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帆-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君臣奉顺不周,天帝恚怒,灾必随至。。。。。。胡说八道!朕身为道君,何曾。。。。。。”赵佶刚想将这折子扔给梁师成,却忽地打了一个激灵,又将折子展开细看一遍。尊道思想毕竟在他脑中深深根植,此时看到谏其轻慢天帝的折子,他心里自然而然地便反思起来。

    “林灵素何在?”赵佶想了一会,问道。

    “在神霄宫候着呢!”梁师成答道。

    “宣他前来见朕!”赵佶吩咐道。

    。。。。。。

    神工楼位于汴河沿岸,但地势较高,本次大水受灾较轻,损失很小。不过神工楼的几个作坊建在城外,被淹得惨不忍睹,不少工人在二十七日这天被洪水困在了作坊的屋顶。

    对此,杨帆召集神工楼的几个经理开了几次会,制定出对那几个作坊的救援方案。这几日里,神工楼用于运输的所有小船都被调住受灾的作坊附近,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不过,相对于神工楼的救灾,杨帆更关注的是整个京城的情况。水灾发生之后,京城内的各门各户,基本还是各顾各家,官府也没有抽调出足够的人力,对那些被困人员进行搜救。对于此种情况,杨帆要求神工楼的救援队伍在救援过程中遇有能救之人必须及时救援,不可有门户之见。另外,他打算上书请求驻京禁军参与救灾,可被段智等几个经理劝止:天灾突降,谣言四起,在这种情况下,请求皇上调动军队,不但不会被准,还会落下意图谋反的嫌疑——“陈桥兵变”的前车之鉴,已经牢牢刻在了历代大宋皇帝的心中,他们对京城附近军队的掌控不是一般的严格。

    大的救援行动不能开展,那便只好从小的细节入手。此时的救灾、赈灾已有通用的章程,但由于朝庭各部门不能通力协作,基本靠单打独斗;再加之救灾过程监督制约力量不足,很多官员从中谋私,因此,救灾效率极其低下,灾民基本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

    杨帆在制定神工楼救援方案的同时,也结合了后世的救灾方法,参考了段智几人的意见,拟了一个有关此次京城水患的赈灾章程,呈给了尚书省。这个章程较之现有的赈灾方略,更突出了官方的责任与过程的监督,尽管杨帆认为对于各官员的问责及监督已经相当宽松,但这个章程最后还是石沉大海。

    雨终于在二十八日这天停下来,但开封附近的大小河流早已涨满,水仍不断地向城内溢去。雨后朝庭各方面的救灾工作仍是混乱不堪,各部大抵只是做些开仓放粮、维持等秩序的基础工作,其余的则由着受灾百姓自生自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几支打着“神工楼公益救援队”条幅的队伍,在灾民之中显得格外显眼。他们不但施舍这些灾民铁锅、水壶等物品,还叮嘱他们千万注意卫生,尤其不可喝未烧开的水、吃已经变质的食物。他们还在灾民聚集地建起临时茅厕,在脏乱之处撒上生石灰。神工楼所卖产品多是巧夺天工、世所未见之物,因此在这些灾民心中,它颇有些神秘色彩,此时神工楼所嘱之事,自然被认为是神仙之法,无人敢去不遵。

    杨帆这几天里也是经常随队出入灾民区。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无法像一些官老爷一样,看着许许多多的人就这样在眼皮之下活活病死或者饿死而无动于衷。

    六月二十九日上午,杨帆照例带着神工楼的救援队到一个灾民聚集区视察情况。正当他指挥着救援队将一些石灰撒在污垢之处时,人群忽然一阵骚动,便听有人喊道:“太子登城治水了,太子登城治水了!走,快看看去!”

    消息迅速在人群中传递开,人们一阵阵地欢呼着涌向内城的旧曹门。不一会儿,这片灾民区便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弱病残。

    “大人,我们现在去哪儿?”鲁智深看着此处已无多少事情可做,便问杨帆道。

    “唉!咱们也跟上去看看吧!”杨帆无奈地摇摇头道。

    对于今日太子登城祭天祈退洪水之事,朝堂之上昨日便已传开。本来王黼等人命人弹劾太子“德行有失、招致天灾”的折子已被赵佶压下,可新晋右司谏陈尧臣一封劝谏赵佶要顺奉道教的奏折,又让赵佶想起了林灵素。

    那日赵佶宣见林灵素,命林灵素作法治水,不想林灵素却奏道:“此水难治,乃天意以戒陛下。并且此水是因太子而得,臣不敢漏泄天机,只能告诉陛下,可试着令太子登城祭天,若此水退去,则天恕其罪;若此水不退。。。。。。唉!”

    林灵素虽未明说,但意思很明显:此水因太子而得,太子祭天,若洪水退去,那就表示上天原谅了太子;若洪水仍不退去,唉!那没办法了,请你换太子吧!

