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占领了赤塔,子玉将军还要和图哈切夫斯基将军商量一下,最好给布琼尼也尝点味道。这样,才能放手攻略远东。不然,随着战线拉长,两线作战还是比较吃力的,物资损耗也大,毕竟我们自己也不富裕。”杨寰宇从桌上盘子里抓起一个红焖猪手,边啃边说。
“西线一直是利用贝加尔斯克的险要地形防御作战,现在有了贝加尔斯克以东的纵深防御,布琼尼轻易应该打不过来。图哈切夫斯基也这样认为。”吴佩孚夹起一个鸡翅咬了一口。
“如果他们在贝加尔斯克和你们胶着,然后派一支部队,从贝加尔湖北面绕过来呢?现在虽然兵力有富余,问题不大。可只要再发起对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战斗,那时候,就要捉襟见肘了。”杨寰宇一边告诫着,一边认真的和猪手继续战斗。
“图哈切夫斯基将军认为,赤塔的降军就有八万多人,足可以编两个军,哈巴罗夫斯克那边没多少军队了,从力量对比上,现在只有比刚刚发起战役的时候,兵力更充沛。而且,从赤塔往西,还有为数众多的古拉格劳改营,里面释放出来的犯人也是天然的优秀兵源。”在兵力问题上,吴佩孚和图哈切夫斯基一样,显然觉得还是比较乐观的。
“降兵虽有八万,可你敢直接使用吗?万一有反复,整个战线都要崩溃。这样做太冒险了,可现在又没时间让你们把他们打散重编。所以,他们不仅不能发挥作用,反而是负担,会让你们的兵力更加紧张。”杨寰宇头摇得象拨浪鼓。
“只要把军官打散,应该没问题吧。”吴佩孚依旧不以为然。
“你可千万别小看苏俄人的洗脑工作。在这种问题上,小心无大错,要慎之再慎。千万不要麻痹大意。”杨寰宇丢下手里啃的精光的骨头,苦口婆心的叮咛。
和杨寰宇的兴高采烈的喝着小酒不同的,是在克里姆林宫里的苏俄大佬们。赤塔全军投降的消息传来,特别是内务委员会的人也跟着投降的消息,瞬间让斯大林最信任的捷尔任斯基处在了风口浪尖。大权旁落的托洛斯基抓住机会,声称应该撤换掉他。
“内务委员会的任务就是做好监督工作,他们的成员都应该是最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但是,内务委员会的整个远东局竟然和那些叛徒一起,未经抵抗就同流合污地一起背叛了革命。这说明,整个内务委员会都有问题!这需要严查!很明显,捷尔任斯基同志,在内务委员会的管理上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所以,我建议换人!”在苏俄的政治局会议上,托洛斯基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希望借此削弱分化斯大林的权力。
“在远东局的人选选择上,捷尔任斯基同志肯定是存在责任的。但不能因此全面否定在他领导下的内务委员会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况且,远东局的问题也是有特殊诱因的,不能因此指责捷尔任斯基同志的工作。”斯大林的另一个铁杆莫洛托夫跳出来为战友辩护。
“捷尔任斯基同志的工作还是很负责的,当然,远东局出现的问题也确实是很严重的,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政治局委员李可夫开始帮着和稀泥。
“我看捷尔任斯基同志确实需要好好检讨一下,嗯,我建议由加里宁同志暂时负责一下内务委员会的工作,整肃一下人员和纪律。”斯大林明显发觉了托洛斯基的用意,抢先先发制人,推出了自己的人选来堵托洛斯基的嘴,同时又强调加里宁只是暂时负责,帮忙整顿一下而已。
被斯大林化被动为主动,抢在自己前面提出了人选,这让托洛斯基感到非常沮丧。本来他想让自己的盟友加米涅夫来代替的,没想到被李可夫和了下稀泥,拖延了一下,就被斯大林抢了先。本来因赤塔陷落带来的满心喜悦顿时化作了乌有。:阿甘&。。。[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共2页当前是第1页1
第一零六章 伊尔库茨克会战 一()
赤塔郊外,临时加班加点修建起来的临时机场的尽头,整齐地站着几排穿着新军服的士兵,在他们的前面站立着几位军官。一架涂成白蓝红三色的容克大婶略带颠簸的滑行到他们的面前停了下来。站立等候的军官们,快步向机舱门走去。排列整齐的士兵们也行起了持枪礼。机舱门打开,里面钻出来的是俄临时政府的执政官、俄罗斯复**总司令高尔察克海军上将和复**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中将。
前来迎接的是新任命的复**副司令兼远东方面军司令列万多夫斯基中将和远东方面军副司令维科利切夫中将以及远东方面军参谋长帕留申斯基少将。远东方面军是一个新番号,是由赤塔原守军和古拉格劳改营里释放的犯人一起改编的复**第九军和第十军组成。
