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昭烈帝-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顿时一脑袋冷汗就下来了。
他一个九流剽窃诗人,对于诗词歌赋这方面,可以说是会的不少,懂得不多,而那些一时间能想起来的,又都是什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或者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类的,怎么也跟现在的场景不挨着啊。
“呵,我年事已高,早已退出诗坛,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个风头就留给你们年轻人吧。”在此危急关头,刘备迅速祭起城墙厚的脸皮,风轻云淡地出言拒绝。
然而事与愿违,他话音刚落,一名年轻士子就大声叫好,“好一个江山代有才人出,使君果然大才!”
这一下就连卢植都觉得脸上有光,一脸欣慰地望着刘备,那眼神中蕴含的意思很明显,刘备也看懂了——上去露一手,给老夫长长脸。
可是我真不会啊!
刘备都快急死了,疯狂地在脑海中搜索着自己之前读过的诗篇。
形容美人的诗词可不少,但如今蔡琰是弟妹,又是大婚之日,好多直接形容美貌的诗句根本没法用在这里。
万一赵云吃醋,他老刘这身子骨可受不了。
“玄德,随便来几句就行。”见刘备目光闪烁,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蔡邕还以为他又在酝酿什么鸿篇巨制呢,于是开口相邀,让他玩得不要太正规。
要是再来个侠客行那种档次的,只怕接下来就没人敢开口了。
这时候刘备也终于想起了自己想要的,当即长身而立,来到大堂中央,负手环顾一圈,傲然说道:“本来不想打击你们这些年轻人,可是伯喈先生都开口了,我也就小露一手,来上两句。”
“这个两句是什么意思?”蔡邕就跟相声里面的捧哏一样询问起来。
“两句的意思就是两句,前后文呢,我也想了,可是还没想好,所以就把这两句拿出来,让大家评一评。”刘备矜持地答道。
“那就来吧。”卢植最看不惯刘备故弄玄虚的模样,大声说道。
刘备迈开方步,在堂中缓缓绕起了圈子,正在众人都有些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他才终于开口。
“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闭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满堂鸦雀无声,静待刘备继续吟诵,可就在这时,刘备长叹一声,再次迈开脚步,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斟了一杯酒,默默地喝了起来。
后面的,他全忘了。
“使君为何不继续了?”一名听得不能自已的士子站起身来,满怀希望地大声问道。
“再继续下去,你们都得羞愧得哭着出去,本使君是个厚道人,不能做那种事。”刘备一甩头,大言不惭地说道。
曹植大侄儿,真是对不住,刘叔叔又把你给剽窃了。
第392章 玩具()
不知不觉,又是冬天了。
正如刘备曾经说过的,在外面过日子是数着天过,在家里过日子是数着年过,回来这半年时间,他都没什么感觉,甚至记不起来自己都做了什么大事。
每天忙忙碌碌地处理公务,巡视各地,回家就抱孩子,陪妻子,除了洗尿布,什么都做了。
如今刘理和刘华两个小家伙三个月大了,吃得好、睡得足,小脸粉嫩嫩的,让人见了就爱不释手,恨不得永远把他们抱在怀里。
由于前些日子,半截铁塔也给裴元绍又生了个大胖小子,起名叫二虎,没办法跑前跑后地处理府中的杂事,加上冬天没多少公务,刘备便索性在后堂设了一张桌子,每天在孩子们睡觉的地方批阅公文。
“爹爹,下雪了。”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传来,刘永和裴大虎欢笑着跑入屋内,虽然他们一进到屋内就立刻变得蹑手蹑脚,声音也压得低低的,可是两个在摇床上酣睡的婴儿立刻就惊醒了。
刘华是个女娃儿,贪睡得很,打了个哈欠,砸吧砸吧小嘴就继续睡了,刘理则是皱起眉头,眼睛都没睁,小嘴一咧,发出了响亮的哭声。
不等刘备发话,刘永就小跑着来到刘理的小摇床前,熟练地拍着弟弟身上的小被子,轻声哄了起来,“弟弟乖,不哭不哭。”
话说起来,或许是血脉相连的骨肉之间有什么冥冥的力量,每当刘理或是刘华哭泣的时候,只要哥哥刘永去抱抱,或是温声哄上几句,小家伙就能破涕为笑。
所有目睹过这种场景的人,都没办法解释这种怪异的情况,最后只能归结为骨肉情深。
看着三岁大的长子趴在三个月大的次子身边逗弄他,刘备不禁心中一暖,招招手,让大虎来到自己身边,抬手抚摸他肉乎乎的大脑袋,轻声说道:“大虎,你以后要和永儿一样,保护自己的弟弟妹妹。”
裴大虎用力点了点头,同样轻声回道:“娘也是这么说的,还让俺保护永儿。”
“伯父和你爹爹是兄弟,永儿和你也是兄弟,我们要互相保护,知道吗?”刘备微笑起来,把大虎抱在自己腿上坐了,捏了捏他肉乎乎的脸蛋,“快要到新年了,大虎有什么想要的?”
