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龙套-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将士一片的请战声中,休整了近两个月的刘备在等到巴蜀赶来的两万援兵之后,终于再次出征了。

    这次刘备出兵的阵容空前强大,将领有张飞、马超、吴懿、吴班、赵云、张苞、黄忠、魏延、陈到、辅匡、高翔、赵融、廖淳、傅肜、张南、冯习、雷铜、阳群、杨白、邓艾、王平、马忠等人,这其中除了杨白是在张苞的建议下刘备特地带来,但却没有什么兵权以外,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带了一定士兵。

    值得注意的王平与马忠二人,在张苞的一再推荐下,二人都被刘备召见过,对于他们二人的能力给予肯定,已经把他们放在了仅次于邓艾的位置上,不过现在刘备的首先最不缺的就是各种人才,因而倒也不会挖张苞的墙角,只是命令这两个在张苞不在的时候统领摧峰军。值得一提的是,张苞的摧峰军在刘备的帮助已经达到了六千人,除了原来的賨人外以及陷阵营外,刘备做主又选了一些汉人精兵加入到了这支部队之中,使得这支部队由一直单纯的少数民族军队变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混编部队,但是在战斗力上却仍旧可以保证。

    对于刘备的这种厚爱,许多将领的脸上都露出的羡慕的神情,因为这支摧峰军要说以一敌二乃至敌三都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自山地战中,别看只有六千人,绝对能够抵得过普通的六万大军!这么一直强力的军队,没有那个将领会不希望拥有。只是张苞对于此,也只是脸上满是兴奋而已,在心里张苞却明白,如此一来自己的兵权虽然增加了,但是手下也不是那只单纯的视自己如神明的摧峰军了,张苞毫不怀疑,这些新来的士卒之中一定有刘备的死忠!不过,反正现在的张苞也没有什么造反的心思,倒也坦然得很。

    武将方面,刘备是空前强大,但是谋臣方面,刘备终归欠缺了一些,只有一个法正和一个不怎么受信任的阎圃,除此之外还有面前可以算上谋士的张苞与邓芝。在兵力方面,这次也是刘备有史以来带领的最大规模,总计达到了九万人,诈称十五万浩浩荡荡的奔向了武都,其架势与其说是支援下辨城与曹操决战,反倒不如说是想要趁势直取雍凉!

    刘备的大动作无疑极大的震撼了曹操军。

    此时曹操军的状况可以说是极其差劲儿的,虽然说曹操紧急调动的五万援军早已经到了,但是之前与张苞等人交战的损失,再加上强行攻城带来的伤亡,曹操军此时的可战之兵也不过堪堪达到十万人而已,而且因为连番受挫、天气炎热、水土不服,因而士气极其低落,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曹操本人也有了撤退的心思。

    “没想到,十数万大军入武都,却只是使三个竖子成名!”大营内,曹操自嘲的感叹道。

    曹操此言一出,大帐内的文武尽是羞愧的低下了头,尤其是张郃更是脸色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能够进得了曹操大帐的人自然都不会是傻子,他们很清楚曹操口中的三个竖子是谁。

    第一个是魏延,本来只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却突然发威杀了朱灵并把张郃打了个惨败,要不是徐晃的援兵来得及时,说不定张郃本人就要交代在哪里了。

    第二个竖子是张苞,这个更加无名,而且才十五岁,但是偏偏像个五十岁的老狐狸,不仅设下险计吞了曹操的两千精锐骑兵,使得曹操的骑兵部队遭到了自赤壁之战后最大的损失,而且干掉了曹操极为看好的大将曹真,更是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出其不意发动夜袭,大败张郃,单是折损在张苞手里的曹军精锐就超过了万人。

    至于第三个则是下辨城的守将霍峻霍仲邈了,霍峻虽然比之前二人有名,但是还远远不能够更曹操麾下的大将相比,然而就是这个人,却以曹军十分之一的兵力把下辨城守卫的固若金汤,强攻两个多月,仍旧未能攻下,反而折损了不少精兵战将,十万大军只能顿足在下辨城前,如今刘备养精蓄锐的大军挥师而来,曹操军反而因为兵疲师老而陷入了劣势地位。

    打一仗还是就这么灰溜溜的撤退,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刘备军虽气势正盛,却并非锐不可当,与之战未必败,但倘若不战而退的话,难保士气旺盛的刘备军不会趁势直入雍凉,到时候,堪堪平定的雍凉之地必然大乱,潼关以西之地危矣!”司马懿顾不得装孙子,出班说道。

    在司马懿之后,面色通红的跪倒在地,开口道:“臣明日愿亲自带兵攻打下辨城,城池不破,臣誓不回营!”