如今的赤塔城里,已经再也看不到苏俄的红色镰刀锤子旗,到处飘扬着俄临时政府的白蓝红三色旗。没有了战争,街上行人也多了起来,贩卖各种食物和毛皮药材的商贩也在街道两边重新做起了生意。只有各个路口放哨的士兵,还在提醒人们,战争还未曾远去。
高尔察克一行乘坐的汽车并没有直接开去远东方面军的司令部,而是按照高尔察克的要求,先在赤塔城里转了一个圈,他要近距离看一眼这座城市。
在远东方面军司令部,高尔察克、图哈切夫斯基、列万多夫斯基和帕留申斯基围坐在一起,讨论后续的作战行动。
“司令官阁下,我请求把攻克远东的任务交给我们远东方面军,我将亲自率领部队沿铁路线攻击前进。只要有帕留申斯基将军的配合,相信不会有大的战役,毕竟他们全都曾经是我们的部下。”列万多夫斯基向高尔察克请战。
“根据华俄联合指挥部吴佩孚将军的命令,在开展远东行动之前,我们先要在伊尔库茨克地区组织一次战役,攻克伊尔库茨克,解除西线的后顾之忧。”图哈切夫斯基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认为,现在进军整个远东是最好的时机!现在,苏俄新的远东司令部还没有建立起来,苏俄在远东的其它部队都还处于混乱之中,只要我率军挥师东进,占领整个远东轻而易举。”列万多夫斯基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心里却觉得无比怪异,说不上是什么味道。怪不得复**一下子这么厉害了,原来还有华夏参与其中。城东那场让他们吓破了胆的大火,看样子就是华夏人干的。从这一点上看,投降的选择看起来真是太明智了。但另一方面,他对华夏人却一点好感都没有,他的老长官,前任远东军区司令布柳赫尔就是前去指导华夏人革命,结果却莫明其妙地死在了华夏。
听了列万多夫斯基的话,图哈切夫斯基陷入了思考。不可否认,列万多夫斯基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临来之前,吴佩孚对他的告诫也是正确的,更何况,那是杨寰宇司令的意思。说到底,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列万多夫斯基率领的这些降军值不值得信任的问题。
“我觉得可以考虑列万多夫斯基将军的提议,稳妥起见,可以调第八军做预备队,跟在远东方面军的后面进军。第七军镇守赤塔,把第二军调往贝加尔斯克,加强西线的力量。”高尔察克提了个折中方案,建议两线作战。高尔察克明白图哈切夫斯基的顾虑,吴佩孚说那番话的时候,他也在一起。他提议中,做为预备队的第八军,更多的作用是监视远东方面军的动作。
“只调第八军做预备队,力量还是单薄了,从这里沿石勒碦、尼布楚、斯利坚斯克这样一路打过去,战线长达一千八百公里,远途还要留下守备部队。恐怕前进到哈巴罗夫斯克时,能投入作战的部队不知道还有没有一个军了。而且,远东方面军现在的战斗力也不足,我看还是做个调整,把第九军调出来,派往贝加尔斯克,把第六军和第八军划归远东方面军指挥吧。”图哈切夫斯基听出了高尔察克话里的意思,只是他觉得光派一个第八军,力量太单薄。列万多夫斯基如果一路收编过去的话,等他到哈巴罗夫斯克城下时,恐怕远东方面军的军力就不是两个军了。苏俄在远东的残余部队可还有三十多万人呢。那么势必要多派些部队,使力量对比不要太悬殊。
“哦,这样就太好了,方面军的力量得到加强,我对完成任务更有信心了。”看到高尔察克和图哈切夫斯基都同意了自己的建议,还为自己加强了力量,列万多夫斯基很是兴奋。
一旁的方面军参谋长帕留申斯基心里却在苦笑。他搞内卫出身,天然就不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几分怀疑。图哈切夫斯基的小心眼在他眼里就太明显了。这个部队序列的调整,看上去列万多夫斯基占了大便宜,实际上却分走了他一半的嫡系部队。把他手下的部队从完全的嫡系,变成了大部分都是人家的嫡系了。不过,他没说话,既然投降了,只要不是想着再次反叛,手下是不是嫡系也无所谓了。只要打仗时,能够指挥顺畅就行。
搞定了东线的战略安排,高尔察克和图哈切夫斯基分头离开了赤塔。高尔察克返回库伦,图哈切夫斯基则直接前往乌兰乌德,筹备和布琼尼的伊尔库茨克会战。依旧留在赤塔的列万多夫斯基,也紧张的筹备起东进,只等各支部队到位。他打算要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在东线的战斗。
就在复**摩拳擦掌准备着大干一番的时候,在伊尔库茨克的布琼尼却在犹豫要不要收缩防线。原本突入乌兰乌德的复**在占领乌兰乌德之后,面临的是他和赤塔的列万多夫斯基东西夹击的态势。虽然复**依托贝加尔斯克的地利防守住了他的进攻,但是在布琼尼看来,复**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根据他的情报,复**也就三、四十万人而已,没有稳固的地盘,仅靠乌兰乌德,又补充不了多少兵员。持久的消耗战打下来,复**只会越打人越少,打到最后,没人了,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