“俺想要盔甲和兵器。”裴大虎咬着手指头思索起来,然后回头指了指刘永,“永儿也想要呢。”
刘备点点头,又走到刘永身边,抱着儿子亲了一口,温声说道:“永儿,去叫娘来照顾弟弟妹妹,爹爹要出门了。”
由于担心半截铁塔不好好坐月子,以后落下毛病,张宁和糜贞每天都要去她那里坐着聊聊天,免得让她寂寞,得知刘备要出门之后,张宁慌慌张张跑回自家后堂,刘备却早已走得影子都没了。
“又出什么事了?”张宁轻叹一声,迈步来到桌前,将桌子上凌乱的公文和文房四宝拾掇齐整,嫁了个邋遢丈夫,这就是她每天的日常。
府内温暖如春,外面则是飞雪连天,大地一片洁白,百姓们都早早回家避寒,只有寥寥数人还在街上行走,往日里热闹喧嚣的蓟城,终于难得地清静了。
“老大,我们这是做什么去?”裴元绍裹得严严实实,像是一头直立行走的大熊般跟在刘备身旁,一边走路一边唠叨个不停。
“花钱。”北风迎面吹来,一张嘴就有雪花飘入口中,令人十分不爽,刘备也难得地变得言简意赅起来。
“去哪花钱?”裴元绍却根本不在乎这个,他一听花钱二字,顿时两眼发光,兴致盎然。
刘备却懒得再开口了,只是抬了抬下巴,指向笔直的街道前方,迈开大步,在洁白无瑕的雪地上踏出一行足迹。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二人就来到了广阳郡第一农具厂,在大门口来回迈着方步巡逻的守卫一见是州牧亲自前来视察,连忙迎上前来,并让人去请厂长。
过了一阵,当初那个山寨了刘备创意的李达就脚步匆匆地赶来了,他面色忐忑,不知道刘备今天是抽了什么风,居然想起自己这里。
“李厂长,今年生意怎么样?”在李达亦步亦趋的陪伴下,刘备漫步在各座工坊之中,看着忙忙碌碌的工匠,随口问道。
“托使君的福,我们把农具都卖到了冀州,只是做出的东西品质太好,经久耐用,反而影响了生意。”李达有些无奈地答道:“我们现在运往各地的农具,都是去年造的,今年新产出来的都在库房里堆着呢。”
听他的意思,这就是产量太大,产品滞销了。
刘备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既然这样,那就先别做农具了,我给你们一个新订单。”
“什么订单?”李达大喜过望,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一把抓起刘备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工匠们做农具都快做吐了,也该换换口味了。”
“你去把除了做水车和曲辕犁的,其他所有工坊负责的大匠都叫过来,我们坐一起商量。”刘备奋力抽回右手,在这个时代他什么都能忍,就是这个男人和男人之间的牵手礼,着实是接受不能。
不消片刻,好几位面色黧黑的工匠就快步来到了刘备面前,脸上带着激动的神态,但当刘备说出自己想要他们做的东西之时,众人却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使君的意思是说,分出来一部分人,做小孩子耍的东西?”李达问道。
“没错,要是做得好,还能独立出来,建个广阳郡第一玩具厂。”刘备微笑着答道。
众人都激动了。
新建一个厂子,那就意味着会出现一个新的厂长,这种好事谁不喜欢?
于是,刘备的提议没有任何阻碍就通过了。
然后,在一张张薄木板上,各种新奇的玩具不断出现。
“这些东西用边角料就能做,成本可以控制在极低的水平。”一位工匠说着说着,脸上却露出了犹豫的神态,“只是给娃娃们拿了兵器,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兵器肯定还要用毛毡包裹起来,绝对不能伤人。”刘备解释道:“从今天开始,优先制作盔甲和兵器,先来一万套,从三四岁到十来岁的大小都要有。”
第393章 带着儿子胡闹()
有了订单的激励,原本在冬歇期的农具厂再次进入了热火朝天的生产旺季,在刘备的牵头之下,皮具厂、毛纺厂也加入了进来,三方合力,开始赶制那些专为孩童设计的玩具。
一个月后,刘永和裴大虎就得到了第一件属于他们的铠甲。
此前经过几次对比,最终制作盔甲的材料没有用木料,而是把皮具厂这几年来积攒下来的各种边角料裁剪成方形,一片片钉缀在压制成型的毛毡片上,然后漆成黑色。
由于时间紧,又是玩具,这些所谓的盔甲只是模样差不多,作工有些简单甚至是简陋,但小孩子根本不在乎这些,只是穿着和爹爹一样的东西,就已经让他们乐得大呼小叫了。
作为刘使君家的公子,刘永还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精心制作的兵器架,兵器架上是刀枪剑戟、斧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