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仗,日本第十师团自师团长福田佳哉中将一下,日军一万八千余人被全部消灭,没留活口。整个第十师团只有留守哈尔滨的二千余人中,有一千余人在哈尔滨被国防军占领后,成了俘虏,有幸留下了性命。简单的打扫了一下战场,经过短暂的休整和补充,五十七师的三个装甲团再次出击,向三十公里外的南沟以南的白家窝堡进发。
不过,这个动作还是慢了点。就在五十七师围歼第十师团的时候,接到第十师团告急的植田廉吉已经对这场战役不抱任何希望了。他很果断的放弃了第十师团。从榆树这一路三个师团的溃败,他就明白这场战役已经没有了获胜的可能,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损失。所以,他给第十师团的命令只是相机突围,并没给第十师团派去任何的接应。
植田廉吉已经明白了,国防军围着哈尔滨不打,并不是兵力不够,打不下哈尔滨,而是国防军摆开阵仗,就等着他的援军呢。既然吃了一次亏,他怎么还可能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进攻南沟的部队,他也已经下令撤退了,在绥化南下的第八师团,也在他的命令下转向长白山脉,希望能穿过长白山脉回到吉林。这样的情况下,第十师团也只能自求多福了。他只是没想到,仅仅一个半小时,第十师团就被五十七师彻底消灭了。 ??[本章结束]
第152章 日本人求和了()
哈尔滨战役,关东军无疑是损失惨重。第十师团被全歼,溃散的第十四师团、第二师团、第二十七师团这三个师团加起来也损失近万,南沟一线的第十六师团和第四师团都是损失近半,第二十五师团也损失了近三分之一,唯有第八师团没收到什么损失,总计伤亡接近六万人,其中阵亡人数超过四万人。相当于两个完整的师团。整个战役结束,不仅丢掉了哈尔滨,还主动放弃了齐齐哈尔。华夏的东北三省中,黑龙江省得日军已经被国防军彻底的驱逐了。
当然,国防军的损失也不小,特别是汤玉麟的第七十三师,几乎被彻底打残,好在阵亡比例不算太高,但想要回复战力,也至少需要休整半年以上。另外,第五十七师的坦克也损伤不少,一部分是被日军的自杀袭击炸坏,一部分是因为配件来不及补充而趴窝。短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战斗。
这次战役是华夏和日本宣战后,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碰撞。伤亡比大约在1:3,但显然,双方对这个结果都不满意。在杨寰宇看来,国防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在兵力对比上吃点亏,但有空军的协同,这个战果还是差强人意了点。明显在陆空协同、步坦协同上,还存在较大问题。
在植田廉吉眼中,这问题就太大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崩溃还是小问题,这个是通过训练可以解决的。可是在南沟,国防军在空军的协助下,只用一个师就阻挡住了自己三个师团的轮番进攻,在于达屯,国防军的装甲部队更是打散了三个师团不说,仅仅两个多小时,就让一万八千余人的第十师团全体玉碎,就充分体现出了这样一支装甲部队的可怕。关东军在国防军航空兵和装甲兵的联合进攻下,能抵挡多久?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植田廉吉总结的结论就是,在日本陆军具备装甲部队和航空兵之前,与华夏国防军打野战就是送死。
哈尔滨战役的溃败和植田廉吉的报告,使日本军方把组建陆军航空兵和装甲部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菱、中岛等公司也在日本陆军的催促下,全力投入了新式飞机和坦克的设计制造上。
新武器的研制和生产装备都需要时间,但关东军能支撑到装备了新武器的师团到来吗?这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撤出满州,这是皇太子裕仁不可能接受的,日本陆军也无法接受。
关键时刻,首相加藤高明想出了一个办法,和华夏和谈。这个和谈肯定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结果,只是拖延时间的办法。摄政王裕仁皇太子同意了这个拖延之计,派遣外相币原重喜郎为首席谈判代表,前往华夏的武汉,向华夏政府提出议和。
日本人提出议和?不仅杨寰宇,就是段祺瑞、曹錕、颜惠庆这些人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有些发呆。胜利就这么得到了?依靠哈尔滨战役这一仗就让日本人害怕了?这好像也太简单了点。最为好笑的是国会的那些反对派议员,他们正在四处串联,企图罢免杨寰宇的国防军总司令。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杨寰宇轻易地和列强中的日本宣战,有把华夏拖入亡国的危险。现在,日本人居然就主动提出了议和,这让这些反对派的议员们情何以堪啊。
但是,很快杨寰宇就明白了日本人的企图。华夏负责和币原重喜郎谈判的是汪兆铭。可汪兆铭看着记录着日本人议和条件的文件,确是一头雾水。
按照常规,在战场上吃了败仗后,提出求和的一方,往往都会在谈判中出让一些既得利益。但这日本人的和谈条件,那里是战败求和,简直就是以胜利者的身份一样。
