黄弩绝对是恐怖的战场利器,要是有这么一万十石黄肩弩以及配套的一万能够开黄肩弩的弩士的话,张苞根本就用不着想什么计谋,直接列出军阵来,曹军的骑兵就不敢靠近。只是可惜的是,这也只能够想想而已,一万黄肩弩的造价可不是如今的刘备政权能够负担得起的,就算是负担得起,刘备手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材料与工匠来制造。

    不仅如此,由于十石弩已经不是单兵弩了,使用这些弩的弩士也需要数万极其强壮的士卒,而这些士卒也不是刘备政权凑得出来。所以说那些逆天的十石弩暂时是不用想了,在这个时代相对而言更适合行军作战的还是单兵弩。单兵弩通常是四石以下的弩,像是张苞麾下的这五百架大黄弩,就全是四石以下的弩。

    不过虽然有了这些强大之处,大黄弩也并不是没有缺点。首先是造价与建造周期的问题,在造价上由于对材料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工艺复杂,因而造价昂贵,同时由于材料制造周期等原因,即使是单兵弩,其制造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现代的手工制弩师傅一年也不过制造十来架单兵弩,在汉末三国时代,制弩的速度更是可想而知;其次是射击频率的问题,比起弓来,由于上弦更加耗时耗力,因而弩的射击频率比起弓来无疑要低上不少;再者虽然说弩的射程远,但是受到人眼的限制,就算是射程达到了四百米,视力难及也就根本无法瞄准,这也造成了就算是弩的射击精度相对较高,但是在百米外甚至说五十米外,就不能够有效瞄准的必然缺陷,在人眼的有效瞄准距离之外,弩箭只能够进行大体的瞄准射击,除非是面对聚集在一起的大规模敌军,否则的话在这个距离上还真的很难射中敌人;除此之外,相对于弓而言,弩相对而言要笨重不少,即使是单兵弩,也相当沉重,这也就导致了在没有畜力运输的情况下,弩兵的行军速度速度偏低。

    但是,就算是有着这些缺点,弩兵仍旧是冷兵器时代令人生惧的武器,就算是曹军的骑兵装备精良,在百米内其铠甲也只有被射穿的份儿。所以,当蜀军弩士扣动了扳机之后,曹军中顿时传来了一连串的人马哀鸣。虽然不能够说是弹无虚发,但是绝大多数也是射中人马,至少有两三百曹军失去了战斗力,受此攻击的影响曹军骑兵更加混乱起来,而且由于不得不停之冲锋,使得曹军骑兵暂时失去了机动力,成为了聚集在一起的靶子。

    面对这样的靶子,正是弓弩发挥作用的时候,只是可惜的是,蜀军却不能马上形成箭雨覆盖。

    为了防止曹军在落入陷阱前发现异样,蜀军不好在曹军的必经之地埋伏太多的士兵,以免被曹军看出一样,从而提前撤军。如此一来的话,蜀军能够隐藏这五百强弩兵已经是极限了,不能够就近埋伏更多的弓兵,而强弩由于射速问题也没法立刻对曹军再次发动攻击,如此一来就使得曹军有了短暂的时间就行调整。

    只是对蜀军而言,幸运的是曹军并没有很好的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倒霉的曹真虽然未被摔死,但是作为蜀军攻击的重点,身上也插了几支弩箭,虽然命大,被忠心耿耿的属下下马抢回,但是已经陷入昏迷的他自然无法再指挥曹军。因而纵然只顾曹军骑兵是百战精锐,在主将生死未卜,副将惨被射中头颅而死的情况下,还是陷入了更大的混乱之中,从而错过了最佳的逃跑时机。

    趁着曹真所部混乱的机会,早就准备好在不远处待埋伏待命的两千多蜀军弓弩兵终**速进入了攻击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