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乌衣天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年轻人还道:“听闻是谢家三郎一人前往敌营议和,都为他捏把汗,没想他竟说服了苏峻,不过城中亦在散发这种名为报纸的东西,里面都是写庾大人的事……”

    说着,那年轻人还将折叠好的报纸掏了出来,庾亮看完通篇论述他罪责的文章,倒没生气,反而是两个弟弟气道:“若让我等知道是谁干的,定叫他人头落地。”

    那年轻人气定神闲道:“是谢家三郎做的,在下带着它逃出来就是碰运气,想将如今好不容易赢来的大好局面告知庾大人,还望庾大人速速带兵杀回去,还建康城一派清明。”

    庾亮沉吟许久,这几日奔逃已让眼中精气皆散,问道:“还未知这位郎君姓名?”

    “在下姓范名汪,字玄平,区区一介平民而已,不过要论及家世,倒是能与庾大人攀上一些关系,在下的外公是新野庾氏,与你们颍川庾氏本是一家。”范汪淡淡一笑,“还望大人早早做决断,莫负了司徒大人与三郎争取的局面,若大人能用得上在下,任凭差遣。”

    (。)

第二十八章 朱雀离航() 
第二十八章:朱雀离航

    这范汪顺利地当了庾亮的参军,同时江州刺史温峤去信给了陶侃,请他一同出兵,让不要因庾亮所作所为而按军不动。

    原本陶侃因先帝诏书未曾把自己列为顾命大臣而耿耿于怀,还怀疑是庾亮所为,幸而他是在荆州驻守,有苏峻在前头,不然早落得苏峻起兵反叛的地步。

    陶侃与苏峻同因驻军一方,被庾亮所排挤,原是不想再进这趟浑水,同时听闻苏峻已攻入建康,心忧生死未知的儿子陶瞻,回信拒绝联盟之事,言明自己是外臣,不便越矩是管朝廷的事。

    陶侃态度强硬,温峤连连碰壁,不过事情因陶瞻乘船抵达父亲陶侃之处有了转机。

    陶瞻应允了谢安之约,陶侃对父亲言明是谢安救了他,同时带来司徒王导的口信,“请陶公务必拼弃前嫌出兵勤王”。

    陶侃见儿子完好无损站在面前,又同时听闻建康的停战之局,顿时感慨,“为国者,当属琅琊王氏,王导不出,天下难平,可为父不见与庾亮为伍,弃城而逃,弃主而走,是乃有损士人名声。”

    陶瞻继续劝父亲道:“几方兵马中属父亲驻军最多,联军盟主之位非父亲莫属,到时候勤王成功,庾亮不再得人心,幼主亦想要亲政,到时候必不会委屈了父亲。”

    “而且父亲若心有不悦,如今庾亮孤身在外,想除掉庾亮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么?”

    陶侃深深看了一眼他,“此话是谁人教你的?”

    陶瞻笑笑:“前面的话是谢家三郎所言,后面是儿子揣测父亲的心思,父亲虽然为国守西疆,但这些年受尽委屈,如今前往勤王,不但会得主公感激,亦卖给司徒大人面子,而东面郗鉴将军自来不喜出风头,此番得益最多还属父亲,那庾亮如今还有何面目立足江东?”

    陶侃淡淡一笑,“为父年事已高,如今的前途都是为你们所挣,你大哥洪原是最得力的,未曾想身子虚弱英年早逝……苏峻攻城,为父日夜担忧你的安危,幸而你能平安归来,这回到建康头一桩事就是要谢过谢家三郎。”

    “那是自然。”陶瞻听到父亲终于松了口,当夜替父送信去浔阳告知温峤,即日将与父亲领兵东下,望诸位做好军备事宜。

    温峤收信大喜,已距苏峻占领建康入台城有五日,再等陶侃集军东下,最快也要半月,同时温峤还要联合周边诸城太守集合义军。

    此刻建康城倒是一派平和,苏峻分派军马,让一部分人去降服建康周边诸州县,同时扩展军马,未曾想周边州县皆闻风而降,唯有桓彝所在的泾县拒降,与苏峻属下韩晃死战,桓彝不听将士劝说不愿假投降,建康城防封锁,桓温与谢安根本无从知晓此战,不然两人会取信劝桓彝忍一时之气再从长计议。

    但桓彝的硬气远超他的属下所想,名士自有名士气节,这小县之战从一开始就是持久战。

    ……

    泾县仍在攻城战中,苏峻这方已将司马衍单独移至石头城,形同软禁,而陪同司马衍的人只有谢安,台城仍由苏峻王导主持政事。

    惊蛰之后,春雨降落,司马衍坐在御车上,隔着雨幕回望台城,再三告诫自己要忍耐。群臣送行,谢安骑马落在后方,苏峻命人为他撑伞,他没接受,只道:“还望苏将军少烦劳我家老师,他年事已高,放他回乌衣巷静养可好?”

