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宋武功-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乔还在想着事情,忽然间听见李从庆叫他,他并没有听见,只是怔了一下道:“监国,怎么了?”

    李从庆反问道:“陈学士怎么一副心焉的样子,是不是觉得本王没有能力对付润州的事情?”

    陈乔道:“监国,老夫真没听见,不过润州之事,朝廷自有定夺,监国也有打算了吧?”

    “陈学士,不是润州之事,而是国主梓宫还在皇宫内,司天监已经测算日子,明日就是吉日,陈学士觉得呢?”李从庆将方才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陈乔道:“此事应该与其他大臣商议,明日一眨眼就到了,在这个节骨眼下,监国更应该与大臣商议,此事事情繁琐,监国一个人也对付不过来。”

    李从庆感觉自己的话就跟打在棉花上一样,轻飘飘地反弹了过来,陈乔这样子说话,感觉将自己没有放在心上一般。

    “监国,老夫说话向lái如此,若是监国不想听好听的话,那老夫先告辞了。”陈乔拱手一拜,对着李从庆道,枢密院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其他几个宰执则是看着陈乔,也是感觉不可思议。

    “监国,老夫今日有些累了先走一步。”陈乔叹了一口气,摇摇头道。

    李从庆看着陈乔离去,又气又怒,待陈乔走远了,从桌上拿起一壶茶,直接摔在地上。

    “监国息怒,这陈子乔陈乔的字向lái就是这么一个人?”身旁的官吏劝道。

    “这陈乔他这是向着谁啊?”李从庆怒道,“他这是仗着自己的官位跟本王较劲。”

    ……

    金陵城城南

    二蛋跟乡亲们也住在此处,乡亲们也打算找个活计,虽然此地靠近冥器铺子,感觉阴森森的,但在二蛋他们看来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而在紧挨另一条街上,冥器铺子内,鬼见愁以及长春堂也已经收到了润州的消息,对此赵德昭觉得这导*火*索燃烧的速度也快加强了,差不多马上就来了。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节奏,赵德昭觉得这天边的乌云已经越聚越多,再这么下去,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ps。中国五代与北宋有天xià兵马大元帅。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第一百七十一章 预备() 
陈乔离去之后,李从庆愤怒地摔了一壶茶,这是他第一次在大臣面前因为一言不合而发怒,对李从庆而言,陈乔这就是在挑战他的权威,只是明日就要准备国主李煜的出殡下葬礼节,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切事情都要做的滴水不漏,他可不想因为此地而搞砸。

    接下来,李从庆便命两省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与之剧谈,或至夜分乃罢,在谈到润州之事,以及宋国的水军在长江北岸做出的回应,李从庆便建议以不变应万变,打算调集水军以及金陵马步兵。

    韩熙载也在其中,他苦皱着一张脸色,仰起头来内众人,俄而起身对光政殿的各位大臣提议道:“明日就是国主出殡的日子,那么之后就是新君即位了,下官认为国不可一日无此君,而今监国总领大唐军政大事,皇位不可一日空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诸位以国事为重,推举新君即刻即位。”

    “是啊,监国仁孝无双,原本国主驾崩之后,即该商议新君即位大事,只是因为监国推让,这才拖延了不少时日。”那些大臣并不知道李从庆的心性,他们也只是表面,并没有陈乔以及韩熙载他们。

    韩熙载的嘴角闪过一个微笑,俄而消失不见了,这李从庆越早登上皇位,那么润州林仁肇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要李从庆一宣布登基,那么那些反对李从庆登基的官员百姓就会群起攻之,到时候这天下就更热闹了。

    韩熙载忽然跪倒在地上,跪伏道:“臣等拥戴监国登基。”

    其余大臣也是熙载让李从庆登基,他们也不打算落人后头,这从龙之臣的地位可不一般。

    此刻,光政殿内,随着韩熙载跪下来,接着潘佑龚慎仪等大臣也跪了下来,齐呼道:“请监国在国主丧事过后,我大唐江山,还是即位吧。”

    光政殿内,一片跪地磕头之声。

    “诸卿起来罢。”李从庆真想当面就开怀大笑,只见他装作一副推辞的样子,按照当年尧禅让舜之时,皇帝在上位前都应该三辞不受,不得已而受之的套路,否则就是品德不足的表现,他缓缓道,“这样不好罢,本王惭愧,此事先作罢吧,本王如今有一件事情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不知道诸位可有如何应对的法子?”