    林灵素之前从未以天意攻击过太子,故而赵佶也不认为林灵素是专门针对赵桓。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赵佶便令太子赵桓,明日登城祭天,祈退洪水。

    此消息一出,朝堂之上各派官员自然是有喜有忧。不过,无论这些官员是喜是忧,他们都清楚:太子祭天,于退洪水无任何作用,此举不过是攻击太子的手段,明日洪水不退,太子将背负“非天之选”的名声,此后若废太子,则名正言顺。

    对于这些倾轧手段,明眼人自然看得明白,所以杨帆见众人欢呼着前去观看太子治水,他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也只有这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才会对太子治水抱有一定的信心。

    旧曹门位于内城东墙正中,此处的水位已漫过成人的膝盖。杨帆等人来到这附近时,城门内外五十米内已经站满了围观的百姓。当然,这些百姓之中也混杂着很多各路势力派出来探查事情进展情况的人员。他们或是等着看到太子的笑话之后,抓紧回去向主子报喜,或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奇迹会出现。

    杨帆找了一个可观望城门之上情况的茶楼坐下来,虽然这儿离城门较远,但事情的结局早已注定,那些作戏的具体细节他也不感兴趣。

    旧曹门上方的城墙之处,祭天的香案、牺牲、果品已经摆好,不过时辰未到,太子还未出现在城墙之上。杨帆喝着茶,等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方听到城门之处欢呼声响起,想来应该是太子驾到了。杨帆接过手下递来的望远镜,走到窗前,向城墙之上望去。果然,太子赵桓身着隆重的祭服,出现在城墙之上,而其身后则是七八个身披绯红袈裟的僧人。

    杨帆大吃一惊,他调调望远镜的焦距,再细细一看:赵桓所领者的确是一群僧人。

第一百〇七章 退水() 
“难道是明知必死,便干脆放弃治疗了?”杨帆心中纳闷道。推赵桓上来祭天治水的力量共有两股,一股是王黼等人攻击他德行有失,招至天灾;另一股却是林灵素在赵佶面前暗示他因打压道教而得罪上天,故而降下大水。按理来说,赵佶命他祭天治水,他应该按道教的礼仪来操作,这样的话即便大水不退,也不会再有更多的非议。可他现在却摆了一副佛教的排场,明显是要跟王黼及林灵素这两股势力擂台对打,若是输了,来自这两股势力的攻击可想而知。

    “难道求求神、拜拜佛真的能让洪水通去?”杨帆摇摇头,禁不住有些同情起赵桓来。

    巳时六刻,城墙之上钟磬之声响起,便见那些僧人盘坐于香案两侧,手敲木鱼,诵起经来。城墙内外的百姓顿时安静下来,杨帆在茶楼之上也唯闻窗外飘来的阵阵梵音。

    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那些僧人诵经之声渐止。赵桓手执祭文来到香案之前,开始向上天宣读起来。杨帆无法听到这祭文的内容,但望远镜里,赵桓的表情却是声泪俱下、感人肺腑。

    赵桓宣读完祭文之后,钟磬之声再起,僧人门又诵起了经。梵音缭绕中,赵桓端起酒杯,上敬天、下敬地,洒下六杯酒水,然后俯身倒地,一拜,两拜,三拜。。。。。。

    “好了,戏演完了,我们准备回去吧。”杨帆见那祭天的仪式即将完成,便收起望远镜,准备回府。然而,他的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的欢呼之声,而且这欢呼之声越来越大,由城墙之外很快蔓延到城墙之内,观看祭天的人群逐渐成汇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不就看个太子祭天么,用不着这么激动吧?”杨帆心里纳闷道。此时,那欢呼声已蔓延到了楼下,楼下来往的行人在欢呼的同时,也大声地向周边之人传递着他们欢呼的原因:

    “大水退去了!大水退去了!”

    杨帆又惊又喜,急忙细看楼下,果见街道之上的积水缓缓地向附近的河中流去。

    而窗外,“太子圣德!太子圣德!”的呼声已经此起彼伏。

    “这样也行?”杨帆仰起头来看看天上的云朵,心道:“他奶奶的,世界观要乱了!”

    。。。。。。

    宣和元年六月,京城暴水,即令太子登城,降御香四拜,水退一丈。至夜,水退尽。

    由王黼、林灵素导演的这场政治闹剧,京城官场中人本以为会以太子出丑而告终,可没想到剧情反转,太子一方一石二鸟,让王黼、林灵素两人吃了一个大瘪。此事之后,攻击太子失德的王黼等人纷纷缄口沉默、不提此事;而赵桓带着僧人退水之后,也立即入宫弹劾林灵素之言妄诞,请父皇速斩之。

    赵佶当然不会斩了林灵素,不过林灵素自知此事之后赵佶对自己的信任会更加不堪,而且自己搅入到这皇家家事之中更是凶险异常,便上了折子请求告老还乡。而在此时,开封附近东明县的一份急报,也同时呈在了赵佶的案头,本欲恩准林灵素退休的赵佶,在看了那份急报之后,又驳回了他的请求。

    这些事情杨帆只到一个月后方才听说,正当双方你退我进地在朝堂上拉锯之时,杨帆已经踏上了前去梁山的道路。

    雨过天晴,空中的云层渐渐散开,露出蓝天,太阳仿佛是要弥补这几天的“旷工”,十分努力地暴晒大地。从开封向东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