    苏峻道:“如今本将军刚接受内库,这里外都很忙碌,无司徒大人从旁辅助实在很难。倒是安石,你往日是主公伴读,如今再成伴读亦是好的。若你想留下来助本将军……”

    谢安不以为然道:“安石只会读书写字,闲时也能为主公奏曲解闷,倒是够用了。”

    谢安不难猜出苏峻的心思,首先石头城已有苏峻重兵防守,若盟军勤王,他可以随时将重要的人质撤到石头城当作筹码,而盟军必不会挑易守难攻的石头城为先攻之地。

    说不准再过几日,王导和朝中重臣也要往石头城搬,眼下就看陶侃和郗鉴的动作快不快了。

    乌衣巷无疑是此时建康城最为安全的地方,流民兵退于朱雀桥不许前进,谢安将小龙女留给王熙之照顾,她整日骑着马要去朱雀桥溜一圈,从末雪寥寥、春风凛冽等到春雷乍响,可今年的柳堤不再发出新芽,树被烧得实在厉害,弄得她心情十分糟糕。

    幸而她和谢安还是时常书信往来,赤鸦每日在苏峻头顶飞过,没人敢将它射下来,更没人能抓住它,后来苏峻听王导说,这是青梅竹马间的书信,将军都将他们分开了,若这通信不许倒是十分残忍。

    苏峻那日见王熙之抄的报纸十分欣赏她的字,后来得到“入木三分”的那一块木板,观摩许久,还想请王熙之为自己再写一幅字,也就不再拦着两人通信,也打消了想与琅琊王氏的联姻的念头。

    这发展家族是苏峻之念,联姻又是重中之重,其实如今京中女郎人选最适合不外乎几位公主与琅琊王氏等士族,士族中琅琊王氏权势盘根错节,可听王导之言,这门亲虽未摆到台面上来说,但王谢联姻势在必行,苏峻担忧一旦拆了这桩婚事,只怕会被谢安恨一辈子。而那王熙之性情古怪,曾亲眼见南岳夫人升仙,有上仙庇佑,玄修天赋惊人,能通蓬莱阁,连司马宗都曾有言,天命之女,凡尘之人最好少沾惹,若要强求,只怕这新婚之夜就是你苏家灭门之日。

    不过江南士族顾陆家中亦有适龄女郎,可如今江南士族的势力大不如前。

    所以思来想去,改变苏氏血脉的最好选择是娶公主,长公主是庾太后亲生,这有庾氏的血脉,令苏峻十分不悦,只是司马休等人倒十分好看这门亲,就是因为长公主有庾氏的血脉,又是皇族嫡女,这才显得贵气。

    且不说王熙之听到这苏峻对京中女郎挑三拣四十分生气,长公主听闻后更是想要离开后宫与苏峻拼命去了,若非桓温给拦着,后果不堪设想。

    庾太后连日惊惧忧思,在见过苏峻一面后,更是寝食难安,心知苏峻定不会放过他们庾氏的人,没几日就病倒起不了身,尤其是得知司马衍被送往石头城后,更是心急如焚呕血。

    一时春雨凄楚,连带整个建康城都沉浸在阴郁雨天之中,不得见晴日明朗。

    ……

    ……

    眼下离苏峻入主台城已过去大半月,陶侃带着兵马已来到浔阳与温峤汇合,可其间陶侃屡次露出对庾亮的杀意,他曾与温峤秘言,“苏峻之乱,祸根在于庾亮,若庾亮死了,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庾亮此时已知大势已去,痛定思痛,亲自拜见陶侃,引他上座,此番大礼令陶侃大为吃惊,且不说庾亮是名士冠杰,再论庾氏是北方高门,而陶侃是南方寒门,突兀受此大礼,又听庾亮拿出谢安那份报纸自检其过,其言恳切,一番交谈下来,陶侃心中对他积攒许久的怒气消弭大半。

    这两人互相试探交心,一时间这联盟勤王之军倒也初步稳定起来,三方军马加起来足有六万,而陶侃一人就占了四万,庾亮还特奉陶侃为盟主,将符节给了他,当真是姿态做到了最低。

    一时间盟军气势战鼓喧天,帅旗绵延七百余里,一路东下就是要直取石头城。

    临行时,陶侃还不由朝庾亮笑道:“这些年中书令大人加重石头城城防不外乎就是为了防老夫,可未想倒是苏峻先耐不住。只怪那苏峻蠢,找了无用的祖约,却忘了老夫的荆州兵马。”

    也亏得苏峻走错这步棋,若是他真的找了陶侃,只怕眼下又是另一番局面。

    不过安置军马也需时日,速度虽快还是用了将近一月,而此时桓彝在泾县与韩晃已拉锯了将近一个月,终是桓彝方小县粮草不足,再加上被泾县县令江播出卖,泾县终被韩晃攻下,城陷之时,桓彝被韩晃所杀。

    同时郗鉴已派兵从广陵北上,算是给北方一个警告,所以郗鉴一时没敢轻易往建康派兵,而且同时注意陶侃温峤的动向,得知他们终于结盟,他亦去信道:“愿听从盟主安排。”

    庾亮这时借庾太后口诏,升郗鉴为司空。

    郗鉴设坛场,登坛刑白马,对三军慷慨而誓:“贼臣祖约、苏峻不恭天命,不畏王诛,凶戾肆逆,干国之纪,陵汨五常,侮弄神器,遂制胁幽主,拔本塞原,残害忠良,祸虐黎庶,使天地神祇靡所依归。是以率土怨酷,兆庶泣血,咸愿奉辞罚罪,以除元恶。昔戎狄泯周,齐桓纠盟;董卓陵汉,群后致讨。义存君亲,古今一也。今主上幽危,百姓倒悬,忠臣正士志存报国。凡我同盟,既盟之后,戮力一心,以救社稷。若二寇不枭,义无偷安。有渝此盟,明神残之!”

    而祖约见建康稍稳,心头记挂谢安的话,担忧起寿春的事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