第三十八章 贾诩之言() 
一秒记住供精彩。

    有决心是好事,但是决心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表态而已,当不得数的。曹操并不是那种冲动的人,曹操手下的谋士也不是傻瓜,他们都对于如今的形式看得很清楚。

    下辨城的确已经被打得十分凄惨,尤其是受到进攻最猛烈的北侧城墙已经被严重毁坏,以至于霍峻不得不带人撤到了第二道城墙之上进行防守。只是如此一来虽然蜀军的活动空间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但是曹军的霹雳车井阑之类的大型攻城器械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就有限了,如此一来曹军的攻击自然变得更加艰难。

    而反观下辨城,虽然伤亡也不小,但是下辨城本身却是完全作为一个兵营存在的,各类物资充足,又没有平民的拖累,也不存在大家族叛乱的危机,军心相对稳定,将领有指挥得当,在这种情况下,曹军想要攻下下辨城绝对不可能是一两个猛将不惜性命的发狠就能够成功的,而是需要时间与耐性,最好的办法是围而不攻,待其粮草匮乏不攻自破!这是对于现在的曹操而言,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因而曹操很冷静的拒绝了张郃的建议。

    曹军此时最重要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强攻下辨城了,而是要不要留在武都与刘备的主力决战。

    若是撤退的话,正如司马懿所言,刘备军真的有可能会得寸进尺直接进攻雍凉,到时候士气衰落到极点的曹军恐怕还真的难以抵挡,而那些原本就怀有二心的大小军阀和马超等人残部以及羌人也必然捣乱,如此一来的雍凉,至少是凉州恐怕难以保全!

    但若是不撤退的话,双方的二十万大军很可能在这个小小的武都上演一场自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中华大地上规模最大一次战役,而且还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役。要是刘备惨败,益州恐怕难保,而要是曹操惨败的话,就算是刘备已经没有力量北伐,属于曹操控制下的雍凉也必然震动,而且到时候一直在坐山观虎斗的孙权也势必会趁机北伐,到时候曹操一方势必也会焦头烂额,虽然不至于大厦倾颓,但是曹操恐怕也要忙得没有时间准备封王的事宜了。

    面对这样的大战,尤其是己方还是师老兵疲的情况下,就算是曹操也不得不小心应对!

    “臣亦赞同仲达之言。”见曹操沉默不语,蒋济开口赞同了司马懿的话后继续说道:“刘备枭雄也,若不能挫其锐气,大势与我不利,凉州随平,但麹演等人绝非忠贞之辈,羌胡亦多敬畏马孟起,若是放任刘备军如凉州,哪怕只有三万人,凉州也必然不复为朝廷所有!”

    “二位所言,却有道理,然劳师远征,我军粮草已经不能长久,刘备亦非庸才,不可能马上将其击败,如此一来,我军又能够在此空耗多久呢?更何况,大军长久在外,国内相对空虚,孙仲谋与北方异族又岂会不抓住机会趁机进攻?既然强留未必能够取得战果,反倒不如撤军,主力进攻孙权,待江东平定,刘备必然独木难支!至于刘备直取雍凉,笑话!蜀军少骑兵,进军雍凉之地已经落了下乘;蜀军又多为南方兵卒,也难以适应北方天气;贸然进攻只是自寻死路而已!”反对司马懿与蒋济的是张既。

    张既虽然像文臣,但是参加的战斗比起司马懿蒋济两人加起来都多,平定守卫雍凉立功甚大,作为实战派其见解自然别有一番道理。张既所说的粮草问题无疑切中了曹军的软肋,刘备军得了张鲁的府库自然还能够支撑不少时间,但是曹军的随军粮草本来就算不得多,粮草转运走陈仓道又十分困难,雍凉之地本身粮草就不充足,因而曹操大军的粮草实际上撑不了多久了,最多也只是能够坚持一个半月而已。

    至于张既所谓的在雍凉决战的策略,则是充分利用了曹军骑兵的优势,可行性倒也挺高;而张既提出的雍凉防守,主攻孙权的计划,更是符合曹军一贯的军事战略思想。在中前期,曹军实际上一直都是想要先击败孙权在平定其他势力的,这从历史上曹魏一直是南郑孙权却很少征伐巴蜀上就能够看得出来。因而总起来说,张既的观点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关于司马懿与张既这两方的观点,曹操都想到过,只是他也拿不定主意,这才会向谋臣们求策,只是很显然,这些人的计策都不能够令曹操满意,因而曹操在沉吟了一会儿之后,把目光投到了一名毫无特色的低调老者身上。

    “文和,依你之见,大军当如何?”曹操向贾诩问道。

    对于贾诩,曹操的感情还是很复杂的,往远了说,自己的儿子曹昂与爱将典韦的死,虽然曹操自己要付主要责任,但要是张绣没有贾诩相助的话,早就玩儿完了,也不会发生之后的那些事。所以要说曹操心里对于贾诩没有一丝恨意也是不现实。

    不过相较于这中恨意,曹操更重视的贾诩的谋略,贾诩之谋在曹操手下的所有谋士中也就只有英年早逝的郭嘉能够与之不分伯仲,其他人就算是司马懿也差了一筹。而且贾诩这个人极其低调,从不拉帮结派本身也没有什么势力,使得曹操对其也很是放心。在与曹操很是亲近的郭嘉去世之后,贾诩无疑成为了曹操重要的谋臣——虽然他不可能像郭嘉那样让草擦言听计从,也会主动给曹操提出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