    “监国还是受之吧。”韩熙载抬起头,道,“不知监国心头有何事烦忧,今日光政殿内诸位大臣也可为监国解忧啊。”

    “这段日子以来,宋国使臣一直追问本王魏王下落,无奈本王没有找到,只是这宋国也不知为何,竟然在采石附近每日训练战舰水师,是魏王再不找见,这宋国恐怕要对我大唐兴师问罪啊。”李从庆对此事也是没有办法,只是他这么一提,并不是仅仅魏王一事,只是调集湖口水军乃是一件非常重大之事,还需要跟这些大臣商议,李从庆也不希望得不到这些大臣的。

    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潘佑忽然间叹了口气道:“魏王之事,都过去这么久了,禁军以及州县都没有找到,确实难以寻觅,恐怕此刻已经遭遇不测了吧?”

    给事中龚慎仪站了出来,他道:“潘内史,你这说的是丧气话吧,在这些说说还行,若是被宋人听了,则要大兴怪责,这种话也是不可以传扬出去的。”

    潘佑连连自责道:“是下官口误,不过魏王一事,现今已经成为我大唐与宋国间的一道隔阂,如今只得让各州县加紧寻觅中,一有消息就呈报给中书省。”

    “好了,本王也明白你们的心思,只是怕宋国忽然间会横生枝节,可否有良策应对?”

    韩熙载从拱手道:“宋国最怕的就是我大唐水军,如今我湖口水军乃是拱卫大唐江山的一支强军,也因为有这么一支水军,宋国才会对我大唐有所提防,要不是凭借着长江天堑,仪仗赵匡胤的脾气,这大宋军队早就南下了。”

    “韩尚书分析的不错,既然湖口水师乃我大唐水师精锐,本王打算调集一部分水军到采石金陵润州附近,加紧北部东部江水水面的巡视,也好向大宋展示一下我大唐水军的威力。”李从庆说道最后,已经是自信满满,此刻他光政殿内的官吏。

    韩熙载明白李从庆心里在想什么,他打算调集的水军可不仅仅是宋国,更主要的是润州的林仁肇吧,若不是他事先从赵德昭那里知道润州的情况,他还真以为是大唐着想呢。

    李从庆苦于从各位大臣那里得到一个答案,因为调集湖口水师过于重大,李从庆感觉此事会有些棘手。

    此刻韩熙载道:“监国,若要调集湖口水军,此事也只是做个巡防样子,切记不可与宋人起冲突,否则我大唐恐怕会吃不少苦头啊。”

    李从庆点点头道:“尚书所言本王也有所考虑,如今我大唐国力衰微,调集水军不过是预防可能发生的变数,不知诸卿如何认为?”

    潘佑只对政事有见解,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其他几位只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此事干系重大,还是问过陈学士为好。”一位大臣道。

    “料想陈学士也会坚持调集水军的建议的,如今金陵虽然未受到危害,可是防还是要防备的。”

    “臣赞同调军。”

    “臣附议。”

    “……”

    李从庆位大臣,心里甚是得意。

    “既然诸位都这么认为,那么本王这就火速让枢密院下令调集军队,在金陵附近布防。”

    今日光政院内,商议登基之事,又以金陵安危为重,令湖口的水军神卫军都虞候朱令赞以上江兵入援金陵,在金陵以及润州间布防,以备不时之战。李从庆终于如愿以偿地达到了自己的计划。

    第二日到了国主的梓宫出殡去钟山皇陵下葬的时刻了,出灵这一日,监国李从庆以及其余李氏皇族等人,身穿孝服,在灵柩前痛哭流涕,唐国的金陵重臣以及各地节度使等官吏也在灵堂内吊唁,金陵附近得道高僧也在诵经吊唁。

    时辰到,先由七十二人将棺木抬出皇宫大内,引幡人拿着万民旗伞走在最前头,后头是卤薄仪仗队,浩浩荡荡,十分威风。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轮流抬送。最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队伍,车马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队伍甚是热闹,一旁的百姓跪着观礼,场面十分庄重肃穆。

    从皇城到钟山,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送葬队伍出了城之后,在每隔一段路程,便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李从庆又踏上了这一条路,这一次他准备的更加充分,早就让禁军将士开始探路,扫除路上的障碍了,只不过这一次倒是没有发生甚么意外之时,这一日,梓宫顺利下葬,一点儿幺蛾子都没出。

    而在金陵城附近,在秦淮河等地,李从庆令金陵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守护金陵。

    ……

    大唐枢密院的奏疏已经派了驿站的快马,在传去了湖口水师路途之上了。

    快马经过采石附近的时候,只见采石江水被面大小战船艋胛船舰上百艘,在江面上来来往往,只是并没有发出行动,这些都是大宋的水军,只是因为大雾的关系,都停靠在了江北沿岸,并没有动作,只待浓雾一散去,大宋的水军就会驶离原来的国界线,朝着江南岸边有意无意间靠拢着。

    自魏王赵德昭失踪后,赵匡胤便以此借口,在采石江水北侧,一方面是训练水军,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探查采石附近的江水状况,掩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