日本人的和谈条件,不仅要求华夏认可满州的傅仪政权,还要华夏从锦州和黑龙江撤军,并且要求华夏认可满州是日本的属国。这明摆着就是想通过谈判,来得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么。看着这些条件,汪兆铭差点就拂袖而走。不过,币原重喜郎的一句话,让汪兆铭终于耐下性子,继续听他说什么。
“兆铭先生,华夏有句俗语,谈生意的话,就要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华夏如果不满意这个条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条件的么。我们有分歧不要紧,咱们这不是可以谈的么。”币原重喜郎满脸诚恳的对汪兆铭说道。
所以,当汪兆铭拿着这些文件,前来和杨寰宇一说,杨寰宇就明白了。日本人就是想通过谈判来拖延时间,同时也因为双方的谈判,在东北的国防军也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
日本人的策略就是在谈判的态度上放低姿态,但在谈判的条件上要拉大和华夏的差距,这样,因为姿态低,华夏无法轻易翻脸,因为双方要求的差距大,这个谈判就可以拖着慢慢谈。为三菱、中岛等公司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
杨寰宇看穿了日本人的这个小算盘,不过,他却没有在汪兆铭面前拆穿日本人的把戏。他决定将计就计。需要时间的并不只是日本人,华夏人也需要。海军的舰艇正在建造,造好之后,装备训练也需要时间,其次,这次哈尔滨战役,也暴露出国防军的装甲部队装备的t28,在恶劣环境里的战损高了些。而这一次谈判之后,再次开战时,难保日本人会不会搞出一些反坦克武器出来装备部队。
杨寰宇拿着报告陷入了沉思,汪兆铭忍不住咳嗽了一声,提醒杨寰宇他的存在。
“既然这样,那我们也提出我们的条件好啦。我的意思是,台湾岛要归还我们华夏,日军必须在东北和朝鲜半岛撤军,废除以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另外,要求他们把傅仪交给我们。”杨寰宇在沉思中被惊醒过来,看着眼前的汪兆铭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反正大家的目的都一样,那就谈呗。反正也没打算考谈判能够成功,好在华夏已经对日本宣战,随时可以终止谈判开战的,只不过,看谁的部署更合适更快而已。 “
第153章 远东硝烟再起()
“?杨寰宇同意了和日本人的谈判,这让币原重喜郎心里窃喜。他心里甚至对国防军的领导层有点鄙夷,在他想来,在国防军占据如此优势的情况下,竟然会答应谈判,那一定是脑袋进水了。特别是华夏的谈判要求里,要求日本从满州和朝鲜半岛撤军以及交出傅仪这种条款。都在你们的大炮炮口下了,动用武力岂不是更直接?看来,华夏对日本帝国的军队还是心存畏惧啊,长了虎牙的绵羊依旧是绵羊,是变不成老虎的。
以胡汉民为首的国民党从汪兆铭那里得知杨寰宇同意谈判之后,也再次开始串联。不过这一次的理由,是国防军实行投降主义,在战局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不思进取,居然和敌人妥协谈判,嗯,依旧是丧权辱国。
杨寰宇对这些却没兴趣去理会,和日本人的谈判反正是心照不宣,大家都在拖时间,至于胡汉民这些人,没有兵权,能折腾出什么花来?大不了在实在没法收场时,动用武力而已。这一世的某个同仁,上一世的某个伟人不是说过么,枪杆子里出政权。
呆在军委会的办公室里每天接待来访者,实在让他不胜其烦,索性就乘飞机离开了武汉,前往湛江去了。
湛江海口的坡尾岛如今已成为国防军的一个重要基地,整个戒备森严。机场、油库、码头、船厂、兵营,分布在的各处。南面是德国人帮助建立的海军造船厂,这里一溜排开了近二十座船台,三个五万吨级的船台上,同时开建着国防军的二艘航空母舰和一艘补给舰。八座万吨级船台上,六座在建造驱逐舰,两座在建造船坞登陆舰。还有八座五千吨级船台上,在建的是潜艇。还有一些千吨级的小船台上建造的使各种小型舰船,登陆艇、鱼雷快艇、巡逻炮艇等等。
陪同杨寰宇视察的是海军司令汤芗铭,虽然他平时就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华夏海军学校办公,船厂他也经常来。但每次前来,他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同时开工建造这么多的军舰,在他二十多年的海军生涯里,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如今却变成了现实。他相信,只要等两艘航空母舰完工,他手里就会马上拥有一支两艘航空母舰、一艘战列舰、十数艘驱逐舰和二十余艘潜艇组成的一支大型舰队。每想到这些,怎么可能不激动呢?他相信,不仅是他,任何一个华夏的海军人,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激动的。
不是海军人的杨寰宇也同样激动,在这里,将诞生世界上第一支以夺取制空权来获得制海权的现代舰队编队。这一切,都在在他的手里实现,华夏有海无防的历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